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中国审计文化的内涵、层次、内容及其建设策略(新).doc
4页摘要:审计文化是指在长期审计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大家认可、遵循,带冇审计特色的 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计作风、审计精神、道徳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 •其核心内容是审计人员的群体价值观审计文化与审计事业和伴而牛•,并为审计事业的发展 提供方向指引、智力支持和精神激励审计文化建设对审计监督的长期效应有着重大的作用, 是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关键词:建设;中国;审计文化;策略一、 审计文化的内涵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大到国家民族,小到部门单位,既是一种象征性标识,又是一 种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柱文化一词本身,很难进行精确定义1952年,美国的人类文化学专 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 在这个定义中,文化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内在的价值观,二是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和思维模 式通过建立完善、有机的审计文化,能够提髙审计效率,节约市计资源,降低审计风险,理顺 审计关系因为“审计文化具冇弥补性功能,可以弥补审计法制式刚性管理的不足,可以通过 价值观、信念、审计追求、社会责任感等所构成的柔性管理来激励、引导审计行为,从而达 到审计目标,它能起到一•般审计管理所起不到的作用。
陈正兴、周牛•春,2004)二、 审计文化的层次审计文化是审计发展的灵魂审计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符号层、制度/行为层和观念层一) 观念层观念层是审计人员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观念 层是审计文化的核心,是形成符号层和制度/行为层的基础和原因二) 制度/行为层制度/行为层是审计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审计组织和企业员工的行 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包括审计规范、政府审计机构组织方式等,是审计物 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集中体现了审计文化的符号层和观念层对审计人员和审计组织行 为的要求三) 符号层符号层是审计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组织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形成组织文化观念 层和制度/行为层的条件符号层包括审计工作、审计环境、审计条件等,它外显审计文化的 发达程度审计文化的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的:符号层是审计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制度 /行为层和观念层的物质基础;制度/行为层则约束和规范着符号层和观念层的建设,没有严 格的技术、行为规范,审计文化建设也无从谈起;观念层是形成符号层和制度/行为层的思想 基础,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三、 审计文化的内容审计文化属于一种“组织文化”,同时也是一种管理理论或管理思想。
由于管理者在审计组 织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得审计文化形成以审计组织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的、追求和力争实 现一定审计冃标的一种文化形态审计价值观审计价值观是审计组织对所期求的n标做出的价值选择,对自身存在的意义 的认识,确定审计组织行为合理性原则以及指导审计组织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等从某种意 义上讲,就是审计组织的最高理想、信念和最高目标它是审计梢神的基础,是审计发展的梢 神驱动因素因此审计价值观在审计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于我国,新时期的审计价值观 表现为:独立、谨慎、依法、公正、公共责任、以人为木、可持续发展、崇尚理性与证据、 主张证明与公开、建设性等审计梢神审计精神是指审计组织在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责任所进行的审计活 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为广人审计人员所认同的一种正向心理定式、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 审计精神是审计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审计文化的灵魂审计精神反映审计群体意识,是群 体意识中主导意识的凝聚和表现审计精神具冇继承性和稳定性,它是内在的战略思想、价 值观念、信念宗旨和外在的道徳规范、行为准则和思想风貌的高度统一,是形式和内容的完 美结合审计组织只冇明朗、清晰的职业精神才能形成强烈的凝聚力,从而激发审计人员的 工作热情,形成促进审计纽织发展的强人推动力。
