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林新制作西方文化史世纪的西方文化.ppt

128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93525964
  • 上传时间:2019-07-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1MB
  • / 1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十一章 20世纪的西方文化,2,第十一章 20世纪的西方文化,第一部分 从大冲突到大融合 第二部分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在批判中探索,3,,,第一部分 从大冲突到大融合,第一节 暴力冲突 第二节 东西对立 第三节 走向融合 第四节 科学与技术,4,,20世纪对于西方而言是一个社会结构多元化发展的世纪,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纪,一个快节奏、多变化的世纪,一个思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世纪,也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纪5,,一方面西方的传统价值体系受到了以“现代主义”为代表思潮的前所未有冲击,传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心态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一个充满迷惘的“怀疑的时代”出现; 另一方面,西方显然处在一个政治风云激荡、社会思潮迭起的剧烈变革时期,崇尚真理与迷信自我并行不悖,竞争意识与悲观情绪相伴而生6,,对于西方而言,两次世界大战的大冲突导致走向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在努力实行欧洲一体化的同时大力推动全球化成为了20世纪末西方社会发展的大趋势7,,,第一节 暴力冲突,第一部分 从大冲突到大融合,8,,进入20世纪后,以欧洲为主体的西方是充满自豪和优越感的欧洲俨然以世界中心自居当时的欧洲也确实是世界的中心: 科学的中心、技术的中心、工业的中心、学术的中心,包括时尚的中心。

      9,,已经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欧洲局势却变得日益紧张,西方列强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日益增长的殖民对抗越来越加剧这一结果应该归结于西方民族主义的恶性膨胀 西方列强之间的危机加剧了民族主义的激化10,,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以西方人的集体灾难而告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曾一度出现过短暂的繁荣,特别是在20年代中期繁荣达到了高潮,然而,1929年出现的金融危机把西方社会一下子推入了地狱,经济出现严重倒退,人民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就在西方国家似乎逐渐走向复苏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一次把西方拖入了更大的浩劫之中 11,,独裁者希特勒执政后,实行的是国家社会主义专政希特勒对内也采取了行动: 在意识形态方面,清除异己,迫害持不同政见者,使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流亡国外 另一方面,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德国在种族论的影响下,试图建立一个被认为“血统高贵”的雅利安人社会,为此开始执行反犹太人计划,对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进行大肆迫害、驱逐、抓捕、关押、杀害12,,纳粹对犹太人无法消解的仇恨可以通过他们持有的将历史看成是一种种族斗争的扭曲的世界观进行解释一些其他因素对纳粹仇视犹太人的思想,以及纳粹对犹太民族的偏见观的形成也有所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千百年来基督教的反犹主义传统和19世纪后半叶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政治反犹主义和种族主义运动13,,所有这些因素的加在一起致使犹太人成为纳粹迫害和试图彻底消灭的对象最终被杀害的犹太人达600万之众造成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进行绝灭性屠杀的最暴烈事件14,,到1939年,发动大战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战争狂人希特勒终于铤而走险,于9月1日进攻波兰,开始实施他的罪恶征服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5,,持续五年半的二战给西方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它不仅使欧洲许多美丽的城乡变为焦土,文明成就毁于一旦,除了有600万无辜犹太人惨遭杀害,更有5000万以上的人被夺走了生命 16,,欧洲历史上各大国的实力均被大战严重削弱,德国被美、英、法、苏分区占领,最终分为两个国家英法两国不仅自身政治、经济等实力遭到了严重削弱,而且由于战后兴起的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它们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纷纷独立,影响力一落千丈17,,西方阵营中唯一实力没有受到削弱的大国是美国,不仅如此,二战后美国的影响力开始不断上升,因此,它自然成为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的领头羊18,,,第二节 东西对立,第一部分 从大冲突到大融合,19,,20世纪还见证了东西方(从东西欧洲开始)的严重对立。

      这主要是因为俄国社会制度的巨大变化所致20,,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欧洲正式分裂成了东西两方: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东西方的对立和争夺使得世界出现了两大阵营对立的冷战局面21,,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和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为20世纪后半叶西方文化的变化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大的国际背景随着冷战气氛越演越烈和对可能爆发原子弹大战的担心,东西方在加剧军备竞赛的同时建立起了各自的军事同盟 22,,1989年11月9日,分隔东西德国长达近30年的柏林墙被打开,东柏林人潮水般涌入西柏林东西德国终于走向统一柏林墙的倒塌和东西德国的统一标志着战后东西冷战对峙的一个转折点此时的苏联正趋于瓦解23,,1991年12月1日,独联体国家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社会主义政体被最终放弃苏联的解体标志着战后东西冷战对峙局面的结束24,,近现代欧洲民族国家出现的历史实际上是民族冲突的历史 在近500年的时间里,为了所谓的民族最高利益和成为地区的主宰,各国冲突不断,民族间常常以战争相加 融合成为了西方战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25,,欧洲联合的思想最早于1950年由法国提出。

