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病毒治疗常见问题分析及依从性策略.ppt
35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抗病毒治疗常见问题分析及依从性策略,,1,掌握抗病毒治疗时机,,例1:,,患者王XX,男,38岁 95年有单采血浆史2004年普查HIV抗体阳性,CD4 240/mm,3,,无临床症状,未接受抗病毒治疗2006年当地查CD4 120/mm,3,,无临床症状,仍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及PCP预防治疗2008年3月以发热、渐进性呼吸困难20天转诊我院,入院后查CD4 39/mm,3,,动脉血气氧分压45mmHg,胸CT双肺片絮样病变5天前在当地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AZT+DDI+NVP)入院诊断:AIDS C3期 PCP(重度)I 型呼吸衰竭,2,,问题:,,,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此病例治疗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该病例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3,,存在的问题:,是否对病人进行了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充分告知、咨询等?,,错过了很好的治疗时机:CD4 下降,尚未发生机会性感染;,,未按照指南给予患者复方新诺明预防;,,发生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未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即给予抗病毒治疗,虽不能视为绝对禁忌,但效果差,还可能引发其他治疗矛盾。
4,,病例1:,,后续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棘手问题:,,病人因严重的PCP 呼吸衰竭,导致服药困难,服药依从性下降;,,如果患者出现过敏,难以分辨哪种药物引起(NVP? SMZ?);,,晚期病人已经存在粒细胞减少情况,AZT及大剂量SMZ的同时应用,会加重粒细胞减少的可能,导致抗病毒及抗PCP治疗被迫终止;,,晚期病人,同时抗病毒及抗PCP治疗,发生免疫重建综合征的几率增加,从而加重PCP的病情5,,成人,\,青少年抗病毒治疗总体标准,临床标准,实验室标准,处理意见,急性感染期,任何CD4值,建议治疗,WHOⅣ期,任何CD4水平,治疗,WHOⅢ期,任何CD4水平治疗,建议,任何分期,CD4 <200/mm3,治疗,WHO分期Ⅰ期,Ⅱ期,CD4计数在200-350之间,如果符合以下任何一条标准:,,a) 一年内CD4计数下降超过30%,或者CD4绝对数下降100/mm3,,b)病毒载量在100,000拷贝/ml以上,,c)患者具有治疗意愿,并可以保证良好依从性,建议治疗,6,,抗病毒治疗的临床适宜性,总的原则,:,,在抗病毒治疗之前,先治疗致命的或者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先治疗不稳定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肝毒性(肝损伤)3级以上先保肝治疗;,,合并结核时,先进行强化期抗结核治疗(根据CD4值,决定抗病毒治疗时间。
7,,病例2:,,患者丁XX,男,50岁,94年有输血史6个月前开始发热,4个月前因长期发热在省人民医院发现感染HIV,诊断肺部感染转回当地治疗曾经抗结核治疗1个月(板式药—隔日服药),症状有所控制,结防部门告知不像结核,停抗结核治疗1个月前发热呈持续高热(39-40,℃,),当地抗感染治疗效果差,7天前开始抗病毒治疗(AZT+3TC+NVP),仍寒战、高热到我院就诊门诊胸CT显示:双上肺片絮样影,右中下肺点片样影,血常规WBC7.8X10,9,N 75% 痰涂片抗酸杆菌3+,CD4 29/mm,3,8,,病例2:,,艾滋病定点治疗机构与结防部门对病人的管理存在脱节现象;,,HIV\TB的抗病毒治疗时机?,,HIV\TB抗结核药的应用原则?,,HIV\TB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选择?,,9,,,TB/HIV,双重感染的治疗标准,(WHO),,CD4 计数,,治疗推荐:优先考虑抗结核治疗,,CD4 <200,/mm3,先进行强化期抗结核治疗,2-8周,之后开始抗病毒治疗,,CD4 200~350/mm3,先进行抗结核治疗,结核强化期治疗之后开始抗病毒治疗,CD4 >350 mm3,先进行抗结核治疗,暂缓抗病毒治疗,同时在抗结核治疗8周在抗结核治疗结束时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
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Ⅲ期或,Ⅳ期除结核外其他疾病时,建议随时开始抗病毒治疗,10,,HIV\TB的抗结核治疗,通常推荐方案:2RHEZ\4RH,但对晚期艾滋病患者抗结核治疗的疗程存在争议;,,不推荐应用利福喷丁或其他抗结核药物的隔日给药方案;,,利福平不能与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克立芝等)同时应用;,11,,HIV\TB的推荐抗病毒治疗方案,推荐方案:AZT\D4T+3TC+EFV,,备选方案:AZT+3TC+ABC\TDF,,AZT\D4T+3TC+NVP,,,12,,药物不良反应的正确判断与处理,掌握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定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告知患者服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的表现,及时向医生反馈,,及时正确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或停止抗病毒治疗,,13,,抗病毒治疗常见的服药问题,:,“一旦开始抗病毒治疗后,就不能停药”,,,患者赵某某,女 56岁 4个月前开始服抗病毒药(DDI+D4T+NVP),服药2个月开始出皮疹,当地定点医疗机构考虑药物过敏,给予抗过敏治疗,无减轻医生告知患者及家属“一旦开始治疗,不能停药,否则耐药”,转我院时仍未停止抗病毒治疗。
