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电影主题的多元解读.docx
7页《阮玲玉》电影主题的多元解读 张健健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210096)[Reference]电影主题是指电影作品中所表现的内涵和意义,它是一部影片艺术魅力的根本源泉一部真正优秀的影片,其主题思想通常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唯有如此才能让观众形成复杂而又深刻的心灵感悟以电影《阮玲玉》为例,该片主题不仅涉及影星阮玲玉个人的传奇和悲剧,而且也表达了电影主创人员对于旧中国女性悲剧和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本文正是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尝试对该影片的主题进行多元化的解读[Keys]《阮玲玉》;主题;悲剧电影主题是指电影作品中所表现的内涵和意义,它是一部影片艺术魅力的根本源泉在电影诸要素中,主题是最重要的元素,它蕴含在题材、细节、人物、情节等一系列内容要素之中,并通过画面、时空、蒙太奇等一系列形式要素表现出来,是整部作品的灵魂[1]由于观众在欣赏一部影片时,往往因各自生活经验与性格气质的差异,会对一部影片做出不同角度的解读,而导演在创作一部影片时往往也怀有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思考,这就使得一部影片的主题可能会出现多义性和模糊性而事实上,一部真正优秀的影片,其主题思想也确实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唯有如此才能让观众形成复杂而又深刻的心灵感悟。
下面就以电影《阮玲玉》为例,尝试对其主题进行多元化的解读一、个人传奇与悲剧的咏叹阮玲玉是中国无声电影时期一位家喻户晓的女明星,她从16岁从艺到25岁自杀,短短9年间拍摄了29部影片,扮演过农村少女、丫头、女工、妓女、乞丐、尼姑、女学生等各种类型的角色,在表演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影片《阮玲玉》便是截取了从1929年阮玲玉加盟联华影业公司到1935年服毒自杀这一时期的工作和生活片段,概括了她短暂而不幸的人生,并向观众提出了严肃、认真的思考阮玲玉的故事从她去世的时候开始就不断被搬上舞台或银幕,并通过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的记录与转载为大众所熟知,她为中国电影发展做出的不朽贡献以及她个人的情感悲剧都是影片不可能回避的线索如何将阮玲玉的电影传奇和情感悲剧浓缩在167分钟的影片中,于是电影主创人员将镜头对准了她人生的最后6年影片的“序幕”,以一组她早期的剧照和导演关锦鹏的画外“旁白”,对她的从影经历做了简单的介绍:她16岁从影,开始大多扮演“花瓶”式的角色直到她1929年加入联华公司开始,才有机会拍一些严肃题材的影片,也正是从此时开始,她的戏路得以拓宽,从而造就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段传奇在联华公司这段时间里,她不断与孙瑜、朴万苍、费穆、吴永刚、蔡楚生等具有新思想的导演合作,得到他们的文化启蒙,在演技造诣上日益精进,最终成为20世纪30年代堪与影后胡蝶媲美的—代红星。
[2]阮玲玉在事业上极尽辉煌,然而在感情上却饱受创伤她在短暂的一生中遭遇了三个男人:一个是纨绔子弟张达民,一个是茶业大亨唐季珊,一个是电影导演蔡楚生张达民沉迷赌场,完全没有家庭责任感,只是将阮作为手中的摇钱树;唐季珊不仅是一个茶行巨商,更是一个情场老手,他只是将阮作为自己显耀和玩弄的工具;而导演蔡楚生对阮的情感也仅仅是限于精神上的,他无力将阮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阮玲玉的事业辉煌和她的情感处境存在着分裂式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她进入联华影业公司的6年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可以说,这6年是她的传奇与悲剧最为关键的载体,也是她短暂一生的精华浓缩影片在表现阮玲玉人生的最后这段时光时,也顺理成章地按照事业和感情两条线索来进行叙述前者通过对她在“联华”所拍的影片按年代顺序做片断性的交代;后者则通过舒缓流畅的情节关注她的情感世界,集中展现了她徘徊于两个男人之间的矛盾心态和受控制、受支配的处境影片中一些情节的表现和安排,为渲染阮玲玉的传奇和悲剧增色添彩在事业线索中,影片不仅表现了阮玲玉的敬业,而且穿插了一些保存下来的影片拷贝,同时又复原了一些已经失传的片子,使我们有幸一睹阮玲玉在中国无声电影中的艺术成就而在感情线索上,影片也为她的感情悲剧设置了不少铺垫和暗示。
