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猪价格波动.doc
4页我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回顾与分析 2009 年 09 月 08 日 来源:农业委员会 打印 关闭 一、我国生猪的周期性波动回顾 1985 年我国首次出现“卖猪难”,从 1985 年到现在共经历了 8 个“卖猪难”,上世纪90 年代以前的“卖猪难” ,总量上并未多余,主要是由市场流通不畅造成的,所以持续时间比较短,从 1985 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买难”与“ 卖难 ”交替进行,说明当时生猪生产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调控措施不到位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的“卖猪难”是生产过剩的结果,也说明,从那时候开始我们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跟踪分析 1994 年至今的生猪价格、效益以及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化情况,得出了以下结论:1.两次“卖猪难” 相隔时间为 3 年左右畜牧人从 1994 年建立畜产品及相关生产资料价格统计报表至今,15 年正好经历了四次“卖猪难”,也可以说五个周期:第一次是在 1995 年 1 月; 第二次是在 1998 年 3 月;第三次是在2001 年 2 月,2001 年后的两年半时间,基本处于“卖难”的延缓期,价格和效益低迷,使得价格波动周期出现了微小变化,导致下一个“卖难”延期出现,推后一年左右,之后又恢复了 3 年周期;第四次出现在 2006 年 5 月; 最近这次的“卖猪难 ”,在 2009 年 5 月份到达谷底,上次周期是 2006 年 5 月份,到今年的 5 月份,正好吻合 3 年一个周期。
2.每个周期从价格明显上涨到达猪粮比为 1:5.5 的盈亏点只需要 2~4 个月,到达 1:6 以上的效益区需要 3~6 个月时间盈亏点是个变数,最近发改委将盈亏点定在了 1:6 以上,如果连续几周猪粮比在 1:6以下就启动应急预案,上一周期前的盈亏点是 1:5.5,这个周期以后是 1:6,1:6 以上就有效益了同时也说明一个周期到了谷底,行情最差的也就是 2~4 个月,2~4 个月后就会走出谷底最近的这个谷底猪粮比可能是 1:5.77,本身就没什么亏,而且 2~4 个月后还要往上走,所以说谷底并不可怕,它下来后就会往上走,尤其是最近几个谷底几乎就是“V”字形的3.每次价格明显下跌到跌破 1:5.5 的盈亏点只需要 1~2 个月时间从这几个周期来看,谷底走的越来越快了,虽然临近谷底时价格会往下走,但是速度很快,1~2 个月就到谷底了,跌破这一界线尤其到 1:5 以下之后,就保持基本稳定,然后持续十几个月就会往上走,而最近的一个周期仅几个月的维持期4.每个周期的价格波动程度呈逐步减缓趋势减缓就是说明谷底变浅了,1995 年“卖猪难”,猪粮比价在 1:5.5 以下持续了 22 个月,其中 17 个月在 1:5 以下; 1998 年“卖猪难” ,猪粮比在 1:5.5 以下持续了 17 个月,其中 12 个月在 1:5 以下;2001 年“卖猪难” ,猪粮比在 1:5.5 以下持续了 20 个月,但大部分时间是在 1:5.5 这个点周围徘徊,仅有 6 个月在 1:5 以下,这个周期不亏钱,只是没赚大钱; 畜牧人,t$K)Z%t n O2005 年“卖猪难” ,猪粮比在 1:5.5 维持了 8 个月,1:5 以下仅有 4 个月。
由此可见每个周期的价格波动程度正在减缓,损失程度也在减缓5.每次价格下跌的谷底越来越浅,每次谷底的生猪收购价越来越高1999 年 5 月生猪每千克 4.72 元,这个价格现在是根本不可能了,2002 年 5 月生猪价格每千克是 5.54 元,上一周期大家记得最清楚,也就是 2006 年的 5 月生猪收购价每千克5.96 元,而这个周期是也就是今年的 5 月份每千克生猪的收购价格变成了 9.24 元,一千克生猪比上一个周期涨了 3 块多钱,虽然这个周期的人力成本、饲料成本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一千克成本提高了 3 块多钱,有吗?没有!所以我们就知道这个周期会赚钱,如果赔了,要想想是为什么赔?生猪收购价格是绝对谷底,而效益是相对谷底,从猪粮比来看,最近几个周期的最低效益分别为 1:3.86、1:4.67、 1:4.37、1:5.37,所以说这个周期大部分地区没怎么亏钱6.生产效益呈增长趋势1995 年 1 月-1998 年 2 月猪粮比平均为 5.4;1998 年 3 月-2001 年 1 月猪粮比平均为5.0;2003 年 8 月-2006 年 7 月猪粮比平均为 5.9,过去我们的猪粮比到 1:6 就是好效益了,一头也能赚 200 块钱了,所以说我们的生产效益一直呈增长趋势,而下一个周期肯定还要比这一个周期高的多。
