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银行业的重组发展状况.doc

45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19350091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7.50K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日本银行业重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005 届世界经济研究生 朱丽莉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程 度的日益加深,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更具竞争优势,银行间的重组无疑是 在短期内获得大型银行的有效途径由于银行间的重组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 围经济, 达到减少竞争对手、 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增加市场势力的目的, 因此, 在 20 世纪 9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并购浪潮20 世纪 90 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1997 年和1998年甚至陷入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GDP连续2年出现负增长 在此情况下,日本的银行股票大幅下跌、不良资产迅速上升、金融机构相继破 产面对着国内经济的低迷和国际银行业掀起的重组并购浪潮,作为经济强国 的日本也开始了新一轮的重组活动日本银行业重组的目的是实现规模经济, 增强国际竞争力,以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日本摆脱金融困境,深 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在此次重组的过程中,日本政府通过采取制定和 修改相关法规、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处理不良资产、提高银行业务核心能力等 措施,促使日本原有的二十多家大银行合并为目前的三大金融机构, 即三菱 UFJ 集团(东京三菱金融集团和日本联合金融控股集团组成 )、瑞穗金融控股公司 (第 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和日本兴业银行组成)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住友银行 与樱花银行组成)。

      日本银行业大规模重组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首先,扩大了市 场份额,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实现了范围经济和多元化经营;再次,促进了日 本的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体制改革;最后,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复苏,加快了 金融国际化、 自由化的进程 但是,日本银行业重组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 增大就业压力、带来一些潜在的战略风险和管理风险以及提高银行垄断程度进 而损害消费者利益等目前,我国的银行业重组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中日两国在银行业重组方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研究日本银行业重组,会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带来一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首先从银行业重组的相关理论出发,在概述日本银行业重组产生的背景、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日本银行业重组的特 点、采取的措施、重组后的影响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根据我国银行业重组的实 际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日本的经验和启示 ,对我国银行业重组提出了一些有针 对性的政策建议关键词: 日本银行业,重组,不良资产目录刖言 1一、银行业重组的基本理论与模式研究 2(一) 银行业重组的概念 2(二) 银行业重组的基本理论 2(三) 银行业重组的模式 6、日本银行业重组的背景 8(一) 国际环境 8(二) 国内环境 9(三) 银行业重组的历史背景 11三、 9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银行业重组的发展状况与特点 13(一) 9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银行业重组的发展状况 13(二) 9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银行业重组的特点 16四、 日本银行业重组的措施及效果分析 19(一) 日本银行业重组的主要措施 19(二) 日本银行业重组的作用和影响 20(三) 日本银行业重组面临的问题 24(四)日本银行业重组的经验 26五、我国银行业重组的现状、问题与日本经验的借鉴 28(一) 我国银行业重组的现状 28(二) 我国银行业重组存在的问题 30(三) 借鉴日本经验,进一步推动银行业重组 31参考文献 37后 记 40、八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自由化、信息化的日益发展,各国银行业正在逐步进入 全球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新时期。

      为迎接这一新时期的到来,各国银行 业先后开展了规模空前的重组活动在日本,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泡沫经济崩 溃以来,为了恢复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并顺应全球性银行业重组的趋势,银行业 也展开了大规模的重组活动 2000年 9月,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和日本兴 业银行组成了瑞穗金融控股公司; 2001年 4 月,住友银行与樱花银行组成了三 井住友金融集团 ;2000 年 4 月,东京三菱银行、三菱信托银行和日本信托银行 组成了东京三菱金融集团; 2001年 4月,三和银行、东海银行和东洋信托银行 组成了日本联合金融控股集团; 2002年 3月,大和银行与旭日银行组成了理索 纳金融控股公司 由此,日本银行业就形成了五大金融集团共同面向 21 世纪的 新金融格局 2005 年 10 月,东京三菱金融集团和日本联合金融控股集团又联 合组建了“三菱联合金融集团” 从此以后, 日本银行业又形成了三菱联合金融 集团、瑞穗金融控股公司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银行业的 重组不但重建了日本的金融体系,使日本传统的金融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而且恢复和提高了日本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了日本金融业以及日本经济 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银行业重组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并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 的问题中日两国银行业重组有很多相似之处,研究日本银行业重组的发展、 特点和经验,对我国银行业重组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银行业重组的基本理论与模式研究(一)银行业重组的概念银行业的重组包括银行合并、银行联合和银行并购(兼并和收购的统称) 三种方式,它们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其中,银行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 银行通过签订协议,依照有关法律和法规,将资产合为一体,组建一家新银行 的行为;银行联合是指没有资本关联的两家或多家银行联合,联合后仍保持独 立的实体地位,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发展战略性合作关系;银行兼并是指一家 银行通过现金收购或控股的方式,吸收合并另一家或多家银行,并承继其原有 的资产和债权债务,被兼并方的法人地位不复存在;银行收购是指一家银行取 得另一家或多家银行全部或部分的控制权或经营权,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 险,被收购方的法人地位可能继续存在,也可能不复存在二)银行业重组的基本理论银行业重组理论是世界各国银行业重组实践的结晶,主要研究银行业重组 的成因以及效益问题,包括市场势力理论、效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金融博 弈理论和金融监管理论。

