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湖南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14625963
  • 上传时间:2023-12-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9.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纲要第一章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广义)是研究教育实践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狭义)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内容包括: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学习心理研究、德育心理研究、教师心理和教学心理研究2、高等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直接为社会服务三个职能高等教育在教育任务、教育对象、社会职能、培养方式等方面与基础教育不同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包括: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高与专)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和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包括:提高师资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教育教学改革5、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1903 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心理学》,1913 年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分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部《教育心理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廖世承 1924 年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6、高等教育心理研究的原则有客观性、发展性、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性原则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自然实验法与实验室实验法) 、调查法(问卷与访谈)、个案法、测量法第二章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1、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人的心理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过程含认知、情感、意志过程个性含心理动力、心理特征心理动力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气质性格能力) 3 心理可通过行为表现,也支配和调节行为,但心理与行为不一定对应第三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概述1、学习广义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因获得经验而引起的行为和行为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理解、把握: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现象;是以有机体的行为变化表现出来的;经验是学习的必要条件或基础,不学而会的行为不属于学习,如成熟,醉酒,疾病,长期服毒,药物成瘾等;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人类的学习不同于动物的学习。

      狭义即学生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掌握前人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与能力,培养个性与思想品德的过程两特点: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进行2、学习的分类,依据有学习的复杂程度、目标、结果根据学习复杂程度分类体现为学习的不同层次,主要有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加涅依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智力技能(概念规则辨别) 、认知策略(注意学习记忆思维)、言语信息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我国学者冯忠良依据学习内容将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3、不同的学习理论,经典学习理论包括联结型学习、认知型学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上世纪 70 年代后出现社会学习、信息加工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新进展1)联结型学习理论的认为:学习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或联结通过尝试与淘汰错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受三规律制约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代表人物有桑代克与斯金纳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基本的学习规律;斯金纳认为:学习即形成反应与情境的联系,获得用反应应付情境行为经验。

      强化是指使有机体反应的概率提高与增加的一切安排分正负强化,方式多样,有即时强化与延时强化、连续强化与间隔强化,即时强化优于延时强化,间隔强化优于连续强化2)认知型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与改组,而不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与取消,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认知结构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主要有 abc a 格式塔的完形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为:学习的结果是形成新的完形 (知觉重组 ),学习的过程是对情境的顿悟 b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学习中存在着认知结构与学科的知识结构两种结构,学习的实质形成认知结构并把它们组织成有意义的过程,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头脑中学习经验以及连接方式学科结构的获得须通过探索发现c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言语接受学习新旧知识间建立起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 2、同化是学习的心理机制,即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联系,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观念体系以获得意义,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发展 3、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材料的逻辑意义;积极的心理倾向;学习者的经验中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4、有意义学习的类型:代表性学习:学会一些单个符号的意义或者学习它们代表什么,其心理机制是使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具体事物或观念间建立起等值的关系。

      概念学习:掌握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包括概念的发现和概念的同化两种形式命题学习:学习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观念的新意义根据新旧命题之间的关系具体有三种类型学习:①下位学习:新学习的知识是已有知识的下位知识②上位学习:新知识包含更广概括更高③并列结合学习:新旧知识是并列关系先行组织者,是指在教新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知识更抽象、概括和综合,并且能清楚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与新学习任务的联系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者的内在潜能;尊重学习者的个别差异;重视兴趣、情感有学习中的价值 代表罗杰斯 马斯洛4、学习理论新进展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主要不是直接强化的操作学习,而是观察学习 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学习 2)三种强化 外部、替代、自我强化社会学习而是替代强化的观察学习儿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观察学习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部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知识观 知识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解释,而并非说明世界的客观真理知识有其发展性、时空性,并非一成不变。

      2)学习观 学习过程的信息加工活动是独特的、建构自己关于知识的意义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选择,主张以师徒传授的方式 3)学生观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5、学习过程: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6、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有更突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和学习内容具有较大的选择性;途径多样性;学习有研究探究的性质 over第四章高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1、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知识是个体头脑中的一种内部状态皮亚杰认为:知识是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既不是客体的副本,也不是先验意识安德森根据知识的性质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加涅将程序性知识又分为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2、陈述性知识 即描述性知识 (言语信息类)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事件、态度等 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命题网络和图式来表征 程序性知识(分智慧技能和策略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策略性知识即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心智活动的程序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包括①认知策略 a 复述策略(如画线) b 精加工策略(如提问、记笔记) c 组织策略(如画关系图)② 元认知策略 _计划 监视 调节策略③资源管理策略 _时间、环境、努力、他人支持管理3、加工方式不同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简单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组织策略、质疑策略、深造自得策略、熟读精细策略等(其中主要了解前四种) 1 复述策略是指为保存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常用的复述策略包括: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 2 简单加工策略是将新材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并赋予一定的意义;记忆术是典型的简单加工技术 3 精细加工是一种将新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做笔记、提问、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 4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等 5 质疑策略包括质疑、释疑、存疑三方面 6 深造自得策略指一个人在学习上依循正确的方法得到高深的造诣,就要求他积极主动地有所得;积极主动有所得,就能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7 熟读精细策略就是要按照记忆和思维的辩证关系进行学习,即要求在学习中记忆与思维紧密结合起来,不能顾此失彼,要善于思考 4、技能指个体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定的、合乎法则的动作活动方式技能分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类操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操作技能的形成分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练四个阶段 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技能形成的进程可由练习曲线来描述练习曲线共同特点为: (1)大多数情况下,进步先快后慢;( 2)中间出现高原期;(3)后期进步慢;(4)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退步 运动技能的培养就注意: A 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B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C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D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第五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迁移1、学习迁移 也称训练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他普遍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中,也出现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学习中按(内容)分 一般迁移特殊迁移(发生的水平)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影响方向)顺向迁移逆向迁移(结果)正、负迁移(整合方式)同化性、顺应性与重组性迁移 2、迁移的划分: a(按迁移效果方向)分正迁移与负迁移。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表现为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使另一学习所需时间和练习次数减少;使另一学习深度增加,效率提高老师讲例题促进“举一反三”学习加法对学习乘法负迁移: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表现为产生僵化的思维定势,缺乏灵活性、变通性,使学习效率、准确性下降,时间和次数增加如:学习语文语法与学习英语语法之间的混淆 b(方向和顺序)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时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时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