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网络定位和发现技术-《物联网技术基础教程》.ppt

78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71484541
  • 上传时间:2024-08-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MB
  • / 7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第 6 章章网络定位和发现技术网络定位和发现技术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 GPS GPS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蜂窝基站定位蜂窝基站定位 新兴定位系统(新兴定位系统( AGPS AGPS ))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123本章主要涉及:本章主要涉及: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无线室内环境定位无线室内环境定位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技术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技术 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456本章主要涉及:本章主要涉及: 6.1 位置服务位置服务•位置服务(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又称定位服务,又称定位服务,•LBS是由移动通信网络和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在一是由移动通信网络和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在一起提供的一种增值业务,通过一组定位技术获得起提供的一种增值业务,通过一组定位技术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数据如经纬度坐标数据),提供,提供给移动用户本人或他人以及通信系统,实现各种给移动用户本人或他人以及通信系统,实现各种与位置相关的业务。

      与位置相关的业务•实质上是一种概念较为宽泛的与空间位置有关的实质上是一种概念较为宽泛的与空间位置有关的新型服务业务新型服务业务 6.1 位置服务位置服务•位置服务(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又称定位服务,)又称定位服务,LBS是由移动通信是由移动通信网络和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在一起提供的一种增网络和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在一起提供的一种增值业务,通过一组定位技术获得移动终端的位值业务,通过一组定位技术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数据如经纬度坐标数据),提供给移动用户,提供给移动用户本人或他人以及通信系统,实现各种与位置相本人或他人以及通信系统,实现各种与位置相关的业务实质上是一种概念较为宽泛的与空关的业务实质上是一种概念较为宽泛的与空间位置有关的新型服务业务间位置有关的新型服务业务 6.1 位置服务位置服务         关于位置服务的定义有很多关于位置服务的定义有很多1994年,美年,美国学者国学者Schilit首先提出了位置服务的三大目标:首先提出了位置服务的三大目标:•你在哪里你在哪里(空间信息空间信息)、、•你和谁在一起你和谁在一起(社会信息社会信息)、、•附近有什么资源附近有什么资源(信息查询信息查询)。

           这也成为了这也成为了LBS最基础的内容最基础的内容 6.1 位置服务位置服务对于位置定义有如下几种方法:对于位置定义有如下几种方法:     1) AOA(angle of arrival )指通过两个基站的指通过两个基站的交集来获取移动台交集来获取移动台(Mobile station)的位置;的位置;     2) 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工作原来工作原来类似与类似与GPS通过一个移动台和多个基站交互的通过一个移动台和多个基站交互的时间差来定位;时间差来定位;     3) location signature位置标记对每个位置位置标记对每个位置区进行标识来获取位置;区进行标识来获取位置;     4) 卫星定位卫星定位 6.1 位置服务位置服务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位置信息不是单纯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位置信息不是单纯的“位置位置”,而是包括:,而是包括:•①① 地理位置(空间坐标)地理位置(空间坐标)•②② 处在该位置的时刻(时间坐标)处在该位置的时刻(时间坐标)•③③ 处在该位置的对象(身份信息)处在该位置的对象(身份信息) 6.2  GPS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 是英文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位系统)的简称GPS是是20世纪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 全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经过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亿美元,到1994年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的24颗颗GPS卫星星座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己布设完成 6.2.1. GPS构成构成•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系统和用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三部分组成户设备部分三部分组成①① 空间部分空间部分•GPS的空间部分是由的空间部分是由24颗卫星组成颗卫星组成(21颗工作卫星,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它位于距地表颗备用卫星),它位于距地表20200km的上空的上空,均均匀分布在匀分布在6 个轨道面上个轨道面上,轨道倾角为轨道倾角为55°•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测到4 颗以上的卫星颗以上的卫星,并能在卫星中预存的导航信息。

      并能在卫星中预存的导航信息•GPS的卫星因为大气摩擦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卫星因为大气摩擦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航精度会逐渐降低导航精度会逐渐降低 6.2.1. GPS构成构成②② 地面控制系统地面控制系统•地面控制系统由监测站地面控制系统由监测站、主控制站、地面天线、主控制站、地面天线所组成所组成,主控制站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春田市主控制站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春田市地面控制站负责收集由卫星传回之讯息地面控制站负责收集由卫星传回之讯息,并计算并计算卫星星历、相对距离卫星星历、相对距离,大气校正等数据大气校正等数据 ③③ 用户设备部分用户设备部分•用户设备部分即用户设备部分即GPS 信号接收机其主要功能信号接收机其主要功能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卫星,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 6.2.1. GPS构成构成•当接收机捕获到跟踪的卫星信号后,就可测量出当接收机捕获到跟踪的卫星信号后,就可测量出接收天线至卫星的伪距离和距离的变化率接收天线至卫星的伪距离和距离的变化率,解调出解调出卫星轨道参数等数据卫星轨道参数等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接收机中的微处理计算机就可按根据这些数据,接收机中的微处理计算机就可按定位解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用户所在地定位解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用户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接收机硬件和机内软件以及接收机硬件和机内软件以及GPS 数据的后处理软数据的后处理软件包构成完整的件包构成完整的GPS 用户设备用户设备 6.2.1. GPS构成构成•GPS 接收机的结构分为天线单元和接收单元两接收机的结构分为天线单元和接收单元两部分接收机一般采用机内和机外两种直流电部分接收机一般采用机内和机外两种直流电源关机后,机内电池为源关机后,机内电池为RAM存储器供电,以存储器供电,以防止数据丢失防止数据丢失•目前各种类型的接受机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目前各种类型的接受机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便于野外观测使用来越轻,便于野外观测使用 6.2.2. GPS工作过程工作过程•GPS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

