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机系统原理.ppt
60页无人机系统原理编辑:李长福编辑:李长福武汉中测晟图遥感技术有限公司无人机系统原理无人机系统原理v一、无人机的发展与现状v二、无人机的特点和用途v三、无人机系统构成v四、无人机飞行与控制原理v五、无人机作业流程v六、无人机展望一、无人机的发展一、无人机的发展多用途无人机多用途无人机多用途无人机多用途无人机侦察无人机侦察无人机无人靶机无人靶机遥控飞机遥控飞机遥控模型遥控模型1.1 无人机的起源与发展遥控飞行器遥控飞行器—RPV((Remotely Piloted Vehicle))无人机无人机—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 无人机在军事中的应用:v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开发了携带高爆炸药的双翼无人机;v越战中美军将无人机用于侦察;v以色列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使用无人机模拟有人机作战群,掩护有人机突防;v以色列1982年派无人机进入贝卡谷地上空,诱使叙利亚地空导弹雷达开机,锁定对方雷达位置;v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大量使用无人机长13.4m,翼展35.5m,最大起飞重量11610kg,最大载油量6577kg,有效载荷900kg。
一台涡扇发动机置于机身上方,最大飞行速度740km/h,巡航速度635km/h,航程26000km,续航时间42h全球鹰可监视目标24小时,最大续航时间60小时该机装有光电/红外侦察设备、GPS导航设备和具有全天候侦察能力的合成孔径雷达,在4000米高处分辨率为0.3米,对目标定位精度0.25米机长8.27米,翼展14.87米,最大活动半径3700公里,最大飞行时速240公里MQ-1 捕食者 1.2 国内无人机发展概述v航模队 专业从事无人机应用或研究v无人靶机 多用途无人机 无人机行业发展的现状:v无人机近几年呈现出一种跨越式、跃迁式的发展;v我国无人机发展的正在步入“黄金年代” ,目前中高端无人机研发与生产能力主要掌握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航空航天类院校(西北工业大学第三六五研究所爱生集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所)等国家队和其他科研院所;v尽管号称有百余家企业在从事无人机研究与生产,但真正能够严格按照研制程序开发无人机系统的并不多“翔龙”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全机长14.33米,翼展24.86米,机高5.413米,正常起飞重量6800公斤,任务载荷600公斤,机体寿命暂定为2500Fh。
巡航高度为18000米~20000米,巡航速度大于 700公里/小时;作战半径2000~2500公里,续航时间最大10小时,起飞滑跑距离350米,着陆滑跑距离500米连翼飞机具有结构结实、抗坠毁能力强、抗颤振能力好、飞行阻力小、航程远等优点机身长9.34米,翼展14米,机高2.7米,翼龙飞机的展弦比较大,因此升力较大、诱导阻力较小,巡航升阻比较大,可以长时间在空中滞留最大起飞重量:1200公斤,最大飞行高度:5300米,最大飞行速度:280公里/小时,最大续航时间:20小时,最大航程:4000公里,起飞滑跑距离:800米,着陆滑跑距离:600米(刹车),最大燃油和任务载荷重量:350公斤,最大任务载荷重量:200公斤(机翼两个挂点),最大载燃油量:300公斤[6] 1.3 国外民用无人机应用概况v美国将全球鹰和捕食者修改后,应用于民用领域,全球鹰成为第一种被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批准授权可在美国空域飞行的无人机;v美国NASA下属的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正在研究将伊克纳无人机用于灭火;v美国海洋与大气局已成功将无人机用于风暴探测 的研究; 1.4 国内民用无人机发展现状v民用无人机起步晚,与发展较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脱节;v主要无人机研究单位定位于军事技术,先进的军用无人机技术向民用无人机转化不足;v民营企业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市场优势,积极投身民用无人机行业;v民用无人机市场正在升温。
民用无人机行业存在的不足:v从航模转型的多,专业设计研究的少;v设计水平低,生产规模小;v测绘应用多,其它应用少;v机型小,总体质量水平较低二、无人机特点与用途二、无人机特点与用途 2.1 无人机与航模 无人机的定义: 机上没有驾驶员 能一次或多次使用 可以自行控制也可以远程引导 可携带有效载荷 升力主要靠空气动力 航模:只能在视距内遥控控制 2.2 无人机的特点v机上无驾驶员,不再考虑人的安危和生理承受能力;v没有机上驾驶员,不考虑人的生理承受能力(大机动)和体力限制,可执行枯燥、危险、污染性的工作,即3D任务(Dangerous,Dirty,Dull)v使用灵活,用途广泛;v成本低廉,生存力强 2.3 无人机的分类 2.3.1按功能分类v军用无人机 侦察机、电子对抗无人机、通信中继无人机、攻击无人机及靶标无人机等v民用无人机 各种用途的巡查和监视用无人机、航拍无人机、气象无人机、地质勘探无人机、测绘无人机等 2.3.2 按大小分类v微小型无人机 重量一般小于1Kg,尺寸在15cm以内v小型无人机 