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川导游基础知识:四川的少数民族.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92699995
  • 上传时间:2022-05-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0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川导游基础知识:四川的少数民族彝族  彝族是一个勤劳英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口众多和分布较广的民族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省彝族的主要聚居区,共有彝族154.6万人另有24.1万人分布在攀枝花市的郊区和米易、盐边县,乐山市的马边、峨边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泸定县,雅安地区的汉源、百棉县和宜宾地区的屏山、古蔺、叙永等县  四川彝族自称“诺苏“居住在云南、贵州的彝族还有很多角称和他称建国后,依据彝族人民的意愿统称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支分为东、西、南、北、东南和中部六个方言区四川彝语属北部方言,是彝族的方言区彝文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汉文史书上称为 “爨文“、“韪文“、“倮文“等  彝族与分布在我国西部的古代居民氐羌有着亲密关系,是古羌人南下与西南土着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据汉文史籍记载,西汉时期安静河流域的邛人和叟人与今日彝语支各族的先民有关,汉王朝在这里建立了越西郡唐、宋时期,彝族是“乌蛮“的组成局部昆明“、“夷“、“爨“、“乌蛮“等是不同时代对彝族等民族先民的称呼。

      在长期进展过程中,彝族同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开拓了祖国西南的疆土,制造了绚烂的文化,对缔造宏大的祖国作出了自己的奉献  彝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神的信仰,认为自然界中的山、水、石、风雨、雷电等都有神灵,能嫁祸或赐福于人,人们的生、死、病、痛是由于有鬼作祟对祖先的崇拜主要表现在替父母辈设置灵牌和进行盛大的送灵仪式彝族认为祖先死后灵魂照样存在,可以给活人以祸福,因此要加以崇拜,祈求降福子孙  彝族的婚姻根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建国前,盛行包办婚,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和家支外婚,姑舅表优先婚,姨表不婚的习俗还普遍存在着转房制度男子婚后与父母分居,组成小家庭世系按父系计算实行父子连名制,即父名子名世代相连的命名制度男子都能背诵自己的家谱,有的可背出70多代家庭财产也遵守父系继承的原则现在,彝族的婚姻制度中落后的习俗己有很大的转变  彝族住房多为土木构造,顶部为双斜面,覆以小块木板,用石块压住,俗称“瓦板房 “室内一般隔为三间,并于中屋挖一火塘火塘四周栽三石成鼎角,其上置锅,汉语?quot;锅庄“塘内燃火,既是灶,又是冷天取暖的地方锅庄旁边铺有蔑席,是家庭活动的中心,很多彝族还在住房的一端修建高高屹立的碉楼,适用美观,结实耐用,是彝族人民的一种传统建筑艺术。

      彝族服饰还保存着汉晋时期锥髻、披毡、跣足的传统风格彝族男女都穿右衽窄袖贴身上衣,袖口、领口、襟边都镶有花边女子穿由不同色布镶成的多褶长裙(汉称“百折裙“)男女老幼披羊毛织的“瓦拉“(汉称“擦尔瓦“),下端有长穗严寒时内加羊毛披毡男子下装以裤脚大小为显着特点,“大裤脚“ 最宽可达85厘米小裤脚“则仅能将脚伸进男子头顶右前方扎缠出瘦长尖锥状的“英雄结“,彝称“子帖“青年女子则多用灰布或黑布作头帕壮年和老年女则戴荷叶帽或大顶帽男女均戴耳环、戒指、手镯男子喜爱在左耳佩戴缀有丝穗的红黄色大耳珠;妇女则穿双耳,并在领口上戴镂花银牌  彝族以玉米、养子、洋芋为主食,肉类喜吃大块肉坨坨肉“和“酸菜汤“是其传统佳肴坨坨肉是把猪、羊、牛、鸡等肉砍成拳头大小,煮后捞起滤水,拌盐、辣椒、蒜、木妻子等调味品其肉肥而不腻,特别可口酸菜汤,酸菜用圆根、青菜、萝卜叶子晒干腌酸做成,煮肉时加上酸菜,洋芋,汤菜味道鲜美,别具风味酒在彝族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彝族人民表示礼节、遵守信义、联络感情必不行少的饮料无论婚丧大事、喜庆年节,探亲访友,排解纠纷、结盟起誓,?quot;无酒无以成礼,无酒无以成饮  彝族漆器是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有木胎、皮胎和牛角胎三种,多用来制作餐具、酒器、马具、武器和家具等。