入院诊断:重症红斑性剥脱性皮炎 入院不足24小时,患者死亡14,,重症红斑性剥脱性皮炎,15,,抗病毒治疗常见的服药问题:,“可能是某种药物的副作用,把它停了吧”,,,患者王某某,女 58岁,服抗病毒药物2年,方案:AZT+3TC+EFV,未更改过治疗方案3月前感胃脘部不适,消瘦,近1个月少量进食即感胃部不适,医生告知为EFV的副作用,停EFV观察来我院胃镜检查发现贲门肿物,钳夹出血,无法取活组织病检16,,抗病毒治疗常见的服药问题,“按药物说明书吃药”,,,患者来自我省艾滋病低发地区的农村,或许发药人员未经过培训,真不知道如何服药;或许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病人、对工作敷衍塞责后果:服药错误或依从性差,最终治疗失败17,,抗病毒治疗常见的服药问题:,未告知患者正确的服药方法:,,如:,依非韦伦(EFV)早晨服;,,DDI咀嚼片未空腹或未嚼服;,,AZT一天2次,1次2片;,,未告知患者正确的停药方法:,,,含NVP或EFV的方案,同时停药,,,,18,,抗病毒治疗常见的服药问题:,未告知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未监测不良反应患者张某,以极度乏力、心慌、头晕就诊,查体重度贫血貌,血常规Hgb 32g/L,,询问病史:抗病毒治疗,(AZT+DDI+NVP),7个月,从未检查过血常规、肝功能等。
19,,关于抗病毒药物的更换,,治疗方案的制定遵循一定的原则:,,2NRTIs +1NNRTI,,或2NRTIs+1PI(PI/r),,或3NRTIs(AZT+3TC+ABC--不作为一线方案),,由于药物不良反应更改方案:一般在同一类药物中调整,如AZT-- D4T,NVP-- EFV,,如果考虑治疗失败,要考虑交叉耐药问题:NVP—EFV可能是无意义的20,,关于二线药物克力芝:,,所有有效的二线ART方案中的PI,都是利托那韦增效后的PI方案(PI/r),,目前我国选用的是克力芝(落匹那韦/利托那韦)胶囊,成人3粒 BID,与食物同服克力芝主要副作用是腹泻,对症治疗多可缓解禁止与很多药物和用:西沙必利、三唑仑、辛伐他丁、利福平、利福喷丁等;,21,,依从性策略,,治疗前患者依从性的评估,,治疗前患者的依从性教育,,治疗过程中服药依从性的督导,,积极处理药物不良反应,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导致的依从性下降,,,22,,治疗前患者依从性的评估,治疗前至少预约2次门诊,每次间隔一定时间,:,,了解患者的职业背景:,农民、外出打工人员、干部职员、学生等,,了解患者对服药治疗的态度:,迫切、犹豫不决、无所谓、担心不良反应等,,23,,治疗前患者依从性的评估,注意门诊沟通的技巧:,医生的态度、语言,,努力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24,,治疗前患者的依从性教育,治疗前告知患者病情,对服药依从性至关重要。
尽可能详细地向患者介绍HIV相关知识、治疗方案、药物信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帮助患者制定服药计划,,采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教育患者:,,,良好依从性的意义、漏服药物的危害,,,,,25,,治疗过程中服药依从性的督导,每次随访要认真询问患者服药情况:,,,“吃药了吗?”,,“药吃的怎么样?”,,“漏服过药物没有?漏服了几次”,,如果患者有漏服药物情况,帮助患者查找原因,帮助患者解决困难,,通过患者的家人或朋友监督、提醒患者正确服药,26,,由于毒副作用漏服的比例,,0,10,20,30,40,50,60,70,80,90,100,发热s,,(0%),烧灼,,(0%),皮疹,,(11%),体型变化,,(13%),味觉改变,,(14%),神经病变,,(15%),腹泻,,(16%),胃肠胀气,,(17%),疲劳,,(26%),头痛,,(26%),恶心或上腹痛,,(36%),POZ, vol 6 no. 2 May, 1998,呕吐,,(59%),27,,怎样提高依从性,,对医生的要求:,,---必须更新有关HIV、ARV、 副作用及其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知识,,,---必须了解病人依从性和抗药性之间的关系,,,,---必须在治疗中表现出信心,28,,怎样提高依从性,,对医生的要求:,,,---,必须具有有效的沟通技巧,以确立同病人的信任关系,,,---必须具有教育病人的技巧,,,---必须了解和正确使用ARV药物治疗,29,,怎样提高依从性,,保健人员方面:,,-对全体保健人员进行改善依从性的新进展培训,使他们在加强病人依从性方面发挥作用。
监测依从性,当病人依从性差时加强管理教育培训志愿者和病人团体参与30,,怎样提高依从性,,药物组合方面:,,---,避免不利的药物相互作用;,,---简化组合,包括服药次数、药片数目和特殊饮食要求;,,---告之病人有关的药物副作用信息,31,,依从性的监控,,如果病人依从性较差,确定问题出在哪里:,,---副作用?忘记?药品不够?想省钱?怕别人知道?生活不规律?,,---漏服的次数针对依从性差的原因制订干预措施32,,提高依从性的策略必须是:,,,,持续的---随访病人,,,重复的---同样的信息,,,修订的---要满足每个患者不断变化的,,需要,,,跨领域的---医生、护士、 药剂师、咨询师,,,,,33,,提高依从性的策略,,---必须个体化,,---最有效的方法是综合各种干预措施,,---每次,随访病人时,都要对病人强调依从性的重要性,34,,谢谢!,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