重量一般在1~100Kg内v中型无人机 重量一般在100~1000Kg内v大型无人机 重量一般大于1000Kg 2.3 无人机的分类 2.3.3 按活动半径分类v超近程无人机 活动半径在5~15km之间v近程无人机 活动半径在15~50km之间v短程无人机 活动半径在50~200km之间v中程无人机 活动半径在200~800km之间v远程无人机 活动半径一般大于800km 2.3 无人机的分类 2.3.4 按速度分类v低速无人机 速度一般小于0.3马赫v亚音速无人机 速度一般在0.3~0.7马赫v跨音速无人机 速度一般在0.7~1.2马赫v超音速无人机 速度一般在1.2~5马赫v高超音速无人机 速度一般大于5马赫 马赫: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1838年~1916年)的简称,马赫在研究气体中物体的高速运动时,发现了激波。
他确定了以物速与声速的比值(即马赫数)为标准,来描述物体的超音速运动 音速:空气中的音速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约为340米/秒 2.3 无人机的分类 2.3.5 按实用升限分类v超低空无人机 实用升限一般在100m以下v低空无人机 实用升限一般在100~1000m之间v中空无人机 实用升限一般在1000~7000m之间v高空无人机 实用升限一般在7000~18000m之间v超高空无人机 实用升限一般大于18000m 2.3 无人机的分类2.4 常见无人机气动外形 2.4.1 常规布局 2.4.2 双尾撑(双尾梁)无人机 2.4.3 倒V尾无人机2.4.4 飞翼无人机飞翼无人机机长:21.03米 机高:5.18米翼展:52.43米 机翼后掠角:33度空重:45360-49900千克最大武器载荷:18144千克最大燃油量:81650-9072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5263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70550千克巡航速度:高亚音速,小于331m/s;0.8马赫(12200m)进场速度:259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5240米航程:不加油10400km,空中加油一次大于18520千米翼负荷:329千克/平方米推重比:0.2052.5 认识无人机的主要技术指标v翼展 2.6mv最大起飞重量 16kgv有效载荷重量 4kgv燃料重量 2.5kgv巡航速度 110km/hv续航时间 2hv飞行半径 50kmv实用升限 6000mv抗风性能 5级v起降方式 滑跑/弹射/伞降/撞网v任务载荷类型 航空测绘三、无人机系统三、无人机系统 无人机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v飞行器-飞行载体v飞行控制系统v地面控制系统-地面站v任务设备-航拍仪器v起飞与降落回收系统3.1 飞行载体vZC—1型无人飞机 3.2 飞行控制系统 飞行控制主要有中央计算机、飞行控制类传感器、伺服作动器、导航定位系统及通讯系统组成;v飞行控制类传感器包括高度/速度类传感器和姿态类传感器;v伺服作动器是将控制指令转化为舵面动作及发动机阀门动作的执行机构。
v导航定位系统:惯性导航设备、卫星定位传感器、惯性/卫星组合定位v通讯电台3.3 地面控制站 地面控制站主要功能:v任务规划;v飞机状态监控;v飞机和任务设备的操控;v信息处理3.4任务设备 常见的任务设备有:v照相机v电视摄像机v红外热像仪v光电侦察稳定平台v合成孔径雷达(SAR)相机Canon 5DmarkⅡ 2100万像素全画幅可用于小飞机航测的相机:飞思 哈苏 莱卡尼康3.5 起飞与降落四、无人机飞行与控制原理四、无人机飞行与控制原理4.1 无人机飞行原理v飞机姿态角示意图飞机受力示意图飞机受力示意图飞机三轴角运动示意图飞机三轴角运动示意图机翼上下表面压力示意图机翼上下表面压力示意图机翼受力示意图机翼受力示意图飞机爬升运动示意图飞机爬升运动示意图飞机转弯运动示意图飞机转弯运动示意图4.2 无人机控制原理 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机载计算机和伺服作动设备三部分,其功能有:v1)无人机姿态稳定与控制;v2)无人机导航与航迹控制;v3)无人机起飞和着陆控制;v4)无人机任务设备管理与控制等无人机控制系统原理图无人机控制系统原理图五、无人机作业流程五、无人机作业流程v设备地面展开v根据任务进行航线规划v飞行前全部设备检查v启动动力系统v飞机起飞v到达作业地点、作业v返回降落v飞机落地后检查维护v获取作业数据v作业数据的后期处理v1. 启动/预热v2. 滑跑v3. 起飞v4. 爬升v5. 巡航v6. 作业v7. 降高v8. 着陆六、无人机发展展望六、无人机发展展望6.1 军用发展热点和趋势v高集成化、多任务平台、实现一机多用v根据用途,机身尺寸向两端发展v从平台武器化到专用猎杀平台6.2 关键技术的发展v传感器技术v数据链及通信技术v自主技术v武器系统技术v生存能力及可靠性设计技术v动力技术v地面控制站技术6.3 民用无人机应用前景展望 无人机的主要使命是空中观察和监视。
v(1)科学研究;v(2)巡线飞行;v(3)应急情况监视;v(4)半军事用途;v(5)农林生产;v(6)特殊使命; 目前,无人机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军用无人机占世界无人机市场90%的份额尽管目前民用市场的开发较少,但无人机用途广泛,它的应用前景远大,在多个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