      1.市场势力理论市场势力理论(Market Power)源于经济学的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理论该 理论认为银行通过重组可以减少竞争对手,从而能相应增强自身对经营环境的 控制,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份额,并增加银行长期获利的机会 1在金融国际化、自由化进程日新月异,外资银行冲击强烈的情况下,银行之间往往会 通过合并的方式组成大型银行集团,以巩固和强化竞争力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扩大银行规模会增强银行实力银行重组不仅仅是市 场份额增加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更重要的是通过增大市场份额,最终导致某种 形式的合谋和垄断,产生巨大的竞争优势,增加长期获利的机会一般来说,在以下三种情况下,金融机构通过重组可以增强市场势力: (1) 金融需求下降,服务供给过剩; ( 2)外资银行进入国内市场,使国际竞争变得 更为激烈;(3)法律变得格外严格,使包括合谋在内的金融机构间的多种联系 非法化一方面,银行合并实现了规模经济,有可能增加社会福利;另一方面,银 行合并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垄断,也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经济学家威 廉姆森认为要判断合并对社会影响的好坏,必须看合并后社会净福利的增减情 况然而,在当今西方各国银行合并浪潮盛行的情况下,新的理论观点认为合 并不仅不会形成垄断价格, 反而由于内部化后交易费用的节约而导致价格下跌, 进而带来消费者与社会净福利的增加。

      因此,各国都鼓励银行之间进行重组2.效率理论效率理论 (Efficiency Theory) 认为银行重组活动不仅能使参与重组的双方提 高其经营效率和经营绩效,而且也能给社会收益带来一个潜在的增量这些效 率和收益的提高,主要是通过重组促进管理层改善经营和实现某种形式的业务 合作而获得的银行重组的具体效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合作效益,即通过 强强联手,实现优势互补,同时消除业务重叠以降低经营成本,实现 1+1 > 2的效应;二是规模效益,即通过经营规模(银行业务规模、人员数量和机构网 点)的扩大而发生的经营成本的下降,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效率理论的目标 主要是为了鼓励银行之间的重组,具体包括规模经济理论、效率差异化理论和 价值低估理论1)规模经济理论 所谓银行规模经济,是指随着银行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扩大 而发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反映了银行经营规模与成 本收益之间的变动关系与一般的工商企业相比,银行的规模经济更容易形成银行规模经济的形 成既不受社会对产品总需求数量的限制,也不受社会对产品规格、款式等不同 偏好的约束同时,作为银行主要经营对象的货币和资本具有同质性,这就决 定了银行具有无限拓展的空间。

      一般来说,银行规模越大,覆盖面越广,所有 债权人同时提款的可能性越低因此,银行的准备金率就可以下降,银行存款 的派生效益也就越大,从而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另外,银行规模扩大还 可以提高其信用等级,促进银行效益的提升 2( 2)效率差异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银行重组的原因在于参与重组双方的管理效率不一致如果 A 银行的管理效率优于 B 银行,且其拥有的资金超过日常的贷款需求,那么在其 规模经济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并购重组管理效率较低的 B 银行就可以使其剩余 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与此同时, B 银行的管理水平也能够得到提高这样, A 、B 两家银行都能够因资金的有效结合而提高收益, 即 1+1>2由于管理上的 合作效应实现后整个社会的效率水平也会得到提升,因此该理论可以形象地称 之为“管理合作 ”理论3)价值低估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并购重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目标银行的市场价值由于某种原 因而未能反映出真实价值或潜在价值时,并购重组活动才能发生托宾以比率Q来表示银行重组发生的可能性,其中 0=股票市值/资产的重 置成本当Q>1时,形成并购的可能性小;当 Qvl时,形成并购的可能性 大在银行业的并购中,只有上市银行才能实现这种收购。

      未上市的银行只能 在场外收购重组,其价值不通过证券市场,而是通过一般市场的价值规律来体 现该理论进一步认为, 在技术条件、 股票价格变动频繁时,并购活动会增多3.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Transaction Cost)又称内部化理论,它揭示了企业存在的原 因,即企业内部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是运用价格机制的成本, 主要包括为获取交易对象而支付的信息费用,为谈判、签约而支付的签约费用 和为监督执行合约而支付的履约费用该理论认为市场运作的复杂性会导致交 易完成要付出高昂的交易费用,而重组可以使交易内部化,从而降低银行的交 易成本威廉姆森指出,机会主义行为、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发生 的频率对交易成本都有影响,它们的相互影响会使市场运作具有复杂性和不确 定性,从而导致完成交易要付出高昂的交易费用为节约交易费用,可以采用 新的交易形式,即通过企业之间的重组把原来的市场交易转变为企业内部的资 源配置过程,从而降低交易费用银行虽然可以通过重组来节约交易费用,但也不能无限扩张,因为组织银 行内部活动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费用,即组织费用随着重组的进一步进行, 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费用也将随之增加。

      因此,当降低交易费用与扩大 规模所增加的内部监督、 内部管理的边际成本相等时, 银行就不会再扩大规模, 否则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所以,交易费用理论认为银行重组的边际条件,是银行边际交易费用的节约额等于边际组织费用的增加额4.金融博弈理论金融博弈论(Game Theory)是利用博弈论方法分析金融博弈论题博弈理论 主要研究相互制约、相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