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仁达苏州园林的留白之美.doc
8页苏州古典园林的留白艺术苏州古典园林的留白艺术摘要摘要:苏州园林是古代造园艺术的经典,它清新淡雅,如水般柔美细腻而又幽深空灵,它将中国山水文人画的留白运用到造园艺术中,开创了江南特有的苑囿艺术关键词关键词:苏州园林、留白、中国山水画苏州园林、留白、中国山水画留白,是中国画独特的表现手法,是传统的绘画技术之一中国画的留白,留得其所,便气韵生动,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传统的水墨丹青不施底色,讲究疏密、聚散有致的留白布局看齐白石的虾,观徐悲鸿的马我们分明可以从画中大体的留白感受到水的清澈明净或草原的广阔无垠感受到那潜藏于实体形象中的灵动力量与勃勃生机,产生韵外之致的感受读画,感受画中的留白,体味画者意境留白的境界需要在体会与醒悟中去寻找留白也就是有意而留之了马远作品马远作品 夏圭作品夏圭作品中国画中大大小小的留白,正是虚实关系最直接的体现空白的意境与绘画重视虚实法中国画似乎是朴拙的画家在一片虚白背景上率意洒墨,勾勒,点染,画面上留有大大小小的空白有的画甚至剔除任何背景,只突出主要事物,划分黑白、干湿、浓墨六彩,把白当作墨彩的一种中国画着意于虚,在空白处着手第一,空白赋予空白以力量、生命。
空白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有画部分相互比照相呼应,构成一个有情有趣,生机勃勃的艺术整体第二,山水文人画追求写意,写性,在“似与不似”之间表达作者的情感山水画疏密有致,“疏可走马,密不插针” ,王维作为南宋山水画之祖他的作品通过大量的留白表现山的空灵和水的无息,展现出悠远的意境马远,夏圭被称为“马一隅” “夏半边” ,他们都深知留白的妙用在纸的一边,一角着墨,余下的保留纸的原色,轻轻一带,气韵中展现广天浮云,长河水气,意境幽远人们撷取山水精华的一隅在画中通过留白来表现在渲染的氛围的同时表现主体苏州是座古城,她蕴含着水的柔美、温润、清逸苏州的美不是山川壮丽的气势雄浑,也不是庄严博大的王者之气水的无色、清澈、包容、静谧、平和等一切特质溶入苏州的性格,文人墨客远离官场的喧嚣,淡淡的融进这边的空灵苏州的美多半体现在她冠甲天下的园林之中,苏州园林代表着南方人的性格—雅、静、灵说她雅是因为她的造园理论和风格满足人的精神享受,怡情逸性,在宛若天成的山石水榭之中和自然沟通;说她静,是因为她的色彩,尺度让人的心理平和、恬静黛瓦粉墙的素雅、低平的建筑风格都使人轻松,不让人的心理有大的波动,美而不冲;说她的灵,是因为她的精巧细致,在小的空间中营造大自然的无暇。
苏州园林的造园工匠很多是著名文人,将画中的高雅清风都通过园林中的建筑、湖石、水榭的巧妙布局来实现,而在这种布局中留白被巧妙使用着苏州园林掠影苏州园林掠影 苏州园林通常以文人画为蓝本,对留白和虚实的运用以臻化境它将人文建筑和山石、水泽融化一体厅堂、楼阁、亭台、廊、旱船等与瘦、漏、皱、透的太湖石和温静醇美的苏州木构成自然和人的和谐留白既是构图上的精美的诠释,也是苏州园林精神的体现,透露着园林淡雅中的一份自信,我所说的留白包括以黛瓦白墙为背景,建筑、湖石、植物掩映形成的空白区域;包括以天空为背景,建筑精美的吊角,湖石玲珑的造型为画;包括以木面为纸,以建筑等倒影为画的留白之美;亦包括园林中投落的斑驳光影,当然还包括其他园林中虚化的要素……更是一种心境的体现苏州园林善于依墙置快湖石,石上栽几株植物,大面积的墙体空白,将小景的雅致表现得十分巧妙,景与白两者是相互的,无景也无白,这样墙上出现的空白现象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的不确定因素是影子、植物的枝叶在光线的照射下在墙面上会出现斑驳疏离的影像,这种现象使园林的留白在视觉上又增加了不确定性和丰富性,而在苏州园林中更精彩的留白是建筑之间形成的留白。