      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要达到这一目的,卫星的位置可以根据星载时钟所要达到这一目的,卫星的位置可以根据星载时钟所记录的时间在卫星星历中查出记录的时间在卫星星历中查出•而用户到卫星的距离则通过纪录卫星信号传播到用而用户到卫星的距离则通过纪录卫星信号传播到用户所经历的时间,再将其乘以光速得到户所经历的时间,再将其乘以光速得到(由于大气由于大气层电离层的干扰,这一距离并不是用户与卫星之间层电离层的干扰,这一距离并不是用户与卫星之间的真实距离,而是伪距(的真实距离,而是伪距(PR)). 6.2.2. GPS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当当GPS卫星正常工作时,会不断地用卫星正常工作时,会不断地用1和和0二进制码二进制码元组成的伪随机码发射导航电文元组成的伪随机码发射导航电文•导航电文包括卫星星历、工作状况、时钟改正、电导航电文包括卫星星历、工作状况、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修正、大气折射修正等信息它是从卫星离层时延修正、大气折射修正等信息它是从卫星信号中解调制出来,以信号中解调制出来,以50b/s调制在载频上发射的调制在载频上发射的•当用户接受到导航电文时,提取出卫星时间并将其当用户接受到导航电文时,提取出卫星时间并将其与自己的时钟做对比便可得知卫星与用户的距离,与自己的时钟做对比便可得知卫星与用户的距离,再利用导航电文中的卫星星历数据推算出卫星发射再利用导航电文中的卫星星历数据推算出卫星发射电文时所处位置,用户在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速度电文时所处位置,用户在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便可得知。

      等信息便可得知 6.2.2. GPS工作过程工作过程•然而,由于用户接受机使用的时钟与卫星星载然而,由于用户接受机使用的时钟与卫星星载时钟不可能总是同步,所以除了用户的三维坐时钟不可能总是同步,所以除了用户的三维坐标标x、、y、、z外,还要引进一个外,还要引进一个Δt即卫星与接收即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时间差作为未知数,然后用机之间的时间差作为未知数,然后用4个方程将个方程将这这4个未知数解出来个未知数解出来•所以如果想知道接收机所处的位置,至少要能所以如果想知道接收机所处的位置,至少要能接收到接收到4个卫星的信号个卫星的信号 6.2.2. GPS工作过程工作过程GPS卫星信号接收工作原理卫星信号接收工作原理 6.2.3. GPS定位计算定位计算•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假设如下图所示,假设t时刻在地面待测点上安置时刻在地面待测点上安置GPS接收机,可以测定接收机,可以测定GPS信号到达接收机的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时间△△t,再加上接收机所接收到的卫星星历等,再加上接收机所接收到的卫星星历等其它数据可以确定以下四个方程式:其它数据可以确定以下四个方程式:  6.2.3. GPS定位计算定位计算 GPS定位定位计算计算 6.2.3. GPS定位计算定位计算•上述四个方程式中待测点坐标上述四个方程式中待测点坐标x、、 y、、 z 和和Vto为为未知参数,其中未知参数,其中di=c△△ti (i=1、、2、、3、、4)。

      • di (i=1、、2、、3、、4) 分别为卫星分别为卫星1、卫星、卫星2、卫星、卫星3、、卫星卫星4到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到接收机之间的距离     •△△ti (i=1、、2、、3、、4) 分别为卫星分别为卫星1、卫星、卫星2、卫星、卫星3、、卫星卫星4的信号到达接收机所经历的时间的信号到达接收机所经历的时间• c为为GPS信号的传播速度(即光速)信号的传播速度(即光速) 6.2.3. GPS定位计算定位计算      四个方程式中各个参数意义如下:四个方程式中各个参数意义如下: •  x、、y、、z 为待测点坐标的空间直角坐标; 为待测点坐标的空间直角坐标; xi 、、yi 、、zi (i=1、、2、、3、、4) 分别为卫星分别为卫星1、卫星、卫星2、、卫星卫星3、卫星、卫星4在在t时刻的空间直角坐标,时刻的空间直角坐标, 可由卫可由卫星导航电文求得星导航电文求得 •  Vt i (i=1、、2、、3、、4) 分别为卫星分别为卫星1、卫星、卫星2、、卫星卫星3、卫星、卫星4的卫星钟的钟差,由卫星星历提的卫星钟的钟差,由卫星星历提供 Vto为接收机的钟差为接收机的钟差 •    由以上四个方程即可解算出待测点的坐标由以上四个方程即可解算出待测点的坐标x、、y、、z 和接收机的钟差和接收机的钟差Vto 。