      彝族漆器的颜色以红、黄、黑三色为主,彝族以红色象征英勇、热闹、吉利、以黑色表示名贵、庄重和尊严,黄色代表漂亮、光明和富贵彝族漆器设计奇妙,制作精细、造型古朴、颜色明快,充分表现了彝族人民的审美情趣 彝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彝族年、火把节等彝族年无固定的日期,一般在金秋十月择节日进行节日期间,人们杀猪宰羊,走亲访友,祝吉利庆丰收过年,也是青年男女社交的时机,人们手拉手跳起欢快的“达体舞 “同时还进展转“磨秋“、摔跤、赛马等传统体育活动火把节则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进行这天,要以村为单位宰杀肉牛分与各户,每户还要杀鸡,用新荞面蒸馍,同酒肉一起祭献祖先灵牌晚上,人们燃起火把边走边唱,在田间地头巡游,然后集中到村寨坝子上,进行盛大的簧火晚会,青年男女尽情歌舞,通宵达旦;老人们则饮酒高谈,叙述往事火把节期间,还要进行斗牛、斗羊、摔跤、射箭、赛马、打秋千等体育活动  彝族有丰富的文学艺术彝族文学不仅数量多,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如诗歌、故事、神话、谜语等其中诗歌形式最为流行,谚语诗(彝语“尔比尔吉“)是具有深厚民族风格的一种彝族诗歌体裁《勒俄特衣》是一部厂为流传的彝文史诗,它以神话的形式,表达了宇宙起源,祖先迁徒等故事。

      它气概磅礴、想象丰富、语文朴实,反映了彝族人民艺术创作的卓越才智和超群才能  彝族的音乐舞蹈富有民族特色,曲调丰富,美丽悦耳舞蹈节奏明快,热忱奔放民族乐器月琴和口弦深受人们的宠爱,青年男女也常用它来抒发感情,表达爱恋、约会谈情和自娱  新中国建立前,大凉山还保存着比拟完整的奴隶制度其社会成员根据血缘关系划分为兹莫、诺合、曲诺、阿加和呷西五个等级兹莫和诺合是统治阶级,他们既是土地的主要占有者,又是阿加和呷西两个等级的人身占有者兹莫(彝语“权力“之意,汉称“土司“、“土目“)是等级,为世袭部落首领,元代被册封为土司,曾统治过整个凉山,明以来渐渐衰落诺合 (彝语意为“黑色的群体“,汉称“黑彝“)是贵族,其等级低于兹莫,明代中叶逐步取代兹莫成为凉山大局部地区的统治者曲诺和阿加、呷西是被统治等级曲诺(彝语“曲“有“白色“之意,汉称“白彝“)是被统治等级中地位的,隶属于诺合或兹莫曲诺有较多的人身自由和经济的相对独立曲诺富有户虽然占有较多的生产资料和肯定数量的阿加和呷西,但其等级不能变,必需隶属于肯定的兹莫或诺合,只能在管辖区内居住,不能自由迁徒,并承受肯定的隶属性负担阿加 (彝语意为“主子寨旁的奴“,汉称“安家娃子“)的等级地位低于曲诺,而高于呷西,一般是由呷西配婚成家的奴隶,他们被限制住在主子的宅旁,随时供驱使,既没有人身权利,也没有自身的婚权和对子女的亲权,主子不仅要抽其子女为呷西,而且有权将他们出卖、赠送或处死。

      阿加的财产主子可任意索取呷西(彝语意为“主子锅庄旁边的手足“,汉称“锅庄娃子“)是最低的等级,他们是阿加子女和从外地掳掠、贩卖来的奴隶他们一无全部,常年住在主子家,从事繁重的劳作他们毫无人身权利,可被任何别的等级占有,主子可以将他们当作牲畜一样任意买卖、抵押、奴役和虐杀1950年,四川彝族地区获得了解放,彝族人民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从奴隶制度一步跨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