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精品初中创建一流名校.doc
5页更新理念 更高起点全力打造精品初中更多责任 更强信心努力创建一流名校------田家炳实验中学初中部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汇报田家炳实验中学创建于2001年9月历经十余年发展,明确了“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的办学思路确定了“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生存”的育人目标和“打造具有田家炳特色的教育品牌,争创渭北名校和三秦强校”的学校发展目标制定了 “敦品励志、好教笃学、强体善群、求美思创”的校训; 形成了“敬业、爱生、严谨、灵活”的教风; “勤奋、扎实、灵活、高效”的学风;学校坚持实施“名师战略工程”,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出“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创造高贵幸福的人生”的职业理想如今已经成为一所县域规模大校、管理名校、质量强校,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渭南市示范初中、渭南市文明校园、渭南市和谐校园;连续两次在县人大组织的考评中获“满意单位”,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创新办学先进单位”、连年被评为“年度综合考评先进单位”等一、学校初中部基本情况:初中部现有教师 148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中学高级职称9人,中学一级职称28人,市级教学能手2人,县级38名,名师2人,学科带头人6人,骨干教师15人。
学生2510名,共设41个教学班其中九年级11个班 781名学生,平均每班71名,八年级13个班884名学生,平均每班68人,七年级17个班 845名学生,平均每班50人2008年9月起,我校根据县局文件精神严格落实招生名额,生源基本为城区学生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由于近年来城镇化步伐加快,加上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日益重视和优质教育环境的追求,择校现象也给学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校初中在建校11年的时间里,中考连年创造佳绩,六次夺取全县中考状元,一次全市中考折桂2008年学校由国有民办改制为公立学校,分区域招生及县局评价办法重新调整的情况下,我校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近三年毕业班成绩成绩显著具体中考成绩)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一)常规管理工作管理方式的创新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基于学校的体制和办学模式,在不断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我校初中逐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层负责、纵向管理、区域协作的管理模式设教导处、德育处、教研处和办公室四个功能处室三个年级组,中层领导8人教学常规管理基本体现为“四位一体三把关”:即教导处负责教学总体评价,年级组具体督察常规过程,备课组二次落实教学环节,教师认真做自我要求和反思。
同时,以开学新同事风采展,期中师生教学恳谈会,期末优秀教学成果展评为主线、教室日志督查、常规随机抽查、教学活动竟比贯穿始终的常规管理手段也已日臻完善在教研室每学期每年的例行常规检查中,学校的常规工作均受到好评,其中,教师备课作业检查方案还被教研室作为样板在全县予以推广二)毕业班工作毕业班是学校的窗口,我校作为县域大校,毕业班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全县的教育水平对此,学校从领导到教师都有着清醒的认识,深知肩上的责任和重担为了切实有效地抓好毕业班工作,每学年,我校都要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努力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一是谋划布局,突出毕业班工作的首要地位做到计划先行,过程修正,结果总结设立九年级骨干教师培训制度,坚持能者上,劣者下的竞聘措施我们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多次请县教研室教研员来我校指导教学工作,帮助教师们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二、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分层指导日常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科组积极开展课堂研讨,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近年中考范围,教学中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培优和后进生的转化点拨三、德育先行,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和纪律管理。
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的巨大压力,容易诱发情绪波动和心理障碍,造成个别学生厌学等我们要求班主任老师主动出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思想教育,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管理,以班级为单位,实行学生纪律考核制度,开展学生心理疏导活动四、团队合作,营造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教学上,同学科的老师能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保持一致,遇到问题,大家平等交流探讨,毫无保留老师们彻底摒弃传统的“单打独斗”,变“同行是冤家”为“合作共赢”,营造了和谐的毕业班氛围三)德育工作及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学会做人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日常的管理中,我们已基本形成了“以思想引领行动,用爱心感化无知,靠责任保障落实”的三项工作准则如今,感恩、责任教育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必修课,爱字当头使教育环境更加和谐,责任意识的推行则让学校越来越美,校园平安创建效果明显近两年来,德育处已初步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袋,设立了后进学生思想成长跟踪专项档案学生幸福成长“八个一工程”的实施优化了学校德育工作载体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发挥出了明显效益,学校德育工作步入一个新的台阶创设育人氛围,让校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每学年,我校都要成立学科兴趣小组,组建舞蹈队、篮球队并积极开展训练,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个性成长的舞台。
国旗下师生声情并茂的演讲、校园内让爱飞扬的广播,催人奋进的校歌、图文并茂的校报、扎实有效的心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都已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建校以来,我校先后成功组织举办了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四届体育节,去年10月,在学校建校十周年之际,由学校师生自导自演的“辉煌岁月风雨十年”大型文艺汇演,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四)教研教改工作我校的教研课改工作从新课程实施以来,就做了持续性的实践探索,历经课题带动(学科作业设计和实践研究)、反思互动(备课反思、课后反思)到“学案引入、主体生成”今年九月开始,七八年级全面推行“自主合作,学导练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展示成长口号,创设竟比氛围,组建学习小组,改变课堂模式,开辟自主自习,培养自主能力与过去相比,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在增强,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和动力,也让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欲望和热情为了扎实有效的推进课程改革,我们先后召开了师生专题培训会,明确了课改思路,设立了导学案审定室,把导学案的设计落实作为课堂教学的根本去监督抓管确立了课改相关课题的研究,通过实践研究,促进课改工作健康发展,此外,我们还定期召开由备课组长参与的课改阶段小结及问题商榷诊疗会,以及时总结经验并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