      6.2.4. 全球四大全球四大GPS系统系统   ①① 美国美国GPS::•由美国国防部于由美国国防部于20世纪世纪70年代初开始设计、研制,年代初开始设计、研制,于于1993年全部建成年全部建成  ②② 欧盟欧盟“伽利略伽利略”::•准备发射准备发射30颗卫星,组成颗卫星,组成“伽利略伽利略”卫星定位系卫星定位系统2009年该计划正式启动年该计划正式启动  ③③ 俄罗斯俄罗斯“格洛纳斯格洛纳斯”::•始于上世纪始于上世纪70年代,如要提供全球定位服务,则年代,如要提供全球定位服务,则需要需要24颗卫星 6.2.4. 全球四大全球四大GPS系统系统  ④④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空是中国正在实施的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的终端 6.2.5.GPS的应用的应用•(1)陆地应用,主要包括车辆导航、应急反应、大陆地应用,主要包括车辆导航、应急反应、大气物理观测、地球物理资源勘探、工程测量、变形气物理观测、地球物理资源勘探、工程测量、变形监测、地壳运动监测、监测、地壳运动监测、 市政规划控制等;市政规划控制等;•(2)海洋应用,包括远洋船最佳航程航线测定、船海洋应用,包括远洋船最佳航程航线测定、船只实时调度与导航、海洋救援、海洋探宝、水文地只实时调度与导航、海洋救援、海洋探宝、水文地质测量以及海洋平台定位、海平面升降监测等;质测量以及海洋平台定位、海平面升降监测等;•(3)航空航天应用,包括飞机导航、航空遥航空航天应用,包括飞机导航、航空遥 感姿态感姿态控制、低轨卫星定轨、导弹制导、航空救援和载人控制、低轨卫星定轨、导弹制导、航空救援和载人航天器防护探测等航天器防护探测等 6.3  蜂窝基站定位蜂窝基站定位•相对而言,相对而言,GPS定位成本高、定位慢、耗电多定位成本高、定位慢、耗电多因此在一些定位精度要求不高,但是定位速度因此在一些定位精度要求不高,但是定位速度要求较高的场景下,并不是特别适合;要求较高的场景下,并不是特别适合;•同时因为同时因为GPS卫星信号穿透能力弱,因此在室卫星信号穿透能力弱,因此在室内无法使用。

      内无法使用•相比之下,相比之下,GSM蜂窝基站定位快速、省电、低蜂窝基站定位快速、省电、低成本、应用范围限制小,因此在一些精度要求成本、应用范围限制小,因此在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轻型场景下,也大有用武之地不高的轻型场景下,也大有用武之地 6.3.1  GSM蜂窝基站的基础架构蜂窝基站的基础架构•GSM网络的基础结构是由一系列的蜂窝基站构成网络的基础结构是由一系列的蜂窝基站构成的,这些蜂窝基站把整个通信区域划分成如图所的,这些蜂窝基站把整个通信区域划分成如图所示的一个个蜂窝小区这些小区小则几十米,大示的一个个蜂窝小区这些小区小则几十米,大则几千米则几千米•在在GSM中通信时,总是需要和某一个蜂窝基站连中通信时,总是需要和某一个蜂窝基站连接的,或者说是处于某一个蜂窝小区中的那么接的,或者说是处于某一个蜂窝小区中的那么GSM定位,就是借助这些蜂窝基站进行定位定位,就是借助这些蜂窝基站进行定位 6.3.1  GSM蜂窝基站的基础架构蜂窝基站的基础架构蜂窝基站蜂窝基站   6.3.2 COO((Cell of Origin)定位)定位•COO定位是一种单基站定位,即根据设备当前连接定位是一种单基站定位,即根据设备当前连接的蜂窝基站的位置来确定设备的位置。

      的蜂窝基站的位置来确定设备的位置•那么很显然,定位的精度就取决于蜂窝小区的半径那么很显然,定位的精度就取决于蜂窝小区的半径在基站密集的城市中心地区,精度可以达到在基站密集的城市中心地区,精度可以达到50M以以内;内;•而在其他地区,可能基站分布相对分散,可能达到而在其他地区,可能基站分布相对分散,可能达到几千米,也就意味着定位精度只能粗略到几千米几千米,也就意味着定位精度只能粗略到几千米 6.3.3七号信令定位七号信令定位•    该技术以信令监测为基础,能够对移动通信网该技术以信令监测为基础,能够对移动通信网中特定的信令过程,如漫游、切换以及与电路相中特定的信令过程,如漫游、切换以及与电路相关的信令过程进行过滤和分析,并将监测结果提关的信令过程进行过滤和分析,并将监测结果提供给业务中心,以实现对特定用户的个性化服务供给业务中心,以实现对特定用户的个性化服务•    该项技术通过对信令进行实时监测,可定位到该项技术通过对信令进行实时监测,可定位到一个小区,也可定位到地区一个小区,也可定位到地区•    故适用对定位精确度要求不高的业务,如漫游故适用对定位精确度要求不高的业务,如漫游用户问候服务,远程设计服务、平安报信和货物用户问候服务,远程设计服务、平安报信和货物跟踪等。

      跟踪等  6.3.4  TOA/TDOA定位定位•基于距离的基于距离的TOA定位定位 (Time of Arrival,到达,到达时间时间)、基于距离差的、基于距离差的TDOA定位定位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到达时间差到达时间差)都是基于电都是基于电波传播时间的定位方法波传播时间的定位方法•同时也都是三基站定位方法,二者的定位都需同时也都是三基站定位方法,二者的定位都需要同时有三个位置已知的基站合作才能进行要同时有三个位置已知的基站合作才能进行  6.3.4  TOA/TDOA定位定位三基站定位方法三基站定位方法  6.3.4  TOA/TDOA定位定位•TOA电波到达时间定位基本原理是得到电波到达时间定位基本原理是得到Ti(i=1,2,3)后,由后,由Ti*c得到设备到基站得到设备到基站i之间的距离之间的距离Ri,然后根,然后根据几何只是建立方程组并求解,从而求得据几何只是建立方程组并求解,从而求得Location值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 TOA 定位方法定位方法  6.3.4  TOA/TDOA定位定位•DTOA电波到达时间差定位是对电波到达时间差定位是对TOA定位的改定位的改进,与进,与TOA的不同之处在于,得到的不同之处在于,得到Ti后不是立后不是立即用即用Ti去求距离去求距离Ri,而是先对,而是先对T1,T2,T3两两求两两求差,然后通过一些巧妙的数学算法建立方程组差,然后通过一些巧妙的数学算法建立方程组并求解,从而得到并求解,从而得到Location值。

