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种学各论考点复习资料.docx
4页育种学各论考点复习资料 育种学各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品种性状:人类对各种产品性能的要求和感官的感触,往往落实到作物本身及其产品某些相关的特征和特性上, 称为品种性状粒长、粒宽、粒形 2.产量性状:主要由有效穗数、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性状构成 3.稻:禾本科,稻属分为普通野生稻,颗粒野生稻,紧穗野生稻,长喙野生稻有22个种 4.丁颖五级分类:籼亚种和粳亚种,晚稻和早中季稻群,水稻型和陆稻型,粘变种和糯变种,栽培品种 5.杂交育种是一种最有效最成功的方法:1,通过基因的分离重组组合优良性状;2,通过基因的积累产生超亲优势; 3,基因互作产生新的性状 6.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原则:1,双亲应具有较多的优点、较少缺点,亲本间优缺点互补;2,亲本中有一个适应当 地条件的推广良种;3,亲本之一的目标性状应有足够的强度;4,选用生态类型或亲缘关系或地理位置相差较大的品种组配亲本;5,亲本具有优异的一般配合力 7.育种程序:系谱法,混合系谱法 8.三系的相互关系:在水稻三系中,不育系是基础,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获得不育系种子,保持系自交仍是保持系, 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种子,恢复系自交仍是恢复系,利用水稻杂种优势每年需要繁殖不育系,配制杂交种,才能用于生产,杂交水稻是由农艺性状和育性不同的不育系与恢复系配制而成,遗传组合是杂合的杂种第一代,优势强、性状整齐。
产量高,从二代开始,出现育性和其他性状分离,优势减退,且三系中任一系发生混杂退化,都必影响到杂种一代的产量、品质和其他性状,给种子检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9.杂交育种的程序:原始材料圃-亲本圃-杂种圃-选种圃-评比-区试-品种选定 10.双亲本杂交:两个亲本杂交后,在分离世代有差异的单株在进行杂交,以产生更大的变异以进一步选育 11.歧式杂交:在分离世代差异较大的极端个体再杂交,以创造较大的遗传多样性供继续选择 12.选育杂交稻的途径:1 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性的利用2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的利用3、化学杀雄剂的利用 13.轮回杂交:循环式的选择,杂交,再选择,再杂交,将所需要的基因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新群体的育种方法 14.两系法:不育系、恢复系 15.两系法与三系法的比较:两系法减少了繁殖的程序,组配自由,理论能选到产量、品质、抗性、优势比三系更强 的组合但是受温光环境限制 16.同质恢复系:指细胞质和不育系相同的这些恢复系 17.杂种后代的选择:产量性状的选择、抗病虫性的选择、品质性状的选择 18.杂交优势(玉米和水稻):玉米为雌雄异花,而水稻为雌雄同花,相比之下,玉米地品种的培育要简单得多,只需 套袋自交,直到得到纯合体,即可进行杂交育种,而水稻为雌雄同花,授粉较难进行,要减轻工作量还要培育出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的品种的类型,所以玉米的杂交育种要简单得 19.水稻杂交育种工作的组成环节:原始材料和亲本圃,选种圃,品种比较试验圃,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品种审定 和推广 20.在水稻杂交育种中,杂交组合方式有:单交,复交,回交,多父本混合授粉。
21.现代育种工作包括两个阶段:一是自交系的选育,测交选育,评选优系,二为用有两系杂交,组配杂交组合 22.测定配合力的方法:双列杂交发,顶交法,多系测交法 23.极端杂交:指两个亲本杂交后,在分离世代选择有差异的单株再杂交,以增加染色体交叉互换频率,打破连锁, 积累有利基因,产生更大变异供进一步选择 24.歧性杂交:指在分离世代差异较大的极端个体再杂交,以增加染色体交叉互换的机会,使潜在变异表现出来,创 造较大的遗传多样性供继续选育 25.水稻主要的育种途径:常规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辅助途径: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育种为核心的分 子育种技术 水稻育种途径和方法:杂交育种、杂交稻的选育、诱变育种、花药培养技术、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26.水稻育种的主要任务和目标: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强品种适应各种生态和农业环境的能力②加强稻米品质 育种,培育优质、专用和保健功能性的水稻品种,以满足各类人群对稻米品质的要求③育种方向致力于选育高产,稳产并适用于不同类型生态环境的品种,强调品种的耐旱及耐淹性,选育灌溉田的高产品种,并进一步改善株型,提高光能利用率和收获指数,抗主要病虫害,耐盐碱和逆性土壤环境④育种目标还涉及品种的生育期要使用于作物茬口安排与轮作,杂交稻需要改善不育系的繁殖和杂种种子生产的有关性状。
总的来说,我国长期的总育种目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