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历史重考点归纳: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170870613
  • 上传时间:2021-03-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70.52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 年高考历史重考点归纳: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 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 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 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 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 明确考察要点, 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 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 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2、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的内容和特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明确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3、识记“一五计划”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的有关内容;理解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农业集体化的弊端,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和评价; 认识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中国的影响,斯大林模式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4、掌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及失败的原因5. 结合中国经济改革,理解改革的道路的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

      专题讲解】【一】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知识归纳】 20 世纪初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各种矛盾,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但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七月事件” 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通过武装起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成熟特别提醒】 20 世纪初俄国已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要与巴黎公社革命作比较, 巴黎公社革命时期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无产阶级还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所以巴黎公社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知识归纳】可从对俄国和世界两个方面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十月革命, 推翻了资产阶级在俄国的统治,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十月革命开辟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 这不仅表现在革命后苏维埃掌握国家政权, 而且表现在俄国成为无产阶级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 还表现在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 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十月革命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理论转变为现实, 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十月革命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成为世界现代史开端误区警示】 概括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的意义或影响时, 首先应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去考虑作答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原因【知识归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形势下实施是必要的, 且是有效的, 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 而另一方面, 它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的需要, 而且在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的加强, 严重的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最终引发了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特别提醒】属高考重点,涉及机率非常高, 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 “直接过渡” 到纯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的一种尝试无疑是失败的, 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 苏维埃政府需要继续探索一条适合其国情道路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国情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 索在高考中往往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柔合出题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知识归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集中表现在农业、 工业、商品贸易流通和分配制度几个方面。

      在农业方面:前者实施余粮收集制,后者实施固定的粮食税 ; 在工业方面:前者把大、中、小工业全部收归国有,后者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同时,把中、小工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交给资本家经营,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在贸易方面: 前者取消商品贸易,实行食物配给制后者允许商品流通;在分配制度方面前者实行强制劳动,强调不劳动者不得食后者实行按劳分配,实行工资级别制特别提醒】掌握两种政策的内容时,通过对比,分析其产生的影响作用,加深理解五】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知识归纳】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经济建设路线, 开展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工业强国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但是,苏联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问题,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特别提醒】 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是历年高考的重头戏, 经常都与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的探索、 经济体制改革等结合起来, 各种经济体制相互借鉴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体会和理解。

      六、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七、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知识归纳】 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且俄国是一个农民占大多数却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学生疑惑甚至很难理解 俄国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应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去理解客观方面: 20 世纪初,俄国已向帝国主义过渡,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但它又是最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一战使俄国不堪重负,激化了各种矛盾,导致二月革命爆发,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主观方面:俄国无产阶级已经觉醒,有了自己政党的领导, “四月提纲”为革命指明方向,布尔什维克党制定正确的武装起义方针,为革命胜利奠定主观条件特别提醒】 高考中既考查客观条件,也考查主观条件, 但学生往往忽视主观方面的因素八、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知识归纳】 难点的关键在于理解苏埃政权采取的措施,怎样表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问题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告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这次大会说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

      特别提醒】 高考中考查此内容时往往会把它同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柔合,中外历史的比较是高考中较常见的题型如《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目的是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内容相联系九、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知识归纳】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须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加以评价:它是在国内战争爆发,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为了捍卫十月革命的成果、巩固苏维埃政权,采取的临时性的政策, 具有 “战时” 和“共产主义” 两种特征 它在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 取得战争胜利,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它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超越了当时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危机结束的情况下, 政策的许多措施不仅没有收缩, 反而进一步的加强, 严重地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引发了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实践证明,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误区警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的探索,但不是正确途径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注意借鉴,吸取教训 从而也说明任何方针政策的实施都必须符合具体的国情。

      十、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的探索【知识归纳】探究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可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具体措施,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适应了俄国国情, 符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调动了人民生产积极性第二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效果,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 1925 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误区警示】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国情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同时也只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探索, 不一定是成熟的经济理论, 也不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新经济政策必然会被其他经济政策所取代十【一】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分析及其评价【知识归纳】 1936 年苏联新宪法制定,标志着斯大林创造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形成,即“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斯大林模式”的功绩: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成为工业强国, 苏联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它的某些做法也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借鉴。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干部终身制,个人个人崇拜盛行;经济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 造成经济效益低下 阻碍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造成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带来深刻影响但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 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十【二】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知识归纳】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主要是缺乏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 从根本上说是没有突破原有体制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改变了指导思想和共产党的领导, 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导致了思想上的混乱、 社会动乱、 苏联的解体 对于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 还有根本原因、外部原因、深层次的原因特别提醒】任何一次改革,都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并对原有的体制做深入的剖析。

      同时要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假设不从国情出发, 改革注定不会成功题型突破】题型 1.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点析】〔 1〕原因:①工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29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上课课件(27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优质课(29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喜看稻菽千重浪》公开课(33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原创课件(35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优秀课件(25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秀课件(46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精品课(28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21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公开课(28张PPT)课件.pptx 【系列】高一(46)班《最强大脑 解密记忆——学习方法类》主题班会(18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精美课件(33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公开课(30张PPT)课件.pptx A0002【统编版】2025年高一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遇见美好》公开课 (31张PPT)课件.pptx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新高一政策解读及学科差异化》主题班会课件.pptx 如何正确学习+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x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遵守校规校级+争做文明学生》主题班会课件.pptx 木版年画+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班会.pptx 做自己的英雄+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三下期开学第一课班会.pptx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