      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  6.3.4  TOA/TDOA定位定位•DTOA由于其中巧妙设计的求差过程会抵消其中很大由于其中巧妙设计的求差过程会抵消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时间误差和多径效应带来的误差,因而可一部分的时间误差和多径效应带来的误差,因而可以大大提高定位的精确度以大大提高定位的精确度•由于由于DTOA对网络要求相对较低,并且精度较高,因对网络要求相对较低,并且精度较高,因而目前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而目前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DTOA定位方法定位方法   6.3.5 AOA定位定位•AOA(Angle of Arrival,到达角度,到达角度)定位是一种两基站定位是一种两基站定位方法,基于信号的入射角度进行定位定位方法,基于信号的入射角度进行定位•知道了基站知道了基站1到设备之间连线与基准方向的夹角到设备之间连线与基准方向的夹角α1,,就可以画出一条射线就可以画出一条射线L1;同样知道了知道了基站;同样知道了知道了基站2到到设备之间连线与基准方向的夹角设备之间连线与基准方向的夹角α2,就可以画出一条,就可以画出一条射线射线L2那么L1月月L2的交点就是设备的位置的交点就是设备的位置   6.3.5 AOA定位定位用函数调用表达如下。

      用函数调用表达如下•Location=GetLocation([Pisition1,α1],[Position2,α2]);•AOA定位通过两直线相交确定位置,不可能有定位通过两直线相交确定位置,不可能有多个交点,避免了定位的模糊性但是为了测多个交点,避免了定位的模糊性但是为了测量电磁波的入射角度,接收机必须配备方向性量电磁波的入射角度,接收机必须配备方向性强的天线阵列强的天线阵列      6.3.6 基于场强的定位基于场强的定位•该方法是通过测出接收到的信号场强和已知的该方法是通过测出接收到的信号场强和已知的信道衰落模型及发射信号的场强值估计收发信信道衰落模型及发射信号的场强值估计收发信短的距离,根据多个三个距离值就可以得到设短的距离,根据多个三个距离值就可以得到设备的位置备的位置•从数学模型上看,和从数学模型上看,和TOA算法类似,只是获取算法类似,只是获取距离的方式不同场强算法虽然简单,但是由距离的方式不同场强算法虽然简单,但是由于多径效应的影响,定位精度较差于多径效应的影响,定位精度较差  6.3.7 混合定位混合定位•混合定位就是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定位方法来混合定位就是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定位方法来进行定位。

      通过各种定位方法之间结合使用,进行定位通过各种定位方法之间结合使用,互补短长,以达到更高的定位精度互补短长,以达到更高的定位精度•A-GPS定位(辅助定位(辅助GPS定位)就是一种混合定定位)就是一种混合定位,是位,是GPS定位技术与定位技术与GSM网络的结合网络的结合•A-GPS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目前正被越来越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目前正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广泛的使用    6.4.1  AGPS定位基本机制定位基本机制•根据定位媒介来分,定位技术基本包含基于根据定位媒介来分,定位技术基本包含基于GPS的定位和基于蜂窝基站的定位两类的定位和基于蜂窝基站的定位两类         GPS定位以其高精度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定位以其高精度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其弱点也很明显:其弱点也很明显:•一是硬件初始化(首次搜索卫星)时间较长,需一是硬件初始化(首次搜索卫星)时间较长,需要几分钟至十几分钟;要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二是二是GPS卫星信号穿透力若,容易受到建筑物、卫星信号穿透力若,容易受到建筑物、树木等的阻挡而影响定位精度树木等的阻挡而影响定位精度  6.4.1  AGPS定位基本机制定位基本机制•AGPS定位技术通过网络的辅助,成功的解决或缓解定位技术通过网络的辅助,成功的解决或缓解了这两个问题。

      对于辅助网络,有多种可能性,以了这两个问题对于辅助网络,有多种可能性,以GSM蜂窝网络为例,一般是通过蜂窝网络为例,一般是通过GPRS网络进行辅网络进行辅助AGPS定位技术通过定位技术通过网络的辅助网络的辅助  6.4.2  AGPS定位基本流程定位基本流程•首先搜索卫星,首先搜索卫星,AGPS定位仍然是基于定位仍然是基于GPS的,的,因此定位的首要步骤还是先搜索到当前地区的可因此定位的首要步骤还是先搜索到当前地区的可用用GPS卫星AGPS基本流程(基本流程(1))  6.4.2  AGPS定位基本流程定位基本流程           AGPS中从定位启动到中从定位启动到GPS接收器找到可接收器找到可用卫星的基本流程如下:用卫星的基本流程如下:•①① 设备从蜂窝基站获取到当前所在的小区位置设备从蜂窝基站获取到当前所在的小区位置(即一次(即一次COO定位)定位)•②② 设备通过蜂窝网络将当前蜂窝小区位置传送设备通过蜂窝网络将当前蜂窝小区位置传送给网络中的给网络中的AGPS位置服务器位置服务器•③③ APGS位置服务器根据当前小区位置查询该位置服务器根据当前小区位置查询该区域当前可用的卫星信息(包括卫星的频段、区域当前可用的卫星信息(包括卫星的频段、方位、仰角等相关信息),并返回给设备方位、仰角等相关信息),并返回给设备  6.4.2  AGPS定位基本流程定位基本流程•④④   GPS接收器根据得到的可用卫星信息,可以接收器根据得到的可用卫星信息,可以快速找到当前可用的快速找到当前可用的GPS卫星卫星           至此,至此,GPS接收器已经可正常接收接收器已经可正常接收GPS信号,信号,GPS初始化过程结束。

