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校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阻力及其转化.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6089931
  • 上传时间:2022-06-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5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校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阻力及其转化    马海龙(华东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0062)Reference: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学校及学生获得发展的重要保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校长的职责之一然而,在我国的中小学中,校长的许多行为与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阻力因此,消除校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阻力,并使之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是十分必要的Keys:教师专业发展;校长;动力;阻力;教师评价;专业自主权G471.2:A:1674-5884(2013)06-0068-0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校长在促进教师进行专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我国的中小学中,校长的某些行为却与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从而限制了教师发展,如普遍存在的校长集权式管理方式使教师专业自主权受到限制;在教师评价中,奖惩性评价占主导地位,缺少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等等[1]一校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阻力的表现校长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及行为态度等都会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影响。

      校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校长对教师专业自主权的限制教师专业自主权就是指“教师作为主体,在遵循社会、教育规范及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自由地选择教育行为,并不断地追求自我超越的教育自主的权利”[2]教师专业自主权是“外界赋予教师调控教学及相关事物的权利,是教师充分发挥自主能力从而有效实施教学的外在支持条件”[3]在我国中小学中,教师的教学自主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校长的限制《中国教育报》上一篇名为《一位教师的困惑》的文章讲述了一所学校的一位青年语文教师小A,在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因为他“前卫”的做法得不到学校领导的理解,遭到了年级主任阻止的故事[4]小A的例子在我国中小学中并不少见,许多最初有理想、致力于教育改革的教师,在选择坚持自己的教学方式和保全自己的工作之间,往往选择后者二)教师培训的缺失及低效教师专业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学位进修、课程进修、专题讲座、教学示范等,而这些活动通常是通过教师培训的形式实现的校长在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时往往脱离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需要,使培训流于形式;校本课程落后,师资匮乏,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在组织教师进行校外进修培训时,校长害怕打乱学校正常教学进度,随便派“副课”老师参加培训的例子也很多见。

      三)校长自身的专业知识不足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校长如要发挥相应的作用,则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现实中,中小学校长的专业素养普遍不高,专业知识和理论十分欠缺,难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指导有些校长虽然有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却因自身理论知识匮乏而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另外,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也是不断发展的,从理智取向到实践——反思取向,再到生态取向[5],校长往往不会主动补充和更新自身专业知识理论,使自身能力滞后于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以致教师的发展难以与时代同步二校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阻力产生的原因校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阻力产生的原因与校长的专业发展意识、学校管理方式以及教师评价方式有关一)校长的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引领者,是学校文化构建者,是学校精神的象征校长的教育理念会对整个学校的教职员工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校长的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会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不高校长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观的意识淡薄,也是校长专业知识匮乏的重要原因一名校长如果不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就很难自觉地学习和补充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致使教师专业发展道路越来越窄校长的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也是造成对教师评价片面的原因之一,重视学生成绩,忽视教师发展。

      二)校长的集权式管理方式教师职业是自由、灵活和富有创造性的职业,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相应的专业自主权和发展空间,相应地需要一种民主的、灵活的管理方式在现行校长负责制下,管理学校的权利往往集于校长一人之手,校长的集权式管理方式在中小学非常普遍这样会使教师一般只能听从上级领导的安排,缺乏与教师的互动与沟通,对教师专业自主形成极大限制集权式的管理方式,使得教师在教学自主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阻力三)对教师的评价的片面性对教师的评价一般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重视绩效及奖惩的奖惩性评价,主要从学校行政和学生考试成绩角度出发;第二类是以激励教师和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性评价目前,大多数校长对教师的评价却是以奖惩性评价为主,忽视了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发展型评价以奖惩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这样会形成重教轻研观念、功利主义倾向以及合作文化的缺失三转化校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阻力的对策教师的在职专业发展既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主观努力,也离不开教师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学校环境的支持校长作为学校环境的主要构建者,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6]。

      校长要消除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阻力并使自己转化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持续动力,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思想先行,行动跟进在当前的教育变革中,从政府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发展问题不可谓不重视,作为直接影响教师发展的校长应首先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并以实际行动进行支持首先,校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师发展观教师的职业形象历经时代变迁,如从古代的“君子”或“代圣言者”,到当前盛行的“专业人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校长应该首先以正确的教师发展观对待教师,尊重教师专业地位其次,校长要及时补充与更新自身专业理论知识校长要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具备能够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和理论因此,校长作为“教师的教师”,应该及时主动地更新补充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理论,避免陷入“有心无力”的境地再次,校长要为教师指明专业发展方向教师专业发展并不意味着“所有个别教师在专业上的进步等同于学校作为一个整体的进步教职工发展必须与学校的目标一致才能确保其对学校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7]因此,校长需要将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相结合,以学校发展激励教师发展,为教师指明发展方向二)民主管理,提供资源校长不仅要在思想上树立正确观念,更应该在管理方式上做出改变,赋予教师应有的专业自主权,重视教师培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资源。

      “师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校各种实践,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在保证,也是人的生命特征本真体现[8]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全面管理学校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校长对学校管理的“独裁”第一,校长应该实行民主管理,使教师积极地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第二,重视教师培训对于校本培训而言,校长应根据学校及教师自身需要,合理安排培训课程和内容,并聘请专家给予指导;对于校外培训而言,校长应根据培训具体要求安排教师去参加培训第三,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校长应该在教学自主上,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在科研自主上,尊重教师的科研主体地位,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及学校发展需要选择研究问题和研究方向三)正确评价,形成激励教师评价是教师认识自我,促进反思的重要途径校长应该以正确的评价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形成激励作用教师评价方法的选用主要源自于教师评价目的的指引,最终也必定要服务于教师评价目的的需要,这是教师评价方法选用的指导思想[9]“任何一种极端的评价方式都有它的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局限性……无论是发展性评价还是奖惩性评价都有它适用的条件,而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补充、纠正的[10]首先,校长应该正确认识评价目的,处理好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发挥两种评价的优势。

      注意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注意评价的发展性和全面性其次,尊重教师主体地位,重视同行评价,并建立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增强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监控,促进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反思和改进第三,评价结果及时反馈评价的目的在于使评价对象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促进评价对象进一步发展校长应该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并帮助教师进行总结,使教师对当下自身发展状况以及工作状况有清醒的认识,以便于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改进和反思Reference:[1] [ZK(#]卞金祥.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7(3).[2] 吴小贻.教师专业自主权的解读及实现[J].教育研究,2006(7).[3] 陈颖.教师专业自主的内涵透视[J].教育学术月刊,2011(9).[4] 刘云龙,王永亮.一位教师的困惑[N].中国教育报,2005-03-29.[5] 王晓莉.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历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6] 孙启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长的职责——评《教师专业发展与校长角色》一书[J].外国教育研究,2012(5).[7] 李进.教师教育与教育领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 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山西教育,2004(6).[9] 代蕊华,王斌林.教师评价方法的选用标准[J].教师教育研究,2006(2).[10]葛大汇.对教师评价中的权力与人性的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1).(责任编校 莫秀珍)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