这种留白比单体留白上的留白更复杂,如屋顶和墙,门楼之间的形成夹角来观察画面分割,白墙被黛瓦划分开来,白墙使这些繁复的园林元素变得有机起来,张弛有度,呼吸自如以天空为背景的留白更直接的反映了苏州园林的大气、胸怀的宽广谁还在敢说苏州园林只是封建腐朽的代表,只是小市民情怀其实根本不是,那只是因为你不懂苏州园林的精神!那磅礴的气势,那建筑、湖石树木与天空的对话,都让我们不禁惊叹……一种独特的留白,它并非空白无物,有水在其中,但木的特性是它是物非物,故显得开阔疏朗,它调和园中的气候,使园中的景致在水的阔泽下显得开阔疏朗,更加清新秀丽轩无水则不雅,榭无水则不活,若听雨轩就安在旱地,则会缺失许多诗情画意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园林中的池是很有智慧的留白设计,苏州园林对于门洞的使用堪称匠心独运门洞将联通空间的实用意义和愉悦感官结合在一起月洞,葫芦门等门洞形式成为连接园与园的纽带,是园与园景的提示和过渡,门洞是开在白墙上的,上面有黛瓦压住,视觉上白墙成为背景,黛瓦界定了背景的范围,门洞本身并无色彩,但它却可以使后面园中景色以门洞的造型在墙面上出现,不仅是景色更具纵深感,而且充满了幽静的意趣园林布局上的留白主要指的是除亭台、楼阁、树、石、草、腾等实物之外的空地等,空地使人们有轻松的环境来欣赏景致,它是人与自然沟通的一个必需的空间。
苏州园林的门洞苏州园林的门洞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它通过虚实关系,无中生有虚与实是中国古典造园理论中一对重要的范畴将中国古典园林围合郁闭度较高的景观元素称为实体元素,如山体、植被、建筑物等,虚体元素则和实体元素相对,如水面、空地、溪涧等,虚体元素对应画论中留白的白虚实是相生相成的在造园中过实则情景压抑,久处此地必感乏味无趣;过虚则泉源空洞苍白,无甚焦点因此,中国古典园林式构建“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而苏州园林师就是一个“虚实”演绎得进平极致的经典特例园林师以集聚之水见长,在大园的中央有个仅二十来见方的荷花池,周围假山建筑和花木布置疏密有间,高下伊人,位于水周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射鸭廊,灌婴木阁,月到风来亭,看松读画轩,人称四季景,中部廊以虚体元素木面为中心,实体元素亭阁廊轩等建筑依水而建,无光小色,廊屋树影映射于池中,虚实相生从布局上来看,巧“完形”在古典园林中,有时候是以持续连贯的格局展现景致,游览者会感到心胸舒畅,神清气爽,而有时的谋篇布局则是精心设置空缺或者隔断,对游览者的视线以及心理体验上有意的阻隔,诱发游览者探奇的情趣如苏州留园入口的处理颇得“留白”挖掘“完形心理”的精髓。
游览者进入园门,必须经过一段狭窄的曲廊小院,视觉较为收敛,到达“古木交柯”处,南面以小院采光,点缀几处小景,北面透过六个图案各异的漏窗,使曲廊与园中山池隔而不断园中景色可窥一斑,残缺的不规整图景让该处更具视觉吸引力,之后经过一系列小空间的再次收敛,直至“绿荫轩”才豁然开朗,山水景物尽收眼底,这一个入口序列以虚实变换、收放自如明暗交替的手法,形成曲折巧妙的空间序列,因人步步深入,具有欲扬先抑的作用漏窗的运用是一种“完型心理”的体现,极好的迎合了游客追求完整和对称、和谐和简洁的倾向.留园入口漏窗留园入口漏窗留园平面图留园平面图结语结语: 中国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有着与生俱来的密切关系哪怕仅仅是一条“留白”的技巧也能将其延伸挖出与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内在联系,园与画是彼此借鉴的统一体,对“留白”的探讨将会给我们的设计以很大的启迪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典园林史》作者: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江南园林论》作者:杨鸿勋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中国美术史》作者:沈伟、张昕、李江涛、赵富雄,湖北 美术出版社2007《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作者: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园林史论文园林史论文————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姓名:张仁达姓名:张仁达班级:景园班级:景园 0902学号:学号:2009305200204日期:日期:2011.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