      初始化过程结束•其次计算位置,其次计算位置,GPS接收器一旦找到四颗以上的接收器一旦找到四颗以上的可用卫星,就可以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实现定位可用卫星,就可以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实现定位•接下来的过程根据位置计算所在端的不同,通常有接下来的过程根据位置计算所在端的不同,通常有两种方案:在移动设备端进行计算的两种方案:在移动设备端进行计算的MS-Based方方式和在网络端进行计算的式和在网络端进行计算的MS-Assisted方式    6.4.2  AGPS定位基本流程定位基本流程•⑤⑤ 设备将处理后的设备将处理后的GPS信息(伪距信息)通过蜂信息(伪距信息)通过蜂窝网络传输给窝网络传输给AGPS位置服务器位置服务器•⑥⑥ AGPS服务器根据伪距信息,并结合其他途径服务器根据伪距信息,并结合其他途径(蜂窝基站定位、参考(蜂窝基站定位、参考GPS定位等)得到的辅助定位等)得到的辅助定位信息,计算出最终的位置坐标,返回给设备定位信息,计算出最终的位置坐标,返回给设备  AGPS基本流程(基本流程(2))  6.4.3 AGPS定位技术实际应用定位技术实际应用•因为因为AGPS需要网络支持,因此目前使用该技术的大需要网络支持,因此目前使用该技术的大部分设备为。

      目前大部分支持部分设备为目前大部分支持AGPS的采用的采用一种纯软件的一种纯软件的AGPS方案该方案基于方案该方案基于MS-Based位位置计算方式具体的方案为:置计算方式具体的方案为:•定期下载星历数据到中,中的定期下载星历数据到中,中的AGPS软件会软件会根据星历信息计算出当前位置的可用卫星信息,从而根据星历信息计算出当前位置的可用卫星信息,从而提供给设备用于快速搜星提供给设备用于快速搜星•用户可以选择通过用户可以选择通过WiFi、固网等免费网络定期更新星、固网等免费网络定期更新星历数据,避免使用蜂窝网络产生的数据流量费用历数据,避免使用蜂窝网络产生的数据流量费用  6.5  无线室内环境定位无线室内环境定位•室内定位技术解决方案,从总体上可归纳为几类,室内定位技术解决方案,从总体上可归纳为几类,即即:•GNSS技术技术(如伪卫星等如伪卫星等),,•无线定位技术无线定位技术(无线通信信号、射频无线标签、超无线通信信号、射频无线标签、超声波、光跟踪、无线传感器定位技术等声波、光跟踪、无线传感器定位技术等),,•其它定位技术其它定位技术(计算机视觉、航位推算等计算机视觉、航位推算等),,•GNSS和无线定位组合的定位技术和无线定位组合的定位技术 (A-GPS)。

          6.5.1 室内室内GPS定位技术定位技术•当当GPS接收机在室内工作时,由于信号受建筑物接收机在室内工作时,由于信号受建筑物的影响而大大衰减,定位精度也很低的影响而大大衰减,定位精度也很低•    室内室内GPS技术采用大量的相关器并行地搜索可技术采用大量的相关器并行地搜索可能的延迟码,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快速定位能的延迟码,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快速定位• 利用 利用GPS进行定位的优势是卫星有效覆盖范围进行定位的优势是卫星有效覆盖范围大,且定位导航信号免费缺点是定位信号到达大,且定位导航信号免费缺点是定位信号到达地面时较弱,不能穿透建筑物,而且定位器终端地面时较弱,不能穿透建筑物,而且定位器终端的成本较高的成本较高     6.5.2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室内无线定位技术①① 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定位的原理是,红外线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定位的原理是,红外线IR标识发射调制的红外射线,通过安装在室内的标识发射调制的红外射线,通过安装在室内的光学传感器接收进行定位光学传感器接收进行定位•虽然红外线具有相对较高的室内定位精度,但虽然红外线具有相对较高的室内定位精度,但是由于光线不能穿过障碍物,使得红外射线仅是由于光线不能穿过障碍物,使得红外射线仅能视距传播。

      能视距传播•直线视距和传输距离较短这两大主要缺点使其直线视距和传输距离较短这两大主要缺点使其室内定位的效果很差室内定位的效果很差    6.5.2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室内无线定位技术②② 超声波定位技术超声波定位技术•超声波测距主要采用反射式测距法,通过三角定超声波测距主要采用反射式测距法,通过三角定位等算法确定物体的位置,即发射超声波并接收位等算法确定物体的位置,即发射超声波并接收由被测物产生的回波,根据回波与发射波的时间由被测物产生的回波,根据回波与发射波的时间差计算出待测距离,有的则采用单向测距法差计算出待测距离,有的则采用单向测距法 •超声波定位整体定位精度较高,结构简单,但超超声波定位整体定位精度较高,结构简单,但超声波受多径效应和非视距传播影响很大,同时需声波受多径效应和非视距传播影响很大,同时需要大量的底层硬件设施投资,成本太高要大量的底层硬件设施投资,成本太高    6.5.2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室内无线定位技术③③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蓝牙技术通过测量信号强度进行定位在室内蓝牙技术通过测量信号强度进行定位在室内安装适当的蓝牙局域网接入点,并保证蓝牙局安装适当的蓝牙局域网接入点,并保证蓝牙局域网接入点始终是这个微微网域网接入点始终是这个微微网(piconet)的主设的主设备,就可以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

