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养殖技术资料.docx
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蟾蜍养殖技术资料蟾蜍养殖要是一项高效益的创业模式,以下是本站我共享的蟾蜍养殖技术介绍,梦想能扶助到大家! 蟾蜍养殖技术 1.孵化期 卵块放养密度以12团/平方米左右为宜,最适水温为18-24℃,经过约4天即可孵化出蝌蚪孵化期留神更换水质和调理光照蟾蜍的卵是深黑色的,有利于吸收阳光,在气温较低的春天,不需直接光照,盛夏高温可适当遮阴,遇寒流、暴雨等恶劣天气,可用塑料薄膜保温 2.蝌蚪期 刚孵出的小蝌蚪,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不取食,靠自身的卵黄囊供应养分3天后,小蝌蚪开头吃水中的藻类或其他饵料养殖池要提前1周施入少量发酵的猪、牛粪,繁殖浮游生物蝌蚪入池后不能再泼撕粪尿,以免伤害蝌蚪假设水质太瘦,可投喂切碎的菜叶、鱼肠、猪血、淘米水,每天2次水温保持在18-24℃刚孵化的蝌蚪每平方米可放养2000-4000个经半个多月的培育,体长达3厘米时就可捞出放入幼蟾池中养殖 3.幼蟾期 幼蟾放养密度以50-100只/平方米为宜幼蟾生长快、食量大,要保证有充沛的饵料供应一是在养殖场上空装黑光灯,每天晚上开灯诱虫;二是将各种畜、禽粪聚积在养殖池陆地上的一角,让其自行诱集与滋生虫子,供蟾捕食;三是到潮湿的地方寻挖蚯蚓或配套养殖蚯蚓;四是到无农药处理过的厕所里捞取蝇蛆冲洗明净投喂,或配套培养蝇蛆。
如饵料仍缺乏时,可用30%的饼类、30%的屠宰下脚料、5%的鱼粉、30%的麸皮、5%的大豆粉做成合作饲料,与动物性饲料结合训食投喂从卵孵出蝌蚪到幼蟾约40天后,就须转入成蟾池养殖 4.成蟾期和越冬期 成蟾蜍以每平方米水面放养40-50只为宜成赡蜍主要以昆虫为食,可在养殖场内种植各种植物招引昆虫,夜间用灯光引诱昆虫,还可养殖黄粉虫、蚯蚓,抓获蝇蛆或在养殖场内聚积厩肥以滋生虫子为其供给食饵夏、秋季节水质易变坏,应根据水色变化实时灌注新水,保持水质清爽霜降后,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蟾蜍就隐秘在土中或钻人窟窿中,也有的在池塘深水处集群冬眠停食到次年惊蛰后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蟾蜍开头醒眠、活动、觅食,这时应抓紧投喂在整个越冬期间,池塘要保持确定水位,以防越冬蟾蜍冻死或干死,一旦渗漏要实时灌水陆上窟窿要笼罩些柴草保温当春天气温上升到蟾蜍醒眠时,要挑除柴草,大水喷灌池内陆地经过1年的饲养,既可作种繁殖,又可采集药用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