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阜阳智能显示终端项目实施方案【范文模板】.docx

103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48781826
  • 上传时间:2023-05-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1.74KB
  • / 10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泓域咨询/阜阳智能显示终端项目实施方案阜阳智能显示终端项目实施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 8一、 半导体显示技术类别 8二、 行业发展概况 13三、 产业链基本情况 16四、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地 18第二章 项目绪论 20一、 项目概述 20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 21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23四、 资金筹措方案 23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23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24七、 环境影响 24八、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24九、 研究范围 25十、 研究结论 26十一、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2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26第三章 选址方案 29一、 项目选址原则 29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 29三、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31四、 大力推进“三地一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2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33第四章 建筑工程说明 34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34二、 建设方案 36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37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38第五章 运营管理模式 39一、 公司经营宗旨 39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39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40四、 财务会计制度 43第六章 发展规划 47一、 公司发展规划 47二、 保障措施 48第七章 原辅材料分析 50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50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50第八章 进度计划 51一、 项目进度安排 5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51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52第九章 组织机构管理 53一、 人力资源配置 53劳动定员一览表 53二、 员工技能培训 53第十章 环保分析 55一、 编制依据 55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55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56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57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57六、 环境管理分析 58七、 结论 59八、 建议 59第十一章 投资计划 60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 60二、 建设投资估算 61建设投资估算表 65三、 建设期利息 6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65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66四、 流动资金 67流动资金估算表 68五、 项目总投资 6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69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7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70第十二章 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 72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 72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7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7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76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7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78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79五、 偿债能力分析 7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81六、 经济评价结论 81第十三章 项目风险评估 82一、 项目风险分析 82二、 项目风险对策 84第十四章 总结说明 86第十五章 附表附录 8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88建设投资估算表 8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9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91流动资金估算表 9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9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9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9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95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96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9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9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9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99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00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101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102能耗分析一览表 102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

      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一、 半导体显示技术类别回顾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自CRT(阴极射线显像管显示)时代起,显示技术即呈现出多元化的演变进程,CRT、PDP(等离子显示)、TFT-LCD、OLED等技术皆因各自的技术特点、显示特性在不同的时期和产品领域实现了商业化的应用然而,受到各类技术革新速度和厂商投资效益的影响,上述显示技术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结果截至目前,全球半导体显示技术主要包括TFT-LCD、OLED和MiniLED/MicroLED等技术路线,分别应用于不同的细分市场和不同的用户场景TFT-LCD由于其技术成熟及工艺的持续改良,在显示性能、生产成本等方面均展现出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广泛应用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商用显示等各类显示领域;而OLED具有自发光、厚度薄,可实现柔性显示等特性,但同时由于其自发光材料的不稳定性及高昂的生产成本,目前主要应用于高端智能、穿戴设备等中小尺寸产品领域此外,MiniLED和MicroLED等新型半导体显示技术相继出现,预计未来将拥有一定市场空间在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中,TFT-LCD由于技术的先进性实现了对CRT技术的颠覆性取代,而从TFT-LCD到OLED则是技术的延伸。

      TFT-LCD和OLED均属于半导体显示技术,二者之间拥有较高的技术相关性和原材料、设备、制程工艺等资源共享性相比之下,OLED技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电流通过时有机材料可以自行发光,因此无需背光模组、液晶等,可以让产品更轻薄、反应速度更快,但生产工艺更为复杂、研发周期和产业化应用周期均比TFT-LCD更长,提升良率、降低成本的难度也远大于TFT-LCD因此,TFT-LCD技术凭借其技术进步的速度能够有效提升良率、降低成本、达到主流显示性能从而适用于几乎全部的显示场景,成为市场的主流显示技术;而OLED技术由于生产成本高、在中大尺寸面板的应用仍存在一定技术瓶颈且良率仍待提升,目前主要应用于中小尺寸的高端智能移动设备未来,随着“5G+AI+IoT”一体化的普及,将诞生更多的个性化、智能化的新兴应用场景,如教育领域的智能教育黑板、交通领域的智慧电子站牌、公交及地铁内部的智慧导乘屏、消费领域的智慧冰箱屏,以及车载显示等不同应用场景均对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厚度、弯曲性、对比度及色域等显示性能要求各异,TFT-LCD、OLED和MiniLED/MicroLED等技术预计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长期并存。

