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酸氢钠片说明书9页.doc
9页碳酸氢钠片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碳酸氢钠片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 tablets成份:碳酸氢钠适应症: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规格:0.5g*100片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片,每日3次不良反应:中和胃酸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能引起嗳气、继发性胃酸分泌增加 注意事项: 1. 本品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症状未缓解或消失请咨询医师或药师2. 6岁以下小儿不推荐使用3. 阑尾炎或有类似症状而未确诊者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者不宜使用 4. 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5. 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6.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药物相互作用:1. 本品可加速酸性药物的排泄(如阿司匹林)2. 本品可降低胃蛋白酶、维生素e的疗效3.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药理作用:本品为抗酸剂,口服后可迅速中和胃酸,解除胃酸过多或烧心症状,但作用较弱,持续时间较短。
贮藏:密封,干燥处保存保存有效期:36个月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4197篇二:碳酸氢钠片说明书碳酸氢钠片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碳酸氢钠片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汉语拼音:[成份][性状][作用类别]本品为抗酸类非处方药药品[药理作用]本品为抗酸剂,口服后可迅速中和胃酸,解除胃酸过多或烧心症状,但作用较弱,持续时间较短[适应症]用于胃酸过多症[用法用量]口服,每次0.3-1克,每日3次[禁忌症][注意事项]本品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症状未缓解或消失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立即就医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本品可加速酸性药物的排泄(如阿司匹林)本品可降低胃蛋白酶,维生素e的疗效本品可增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疗效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不良反应]中和胃酸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能引起嗳气,继发性胃酸分泌增加[规格]0.3克、0.5克[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批准文号][生产企业]企业名称: 地址: 邮政编码: 号码: 号码: 网址: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直接联系。
篇三:龙胆碳酸氢钠片说明书龙胆碳酸氢钠片【药品名称】通用名:龙胆碳酸氢钠片英文名:chinese gentian and sodium bicarbonate tablets 汉语拼音:longdan tansuanqingna pian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龙胆粉0.1g、碳酸氢钠0.15g性状】【药理毒理】有健胃、制酸作用碳酸氢钠为可吸收性抗酸药,口服后中和胃酸作用迅速,但抗酸作用较弱,维持时间较短药代动力学】碳酸氢钠口服易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经尿排泄,也可以二氧化碳形式经肺排出适应症】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反酸等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3片,一日3次,饭前服不良反应】【禁忌症】可能发生穿孔的溃疡患者忌用注意事项】1. 碳酸氢钠口服后,在胃内与胃酸反应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胃内压力增高、胃扩张,常引起嗳气,并刺激溃疡面,严重胃溃疡患者有引起胃穿孔的危险,同时胃内压力和ph的升高还能反射性引起胃泌素释放,继发引起胃酸分泌增加2. 吸收入血后能影响体内酸碱平衡,造成碱血症3. 因含钠盐,对严格限钠者应慎用4. 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患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高血压慎用。
儿童用药】由于小儿对症状的主诉常不准确,故除非在严密的监护下,一般不推荐给6岁以下儿童服用此药老年患者用药】【药物相互作用】1. 不宜与维生素c、胃蛋白酶合剂等药物合用,因可使各自疗效降低2. 与氨基糖甙类合用时,可因尿ph增高,药效增强3. 与抗毒蕈碱药合用时,后者的吸收减少,疗效减弱4. 与奎尼丁合用时,后者随尿排出受到抑制,可能小量即导致毒性反应5. 与利尿药合用时,有促使出现低氯化物碱中毒的危险性6. 与铁制剂同用时,应尽量隔开两药服药时间,否则会影响铁的吸收7. 与水杨酸制剂合用时,尿液碱化可导致水杨酸经肾的排出量增加,血清水杨酸浓度因而降低8. 与口服四环素同用时可因胃液ph升高,致四环素吸收减少,应避免同时服用药物过量】【规格】每片含龙胆粉0.1g、碳酸氢钠0.15g有效期】【贮藏】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篇四:碳酸氢钠注射液说明书碳酸氢钠注射液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碳酸氢钠注射液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 injection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碳酸氢钠,化学名称:碳酸氢钠辅料为:依地酸二钠、注射用水 适应症:(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治疗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
