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歌曲作法 对比法9.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2780583
  • 上传时间:2018-06-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歌九第四节 对比法在音乐的创作中,重复和对比是必不可少的手法,因为没有重复,歌曲的风格难以统一;没有对比,歌曲的发展就会缺乏动力,难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对比的手法很多,可以说构成旋律线的各种要素(调式、调性、节奏等)都可以通过变化而产生对比对比分为:派生对比和并置对比两种形态派生对比:是指在主题旋律中派生出来的材料通过变化与主题形成对比并置对比:是指出现完全新的材料与主题形成对比对比的具体手法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节奏对比、调式调性对比、音区对比、音色对比、速度对比、力度对比等无论哪一种手法,对比的运用都含有展开乐思的意义1、节奏对比:运用不同的节奏使音乐产生对比的手法,叫节奏对比常用于乐句之间和乐段之间,在情绪展开和转折的地方如《青春啊青春》 (庞 29) ,是用在乐段之间乐段之间的例子第一主题:热情、奔放第二主题:欢快、活跃、富于舞蹈性两种节奏形成鲜明对比,从两个侧面刻画出了青年人那种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形象乐段之间的对比:乐段之间的对比:如《海上女民兵》 (听朱(听朱 77,,4-36)) ,前一段节奏宽广自由、后一段节奏密集紧凑,前后两段的节奏对比明显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我爱你,中国》 《乌苏里船歌》 《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等。

      乐句之间的节奏对比乐句之间的节奏对比:如《再见吧!妈妈》 (朱 76) ,前两个乐句严格重复,在中低音区表现战士对慈母的依恋之情(再见吧,妈妈,再见吧,妈妈) 第三四乐句节奏紧凑,表现战士听到军号毅然出征的情景(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行装已背好,部队要出发) ,如果第三、四乐句用节奏贯穿的方法来谱写,无疑会歪曲战士的形象2、音区对比:运用不同音区使音乐产生对比的手法,叫音区对比它既可以用在乐句之间,也可以用在乐段之间一般来说,大起大落的音区,可以表达激荡的情绪、博大的天地山川,或模拟回声都是比较适宜的激荡的情绪:《我爱你,中国》 (朱 78) ,音调大起大落,从高音 sol 到中央 c,高低音区相间出现,节奏自由开阔,满怀激情的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博大的天地山川:《洞庭渔米香》 (听朱(听朱 78,,4-38)) ,,这也是高低音区相间出现,刻画了千里洞庭的湖光山色,以及渔民们的欢快心情这种音区对比一直贯穿全曲,形成了这首歌曲的独特风格模拟回声:《乌苏里船歌》 (提问:运用的是什么发展手法:(提问:运用的是什么发展手法:上行四度的严格模进)上行四度的严格模进) 运用音区对比,应该注意人声的音域,不能只图音区对比,那样就会弄巧成拙,一个在人声音域的范围之内做音区对比的处理。

      3、音色对比:运用不同的音色,使音乐产生对比的手法,叫音色对比音色对比,在声乐的范畴内,可以使用的音色对比主要是男、女声或男、女声的不同声部间的对比,这种对比在乐句间或乐段之间都可以使用,在重唱、合唱、对唱中常用这种方法如《黄水谣》 (听朱(听朱 79,,4-39)) ,,上下两段,情绪一喜一悲,男女不同的声部使音色得到对比男女对唱所产生的音色对比更是明显如《敖包相会》等另外另外,混声合唱中,男女声部所形成的刚柔对比很鲜明,可以表达出一个音乐主题的不同侧面如大合唱《怒吼吧黄河》等4、速度对比:运用不同速度使音乐产生对比的手法,叫速度对比即使相同的旋律,如果用不同的速度演唱,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和情绪,所以速度对比所产生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基本速度的对比常用于乐段之间,而临时的速度变化则常基本速度的对比常用于乐段之间,而临时的速度变化则常用于乐句之间用于乐句之间基本速度的对比:基本速度的对比:如《我的祖国》 《家乡的黄昏》 (听朱(听朱81,,4-41)) ,,第一乐段自由、慢板,表现一种对家乡的思念,第二段速度加快,表现了一种回家的急切心情临时的速度变化:临时的速度变化:如《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听)(听)的结束句,是在乐句内做临时速度变化的典型的例子。

      乐句在渐慢以后,引出全曲的最高音并作自由延长,使得歌曲的结束非常从容、辉煌和圆满这样的歌曲很多5、力度对比:运用不同的力度音量使音乐产生对比的手法,叫力度对比造成力度的对比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力度记号,二是用不同的人数(如领唱与合唱、单声部与多声部的对比等) 力度对比的使用位置:常用于乐段之间,也可以用于乐句之间或乐句内部但是无论用在什么位置,都应该根据歌词的内容和音乐的表现,符合一定的逻辑如:《乌苏里船歌》 (82 朱) ,第一句是 mf,第二乐句是pp,表现的是一种回声效果(运用的是上行四度的严格模进) ,两个乐句在力度上形成鲜明对比,符合逻辑;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把两句的力度记号做一个前后的颠倒使用,就不符合逻辑,不符合一般的音响常识如《黄水谣》自从鬼子来的部分有些歌曲的力度标记非常详实,使歌曲的情感表达非常细腻,也使歌唱者有据可依,同学们在唱歌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例子;但也有一些歌曲没有或很少使用力度标记,对这样的歌曲,同学们可以根据对歌曲的反复演唱和理解,进行更多的、更大胆的“二度创作” 6、调性、调式对比:运用不同的调性和调式(即转调) ,使音乐产生对比的方法,叫调性、调式对比。

      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p30 庞) , (调号为两个降调号为两个降号号)两句(1—8)使用降 B 宫调式,使用半终止,非常明确、有力的呈示出歌曲的主题9——20) ,从第 9 小节开始转到 G 羽调式,用非常亲切、肯定的语气,表达了共产党领导人民求解放的坚定信念21——33) ,从 21 小节开始转入 F 徵调式,运用比较明朗的音调,有力的节奏,具体叙述了共产党的功绩34——41) ,这是歌曲的最后两句,使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再现歌曲的开始两句,调性回归,完全终止这首歌曲使用了降 B 宫、G 羽、F 徵三种调式的交替,当然也包括了调性的变化,手法简单、层次分明,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如《牧歌》 , (调号为一个升号) 恰前后两句结构, (同学们分析它的调式、调性变化:第一句为 D 宫调式,第二句G 宫调式) 在歌曲中还经常使用直接变换调号的方法进行转调,这样的转调更为明显,如《重归苏莲托》 《在银色的月光下》等歌曲的转调,常见的是在进关系调之间进行, (提问:什么什么是平行调?民族和大小调体系各举一例是平行调?民族和大小调体系各举一例) 远关系调的转变较少使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