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王本生》手游形象设计研究.docx
9页《鹿王本生》手游形象设计研究 赵新平 刘香君Summary:随着智能的普及,手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品质和质量是游戏在市场中存活的关键,而决定一款游戏成败的除了游戏的脚本设定外,还包括游戏的角色设计、画面风格、关卡设置等在一款游戏中,人物角色的形象是最能吸引玩家注意力的,因此对于游戏而言,形象设计是决定质量的关键游戏设计是不可能超脱世俗存在的,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支撑它的运作,游戏的形象设计与优秀的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可以丰富角色的内涵,提升游戏的艺术价值基于此,本文以《鹿王本生》故事为例,研究敦煌壁画的绘画风格在手游角色设计中的运用,希望可以为以后的手游角色设计奠定理论基础Key: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形象设计;手游:G898 :A :1004-9436(2021)17-00-031 手游形象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现状1.1 手游形象发展的历史背景随着移动的普及化、智能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21世纪初每家必备的座机也逐渐被取代,现在只需要一部就可以轻松完成通话、购物以前人们都玩电脑游戏,许多年轻人休闲时经常会在网吧小聚,打游戏放松一下身心,后来随着的智能化和普及化,手游的受众群体渐渐大于电脑游戏。
如今,手游成了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既可以缓解压力又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体现自我价值,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植物大战僵尸》《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小鳄鱼爱洗澡》等国外作品以及《捕鱼达人》《乐动达人》《二战风云》这样的国内优秀作品之所以深受大众喜爱,不仅是因为游戏丰富有趣,更多的是其形象设计抓人眼球以《植物大战僵尸》为例,其形象设计十分有趣,堪称经典,有一些特别厉害的植物,在关键时候可以给僵尸致命一击,如樱桃炸弹、土豆雷、食人花、窝瓜等,这些植物都有着强大的攻击力,形象也已经深入人心同样《愤怒的小鸟》里小鸟的形象顽皮可爱,对现实中的小鸟进行了卡通夸张处理,获得了许多小朋友甚至是大人的喜爱这些游戏都是凭借优秀的视觉角色形象占据游戏市场的,其火爆归因于出色的游戏形象设计1.2 手游现状对手游的形象设计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一款游戏深受喜爱的原因主要在于这款游戏的形象设计:角色好看、视觉形象惊艳而一款游戏仅仅靠形象设计就能够完全立足吗?纵观手游的发展历史,有一类题材经久不衰,那就是历史题材,数千年的历史文明激发众多艺术工作者进行创作,无论是文学家、歌唱家、设计工作者,都偏爱历史题材。
例如,根据三国题材创作的游戏《三国志》《汉末枭雄》《乱世争霸》等,根据近代战争题材创作的有《红警》《绝地枪王》等,还有根据我国优秀文化创作的游戏,如戏曲题材的《京剧猫》如今,我国的动漫游戏也处于蓬勃发展之际,如国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后引起了轰动国漫崛起让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希望,国产游戏也在日渐成熟,如现在深受众多手游爱好者喜欢的《王者荣耀》,其每个人物角色都与我国传统的历史人物有关联,玩家在享受游戏的同时可以学习人物的历史典故,是十分有意义的因此,将我国传统文化作为游戏背景,不仅可以丰富游戏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让游戏玩家在玩游戏的同时了解传统历史,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知识再如于2016年火爆全国的手游《阴阳师》,由于身边的多数人都在讨论这个游戏,笔者也抱着好奇的心态下载了这款游戏,刚下载好就被精美的游戏设计风格所吸引,里面的人物角色设计十分有特点,这就是笔者之前所说的游戏形象设计是一款游戏存活的关键好的游戏形象设计不仅可以吸引大批玩家,还可以带来不低的经济收益,形象足够吸引人才是一款游戏的首要卖点,优秀的形象与历史背景的结合,才是占据市场的重要保障2 对257窟《鹿王本生》壁画的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统一政局崩塌,国家分裂,南北政权关系频繁更替且相互对峙,文化也在相互冲突的同时彼此影响[1]。
佛教传入中国后,同我国国内的本土文化相互交融,诞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如石窟艺术,从石窟中佛的造型形象可以看出,它更偏向于中国人的审美佛教艺术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深远,在传播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时间、金钱用于修建寺庙、祠堂,举办一些佛教文化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修建石窟,如我国举世闻名的四大石窟: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在这些石窟里,有着举世闻名的传世之作,以最有特色的莫高窟来说,有《鹿王本生》《飞天》《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等传达真善美的故事,符合