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演示教学在地理课堂中彰显魅力 (论文).pdf
1页地 理 · 教法探讨 让演示教 学在 地理课堂 中彰显魅 力 江苏高邮市南海中学( 2 2 5 6 0 0 ) 吴桂忠 演示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 通过展示各种实物、 教具 ( 如地 图 模型等 ) , 进行 示范性操 作或实 验 , 或通过 电化教学( 如音像、 课件等) 手段, 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 学方法 演示教学缩短了学生地理认知与地理实践的 距 离 , 对 提升学 生学 习地理 的兴趣 , 发展地 理观察 力 和 思维能力 , 突破地理学习障碍有着重要作用 一 、运用地图演示 培 养学生读 图技能 中学地理 教材 中有着 大量 的地 图, 如政 区 图、 地形 图、 景观图、 示意图、 统计图等, 它们构成了一个内涵丰 富的“ 图像系统” 课堂教学 中灵活运用地图演示, 可以 使学生从熟悉地 图到看懂地图, 从分析地图到运用地 图, 并逐步建立起有确切空间概念的地理知识系统, 培 养学生提取、 加工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 进而促成学生 由 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 例如 , 在学习“ 3 4个省 级行 政 区” 时, 要 求学 生记 住 3 4 个省区的名称、 位置、 简称以及行政中心等内容 , 知识 零碎难 度大 , 我们 可以通过“ 读 图一析 图一用 图” 的方 式 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
首先分组阅读“ 中国 政区图” , 依 照东北 、 西北 、 西南 、 东南 等方位 顺序查看 地 图上的省级行政区, 再依照沿河( 黄河、 长江) 、 沿海、 沿 疆的顺序在地 图上查看省级行政 区 , 比一 比各组谁 找得 又快又准 这样 学生对 我 国省级 行政 单位 的名 称及 位 置就有 了初步 的印象 学生在熟 悉各省 级行政 区位置 、 名称的基础上 , 依据各省区的轮廓形状进行联想记忆, 如黑龙江像天鹅、 宁夏像和平鸽、 青海像兔子、 江西像女 人头像、 湖南像男人头像并且戴着个湖北大盖帽等等 学生在快乐中展开想象, 对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有了更深 刻的印象最后进行分组拼图游戏, 让学生每人准备一 幅中国政 区拼 图板 , 在较短时 间内 比一 比谁拼得 又快又 准 , 对优胜小组 及 时给予 鼓励 通过 地 图演示 活 动 , 学 生不仅加深了对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状况及其特征 的理解, 建立了地理事物的分布、 联系以及组合等空间 概念 , 而且 在 观察 、 分 析 中得 出结 论 , 读 图技 能 得 到培 养 , 地图思维得以形成 二、 运用模 型演 示 。
增 强学生理解能 力 地理中的某些现象和知识 , 仅靠教师的“ 一张嘴、 一 支笔” 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 通 过展示 地理 实物 , 或者演 示地理 模型 等手段 , 把抽 象 的知识形象化、 生活化, 从而使学生具体、 形象地理解那 些抽 象深奥的地理知识内容 例如 , 在讲 从两极 判 断地球 的 白转 方 向时 , 学生 往 往不理解 , 总是 出现 判 断失 误 为 了有 效 解决 这 一 问 1 2 4 中学教学参考2 1 4年 1 月 总第 1 8 l 期 题 , 笔 者让 学 生利 用 自己的 双手 作 为 模 型进 行 演 示操 作用右手代表北半球, 左手代表南半球 , 双手跷起大 拇指 , 握紧四指右手大拇指朝上, 代表北极 , 观察四指 指尖所指方 向是 否 为逆 时针 同理 , 转 动左 手 , 大 拇指 朝下 , 代表南极 , 观察四指指尖所指方向是否为顺时针 最后让 学生总结学 生就很 容易得 出结论 : 地 球两极 自 转方 向的判 断规律 为“ 北 逆南顺 ” 让学生 自己动手 , 自 己演示 , 自己观察 , 自己揣摩 , 学生 自然而然地 由最初 的 模糊感觉转变为清晰立体的认识, 由抽象思维变成了形 象思维 。
学生 自己操作得出的结论, 不仅理解得深刻, 而且记 得牢固 , 甚 至终生难 忘 三、 运用电教演示 , 启发 学生思 维张力 地理课堂可以通过视频、 F l a s h动画、 电子白板等电 化教学手段 , 配 以动态 演示 , 充分 调动 学生 眼、 耳 、 脑 等 多种感 觉器官共同运作 , 把 学生难 以理解 的抽 象 内容 或 者复杂的地理 过程 , 通过情 景再现或 创设情境 等途径 直 观形象、 简单明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突出了重点, 突破 了难点, 从而达到最佳认知效果和最优学习效果 例如, 在学习“ 等高线地形 图” 时, 学生对等高线等 空间性强 的地理概念 无法直 观掌握, 我们可 以通过 F l a s h动画演示来轻松突破这个学习障碍首先播放一 段山脉的 3 D视频, 测出最高山峰的海拔高度以及相邻 两座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将山脉海拔相 同的各点依 次闪烁连接成平滑曲线, 并 出现多条不 同海拔的等高 线将不同海拔的等高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 , 于是形 成等高线地形图这样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流程就清 晰呈现给学生了然后将 山脉实体图再现在等高线地 形图的上方, 分别拉近、 定格山体的山峰、 山脊、 山谷、 鞍 部、 陡崖等不同部位, 并对应到等高线地形图上 , 让学生 观察比较、 总结出这些地形区的等高线分布特征。
通过 模拟选择最佳登山线路, 判断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之 间的关系 , 将不同线路的剖面图通过动画立体、 直观演 示出来, 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 枯燥的教学活动变 得兴趣盎然 学生 对抽 象地理 原 理的认 识过 程大 大 缩 短, 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单一发展到多元, 思维过程从静 态发展 到动态 , 思维模式从封 闭发展 到开放 当然 , 演示 的方法 多种 多样 , 需要 我们 因课 而宜 、 因 生而宜、 因条件而宜实践证明, 只要我们地理教师认 真去研究并优化教学方式 , 采用适当的演示教学手段, 就可以不断提升地理课堂效率, 增添地理课堂的活力与 魅力 ( 责任编辑袁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