      备,就可以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蓝牙技术主要应用于小范围定位,设备易于集蓝牙技术主要应用于小范围定位,设备易于集成在成在 PDA、、PC以及中•持有移动终端设备的用户,只要设备的蓝牙功持有移动终端设备的用户,只要设备的蓝牙功能开启,蓝牙室内定位系统就能够对其进行位能开启,蓝牙室内定位系统就能够对其进行位置判断      6.5.2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室内无线定位技术④④ 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射频识别技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交换数据以达到识别和定位的目的交换数据以达到识别和定位的目的•这种技术作用距离短,一般最长为几十米但它可这种技术作用距离短,一般最长为几十米但它可以在几毫秒内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信息同时由以在几毫秒内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信息同时由于其非接触和非视距等优点,可望成为优选的室内于其非接触和非视距等优点,可望成为优选的室内定位技术定位技术•优点是标识的体积比较小,造价比较低,但是作用优点是标识的体积比较小,造价比较低,但是作用距离近,不具有通信能力,而且不便于整合到其他距离近,不具有通信能力,而且不便于整合到其他系统之中。

      系统之中   6.5.2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室内无线定位技术⑤⑤ 超宽带技术超宽带技术•超宽带技术不需要使用传统通信体制中的载波,超宽带技术不需要使用传统通信体制中的载波,而是通过发送和接收具有纳秒或纳秒级以下的极而是通过发送和接收具有纳秒或纳秒级以下的极窄脉冲来传输数据,从而具有窄脉冲来传输数据,从而具有GHz量级的带宽量级的带宽•超宽带可用于室内精确定位,例如战场士兵的位超宽带可用于室内精确定位,例如战场士兵的位置发现、机器人运动跟踪等置发现、机器人运动跟踪等• 超宽带技术可以应用于室内静止或者移动物体 超宽带技术可以应用于室内静止或者移动物体以及人的定位跟踪与导航,且能提供十分精确的以及人的定位跟踪与导航,且能提供十分精确的定位精度定位精度   6.5.2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室内无线定位技术⑥⑥ Wi-Fi技术技术•     是无线局域网络系列标准之是无线局域网络系列标准之IEEE802.11的的一种定位解决方案该系统采用经验测试和信一种定位解决方案该系统采用经验测试和信号传播模型相结合的方式,需要很少基站,系号传播模型相结合的方式,需要很少基站,系统总精度高统总精度高•  芬兰的  芬兰的Ekahau公司开发了能够利用公司开发了能够利用Wi-Fi进行室内定位的软件。

      进行室内定位的软件Wi-Fi绘图的精确度大绘图的精确度大约在约在1米至米至20米的范围内,总体而言,它比蜂米的范围内,总体而言,它比蜂窝网络三角测量定位方法更精确窝网络三角测量定位方法更精确     6.5.2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室内无线定位技术⑦⑦ ZigBee技术技术•ZigBee也可以用于室内定位它有自己的无线电标也可以用于室内定位它有自己的无线电标准,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通信以实准,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通信以实现定位•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过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所以它们的通信效率非常高所以它们的通信效率非常高•ZigBee最显著的技术特点是它的低功耗和低成本最显著的技术特点是它的低功耗和低成本     6.6  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技术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技术 •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WSN)采集的数据往往需要与位置信)采集的数据往往需要与位置信息相结合才有意义由于息相结合才有意义由于WSN具有低功耗、自组织具有低功耗、自组织和通信距离有限等特点和通信距离有限等特点,传统的传统的GPS等算法不再适合等算法不再适合WSN。

      •WSN中需要定位的节点称为未知节点中需要定位的节点称为未知节点,而已知自身位而已知自身位置并协助未知节点定位的节点称为锚节点置并协助未知节点定位的节点称为锚节点(anchor node)•WSN的定位就是未知节点通过定位技术获得自身位的定位就是未知节点通过定位技术获得自身位置信息的过程在置信息的过程在WSN定位中定位中,通常使用三边测量法、通常使用三边测量法、三角测量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等算法计算节点位置三角测量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等算法计算节点位置   6.6.1  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WSN)定位简介)定位简介•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在目标跟踪、入侵监测及一些定位相关领域技术在目标跟踪、入侵监测及一些定位相关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最简单的方法是为每个节点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最简单的方法是为每个节点装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装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接收器,接收器, 用以用以确定节点位置确定节点位置•但是,由于经济因素、节点能量制约和但是,由于经济因素、节点能量制约和GPS 对于对于部署环境有一定要求等条件的限制。

      因此,部署环境有一定要求等条件的限制因此, 一般一般只有少量节点通过装载只有少量节点通过装载GPS 或通过预先部署在特或通过预先部署在特定位置的方式获取自身坐标定位置的方式获取自身坐标  6.6.2  WSN 定位技术基本概念定位技术基本概念1. 定位方法的相关术语定位方法的相关术语•    ①① 锚节点锚节点((anchors):): 也称为信标节点、也称为信标节点、灯塔节点等,灯塔节点等, 可通过某种手段自主获取自身位可通过某种手段自主获取自身位置的节点;置的节点;•    ②② 普通节点普通节点((normal nodes):): 也称为也称为未知节点或待定位节点,未知节点或待定位节点, 预先不知道自身位置,预先不知道自身位置, 需使用锚节点的位置信息并运用一定的算法得需使用锚节点的位置信息并运用一定的算法得到估计位置的节点;到估计位置的节点;•    ③③ 邻居节点邻居节点((neighbor nodes):): 传感传感器节点通信半径以内的其他节点;器节点通信半径以内的其他节点;  6.6.2  WSN 定位技术基本概念定位技术基本概念•    ④④ 跳数跳数((hop count):): 两节点间的跳两节点间的跳段总数;段总数;•    ⑤⑤ 跳段距离跳段距离((hop distance):): 两节点两节点之间的每一跳距离之和;之间的每一跳距离之和;•    ⑥⑥ 连通度连通度((connectivity):): 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拥有的邻居节点的数目;拥有的邻居节点的数目;•    ⑦⑦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协助节协助节点定位且已知自身位置的固定设备,点定位且已知自身位置的固定设备, 如卫星如卫星基站、基站、GPS 等。

