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慈善基金:一种新的社会救助力量.docx
8页媒体慈善基金一种新的社会救助力量 文 / 张媛媛【内文摘要】可以说,中国的民间慈善基金基本上都是受制于大慈善机构然而,越来越多的媒体承担起了更广泛的社会责任,在社会救助方面也越来越重要市民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度有增无减,对传统媒体报道的需要救助的人更是充满同情与怜悯虽然媒体受制于行业职责、体制等问题,身份略显尴尬——关心却无法真正伸出援手但媒体利用自身的资源,为需要救助的人搭建了一座桥梁关键词】慈善基金 公信力 民间组织 媒体救助有组织的慈善捐助,到了20世纪才渐成规模时至今日却面临一个大难题——大家想捐钱做善事,应该捐到哪里?捐给谁?近年来,中国民间慈善基金异军突起,但始终都要依附于中华慈善总会或红十字会这些“大树”汶川地震期间,壹基金募款4272.5820万元,但是壹基金只运作了200多万元,其余的4000多万交由红十字会指派可以说,中国的民间慈善基金基本上都是受制于大慈善机构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从立法上来看,按照国务院2004年6月1日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人民币,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人民币。
这是一个很难逾越的门槛,要想成立基金会,必须要跨越这个门槛这让很多有意行善的人迈不动步,导致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两位“老大”,“霸占”了中国慈善事业的资源善款虽然汇集到了两大慈善机构,但是好钢是否用在了刀刃上呢?《汶川特大地震救灾捐赠款物及使用情况公告》显示,经16家全国性基金会以及中国红十字总会等公募慈善组织的现金捐款拨付率,都没超过55%——近一半的救灾善款没有用来救灾有人会问:“我捐的200元去了哪里?我想知道我捐的钱到底帮助了谁?”随后大家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各种民间的小型慈善项目,发现,把善款留在民间才更有效率虽然各大民间慈善组织都要依靠两大慈善组织,但是资金筹集以及运用方面具备很强的灵活性一、媒体与慈善的天然亲近在这个大背景下,媒体慈善基金应运而生深圳商报自称是中国首个媒体慈善基金,于2007年11月启动,之后广州日报也成立了“广爱慈善基金”为何媒体纷纷瞄准了慈善基金这个项目呢?首先,这是由媒体自然属性决定的,是媒体传播功能衍生出的一个现象消息一经报道,必然会引起街坊的关注中山广播电视台《城市零距离》曾经报道过尿毒症女孩小梅珍,新闻播出后,受众对孩子的关注超出了想象,有人直接把钱送到电视台,委托栏目组转交给小梅珍,无形中大家把电视台当成了小梅珍的“经纪人”,捐款少则几十多则几千甚至上万。
大家的热情超出栏目组的想象,于是栏目组趁势举办了筹款户外活动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现场就筹集到了116925元在这次帮助行动中,《城市零距离》变被动为主动,既满足了街坊献爱心的需求,也为小梅珍筹集到更多的善款,也提升了栏目在观众心中的形象,这是一个三赢的结果随后,《城市零距离》栏目也正式成立了“城市零距离爱心帮扶基金”,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其次,媒体有公信力,在各大慈善机构逐渐失去人们信任的时候,媒体仍旧能让百姓放心因为新闻报道能及时通报善款去向,大家知道自己的钱去了哪里不会像其他的大型慈善组织,几个月甚至一年才公布一次财务情况,有些甚至不公布,而且就算公布了,也只是数字,根本无法具体到某个人,或者某些钱的去向而媒体则不同,张先生捐助了500,想要给白血病女孩,新闻中都会一一展现出来,让大家都能看到,我的钱到了她的手里,我是真正帮到了人另外,媒体的透明度也决定了公信力,市民可以实时监督,有证可查媒体公开传播,不容作假和拖延,每个人不管是否捐款都是监督员,可以说媒体慈善基金是在公众的监督下真正为大家服务再有,媒体报道的正能量取向推进救助个案的解决媒体报道的救助案例多半是救急不救穷但是有时候不可能在千钧一发时,刚好就正好有“雪中送炭”。
一个动辄几万、几十万的手术,现实的情况是不可能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即刻拿钱去交医药费这种新闻经过报道之后,留给受众的只能是悲情的感叹所带来的负能量,而上峰的宣传方针是传递正能量实际上,媒体角色非常尴尬要想让事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中山广播电视台《城市零距离》曾经报道了“巴掌姑娘”点点的故事点点是早产儿,出生时一斤一两,只有医生手掌那么大她多次在死亡边缘徘徊,牵动了全城人的心父母卖房救孩子的钱远远不够支付手术费此事经过媒体的报道后,掀起了一场全城献爱心的行动除了城市零距离爱心帮扶基金出资帮忙外,甚至有人到医院现场捐助,还有人把钱拿到电视台委托栏目组