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辛弃疾对宋词发展的影响.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5293857
  • 上传时间:2018-03-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内容摘要---------------------------------------------------------------------------1关 键 词---------------------------------------------------------------------------1正 文---------------------------------------------------------------------------2一、丰富的人生经历、坎坷的仕途生涯开拓了词境---------------------------------2 (一) 、青少年时期--------------------------------------------------------------2 (二) 、青壮年时期--------------------------------------------------------------2 (三) 、中晚年时期--------------------------------------------------------------3 (四) 、晚年时期 二、辛弃疾对宋词的贡献--------------------------------------------------------4 (一)、继承和发展遒劲、激烈的豪放----------------------------------------------4 (二) 、为词开拓新的表现空间----------------------------------------------------4 注 释---------------------------------------------------------------------------6参考文献---------------------------------------------------------------------------6 1【内容摘要内容摘要】辛弃疾既是文人也是武将,统领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人生经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仕途生涯,使其词内容博大精深,风格豪迈激昂,慷慨悲壮、雄浑壮阔。

      他继承并发展 了苏轼开创的“豪放一派”的风格开创“爱国词”和“乡村田园词”之先河 “以文为词”利 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创作手段和蕴藏在生活中、历史中的语言将词体的表现功能发挥到了最大限度, 增强了词作的艺术表现力,最终确立了词体与五七言诗歌分庭抗礼的文学地位他是宋词发展历 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者,把宋词推向了和汉赋、唐诗并驾齐驱的历史高度,奠定了他在宋代 词坛“词中之龙”的地位 【关键词关键词】 辛弃疾 爱国词 艺术表现力 词体 文学地位 词坛 2论辛弃疾对宋词发展的影响甘电大正宁工作站 2008(秋)汉本班 李彦荣一、丰富的人生经历、坎坷的仕途生涯开拓了词境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辛弃疾,南归后本来希望尽展其雄才将略,挥拥万夫,横戈 杀敌,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 ) 然而,自隆兴元年(1163) 符离之役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向金朝俯首称臣,纳贡求和,使得英雄志士请缨无路, 报国无门而身为“归正人” 的辛弃疾,更受到歧视而不被信任辛弃疾既有词人的气质,又 有军人的豪情,他的人生理想本来是做统兵将领,在战场上博取功名, “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 (《满江红》 ) 。

      但由于历史的错位, “雕弓挂壁无用” , “长剑铗,欲生苔” (《水调歌头》 ) ,只得 “笔作剑锋长” (《水调歌头·席上为叶仲洽赋》 ) ,转而在词坛上开疆拓土,将本该用以建树 “弓刀事业” (《破阵子》 )的雄才来建立词史上的丰碑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仕途生涯是他对词境 有了不同的开拓一) 、青少年时期在辛弃疾出生之前,济南就沦入金兵之手少年时的辛弃疾,就期盼有一天能亲自赶走金兵, 收复失地在他 21 岁那年,金主完颜亮再次兴兵南犯,辛弃疾趁敌人后方空虚,在家乡聚集了 2000 多名乡众起义,并加入了义军领袖耿京的队伍不久,耿京派他南下联络,准备接受南宋朝 廷改编不料归途中,耿京却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义军也被胁迫投降金人听到这个消息,辛弃 疾翻身上马,带领十几名亲兵闯入叛军几万人的大营,不但生擒了张安国,还劝说众多义军将士 随他渡过浩浩的长江,南归而去此举“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从○ 1此辛弃疾投奔南宋,官为江阴签判自中原失陷以来,辛弃疾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恢复故 土的愿望比一般士大夫更为强烈他在主动承担民族使命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求个人生命的辉 煌在抒发报国之志时,他的词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表现出不可抑制的英 雄主义精神。

      如《满江红》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虎帐 冰生颊想玉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 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裴台月 正是这段刀光剑影的戎马生涯,让辛弃疾的诗词有了与其他文人不同的大气豪迈拓展出了 用词描写英雄形象的新篇章二) 、青壮年时期1162 年至 1181 年,从辛弃疾 23 岁到 42 岁,是一生中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心 勃勃,壮志凌云他先后上了一系列奏疏,力陈抗金抚国方略但他的意见并未被当权者采纳 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他出任滁 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 , “军成,雄镇一方, 为江上诸军之冠 ”他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他的爱国激情在某些唱和赠 答词中,也有强烈表达如《八声甘州》上阙: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 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辛弃疾为人刚正,力主抗战,为朝中群小所忌恨,一直不受重用,一直未能实施自己恢复中3原的理想,反而壮年便被削职,他的遭遇与李广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