影片中唐季珊陪阮玲玉上楼梯,正在交谈间,费穆、黎莉莉等人陆续上楼,唐季珊则伫立楼下,接着蔡楚生在楼梯上端,热情地邀请阮玲玉担任《新女性》的女主角谈话间,唐季珊悄悄离开,继而蔡楚生也被朋友拖走,只剩阮玲玉独自倚着扶手站在楼梯中间不知何去何从在心中,她渴望加入进步电影人的行列,但又无法摆脱对于唐季珊的情感依赖,表现了她软弱、缺乏主见的弱点而在阮玲玉第一次随唐季珊来到二人的新居时,她亲手打开新居的门,面带微笑地走进去,随后又亲手关上了这扇门,这表明她最终选择了继续做一个依附男人的女子这扇门既阻隔了阮玲玉与外界的交流,也锁闭了她的情感世界,沁园村9号也最终成为她埋葬自己的坟墓阮玲玉的一生都在渴望一份真挚的爱,然而却始终处在缺乏[来自wWW]爱的状态中临死之前,阮玲玉问熟睡的唐季珊:“季珊,你爱我吗?”但未能得到答复便一头栽倒,香销玉殒,完成了她的短暂一生的悲情咏叹[来自wWw.Lw5u.coM]二、旧中国女性悲剧的反思《阮玲玉》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它表现了阮玲玉的个人传奇和悲剧,更在于它是旧中国女性命运的真实展现其实,只要看看关锦鹏之前导演的另一部电影《胭脂扣》就可以发现,两者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无论是阮玲玉还是如花(《胭脂扣》中的女主角)都只是旧社会女性的代码,她们的身上都有女性渴望幸福、渴望爱情的本能,但在那个男权占绝对主导的社会,她们却被折磨得遍体鳞伤,直至最终毁灭。
阮玲玉和如花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女性,在她们身上有“新女性”的特征,她们都有追求爱情幸福的强烈渴望,并敢于为此而牺牲,但她们身上仍然摆脱不了旧社会女性的弱点和缺陷,过于把自己的幸福托付给男性,缺乏掌控自己命运的意识,一旦遇人不淑,便酿成悲剧拿阮玲玉来说,虽然她在当时影坛上已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事业上的成功并不能掩盖潜伏着的男权社会压抑的女性生存危机她的情感生活中虽先后出现过三个男人,但却无一可以托付终身她苦苦挣扎,想从感情的漩涡中摆脱出来,但旧社会女性固有的弱点,使她在摆脱了对一个男人的依附后,又陷入了对另一个男人的依附时代造就了阮玲玉,时代也毁了阮玲玉,她代表的女性对男性的依附注定了她的悲哀虽然不断有人告诉她要坚强,要独立,要做新女性,可是她在骨子里仍然是属于那种对男人无限依靠的女子这样的女子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种社会,又如何能够保护自己呢?在她的生命里似乎没有离开过男人,而在那些男人的眼里,她不过和钱有关,和面子有关她的死实际上正是死于心碎,死于对男人的绝望阮玲玉是那个时代女性的典型,她在银幕上是“新女性”的代表,然而在情感和生活上却摆脱不了对男性的依附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女性想靠自己的努力生存于男权社会,无异于在夹缝中求生存,必须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和代价。
就阮玲玉而言,虽然她在接受唐季珊的求爱前就知道唐的风流艳事,但是张达民的纠缠和当时电影圈鱼龙混杂的环境迫使她不得不找个有财势的“靠山”因而,在那种社会环境中,大多数女性都像阮玲玉一样,虽渴望独立但又不得不依靠男性阮玲玉的悲剧只是旧中国千百万妇女命运的缩影,她们的不幸通过阮玲玉这一形象表现出来,震撼人心,激起观众的无限同情和思考三、关于电影真实性的思考《阮玲玉》这部影片的一大特色就是采用了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交错并置的“套层结构”,将30年代与90年代交互映照,由此引发并升华出一种不同时代历史与文化的交响90年代的现实时空,大多用黑白影像,采用纪录片方式,构成叙事的外层空间,表现该片创作集体采访、探讨、构思并拍摄这部影片的前前后后;30年代的历史时空,采用彩色影像和故事片方式,构成叙事的内层空间,表现阮玲玉自1929年加入联华公司到1935年3月7日夜服毒自尽的人生历程在重塑阮玲玉的形象及其悲剧传奇时,编导借助历史与现实之间形成的并置互为辩证,一层层剥去了阮氏命运的“传奇性”,让它回归于历史自身的脉络同时,影片也刻意模糊故事与纪录的界限,夹叙夹议,给予观众以出入于“电影幻觉”而做历史沉思的自由。