      等   6.6.2  WSN 定位技术基本概念定位技术基本概念2. 主要的主要的WSN 定位方法定位方法•1)) 依据距离测量与否可划分为:测距算法和依据距离测量与否可划分为:测距算法和非测距算法非测距算法 •2)) 依据节点连通度和拓扑分类可划分为:依据节点连通度和拓扑分类可划分为: 单单跳算法和多跳算法跳算法和多跳算法•3)) 依据信息处理的实现方式可划分为:依据信息处理的实现方式可划分为: 分布分布式算法和集中式算法式算法和集中式算法  6.6.3 基于测距的算法基于测距的算法             基于测距的算法通常分为基于测距的算法通常分为2个步骤,个步骤, 首先利首先利用某种测量方法测量距离(或角度),用某种测量方法测量距离(或角度), 接着利接着利用测得的距离(或角度)计算未知节点坐标用测得的距离(或角度)计算未知节点坐标    1)) 距离的测量方法距离的测量方法•   第一种是第一种是基于时间基于时间的方法,的方法, 包括基于信号包括基于信号传输时间的方法(传输时间的方法(time of arrival, TOA)和基)和基于信号传输时间差的方法(于信号传输时间差的方法(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  6.6.3 基于测距的算法基于测距的算法 •     第二种是第二种是基于信号角度基于信号角度的方法(的方法(angle of arrival, AOA);); •     第三种是第三种是基于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基于信号接收信号强度的方法的方法((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SSI)方法。

      方法      6.6.4  节点坐标计算方法节点坐标计算方法•当未知节点获得与邻近参考节点之间的距离或相对当未知节点获得与邻近参考节点之间的距离或相对角度信息后,角度信息后, 通常使用以下原理计算自己的位置通常使用以下原理计算自己的位置1)) 三边测量法三边测量法•已知已知3 个节点个节点A, B, C 的坐标以及的坐标以及3 点到未知节点的点到未知节点的距离就可以估算出该未知点距离就可以估算出该未知点D 的坐标,同理也可以的坐标,同理也可以将这个结果推广到三维的情况  将这个结果推广到三维的情况      6.6.4  节点坐标计算方法节点坐标计算方法2)) 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已知已知3 个节点个节点A, B, C 的坐标和未知节点的坐标和未知节点D 与已知与已知节点节点A, B, C 的角度,的角度, 每次计算每次计算2 个锚节点和未知个锚节点和未知节点组成的圆的圆心位置如已知点节点组成的圆的圆心位置如已知点A, C与与D的圆心的圆心位置位置O, 由此能够确定由此能够确定3 个圆心的坐标和半径最后个圆心的坐标和半径最后利用三边测量法,利用三边测量法, 根据求得的圆心坐标就能求出根据求得的圆心坐标就能求出未知节点未知节点D 的位置。

      的位置     6.6.4  节点坐标计算方法节点坐标计算方法3)) 极大似然估计法极大似然估计法•已知已知n个点的坐标和它们到未知节点的距离,个点的坐标和它们到未知节点的距离, 列出坐标与距离的列出坐标与距离的n 个方程式,个方程式, 从第从第1 个方程个方程开始,开始, 每个方程均减去最后一个方程,每个方程均减去最后一个方程, 得到得到n-1个方程组成的线性方程组,最后用最小二个方程组成的线性方程组,最后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可以得到未知节点的坐标乘估计法可以得到未知节点的坐标  6.6.4  节点坐标计算方法节点坐标计算方法4)) 极小极大定位算法极小极大定位算法 •计算未知节点与锚节点的距离,计算未知节点与锚节点的距离, 接着锚节点根接着锚节点根据与未知节点的距离据与未知节点的距离d, 以自身为中心,以自身为中心, 画以画以2d 为边长的正方形,为边长的正方形, 所有锚节点做出的正方所有锚节点做出的正方形中重叠的部分的质心就是未知节点的坐标形中重叠的部分的质心就是未知节点的坐标  6.6.5  基于非测距的算法基于非测距的算法•基于非测距的算法与测距法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基于非测距的算法与测距法的区别在于前者不直接对距离进行测量,直接对距离进行测量, 而是使用网络的连通度而是使用网络的连通度来估计节点距锚节点的距离或坐标,由于方法来估计节点距锚节点的距离或坐标,由于方法的不确定性,的不确定性, 基于非测距的方法众多。

