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专业群为基点的校企合作新模式.doc
8页构建专业群为基点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摘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是校企合作而校企 合作如何向专业(群)深入和深化,如何据专业群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 作伙伴,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亟待破解与创新本文从内在所求、基本 路径、实践与成效和设想与展望等方面对构建以专业群为基点的校企合作 新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关键词】专业群;校企合作;新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 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从 国家政策层面明确了其重要性,并成为社会共识然而,无论是理论还是 实践方面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都存在许多困难,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是校企合作而校企合作如何向专业 (群)深入和深化,如何根据专业群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作伙伴,形成 有效的合作机制,亟待破解与创新一、构建以专业群为基点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内在诉求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商贸旅游系是2011年学校机构改革之后新成 立的教学系,共开设6个专业所属三个大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属旅游 管理大类;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属财经大类;商务英语、应用英语属文化 教育大类。
分属三个大类的六个文科类专业由于岗位的多样性和分散性, 要进行校企合作,就必须与更大量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而这需要更大 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撑,对于新成立的商贸旅游系来说难以做到那么系部发展的路径在哪里?带着问题,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寻找出路天津职业大学董 显辉撰写的《我国近十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综述》里对专业群的表 述进行了金面的综述最为公众认可的是: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专业技术 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 力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组成的一个集群 专业群各专业可以是同一专业大类中的专业,也可以是不同专业大类中的 专业,能否归为一个专业群主要以是否拥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 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来划分,并且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或专业方向、面 向企业中的岗位群,均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性教学依据专业群的概念,为整合和优化各专业的教学资源和实训资源,实 现开源节流、资源效能的最大化,根据各专业相同的工程对象和相近的技 术领域,我系确定以专业群为单元构建校企合作平台,进行系列化建设, 实现“协同共享实训”,专业群内的学生可以实现共建共享校外实习基地 的资源,从而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降低教学管理成本,深化专业建 设内涵、提高系部核心竞争力。
二、构建以专业群为基点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基本路径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都是以专业为单位,由各个系与企业签订 合作协议,各专业教学计划由各专业教研室独立制定,基本上是各自为政, 没有实施协同与整合各专业之间的实践教学亦是各行其是,各自为政, 那些拥有共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的不同专业学生 不能利用同一实践资源,从而不能彰显“岗位协同效应”和“专业协同效 应”显然,这种合作模式使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难以实现,办学的整体 效益无法实现我系在以专业群为基点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实施过程中,坚持“岗位协 同效应”和“专业协同效应”的专业群建设基本路径,以金部专业覆盖、 全体学生受益为目标,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建设的专业领域这样既能实 现“让学生成为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乂能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彰显专业群的集聚效应三、构建以专业群为基点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实践与成效(-)分析确立系部专业群架构我系开设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商务英语、应用英语、电子商务和 市场营销六个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理念,寻找协同要素并进行归类与 整合即将工作过程进行细化,对接到工作岗位链,形成岗位所对应的专 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对应出相关的工作岗位群。
我们将六个专业整合成 旅游酒店专业群(涵盖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商贸类专业群(涵 盖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商务英语)和应用英语(教育方向)共三大专业 群,勾画出基于工作过程三大专业群架构二)广寻严核专业群合作企业“六性”确定潜在合作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和效果,我们在海选合作 企业时,确定了六项指标企业的知名度、代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保证了双方合作的长期性,如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示范工业园/全国500强企业九华集团、中国房 地产企业10强的恒大地产/恒大酒店管理集团等企业的系统性和岗位的 包容性能成建制地接纳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就业,保证了文科类专业群各专 业学生实习就业的可行性如中国知名少儿英语教育品牌小新星教育集 团、亚洲旅游旅行理事会成员广铁集团长沙铁路国际旅行社都具有系统性 和具有诸多的会员单位,能成建制地接受合作专业学生的实习就业如阿 里巴巴东莞分公司能够根据会员单位和岗位的层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况,全部接纳所有的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和市场营销的学生前去实习就业三)校企合作效能凸显我系以三大专业群为基点与合作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针 对性强的全JJ位合作1. 建设专业群教学团队。