尤其影片中的两个场景,一是关锦鹏自己以《阮玲玉》导演的身份,进入“戏中戏”的现场,指出梁家辉扮演蔡楚生在执导《新女性》时“忘了揭开床单看看Maggie(张曼玉)”;二是在阮玲玉的灵堂上,关锦鹏再次进入戏中和演员说戏,并让张曼玉从灵床上坐起补妆并重拍同—镜头;这两个场景通过时空的穿插交叠,使得影片故事情节被解构,戏剧性淡出欣赏焦点,令观众难以分辨哪里是历史,哪里是现实,哪里是故事,哪里是记录,从而迫使观众从对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惋惜和感慨中抽出身来,以清醒的双眼关注阮玲玉一生的际遇,思考故事以外的问题实际上,《阮玲玉》最初有两个剧本,第一个剧本写的只是30年代的事,但关锦鹏最后选择了将30年代与90年代两个时空交错的第二个剧本他曾经说:“在拍《阮玲玉》时,我最感兴趣的并不是重塑阮玲玉的一生,我只是想通过电影这个媒介,探讨一下电影的本质,它的真与假 [3]关导认为电影不可能百分百呈现真实,因此他选择了第二个剧本,这样可以在90年代的演员和30年代的角色之间构成一种对照,对比两个不同年代的人对人事与感情的看法,启迪人们对生命做出反思电影始终只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不可能将历史百分百地记录并展现出来。
围绕阮玲玉短暂而传奇的一生,充满太多的谜团,她究竟为何自杀,她的遗书究竟是真是假……《阮玲玉》的主创人员无意去揭示尘封的历史真相,毕竟记录逝者的只有制造假象的胶片和小报上的各种文字,银幕和符号又怎能容纳一个人的真实情感呢?关锦鹏把电影故事和人物采访结合在一起,把观众原本熟悉的整体的、连贯的叙事表达进行一种碎片式的处理,这是他表达倾向、寻找答案的一种态度和方式影片中演员们通过交流探讨和理解历史来了解阮玲玉的传奇和悲剧,这些理解又通过关锦鹏和演员们的对话传递给观众,这就给了观众一次融入影片,与主创人员进行思想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导演、演员和观众通过电影这一介质彼此交融,在时空交错的情境中体验一种对于人性、对于真实的感悟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人物,比如陈燕燕、黎莉莉和中国电影史上留下盛名的费穆、孙瑜、蔡楚生、卜万苍、聂耳等在电影里和我们一道重新复活阮玲玉的前世今生,为我们解读中国无声电影鼎盛时期的景象,解读对于人性与真实的历史追问,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四、结语尽管作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影片《阮玲玉》的主题是丰满而多元的,但作为影片核心内容的阮玲玉的一生,无疑是全片最为绚烂的篇章华丽的光影与色彩,浓浓的旧上海韵味,流露出浓厚的怀旧色彩和历史沧桑感,将女性、电影、悲剧、传奇等Keys都包裹在阮玲玉美丽与哀愁的形象中,最终成就了这部影片的观赏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Reference][1] 孟固.电影艺术的文学解读[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283.[2] 杨远婴.华语电影十导演[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317.[3] 周鹏程.关锦鹏:阳光地活着[J].电影,2002(08).[作者简介] 张健健(1979—),男,江苏南京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在读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景观与环境艺术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