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愿望本文研究《鹿王本生》这一故事,研究其人物角色特征,并将其制作成一款弘扬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手游《鹿王本生图》(见图1)是敦煌壁画的典型代表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一是它有着特殊的构图和画面布局,采用了横卷式连续构图,故事的情节发展由两端开始,在中间结束《鹿王本生图》分为九个情节,情节一是溺水人在激流中仰头呼天,乞求有人相救;情节二是鹿王路过河边,听到有人在求救;情节三是鹿王行善救溺水人(鹿王其实是释迦牟尼的前身);情节四是溺水人跪恩谢鹿王,要为鹿王当奴,以报救命之恩;情节五是鹿王伏地休息,拒绝溺水人的报恩,并和他说不要和任何人说见过自己;情节六是一个贪心的皇后梦到一只九色鹿,要抓捕它来做衣裳,国王重金悬赏;情节七是溺水人为了得到金银财宝前去王宫告密;情节八是满身长疮的溺水人领着马车带路,国王出宫;情节九也是画面的最中心,昂首挺胸的鹿王面对国王,给国王讲述了救溺水人的故事,国王深受感动,下令鹿王可以自由出行,不得捕捉。
这个故事体现了善与恶的交融,鹿王是慈悲的化身,而溺水人则是俗尘欲望的体现,为了利益而背叛自己的救命恩人,受到了惩罚与谴责《鹿王本生图》创作了优秀的形象,留下了名垂千古的故事,弘扬了鹿王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了反思的空间,警示我们要谴责这种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行为二是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和丰富的装饰性元素象征性是画师主观意识的体现,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体现得较为明显,画师们为了表达自我,夸张化处理事物、色彩,或者把事物象征化来体现自己的情感象征性与装饰性经常借助色彩的主观象征寓意进行主观设色填充[2],敦煌壁画也是如此在《鹿王本生图》中,从形象来看,鹿王是佛陀前世转世行善的人禽异兽之一,也就是说九色鹿是佛陀的化身,它象征着真善美以及规劝人们向善的形象;而国王和王后是世俗欲望的象征,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一切代价;溺水人则是恶的象征,为了高额的悬赏金将自己的救命恩人置于危险的境地,但是他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鹿王本生图》是北魏时期的作品,有着较强的中亚绘画痕迹,当时的统治者为鲜卑族,他们十分崇尚红色,所以以红色为壁画的背景色,用于衬托人物和故事情节,符合当时的审美透过色彩来看,反映的是动荡不安的社会,该壁畫反映了当时魏晋南北朝动荡时期的艺术成就,也是人们对艺术理解和佛教文化信仰的体现。
3 《鹿王本生图》的形象元素3.1 人物《鹿王本生图》不论是在表现技法还是情感表达上,均体现出佛教文化,佛教文化由印度主动硬性地传入西域,接触中原文化在技法上,体现为人体解剖比例更趋于真实,身体部位表达更具体,装饰物具有波斯和印度风[3]佛教起源于印度,但在传入中国的时候与我国本土文化相互结合、碰撞,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石窟壁画,壁画在衣纹的处理上使用了如“曹衣出水”式的线的表达[4]从《鹿王本生图》中的人物服饰着装也可以看出来,图2是故事中的国王,从国王的服饰中可以看出波斯人的特征,穿着长裙、头戴日月冠;图3是溺水人的形象,他穿着典型的印度人服饰,下半身用托蒂围着,上半身赤裸;图4是王后的形象,她的裙子卡腰,身穿窄袖旗袍长度到达膝盖处,是典型的贵族服饰;图5是驾马车的人,他的服饰是我国北方民族胡人的服饰,身型短而壮,可以看出佛教在传入中国时已经逐渐本土化,色彩上采用“凹凸法”晕染,几种简单的色彩就可描绘出来敦煌壁画所展现的文化既不是純粹的印度风格,也不是纯粹的敦煌风格,它体现了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化的特征3.2 动物《鹿王本生图》可以说是北魏时期的优秀作品,鹿王全身是乳白色的,表面有绿色的小点象征毛发,最有特色的是鹿王的造型(见图6),它昂首挺胸、身姿矫健,象征着高贵神圣,且一身正气,全身都表达着绝对不向邪恶势力低头、桀骜不驯的态度。
还有壁画中马匹的形象,三种不同颜色的马(见图7、图8、图9)有不同的特点,黑马是国王的马匹,白马是为国王领路的马匹,最有特色的是随从蓝色的马,它们十分矫健,而且马腿有别于正常的马,曲线优美,有动态感,仿佛可以看到马儿正在奔跑,引人遐想,回味无穷4 结语本文以优秀的《鹿王本生图》壁画艺术为理论基础,结合手游的商业价值,分析了当前的手游市场,对257窟《鹿王本生图》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为今后的手游形象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游戏设计要辩证统一地看待传统与创新,让其互相包容和促进,在设计视觉形象的过程中应该以历史为基石,与新媒体融合,作出创新,从而创作出优秀的游戏视觉形象Reference:[1] 安雪晴.魏晋南北朝时期故事画的叙事表现——以《洛神赋图》和《鹿王本生图》为例[J].艺海,2020(4):40-41.[2] 高峰.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绘画语言探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7.[3] 韩潇.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的叙事性对本人毕业创作的影响[D].太原:山西大学,2018.[4] 邵媛.动画片《九色鹿》与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艺术风格浅析[J].电影文学,2013(9):54-55.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