从第五周开始,我校课改推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 “学习新课标、过关讲三课”便在课改年级全面展开,讲三课包括备课组长的示范展示课、全体教师的达标过关课以及骨干教师的样板导航课就在本周,由4名教师承担的样板导航课正在校六楼进行今天中午1:30,是景刘芳老师的数学公开展示课我们课堂课改的阶段目标是创设123课堂即形成一种模式:主体动态生成;培养两种方法:探究加展示;追求三种课堂:科学高效课堂、激情互动课堂、趣味和谐课堂 “123课堂”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体现但核心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参与合作讨论,学会主动思考和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质量立校,科研兴校,近年来,我校充分利用田家炳这一特有的教育平台,创设机遇,开辟途径,积极参加全国田家炳学校教育论坛及联谊活动去年,学校成为陕西省四所田家炳项目学校,与陕西师大和渭南师范学院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并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多次指导,就在上个月,渭南师院秦文孝教授亲临我校,就学校课题立项研究问题与教师进行了面对面指导沟通我校还专门成立教研处,采取各种措施来鼓励引导教师进行校本研修,08年由王建国、王波等教师承担的市级研究课题《渭南市初中各学科课堂评价办法》成功结题并在全市推广实践。
教师在省市级以上教育期刊发表的论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近三年初步统计已达40余篇学校连续四年被县教研室评为教研工作先进集体在全省第十一次优秀教科研论文和成果评选活动中被省教育学会授予优秀组织奖三、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中的永恒话题几年来我们提出了教师专业成长规划目标一年适应快,两年露头角,三年站稳脚,四年成新秀,五年成骨干,六年能带头通过结对子、指路子,压担子,搭台子,造就一支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团队,这支团队在我校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充实壮大为了引领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把教师的师德建设和学习培训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管落实,中层领导带头参加业务学习和专业培训,并积极承担示范公开课教学,学校还开辟各种途径,让教师接受培训近三年来,邀请陕师大、渭南师院等多个教育专家、教授、博士来校讲学,进行专家引领;多次派员外出参加各种培训,我校教师已接受县市以上各类课程专业培训200余人次,学科骨干参加的专题培训结束后会在学校全干会上做成果汇报其次,蓬勃开展各种教学技能竟比活动,积极推行同课异构、示范课展示,师德演讲赛等我校还积极与县局教研室协作,组织和参与了两轮次的渭南市阳光师训活动其三,建立健全了教师业务档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动态积累和量化评定。
如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并已涌现出了一批学科骨干和教学新秀,奚治国老师成为我县最年轻的高级教师,雷曼丽老师被推选为渭南市“”33“人才,王凤玲、贠变玲老师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王波、李玲芳、张小玲、张慧等老师在渭南市阳光师训活动中承担了示范课教学任务影响良好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优势,取长补短,倡导终身学习,促进教师共同成长四、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设想(一)学校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学校现有基础设施与学校的发展定位不对称,教师办公条件仍较为简陋,校园配套设施不够丰富完善,功能室部有待进一步健全2、教师的整体素质仍需砺练和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由于受到学校发展变化的影响,构成复杂且不稳定,现148名教师中,18名属原学校小学部教师,9名属县局分配的特岗教师,8名教师今年从尧禾中学分流调入,除此以外,其他都是逐年从各乡镇调入我校的一线教师特殊的教师团队是我们的优势,但也充分暴露出了问题与不足3、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客观矛盾和困惑我们田家炳中学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经过众多人士的努力创建诞生,县局对学校寄予厚望,我们也力争打造出田家炳金字招牌,创建精品初中,造福一方百姓,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取得了一定成绩,也获得了良好声誉。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问题比如大班额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质性影响,高中与初中并立所带来的教育管理误区,还有寄宿制办学的软肋等自我总结和反思,我们清醒的意识到,学校的管理还存在很多弊端与社会的期望有差距,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必须更新理念,与时俱进,在反思中找突破,在创新中求超越二)今后的工作设想1、继续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支敬业奉献、创新实干、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教师团队随着学校体制的最终确立,学校教师队伍也将逐步趋于稳定,我们将在这个基础上,努力改变提升教师工作环境,加强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和敬业意识,要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要通过以老带新、以优促差等一帮一的手段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要让每一名教师胸怀家长之心,力尽教师之责,确保有足够的能力来胜任新时期的教学工作,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2、不断学习,创新思路,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全国享有盛誉的课改名校吸引了众多目光,这一现象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讨论,名校成功的背后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最关键的一点是教育理念超前,办学特色鲜明我校已经在新课改的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我们将立足白水教育的现状,结合学校的实情,整合各种资源,修订学校教育发展规划,走出一条富有田中特色的发展之路。
3、抢抓机遇,增加投入,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引领全县初中教育健康发展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县局对此给与了学校充分的理解与支持,并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