      辛弃疾借李广“夜不寐, 醉归来”事来表达有着与李广一样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横遭贬谪的苦痛与苦闷此词充分表现出英雄心灵世界的丰富和曲折性,深度开掘出词体长于表现复杂心态的潜在功能三) 、中晚年时期1182 年至 1202 年这期间除了 53 岁至 55 岁一度出任闽中外,两次遭弹劾,有 18 年在江 西家中度过,是他一生被迫归隐时期正是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世事沧桑,积蓄了太多太深的苦闷, 深知人生的无奈,才“欲说还休” 》(《丑奴儿)他只能在恬静的田园乡村中为自己的感情寻找 寄寓,抚慰饱受创伤的心灵他寄情于田园,留恋于山水,追慕陶渊明,写了大量田园词,山水 词,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如《鹧鸪天· 戏题村舍》与《浣溪沙》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自苏轼在词世界里初度开垦过后,久已荒芜辛弃疾在江西上饶、铅山的农村先后住过二十 多年,他熟悉也热爱这片土地,并对当地的村民和山水景致作了多角度的素描,给词世界增添了 极富生活气息的的一道清新自然的乡村风景线,农村田园生活和隐逸情趣是词的表现空间更加广 阔、内容更加丰富。

      四) 、晚年时期在闲居了近 20 年后,已是 64 岁高龄的辛弃疾被再度启用,任镇江知府镇江也称京口,与 辛弃疾有很深的渊源归宋之初,他寓居镇江,迎娶了爱国官吏范邦彦之女为妻,而此时的镇江 又是防守金兵南侵的重地尽管在镇江知府任上,辛弃疾曾屡次向朝廷提出详细而有远见的抗金 北伐备战计划,却从未被采纳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正是词人此时此刻的真实写照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参考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 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纵然仍是“精神此老健如虎,红颊白须双眼青”这般健壮矍铄,在腐朽的朝廷面前,也只剩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无奈激烈难平的幽愤,高度深沉的压抑,飞动跳荡的生命激情,构 成了辛弃疾独特的生命情怀辛弃疾自 66 岁秋,罢居铅山后,虽屡见封召,乃至授以兵部侍郎, 枢密院都城旨要职,但总以年老多病,力辞未就,眼见自己的报国之心已无从施展,辛弃疾退官 回到铅山在鹅湖书院,辛弃疾酒后写下了《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 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退官几月之后,辛弃疾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高呼数声“杀贼” ,忧愤而终,卒年 68 岁英 雄的慷慨豪壮与悲愤绝望的交织,人生的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是他的词悲壮中有婉转,豪气中 有缠绵,柔情中有刚劲,形成独特词风 总之,辛弃疾的词不但抒写了英雄的才情将略与“归正人”的苦闷怨愤 ;而且记载了“刚 正自信”的气质个性和“三仕三已”的人生经历二、辛弃疾对宋词的贡献4在我国词史上,辛弃疾是位开宗立派的人物,就其词在词史上的地位而言,甚至比政治上的 地位更加突出辛弃疾把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展到词的领域,为词的发展开拓出全新的世界, 词在他手中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和提高,他对宋词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首先,在观念上,破除了诗尊词卑、诗庄词媚的传统见解,把词与诗文相提并论,认为二者 是具有同等功用的文体,大大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和艺术价值 其次,在内容上,进一步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藩篱” ,以,诗文为词,凡是文 诗能表现的内容,他几乎都用词表现了出来,辛词在苏轼词的基础上进一拓宽了题材范围他现 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 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 还要广泛得多。

      他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他将豪放词推至一个顶峰.,扩大了 词的创作视野,开拓了词的意境 再次,在风格上,于柔媚婉约之外,继承和发展了苏轼开创“豪放一派”的雄迈的词风虽 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如 著名的《摸鱼儿·淳熙亥己……》 ,上阕写惜春,下阕写宫怨,借一个女子的口吻,把一种落寞 怅惘的心情一层层地写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肠荡气,用笔极为细腻他的许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 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样朴素清丽、生机盎然如《鹧鸪天》的下阕: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以及《西 江月》的下阕:“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于简朴中 见爽利老到,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境界这在两宋词史上是一次重大转变,为南宋的“爱国词派” 和“ 山水田园派”开了先路 最后,在形式上,无论是词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还是语言、言律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 的发展如在语言方面,辛词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间语言,如“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 不思家” (《鹧鸪天》 ) ;也有夹杂许多虚词语助的文言句式,如“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 (《汉宫春》 ) ;有语气活跃的对话、自问自答乃至呼喝,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南乡 子》 ) ;也有相当严整的对句,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 )……。

      概括 起来说,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