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业产业工作汇报.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44851359
  • 上传时间:2022-0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37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业产业工作汇报第1篇:农业特色产业工作汇报 南五十家子镇 2022年农业特色产业工作落实状况 汇报 根据县农工委关于对半年来农业特色产业工作落实进行督导检查的通知精神,现将我镇上半年农业产业工作落实状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农业产业工作的目标任务 1、食用菌:2022年我镇食用菌生产的目标任务要求实现新增200万盘(袋),总量达到1800万盘(袋) 2、设施园艺暖棚要求新增200亩,其中设施菜和设施花卉各100亩 3、大田作物调整要求落实3000亩 4、设施农业园区要求新增面积500亩 二、任务落实状况 1、食用菌:生产总量已落实 1963.76万袋,其中新增349.76万袋,新增数量中架式香菇占12.1万,地载香菇占291.12万,滑子菇占43.94万,草腐菌占2.6万 2、设施园艺暖棚:目前已完成130.99亩,主要以马杖子和西南沟建设的蔬菜园区为主正在安排筹建的还有102亩,主要地点集中在杨杖子和南五十家子村 3、大田作物调整:目前已完成6036亩,其中杨杖子品牌红薯2046亩,露地花卉1627 亩,出口蔬菜1200 亩,苗 木698 亩,谷子、草莓、药材、西瓜465亩。

      4、设施农业园区:目前已经完成824.2亩,其中包括食用菌、设施园艺和畜禽养殖园区(68亩) 三、存在问题 1、受南城区总体规划的限制,我镇下片基础条件较好的几个村发展设施农业产业干脆受到制约 2、上片各村虽然能避开南城区规划限制,但地理条件受限,水源不足,发展潜力不大 3、农业方面的项目太少,缺乏必要的项目支撑 南五十家子镇人民政府2022年6月6日 第2篇:农业产业基地党建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县努力发挥区域优势,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的覆盖面,在××镇五坪创建了“党总支+合作经济组织+基地+支部+合作社”的强强联合党建示范点,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工作的实力,有效提高了农业增效,农夫增收,实现了党建与经济发展两促进,推动了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 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因地制宜建组织××镇五坪农业产业基地位于镇西北部,共辖谢家坪、李家坪、裴家坪、五甲坪、十甲坪5个行政村,常年设施蔬菜播种面积12000多亩,是××镇乃至××县的蔬菜主产区为了使党建工作更好的为蔬菜产业发展服务,基地成立了以镇党委副书记任书记,五个村党网支部书记任副书记的五坪农业产业基地党总支,下辖五个党支部,并根据“自愿、互利、民主、公允”的原则,基地党组织组建并成立了五坪农业产业基地合作社,下设蔬菜、养殖等各类协会14个,会员1300名。

      二是完善制度抓管理依据经营管理的须要,基地党组织健全了协会的管理章程,规范协会及会员的行为,逐步完善了协会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组建协会小组,形成了一套便于服务管理的生产经营体系,使会员各自职能有别,经营、利益相互联结,各个层次又相对独立基地合作社成立以来,主动组织为群众供应产、供、销各种服务,引导菜农走集约化管理、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创建条件促销售基地网党组织着力构筑上连市场,下连基地、会员及农户的组织模式,不断拓宽流通渠道由协会经纪人统一组织收购、公允、公正交易,规范了中介人行为,削减了流通环节同时,会同当地有关部门有效治理了一些商贩压级压价、欺行霸市等坑农害农行为,在基地合作社的努力下,每公斤蔬菜削减中间费用0.1元,仅此一项就使菜农增收100万元左右四是全面协调搞服务基地党组织组建了营销队伍和监管队伍,统一组织群众集中进行销售,通过品种、定植、管理、收摘、销售五个统一,实行产前签订销售合同,产中供应技术服务,产后统一收购外销等措施,抓引导扶持和科技试验,技术培训,协调贷款等各个环节,主动为会员和农夫处理收购、销售过程中的经济纠纷,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同时,用积累收入建市场,综合服务楼、硬化巷道,为客商供应服务,极大便利了群众和客商,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五是发展产业助增收基地党总支在不断总结各村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在不断总结各村的产业发展特色和阅历的基础上,实行强强联合的措施,狠抓基地蔬菜产业发展,引导群众大量引进先进技术,主动调整种植模式,发展名、优、特、稀、精细蔬菜种植使基地蔬菜的种植方式由单一种植改为间作套种、一年三茬等模式,打破了季节的限制,种植品种由过去单一的韭菜种植发展到春萝卜、番茄、黄瓜、辣椒、西瓜、架豆王、甘蓝、西葫芦、香菜等近20个品种目前,基地年生产各类蔬菜10 万吨,农户种植蔬菜户均收入达2500万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2% 第3篇:蒲缥镇农业产业工作汇报 蒲缥镇2022年农业产业工作汇报 中共蒲缥镇委员会 蒲缥镇人民政府 2022年1月4日 各位领导: 依据会议支配,我谨代表中共蒲缥镇委员会、蒲缥镇人民政府现就2022年农业产业工作状况向大会做如下简要汇报: 一、基本状况 蒲缥国土面积317平方公里,辖23个村委会,239个村民小组,2022年末总人口51852人,有汉、佤、回、白等15个民族交织相居,全镇有耕地面积55017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1亩。