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2)碱化尿液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及急性溶血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3)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4)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但本品禁用于吞食强酸中毒时的洗胃,因本品与强酸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急性胃扩张甚至胃破裂用法用量: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滴注,所需剂量按下式计算:补碱量(mmol)=(-2.3-实际测得的be值)0.25体重(kg),或补碱量(mmol)=正常的co2 cp-实际测得的co2 cp(mmol)0.25体重(kg)除非体内丢失碳酸氢盐,一般先给计算剂量的1/3~1/2,4~8小时内滴注完毕心肺复苏抢救时,首次1mmo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每1g碳酸氢钠相当于12mmol碳酸氢根)静脉用药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①静脉应用的浓度范围为1.5%(等渗)至8.4%;②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中ph值、碳酸氢根浓度变化决定追加剂量;③短时间大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碱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当用量超过每分钟10ml高渗溶液时可导致高钠血症、脑脊液压力下降甚至颅内出血,此在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更易发生故以5%溶液输注时,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8mmol钠但在心肺复苏时因存在致命的酸中毒,应快速静脉输注碱化尿液,成人:口服首次4g,以后每4小时1~2g静脉滴注,2~5 mmol/kg,4~8小时内滴注完毕小儿:口服,每日按体重1~10mmol/kg禁忌:尚不明确注意事项:1、对诊断的干扰:对胃酸分泌试验或血、尿ph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2、下列情况慎用:(1) 少尿或无尿,因能增加钠负荷;(2) 钠潴留并有水肿时,如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3) 原发性高血压,因钠负荷增加可能加重病情3、下列情况不作静脉内用药:(1) 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2) 因呕吐或持续胃肠负压吸引导致大量氯丢失而极有可能发生代谢性碱中毒;(3) 低钙血症时,因本品引起碱中毒可加重话钙血症表现4)如遇变色、结晶、浑浊、异物应禁用不良反应:1、大量注射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疼痛、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于代谢性碱中毒引起低钾血症所致2、剂量偏大或存在肾功能不全时,可出现水肿、精神症状、肌肉疼痛或抽搐、呼吸减慢、口内异味、异常疲倦虚弱等。
主要由代谢性碱中毒所致3、长期应用时可引起尿频、尿急、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异常疲倦虚弱等相互作用:1、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尤其是具有较强盐皮质激素作用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时,易发生高钠血症和水肿2、与苯丙胺、奎尼丁合用,后两者经肾排泄减少,易出现毒性作用3、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和m胆碱酯酶药等合用,后者吸收减少4、与含钙药物、乳及乳制品合用,可致乳-碱综合症5、与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合用,后者的吸收减少6、与排钾利尿药合用,增加发生低氯性碱中毒的危险性7)本品可使尿液碱化,影响肾对麻黄碱的排泄,故合用时麻黄碱剂量应减小8)钠负荷增加使肾脏排泄锂增多,故与锂制剂合用时,锂制剂的用量应酌情调整9)碱化尿液能抑制乌洛托品转化成甲醛,从而抑制后者治疗作用,故不主张两药合用 10)本品碱化尿液可增加肾脏对水杨酸制剂的排泄篇五:碳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碳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碳酸氢钠化学品俗名:酸式碳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英文名称:sodium acid carbonate技术说明书编码:1337cas no.:144-55-8分子式:nahco3分子量:84.0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碳酸氢钠144-55-8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碳酸氢钠在常温下是接近中性的极微弱的碱, 如将其固体或水溶液加热50℃以上时,可转变为碳酸钠,对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对眼睛、皮肤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引起炎症。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热分解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