7.由谷底到谷峰时间为 20 个月左右上个周期从谷底到谷峰走了 23 月,即从 2006 年的 5 月份到 2008 年的 4 月份,验证了这一规律8.由谷峰到谷底的时间是 18 个月左右这个周期走了 13 个月,从 2008 年的 4 月份(谷峰) 到今年的 5 月份(谷底)9.由谷峰到价格明显下跌的时间为 9 个月左右(7-10 个月 )从 2008 年的 4 月份到去年的国庆节以后,价格开始下跌,从谷峰到价格明显下跌的时间就是 7~10 个月到了谷峰以后就会出现拐点,但拐点并不是亏,明显下跌也不一定亏10.最近两个周期由谷底到谷峰上涨幅度呈跳跃上升(70%、180% 、) 上一周期,也就是从 2003-2006 年的谷底到谷峰涨了 70%,而这个周期的谷底到谷峰涨了 180%,何况这个周期谷底也没怎么亏,可见这两个周期从谷底到谷峰的上涨幅度呈跳跃式二、新波动周期的特点由谷底到达谷峰经历了 23 个月,即从 2006 年 5 月到 2008 年 4 月份,共 23 个月猪粮比达到 1:6 以上后,持续时间最长,从 2006 年 12 月-2009 年 4 月共 29 个月,上个周期 22 个月。
这个周期的猪粮比到了 1:6 以上,何况还有 1:8、1:9,所以说这个周期应该是赚大钱,亏的都是因为疾病高效益区维持时间最长,养猪效益分为四个等次:猪粮比在 1:5.5 以下为亏损区;1:5.6-6 为低收入区;1:6-6.5 为中等收入区;1:6.5 以上为高效益区上一周期猪粮比在 1:6 以上为22 个月,而这一周期 1:6 以上已达 29 个月,不管怎么说猪粮比在 1:6.5 以上都不会亏钱,而这个时间也已有 24 个月仔猪价格、生猪收购价格、猪肉价格、猪粮比均创历史新高,并且比前 4 个周期有大幅度上涨,生猪收购价格比上个周期谷底上涨 183%(仔猪上涨 459%,猪肉上涨 146%),这个周期谷底的时候仔猪价格比上个周期谷峰还高,生猪收购价、猪肉价的谷底决定了下一个周期的谷峰,这就说明价格必须回归,不然整个成本太高了这一周期饲养种猪、生产饲料的没有亏钱,出现了皆大欢喜的局面,春节过后,种猪又在涨价以往周期快到谷底的时候,种猪和饲料都亏钱,只有这个周期,种猪没有亏钱,而且由于金融危机全世界的饲料企业都在赔钱,只有中国的饲料没亏钱为什么?就因为生猪收购价的 1.8 倍在这儿撑着。
这个周期生猪饲养者损失最小,即便有损失,也非常小,这是以前 4 个周期所没有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要正确的掌握规律、认识规律,减轻波动的程度,养殖户要根据波动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三、波动周期出现新特点的原因分析一是周期波动规律所致,2007 年我国生猪价格正处于新一轮的回升期,这是造成 2007年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内因价格上涨幅度偏高是受到外力的同时作用,也就是说,我国生猪价格同期性变化的趋势是短期内不可改变的,外因对变化的影响只能表现在提前或推迟价格变化的出现,增大或降低变化的幅度,对周期时间的长短也会产生影响这次价格上涨的外力主要包括饲料成本大幅上涨、疫病严重、生猪数量有所减少、消费刚性增长,其它成本也在增加等,从而加速了价格回升速度,增大了上涨幅度二是饲养成本的大幅上涨推动了生猪价格上涨,2007 年以来玉米、豆粕、鱼粉等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目前,每千克猪饲料比去年同期上涨 0.4 元左右,仅饲料一项,就增加成本 100 元左右(育肥 4 个月,用饲料 250 多千克) 加上防疫费、人工费、排污费等的增加,规模猪场每头猪生产成本同比增加 200 元左右三是产业间比较效益趋于平衡,养殖户要算算养猪和打工相比合不合算。
如果养猪比打工投入多,风险大,收益相对较小,要使养猪与务工得到同样的收益,必然要提高生猪出售价格四是对猪肉消费的增加拉动了生猪价格上涨,是因为经济持续增长,城乡购买力不断增强,有些人不承认,说什么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我们没感觉出谁吃猪肉少了,而且现在好多屠宰场都在无限制地扩张五是物价指数的增长带动了生猪价格上涨,汽油价格上涨带动了玉米价格上涨,玉米价格上涨导致了饲料的价格上涨,从而带动了生猪价格六是 2007 年生猪产品价格偏高是事实,与 2006 年“卖猪难”的低价格水平相比,也是增幅偏高的原因之一七是价值回归,长期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不少,管理者、消费者已习惯了吃廉价肉,这要依赖于劳动力成本低,散养户圈舍折旧、排污等费用少近几年来,这些优势逐步减弱,加之饲料成本甚至比国外都高,生猪价格必然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