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笔设计.ppt
24页举例:笔的设计 ——钢笔设计的思路 与方法 目录 ? 问题的提出 ? 目标设计 ? 解决办法 ? 构思草图 ? 综合方案 ? 最终效果 问题的提出 n笔头易漏水 n出水不流畅 n造型不人机 n打墨水太麻烦 n笔帽易丢失 n色彩不美观 n性价比不合理 n零件不具互换性 n放在斜桌面易滑落 n漆皮易脱落 n造型较单一 n笔帽套不稳 n笔的重量不合适 n打完墨水后笔杆会污染 n换另种墨水洗笔麻烦 n墨水导管易堵塞 n笔挂易与笔帽分离 n吸墨时手感不适 n笔舌与笔尖连接过紧 n笔套螺口式拧进麻烦 21.光滑笔杆不适执握 22.笔杆过硬执握疲劳 23 笔挂渗墨 24.上笔套透风易使笔干 25.功能单一 26.笔身套易被旋出 27.笔的出墨粗细不能调节 28.笔尖坏了,更换麻烦 29.笔干粗细类型少 30.光滑的上笔套,不易抽出或 拧开 31.笔杆不吸汗 32.笔内含墨量不直观 33.笔挂设计不精巧 34.笔尖刮纸 35.携带不便 36.笔杆易乱滚 37.笔杆反光 38.内胆含墨量不能达最 大 39.易损坏,不耐用 40.材料有污染 41.不可再利用 42.造型无特点 43.安全性不高 44.气压不合适就不能用 45.清洁性差 46.笔内不能同时装多种 墨 47.保养性差 48.开盖放置易干结 目标设计 ? 笔头易漏水 笔头 节能 ? 换另种墨水时 洗笔麻烦 导管 操作简单 ? 出水不畅 安全 ? 造型不人机 笔身 符合人机关系 ? 易损坏,不耐用 笔尖 价廉物美 解决办法 ?将笔杆变成卡口式 ?外置抽取墨水装置 ?改进墨囊夹,增大推力 ?取消内但,笔杆笔胆一体化 直接注墨 ?气泵式内胆 ?取消内胆出墨端装闸门 ?吸墨拉杆与笔杆一体化,用 弹簧连接 ?墨水由尾端灌入 ?设置备用笔囊 ?笔杆设压囊装置,并同时收 入笔头,以便充分充墨 ?旁侧式推拉装置,并附加墨 水余墨指示器 ?模块化设计笔 1.钢笔气压设计 2.粗管设计 3.加强气密性 4.槽道是导流 5.自动调节气压 6.笔舌保湿材料 7.笔舌光滑不沾墨材料 8.包笔尖,自动引流 9.笔舌上的续墨装置 10.导管自动伸缩 11.折叠式笔尖 12.可封存伸缩性笔尖 13.自动清洗装置 14.墨水自动循环 15.微型吸墨粒器 16.喷墨式笔尖 17.手动润笔按钮 18.导管不沾墨材料 19.圆台形导管 20.过滤装置 21.外置注射式墨囊 1.换取软材料 2.吸汗材料 3.符合手型的可塑性材料 4.可调节粗细的弹性注水 (气)式笔套 5.磨砂防滑笔套 6.带支撑的省力笔杆 7.校正握姿的笔杆 8.模拟细胞调节笔杆湿度 9.具生物活力的笔杆 10.指套式笔头 注水麻烦 抓握不适 出水不畅 构思草图(一) 构思草图(二) 构思草图(三) 构思草图(初定草图一) 1.尾部有旋钮,可调 节笔的粗细。
笔头 为叶片式,可封存 笔尖取消笔帽 2.钢笔模块化,笔囊 可随时更换,可携 带数支备用笔囊 笔囊前有过滤网, 避免堵塞 构思草图(初定草图二) 1.笔身采用吸汗材料,不用 时放置可风干 2.笔帽可打开清洗,外面有 密封包膜 3.针管式钢笔,吸墨方便 构思草图(初定草图三) 1.此笔前端包裹一层 橡皮泥式的塑性材 料,可随手型改变 形状, 2.模块化设计,形似 魔方,放于桌面不 易滑落,每个小方 块的个面有不同磁 极,同级相斥而打 开,墨水流下,平 时闭合,不易漏水 笔头为闸门式 构思草图(初定草图四) 1.充水充气式,可调节粗 细,重量表面为半透 明弹性材料 2.手链式笔,美观,便于 携带 构思草图(初定草图五) 1.推拉是吸墨装置 ,拨钮外置,吸 墨方便 2.衣柜式笔帽 3.随身携带的饰笔 ,小巧,便于携 带笔帽有水囊 ,喷头,笔帽可 打开,螺口式拧 紧,便于清洗 构思草图(初定草图六) 1.笔尖下弯,避免静态 施力笔身为符合手 型的塑性材料下笔 身有半透明视窗,可 量余墨量. 2.指套式笔,适于残疾 人,也适于在不同平 面上书写. 综合方案(初定)一 综合方案(初定)二 综合方案(初定)三 最终方案初定 ? 将前面三个方案进行比较,修改,决定 设计指套式钢笔。
? 为便于携带,故将笔囊和笔尖连为一体 ,设计一个短小的笔身 ? 为求美观舒适,将指套延长,使其能平 稳的套于手指上,书写方便 最终方案 草图 最终方案 三式图 最终效果(角度一) 最终效果(角度二) 设计说明 ? 指套式钢笔的设计,不仅解决了钢笔抓握不适 的缺点,更为残疾人提供了用笔写字的机会. ? 笔尖较粗,基本与手指同宽,适于把握划过长度 . ? 笔的后端为较重金属,前端较轻,故重心集中在 后部,便于手指带动钢笔活动. ? 后端的指套由塑性橡胶材料制成,防滑,防寒, 且手感柔软舒适. ? 笔尾下扣,可卡在关节处,防止笔滑落. ? 造型美观,体积小,易于随身携带. 课后作业:运用缺点例举法做一个mp4 产品的改良设计,要求过程清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