专业群教学团队是提高专业群教学质量的根 本保证我系聘请7位企业专家为专业群内的专业教授和专家,合作企业 聘请4位学校教师为顾问、专家和培训师2. 建立专业群实习基地与教学资源库专业群的建设必须具有与其实 践教学相匹配的实习基地群作为教学基地,教学资源库的运用能拓宽专业 教学时空的界限,二者是提升专业群整体教学水平的基础保障全系2012 届毕业生全部赴合作企业实习就业;各专业群已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教学 资源,校企共建课程4门此外,商贸类专业群与阿里巴巴的会员单位签 署了网络代销协议,由企业提供商品,由学生负责在网上建店经营3. 校企合作招生,扩大稳固生源小新星教育集团专为我系应用英语(教育方向)专业的招生下发了 “关于认真做好推荐高考生填报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的通知”等三个红头文件,要求其集团内部各分校积极宣传,扩大影响新生进校后,合作企业均派人到校为新生介绍自己的企业,稳 固了新生的专业思想,巩固了生源 4.企业专题讲座,扩大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素养合作企业的专家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如恒大酒店管 理集团副总经理何先生;上海森睿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朱 总、阿里巴巴东莞分公司孙总等均举行了专题讲座。
这些讲座让学生深入 了解了企业、所学专业的未来职业要求,有助于学生做好将来的职业生涯 规划,了解专业发展的动态、对人才的技能要求,让学生学习更加有动力, 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更加明确四、构建以专业群为基点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的设想与展望通过对近十年有关专业群的研究文章的梳理分析,专业群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专业群概念、专业群的意义、专业群构建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专业群 建设内容等方面构建以专业群为基点的校企合作模式及开展的相关实证 研究还很少,我们设想从以下儿个方面进行实证探索以专业群校企合作为基点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以专业群为基点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核心是建立科学的课程体 系,通过课程这一纽带对接相关专业和专业方向,链接教学活动的主体与 客体,实现专业群指向的教育目标整合专业群项目课程内容专业群课程内容应针对专业群工作过程岗 位群的用人要求,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进行分析归类,打破专业界限, 整合或增补课程内容例如,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可以共享商务英语 专业的商务英语课程来取代传统的实用英语课程,将国际商法、国际贸易 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概论等属性相同的课程根据项目教学要求进行整 合,避免课程内容的多重现象等。
利用专业群中的若干专业构成,专业之 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的特征,课程之间存在着延续性和交融性的客观要求, 将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进行纵向和纵横整合,直接避免 基于学科体系课程之间的多重现象,起到专业课程整合的综合效应二) 以专业群校企合作为基点实施专业群系统化教学管理专业群系统化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运行机制和教学管理机制教学 运行机制是根据专业群的教学特点,将三学年6个学期分成二个阶段,采 取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前3个学期不分专业,实施基础模块和核心模块 的课程教学,根据课程的性质分大班和标准班进行授课,统一进行教学管 理,可提高教学管理绩效后3个学期开设独立模块、实践模块、拓展模 块的课程,并根据课程的性质分大班、标准班和项目小组进行授课或实训 实习,即重视教学管理的绩效,也注重专业的教学规律和技能养成的特点三) 以专业群校企合作为基点建立校企合作综合体以专业(群)为基础,通过多种途径,建立校企合作综合体,实现综 合办学功能一是人才培养功能通过与合作企业实施订单培养,把全日制学生学 历教育与岗前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很好地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对口就业、优质就业。
二是岗位培训功能学院坚持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学校 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通过校企合作,把合作企业的培训工作纳入其中, 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培训规模,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科学研究功能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凭借对合作企业和市场的了 解,把握需求,广泛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了解实践、了解行业的能力, 更提高教师科学研究和服务决策的能力四是考证考级功能把大量行业从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引入学校, 设立专门考培点,从而较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推进社会服务工作2011年,我系以专业群为基点,通过多种途径,与六家能够包容专业 群内不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实现“岗位协同效应”和“专业协同效 应”功能的开发和效用上迈开了坚实的步伐,使校企双方互赢互利,共同 发展通过一年的探索,在校企合作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坚信将合作 的重心放在专业群层面,构建以专业群为基点的校企合作有机体,能有效 使校企合作形式从松散走向紧密,从形式走向实质,真正体现出以专业群 为基点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的社会综合效益参考文献[1] 王海娥,蒋晖.以专业群建设为重点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 市场.2012 (22)[2] 周建松.构建以专业群为基点的多功能校企合作体[J].中国高等 教育.2011 (Z2)[3] 董显辉.我国近十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综述[J].职教通 讯.2011 (1)[4] 陈永刚.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研究[D].华东 师范大学.2010[5]虞璐.构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J].企业导报.2010 (12): 99[6]方向阳,丁金珠.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方动机的冲突与治理[J].现代教育管理.2010 (9)[7]刘景光,王波涛.当前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研究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