捐助,还有民间同乡会举办筹款活动……短短几天的时间,近二十万的善款交到了点点爸爸的手上孩子得救了出院那天,点点已经四个多月了,父亲第一次抱起她,在场的全部人为之动容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挽救了一个小生命,点点出院时已经四斤多,是目前广东存活成功的最低体重早产儿这个案例,既真正帮到了人,而且也调动了大家的爱心,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是一个媒体慈善基金发挥强大作用的典型案例二、媒体慈善基金的优势可以说,目前媒体慈善基金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快速的“吸金力”“广爱慈善基金”成立一年募集善款525万。
2011年8月8日,中山电视台“城市零距离爱心帮扶基金”成立,每年平均收到捐助二十几万,而且逐年递增每年捐助人数数以百计城市零距离爱心帮扶基金”为全民慈善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其次,媒体慈善基金筹款的多样性 媒体接触面广,有丰富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从事形式多样的筹款活动以中山广播电视台的城市零距离爱心帮扶基金为例,除了户外义演筹款外,还举办过玉米义卖活动、慈善晚宴、拍卖、为贫困山区孩子捐玩具等活动玉米义卖活动不仅帮助贫困山区解决了玉米滞销的困境,而且还为基金筹得了善款,短短10分钟,500箱玉米全部售罄中山电视台一次为双性孩子小宽举行的慈善晚宴,一晚的收入达到十几万可以说,媒体有天然的资源宝库,这些宝库正在一一被发掘,媒体慈善基金让这些资源发挥了巨大的能量最后,媒体慈善基金的灵活性 如果是大的慈善机构,需要工作人员现场调查,符合一定的规定才可以适当发放少量的善款,少则几百,多则也不过千元效率不高是问题,杯水车薪不能帮助人完全渡过难关更是大问题然而,媒体慈善基金相对及时灵活,记者采访的同时,就可以直接把善款带去,而且媒体报道之后,短期内街坊的钱就会送到直接交给当事人以解燃眉之急,相比走程序等审批,这笔钱真正是雪中送炭。
三、困境与对策目前媒体慈善基金在操作过程中仍旧存在隐患和尴尬,如何破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国家层面,不管是对民间慈善基金还是针对媒体慈善基金,国家都没有明确的“态度”,这让媒体慈善基金如履薄冰媒体从事慈善活动虽然有群众基础,但是如果没有法规制度作为后盾,未来之路在何方仍旧不知目前央媒还没有类似的行动,只是省市级媒体在自己凭借一腔热情地操作小到单位层面,媒体慈善基金成立之后,大多是记者或领导兼职进行管理,没有专业人员运作,媒体慈善基金呈现无章无序的状态,虽然不会出现违法行为,但是却缺乏正规性未来媒体慈善基金该何去何从呢?首先仍要肯定媒体慈善基金的前景媒体有群众基础,如果群众的行善热情得不到很好的疏导,会使大家失望,而媒体慈善基金就是一个很好的疏导渠道,但是这个渠道要规范和畅通才行对此我有几点建议一是建立媒体慈善基金规范,本着救急不救穷的原则,第一时间将善款交到当事人手中,发挥媒体“快”的优势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内部实行规定,明确救助条件,制定救助金额标准二是建立专人负责制度,建议无论是相关报道还是金钱掌管,都有专人负责,将慈善基金当做一个项目来运作,而不是随意收取、随意发放三是定期举办活动,让市民深入了解,慈善基金都在做什么,都帮了什么人,还有哪些人需要施以援手,不要让媒体慈善基金“高冷”。
原本媒体就要接地气,慈善基金更应该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四是公开透明透明是要有成本的,最好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增加媒体慈善基金的公信力让大家知道,做慈善这件事情,我们是认真的对基金收支进行公开,小到几毛钱都不要忽略同时媒体也要动用所有资源,新闻播放、微博、、咨询,欢迎大家查账这是一种态度,要让大家知道,媒体慈善基金与大慈善机构的区别,就是做身边的慈善综上所述,在媒体慈善基金的具体操作中,要坚持一个原则,认真、贴心中国是个讲感情的国度,媒体慈善基金势必会发展壮大开来参考文献:1.《汶川特大地震救灾捐赠款物及使用情况公告》,民政部,2009年3月9日2.《中国首个媒体慈善基金今启动》,《深圳日报》,2007年11月16日3.《用公信力打造最具透明度的媒体公益基金》,《广州日报》,2013年5月26日4.《基金法条例》,2004年6月1日5.《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来自www.lw5u.CoM]要(2006—2010)》,2005年11月6.《12年中国最透明的25家慈善基金会》,福布斯中文网,2012年11月29日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责任编辑:王晶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