      基于非测距的方法众多•,非测距算法多为理论研究,,非测距算法多为理论研究,进行无线传感器进行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研究过程中应更多地考虑基于测网络定位技术研究过程中应更多地考虑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距的定位算法    6.6.6 新型新型WSN 定位研究分析定位研究分析•除了传统的定位方法,新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除了传统的定位方法,新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也逐渐出现定位算法也逐渐出现 ;•1)) 基于移动锚节点的定位算法基于移动锚节点的定位算法 •2)三维定位方法)三维定位方法 •3)智能定位算法)智能定位算法   6.7 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由于晶体振荡器频率的差异及诸多物理因素的由于晶体振荡器频率的差异及诸多物理因素的干扰干扰,无线传感器网络各节点的时钟会出现时间无线传感器网络各节点的时钟会出现时间偏差•而时钟同步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常重要而时钟同步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常重要,如安如安全协议中的时间戳、数据融合中数据的时间标全协议中的时间戳、数据融合中数据的时间标记、带有睡眠机制的记、带有睡眠机制的MAC层协议等都需要不同层协议等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时间同步程度的时间同步。

          6.7 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1. 时间同步问题简述时间同步问题简述•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物理上的分散性,系统无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物理上的分散性,系统无法为彼此间相互独立的模块提供一个统一的全局法为彼此间相互独立的模块提供一个统一的全局时钟,必须由各个进程或模块各自维护它们的本时钟,必须由各个进程或模块各自维护它们的本地时钟•由于这些本地时钟的计时速率、运行环境存在不由于这些本地时钟的计时速率、运行环境存在不一致性,这些本地时钟间也会出现失步为了让一致性,这些本地时钟间也会出现失步为了让这些本地时钟再次达到相同的时间值,必须进行这些本地时钟再次达到相同的时间值,必须进行时间同步操作时间同步操作•时间同步就是通过对本地时钟的某些操作,达到时间同步就是通过对本地时钟的某些操作,达到为分布式系统提供一个统一时间标度的过程为分布式系统提供一个统一时间标度的过程     6.7 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2.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问题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问题特点•时间同步是所有分布式系统都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时间同步是所有分布式系统都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其研究已经较为深入,有代表性的解决方法有:此对其研究已经较为深入,有代表性的解决方法有:•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网络时间协议)•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全球定位系统)。

      统)    6.7 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TP 和和 GPS 尽管在技术上已经很成熟,但是却尽管在技术上已经很成熟,但是却无法直接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无法直接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这是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考虑以下因素: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1). 传输延迟的不确定性传输延迟的不确定性         (2). 对低功耗、低成本与小体积的要求对低功耗、低成本与小体积的要求         (3). 对可扩展性的要求对可扩展性的要求         (4). 对健壮性的要求对健壮性的要求  6.7 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3. 典型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典型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1)用于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协议()用于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协议(TPSN,,Timing-sync Protocol for Sensor Networks))•((2)轻量基于树形分布的同步算法()轻量基于树形分布的同步算法(LTS,,Lightweight Tree-based Synchronization ))•((3)参考广播时钟同步协议()参考广播时钟同步协议(RBS,,Reference Broadcast Synchronization ))     6.7 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发送者发送者-接收者同步机制与接收者接收者同步机制与接收者-接收者接收者同步机制同步机制   6.8 未来的物联网网络定位和发现技术未来的物联网网络定位和发现技术•在未来的物联网(在未来的物联网(IoT)中,不但网络是动态变化、)中,不但网络是动态变化、持续演变的,物联网中的各种物品也将是随时变化的,持续演变的,物联网中的各种物品也将是随时变化的,而且这些物品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各种级别的自而且这些物品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各种级别的自主能力。

      主能力•在物联网的环境中,新的在物联网的环境中,新的“物品物品”将会不断被纳入到将会不断被纳入到现有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来,网络也将持续的向四周拓现有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来,网络也将持续的向四周拓展其疆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至关重要的网络展其疆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至关重要的网络管理能力和必须的整体通信管理能力,物联网要求其管理能力和必须的整体通信管理能力,物联网要求其中的各种网络需要具备自主的网络发现机制与网络映中的各种网络需要具备自主的网络发现机制与网络映射功能    6.9 案例:矿用射频识别人员定位系统案例:矿用射频识别人员定位系统•KJ133D型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型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及计算机通讯技术,在井上调是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及计算机通讯技术,在井上调度室设置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在井下相关位置布度室设置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在井下相关位置布置置KJF82型矿用读卡分站及型矿用读卡分站及KJF82.1矿用无线收发矿用无线收发器,器,•读卡分站和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通过光缆或电读卡分站和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通过光缆或电缆相连接,矿山井下人员、车辆、设备等目标分别缆相连接,矿山井下人员、车辆、设备等目标分别携带携带KGE39标识卡,系统通过读卡分站、无线收标识卡,系统通过读卡分站、无线收发器与标识卡、报警仪之间的无线通讯,实现对被发器与标识卡、报警仪之间的无线通讯,实现对被识别对象的目标定位和无线寻呼。

      识别对象的目标定位和无线寻呼     6.9 案例:矿用射频识别人员定位系统案例:矿用射频识别人员定位系统矿用射频识别人员矿用射频识别人员定位系统定位系统  6.9 案例:矿用射频识别人员定位系统案例:矿用射频识别人员定位系统•系统采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并且具有以下特点:系统采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并且具有以下特点:       ■ 全员实时精确定位:定位精度可达全员实时精确定位:定位精度可达±10米米以内以内       ■ 无线移动瓦斯监测:能够实时显示井下人无线移动瓦斯监测:能够实时显示井下人员周边瓦斯浓度员周边瓦斯浓度       ■ 双向无线寻呼:系统可以向目标发出呼叫双向无线寻呼:系统可以向目标发出呼叫信息       ■ 高速运动目标识别及抗冲突能力高速运动目标识别及抗冲突能力   Thank You!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