      2022年,是蒲缥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三农”工作历尽艰辛、砥砺奋进、再创佳绩的一年全镇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毅领导下,在区直各部委办局的关切支持下,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化开展“三查三看”教化活动,始终坚持“12345”发展战略不动摇,紧紧围绕建设“特色农业大镇、新型工业强镇、生态旅游名镇、人居环境新镇”的总体目标,着力发展工业和城镇2个区域,突出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城镇城市化3化建设,壮大烤烟、甘蔗、核桃、甜柿4大产业,狠抓结构调整、园区服务、城镇规划、机制创新、干部队伍5项工作,胜利应对了百年未遇特大干旱、农产品市场价格异样波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极不平常的显著成就 (一)农业农村经济接着快速发展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2022年预料(下同)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30413万元,同比增长11.5%,比“十一五”初(14601万元)增长了108.3%;农业增加值完成21042.93万元,同比增长11.3%,是2006年末(18298.2万元)的1.15倍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2022万元,同比增长17.14%,农夫人均纯收入达到3629元,同比增长16.02%,较“十一五”初分别增长134.5%和89%。

      二是粮经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镇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90591.15亩其中经济作物23612.15亩、粮食播种面积66979亩,其中:大春38275亩,同比增加1983亩,小春28704亩,同比增加4496亩,粮经比调整为74:26从“十一五”以来看,大春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41151亩削减到2022年的38275亩,小春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32430亩削减到2022年的28704亩全镇2022年大春粮食播种面积38275亩,比2022年36292亩增加1983亩,增5.46%,通过测产,大春粮食单产631.9公斤,比2022年538.2公斤增93.7公斤,增17.41%实现粮食总产2418.6万公斤,比2022年1953.1万公斤增加465.5万公斤,增长23.83% 三是特色产业优势地位进一步确立2022年,全镇完成植蔗总面积7239.3亩,其中新植甘蔗3878.15亩,全镇甘蔗面积复原发展到7239.6亩;实际完成烤烟种植面积7966亩,实际交售烟叶21726.8担,实现烟叶产值1611.2万元,全面完成2022年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烤烟收购工作任务;完成新造核桃56288亩,其中2022年新植核桃15537亩、巩固退耕还林5200亩、特色经济10337亩、林业低产林改造1406亩,生态公益林37126亩;新植桑园785亩,养蚕881张, 售茧28701.9公斤,茧款收入696632元,平均张产32.6公斤,平均张值790.7元;累计种植甜柿10600亩,实现产值750万元,户均6250元;累计种植石榴6000亩,实现产值212万元,户均4711元;累计种植果蔗1200亩,实现产值58.8万元,单户最高收入3.4万元。

      全镇烤烟、甘蔗、核桃、甜柿、石榴等特色种植规模逐步扩大,成为农夫新的增收亮点 四是畜牧养殖水平进一步提升2022年,全镇生猪存栏72736头,比2022年的61994头增加10742头,增长17.33%;出栏肥猪97997头,比2022年的76657头增加21340头,增长27.84%大牲畜存栏27325头,比2022年的24401头增加2924头,增长11.98%家禽存栏183346只,比2022年增加32167只,增长21.28%;出栏家禽265344只,比2022年增加59513只,增长28.91%实现肉类总产量9536吨,比2022年的7550吨增加1986吨,增长26.3%,其中,猪肉产量8021吨,比2022年增加1865吨,增长30.3%实现畜牧业产值16344万元 五是农村扶贫开发有效推动十一五”以来,全镇投入2283.04万元,实施茅草房改造750户2625人,实施扶贫整村推动20个项目点,共发放小额扶贫到户贷款540万元,累计培训转移输出劳动力950人,实现劳务收入1425万元累计解决3114肯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3038低收入人口摆脱了贫困,贫困人口从2003年年底的12890人削减到2022年末的7477人。

      全镇道路交、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扶贫村农夫的收入得到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二)主要农业工作完成状况 1.加大播种面积,增加复种指数2022年大春播种面积比2022年增加4663亩 2.良种推广仔细搞好良种宣扬推广,全镇水稻良种推广14794亩,杂交玉米良种推广19371亩,使全镇良种推广率达100% 3.培育壮秧全镇共推广旱育秧105亩,潮湿育秧995亩,推广壮秧剂200亩,为水稻抗旱夺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实施非西山贫困村玉米丰产样板1467亩(地膜玉米300亩,玉米丰产样板1167亩),涉及农户413户完成地膜玉米推广面积1000亩通过理论测产,玉米丰产样板最高756.2公斤/亩,最低497.5公斤/亩平均单产572.8公斤 5.大力推广间套种技术2022年大春安排推广间套种6000亩,全镇推广了粮粮套种22000亩,经粮套种15000亩,合计37000亩,完成安排的616.7%其中,在我镇马家寨、王头寨两个村完成举办“玉米—大豆”间套种样板1000亩,核心样板130.9亩;“甘蔗—大豆”间套种140.5亩。

      通过理论测产,我镇间套种技术的推广应用,真正做到了把天拉长,把地拉宽,平均亩增收大豆80.6公斤,按2.2元/公斤的市场价格折算,全镇间套种实现增收产值656万元 6.大力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全镇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面积8000亩,完成安排3500亩的228.57%分布在我镇双河、杨三寨、王头寨、马家寨、街子、塘子沟、双桥、水井、马街九个村委会通过对九个村的水稻理论测产,平均单产达786.4公斤,增产幅度达52公斤 7.大力推广水改旱技术完成水改旱面积4000亩,完成 安排的100%分布在王头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