      1957年6个欧洲国家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罗马条约》开宗明义: 缔约国“决心建立欧洲各国之间日益紧密的联合”26,,1958年1月《罗马条约》正式生效后成立的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标志着西方走向联合的第一步27,,1985年12月17日通过的《欧洲单一文件》不仅确定了促进欧洲各国经济和社会一体化,而且最终实现政治一体化的条件这表明欧洲联合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28,,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29,,《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联盟的宗旨作了这样的阐述: “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与货币联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均衡、持久进步;通过实行最终包括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30,,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31,,截至2005年1月1日,欧盟的成员国已经扩大到25个国家,人口总数达到4.595亿,拥有了统一的货币,成为了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32,,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作的预言: “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欧盟挑选的《罗马条约》诞生50周年庆祝图标。

      《泰晤士报》图标),33,,,第三节 走向融合,第一部分 从大冲突到大融合,34,,对于欧盟的出现,有论者作出这样的评论: 它“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各国人民尽管彼此存在差别,但是他们决定集合起来造就共同的命运”欧洲显然正在从民族国家朝着“超国家性”的方向过渡35,,与此同时,欧洲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先后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对全体国民实行无差别的平等生活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36,,战后,西方社会民族构成的多元化现象也在加剧 和平的环境和社会的和谐还使得和平论和人权思想在西方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用一种全新的思维看待世界和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和平主义和人权思想成为西方评判事物的一把重要尺度37,,,第四节 科学与技术,第一部分 从大冲突到大融合,38,,西方社会在20世纪的发展以及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所掌握的科学和技术人们今天所熟悉的现代科学技术主要诞生在西方社会这一事实表明西方对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39,,西方社会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飞速发展开始于19世纪末,第一个重大变革发生在物理学领域。

      40,,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贝克雷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 居里夫妇发现了镭41,,实验室发现了第一个可分的成分——电子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建构的原子模型被人们称作是“自德谟克利特以来在物质观念方面最伟大的变化”42,,在众多杰出的科学家中,量子论创立者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 1858—1947)和相对论创立者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影响最为巨大43,,普朗克对所谓黑体辐射的能量划分所作的量子假设这一惊人发现,在现代物理学中具有革命性意义44,,爱因斯坦1905年,发表了《运动物体中的电动力学》一文,首次系统阐述了狭义相对论的原理狭义相对论有两个基本原理,即光速不变原理和狭义相对性原理爱因斯坦证明了时间、空间都是相对的、相互联系的,并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发生变化,而独立于物质运动之外的、永恒不变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是根本不存在的1916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基础》进一步发展了他的这一理论45,,1921年爱因斯坦获诺贝尔物理奖46,,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能原理和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能量和时空的认识。

      这两位科学巨匠建立起来的理论不仅开辟了物理学的新时代,也使整个自然科学进入了新时代47,,20世纪后半叶夸克理论和英国物理学家霍金(Stephen W. Hawking, 1942—)提出的爆炸黑洞理论为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标志着人们对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最新了解48,,与物理学这些革命性的发现相并行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 49,,20世纪后半叶西方在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生命工程技术、纳米技术、环境技术等方面均取得骄人的成就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普及使得西方社会的发展不同寻常50,,新能源、新材料的使用,新机械、新技术的发明,这些最终直接影响了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往那种以小规模个人经营为主,劳动产品就地分配的生产形式消失了,取而代之以现代方式的大量生产大量分配人们借助便利的通讯设施、快捷的交通运输,建立起了统一的市场51,,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大型零售业的出现 今天,社会消费成为了西方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52,,20世纪的西方社会建起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将整个地区联系在一起 53,,西方的科学和技术取得如此成绩,首先得益于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其次得益于它合理、高效的科研体制、科研机构以及一批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

      54,,,第二部分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 在批判中探索,第一节 自我反思 第二节 新左派与后现代 第三节 西方价值观的再思考 第四节 新世纪的挑战,55,,西方社会文化思潮在二战以后继续出现了批判与探索的理论发展,文化实践上也日益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方向上转移,具有当代特色 西方文化思潮的发展也开始了一个深刻的变化,西方思想家的眼光开始从自我转向了全球,西方文化的实践也在日益具有全球性的意义56,,从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发展总的轨迹来看,人们大约可以将其分为四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 1、从二战结束到60年代初,西方文化在对自我反思中得到了理论上的进一步拓展,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开始双向渗透; 2、从60年代中期反越战开始到80年代末苏联和东欧集团的解体,西方文化在新左派的批判中受到了质疑,而消费文化的急速发展也为西方文化理论的探索提出了新的课题;,57,,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文化又一次进入了一个转折期,更多的人在思考西方文化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亚洲国家经济的崛起使西方国家有了一个新的“他者,”文化思潮中对东方文化的兴趣也在增加 4、在文化实践上,西方大众文化在信息高速公路的推动下,更深地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娱乐与教化的互动也日益频繁;从新世纪开始,尤其是在2001年9·11事件以后,西方文化思想界面临着一个更为深刻和痛苦的反省,即如何看待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明与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