      1、LCD显示技术液晶显示技术(LCD)是利用电场改变液晶分子排列状态而调制外界背光源的一种非自发光性显示技术根据驱动方式划分,LCD显示技术可分为光寻址驱动、热寻址驱动和电场驱动,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电场驱动方式电场驱动方式又可划分为无源矩阵(PassiveMatrix,PM)驱动方式、有源矩阵(ActiveMatrix,AM)驱动方式和静态驱动方式2、OLED显示技术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首次发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的研究;1997年,日本Pioneer公司率先推出搭载OLED显示屏的车载显示器,标志着OLED技术正式实现商业化的应用与LCD显示技术不同,OLED技术是一种自发光显示技术,在结构上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电流通过时有机材料可以自行发光,因此相较于LCD显示技术不同的是无需背光模组、液晶等,结构简单,可以让产品更轻薄、反应速度更快、显示画质更优异,但生产工艺更为复杂、成本更高同时,由于OLED技术中有机自发光材料的衰减特性(不稳定性),即每个像素点在一定工作时间内可能呈现出不同的衰减程度,例如某像素点显示蓝色的时间较长,则其蓝色衰减程度就会比其他像素点多,导致蓝色越来越淡,进而引发屏幕残影、烧屏等一系列显示问题,使得器件使用寿命大大缩减。

      因此,OLED技术在大尺寸电视面板等对使用寿命要求较高的设备上的应用仍存在一定技术瓶颈根据驱动方式划分,OLED技术亦可划分为无源矩阵式(PMOLED)和有源矩阵式(AMOLED)其中,PMOLED结构较为简单,以阴极、阳极构成矩阵状,通过扫描方式点亮阵列中的像素,使其在短脉冲模式下瞬间高亮度发光,然而由于PMOLED驱动电压较高,因此不适合大尺寸与高分辨率显示面板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大陆半导体显示面板产业不断崛起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在LCD显示行业的全球地位不断提升,对国外厂商发起了全方位的挑战自2019年以来,三星显示(SDC)、乐金显示(LGD)等韩国厂商在LCD领域亏损加剧,并纷纷通过减少产能、出售产线开启产能出清计划与此同时,以三星显示和乐金显示为首的韩国厂商积极推动OLED显示面板产能的快速扩充,希望通过技术领先的先发优势增大产业布局,以差异化的技术壁垒引领新型半导体显示技术在显示产品的应用目前,三星显示和乐金显示分别在小尺寸和大尺寸OLED面板占据主导地位在小尺寸OLED面板市场,我国大陆厂商如和辉光电、维信诺、京东方、华星光电、深天马等诸多厂商近年来纷纷加大投资力度,新增产能不断释放;而在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市场,受限于技术瓶颈,目前全球只有乐金显示和三星显示具备规模化量产供应能力,且面临着上游材料配套不足、制程技术难、良率低、生产成本高等严峻考验。

      2021年全球OLED显示面板的产值为407亿美元,占据显示面板整体产值的29.76%,同比增长34.64%根据下游应用领域划分,2021年OLED显示面板产值中86%来自于智能,系OLED面板产值的主要组成部分3、MiniLED和MicroLED显示技术MiniLED和MicroLED均属于LED(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系应用于大型户外显示屏传统LED显示技术的升级其中,MiniLED是指芯片尺寸小于传统LED,但与之结构相通的产品;目前行业内通常将芯片尺寸介于100~200微米的LED芯片称为MiniLED,其作为显示技术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种是直接使用MiniRGB显示屏的自发光方案,另一种是使用MiniLED芯片搭配LCD显示面板的背光方案而MicroLED是指芯片尺寸一般小于50微米,并通过巨量移转技术将数百万甚至千万颗微米级的LED晶粒转移到驱动电路进而实现LED像素化的显示技术,理论上能达到最优显示效果,但目前仍存在较多的技术瓶颈,量产可行性及商用进程仍待进一步验证1)MiniLED背光技术伴随着下游显示终端产品对于显示性能需求的不断升级迭代,半导体显示面板产业更加依赖于技术革新和产品性能的提升,未来高规格显示产品将向高分辨率、轻薄化、高对比度和广色域方向发展。

      虽然OLED技术相较LCD技术具有轻薄化、可弯曲、高色彩饱和度等显示性能优势,然而由于技术瓶颈导致良率低、成本高,因此产能受限而MiniLED背光技术搭配LCD面板在实现优良显示性能的同时拥有较OLED技术更低的成本,系LCD显示技术重要的创新升级从结构来看,MiniLED背光拥有精细化分区,在LCD面板上通过更小的LED尺寸、点间距实现更加精细的区域控光从画质表现来看,MiniLED背光技术可以极大提高LCD面板的显示画质,在超高对比度、广色域、高动态范围显示方面可以与OLED媲美,且成本更低,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从生产成本来看,虽然当前MiniLED背光相较传统LCD背光成本更为高昂,但预计随着产业化进程加速、制程工艺提升,MiniLED背光生产成本在未来有望进一步下降2)MiniLED、MicroLED直显技术MiniLED直显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为超大尺寸商用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