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姚坊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6页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姚坊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c(OH—)=10-12mol/L,则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M2+、N03-、SO42— B.K+、A102-、SO42—、C1- C.Ba2+、K+、C1-、HS03— D.Al3+、Cu2+、C1-、SO42—参考答案:C略2.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均正确的是A.NH3能氧化氮氧化物,可用于汽车尾气净化B.瓷坩埚能耐高温,可用于加热分解石灰石C.Fe在O2中的燃烧产物可用于制红色涂料D.Mg (OH)2分解吸热且生成高熔点固体,可用作阻燃剂参考答案:D略3. 工业上常用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Cr2O72—和CrO42—),其流程为: 已知: (1)步骤①中存在平衡:2Cr O42-(黄色)+2H+ Cr2O42-(橙色)+H2O (2)步骤③生成的Cr(OH)3 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Cr(OH)3(s) Cr3+(aq)+3OH-(aq) (3)常温下,Cr(OH)3 的溶度积Ksp=10-32;且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 时可视作该离子不存在。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加酸,将溶液的pH 调节至2,溶液显黄色,CrO42-离子浓度增大 B.步骤①中当溶液呈现深黄色,且2v (CrO42-)= v (Cr2O72---)时,说明反应 2CrO42-(黄色) + 2H+ Cr2O72-(橙色) + H2O达到平衡状态 C.步骤②中,若要还原1 mol Cr2O72-离子,需要12 mol(NH4)2Fe(SO4)2·6H2OD.步骤③中,当将溶液的pH 调节至5 时,可认为废水中的铬元素已基本除尽参考答案:D略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所构成的原电池中,导线上流过NA个电子,则正极放出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为11.2LB.1 mol C10H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0NA C.58.5g氯化钠可以构成NA个如图所示的结构单元D.标准状况下,22.4 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A 参考答案:D略5.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饱和氯水中:Cl-、NO3-、Na+、CO32-B.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C6H5O-、K+、SO42-、Br-C.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SO42-、 K+、Cl-、HSO3-D.pH=2的溶液中:NO3-、I-、Na+、Al3+参考答案:B略6. 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略7. 下列是某学生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A.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是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B.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做氧化剂www.ks5uC.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有强的氧化性D.氧化物不可能是还原产物,只可能是氧化产物参考答案:C8. 控制适当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电极反应为2I-+2e-= I2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电流表指针为零时,两池溶液颜色相同 D.平衡时甲中溶入FeCl2固体后,乙池的石墨电极为正极参考答案:D9. 下列离子组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但原因不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Fe3+、NO3–、I–、K+ B.H3O+、NO3–、Fe2+、Na+C.K+、Al3+、H+、MnO4– D.Cu2+、NH4+、Br–、OH–参考答案:D略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Ba(OH)2溶液中加NaHSO4溶液至中性:Ba2++OH-+H++SO42-=BaSO4↓+H2O B.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u2++2Na 2Na++Cu C.用食醋检验水垢中碳酸钙的存在:CaCO3+2H+ Ca2++CO2↑+H2O D.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2I-+H2O2+2H+ 2H2O+I2 参考答案:D略11. 将Cu片放入0.1mol/L 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此时在溶液中有c (Fe3+)︰c(Fe2+)=1︰3,则Fe3+与Cu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4:3 B、2:3 C、3:4 D、3:1 参考答案:B略12.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韵是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NaCI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刚好有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D.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会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NaHSO4溶液,沉淀不消失参考答案:B解析:A.乙醇与水互溶,不能做萃取剂,错误;B.正确;C. 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较多量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干,错误;D.硫酸氢钠是强电解质,能溶解Al(OH)3,错误;选B。
13.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装置进行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先将钠预热,在钠熔融成小球时,撤火,并通入氯气即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着火剧烈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B、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C、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产生污染D、棉球②可以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参考答案:A略14. 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区别的下列溶液(浓度均为0.1mol·L-1,)是 ( ) A.CaCl2和Na2CO3, B.稀H2SO4,和BaCl2C.Ba(OH)2和NaHCO3 D.NaA1O2和盐酸参考答案:C略15.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参考答案:D【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分析】A、胶体是电中性的;B、通电时溶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分别移向两极,溶质是非电解质时不移向任何电极;C、溶液中溶质分子运动无规律D、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溶液没有;【解答】解: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也是电中性的,胶体粒子吸附了带电的离子,故A错误;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是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若溶质是非电解质不移向电极,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故B错误;C、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在显微镜观察下呈现无规则运动,这就是胶体的布朗运动特性.溶液中的离子呈现自由态,其运动是无规律可言的.故C错误;D、溶液没有丁达尔现象而胶体存在,故胶体出现明显的光带,故D正确;故选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6分)烧碱在保存过程会部分变质(杂质主要为Na2C03)。
Ⅰ.定性检验:取少量烧碱样品于试管,加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滴加几滴试剂__________,预期现象与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定量测定:准确称取5.Og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各取配制好的烧碱溶液20.00mL于三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转变成BaCO3沉淀),并向锥形瓶中各加入1~2滴指示剂(已知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①甲基橙3.1~4.4;②甲基红4.4~6.2;③酚酞8.2~10),用浓度为0.2000mol·L-1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 试回答:(1)如何确定BaCl2溶液是否滴加过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应选用__________做指示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滴定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烧碱样品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4)下列操作会导致烧碱样品中NaOH含量测定值偏高的是__________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C.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俯视读数参考答案:(16分) Ⅰ.BaCl2溶液【CaCl2、Ba(OH)2等合理答案均可】(1分);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已变质,若没有白色沉淀,则未变质1分) Ⅱ.(1)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几滴BaCl2溶液,若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滴加过量,反之则未过量 (2分) (2)酚酞(1分);酚酞的变色在碱性范围内,此时只有NaOH与HCl反应,BaCO3不与HCl反应(或若用甲基橙等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则会有部分BaCO3跟盐酸反应,其所消耗的盐酸的量偏大,从而使测定结果偏高)(2分)溶液的颜色刚好由浅红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化即为滴定终点(2分) (3)左手控制活塞,右手不断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2分) 62.08(3分) (4)BC(2分)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6分)将10g铁粉置于40ml的HNO3溶液中,微热,反应随着HNO3浓度的降低生成气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为无色,充分反应后共收集1792mlNO,NO2的混合气体,溶液中还残留了4.4g固体。
请回答下面问题,并写出计算过程1) 求该反应中被还原和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 (2) 求原HN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3) 求NO,NO2体积比参考答案:(6分) (1)2∶5(2)7mol?L-1(3)3∶1略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