三) 审计心理审计心理,是审计实践中审计主、客体心理活动的总称审计心理从其性质和 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审计认识过程、审计情感过程和审计意志过程审计认识过程是人们对审 计本质、审计职能以及审计工作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的感觉、知觉、记忆和想象审计 情感过程是人们在审计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性的心理活动审计意志过程是人 们在审计职业理想的激励下,克服审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干扰,实现审计目标的心理意识的 能动表现如果说审计精神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审计心理则强调的是人对外在客 观的反映审计心理对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审计客体、审计冃标等都有重耍的影响,如能 对此展开深入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在审计实践中加以运用,自然有利于高质量地完成审 计工作四) 审计道徳审计道徳,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道徳原则、道徳规范和道徳活动的总和它 包括审计组织道徳和审计职业道徳两方面:审计组织道徳是审计组织与其他社会单位发生联 系时所遵循的思想、心理和情感依据的总和审计职业道德一般指审计人员与其他审计人员 以及审计纽织外的社会群众发牛业务关系时所遵循的道徳思想它是针对职业行为的道徳原 则和规范,并通过市计人员的职业活动、职业关系、职业态度、职业作风及其社会效呆表现 出来。
加强审计道德教育,冇利于审计文化的建设和审计部门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审计效率 和质量四、关于中国审计文化建设的儿点思考(一)审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继承和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不讲继承,审计精神就会成为无源z 水,无木之木;不强调发展,继承也就失去了意义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曾孕育和创造了灿烂 辉煌的中华文化像中庸和谐,诚实守信,勤勉自重,知人善任等思想,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宝 贵的文化财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审计文化建设的源泉同时,必须结合审计丄作者的 业务实践,才能创造具有时代感和实用性的现代审计文化,传承和发展同样重要在传统的精 神文化基础上创造新型的审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二者相互补充,互相带动,不断地给审计 文化的创新提供动力和源泉1) 关于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建设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是审计文化精神在审计组织制度上 的体现,是一定精神文化的产物它要求与审计精神、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和组 织机构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强调“规范性”,是一种來自组织及其成员以外的带有强制性 的约束,它规范着组织及其成员的活动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而的内容:一是审计规范建 设,要求建立和完善审计法律、法规、规章、准则体系和职业道徳规范体系;一是审计组织体 系的建设,本着独立、高效、权责分明的原则,构建我国社会的审计监督网络,为市场经济体 制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我国现代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还只有二十个年头的历程,无论是 审计理念、审计思维、还是运作模式、管理方式以及有关的规则、准则与国际上通行的还存 在较人的差距在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建设中,应具备卅:界的眼光、包容的精神,注重借鉴和 吸收先进国家制度建设中的优秀成果同时借鉴中要结合木土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根 据审计组织具体的环境条件,注意西方的优秀制度与木土的优秀文化的相互匹配,辩证取舍, 择善从Z必须指出,良好的审计制度体制必须是以良好的政治体制条件为前提的1) 不同的审计主体的核心文化理念无论审计文化形式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是内在的还是 外在的,是精神层而、制度层而的还是物质层而,作为一个市计组织只能根据口身条件和需求 创立带冇自我个性的文化系统从宏观的角度看,不同的审计主体形式冇其带冇共性的文化 核心理念政府审计的“公”政府审计的特点是单向独立,通过白己的职业活动,执行国家 和公众所赋了的任务政府审计人员应当树立起公仆意识和为公众服务的理念,貝-有高度的 责任感和民主意识时刻保持客观公正,建立公开、透明和清止廉洁的审计价值观“,依法审 计”“、秉公审计”“、依程序审计”民间审计的“信”。
人以诚信为木,因此,人的会计 行为必须以诚信为指导,并借以获得合理的价值运行导向诚信是现代会计职业的道德支柱《孟子•万章》记载:“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孔子根据亲身的经验体会, 提出了财务伦理原则 “当”当”的伦理内涵深刻而丰富,会计”当“的内涵之一就是喻意关系人Z间的和谐,从理论上阐述钱粮保管、会计和主管会计等所有相关关系人Z 间的关系,以达到关系人共生共荣和谐与和睦的状态注册会计师应当把诚信作为行业的立 足Z本、立业Z本内部审计的“忠”服务的内向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决定了内部审计机构 的审计结果不具有对外的证明作用但即便如此,内部审计分别作为整个审计体系和内部控 制机构的组成部分具冇内控和外部审计监禅不具备的特姝优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 智能的转变以及内部审计职业化管理的需耍,内审的文化建设也应适应这种外在的变化内 部审计的“忠”要求内审机构和内市人员忠于法律,做好内部监督工作;忠于管理当局,做好 内部控制工作;忠于股东和董事会,做好经济责任审计、任期冃标审计和离任审计等忠诚” 就是要坚持原则,尊重科学,讲求效率,它是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强化内部控制的关 键人们在审计实践中创造着审计文化,审计文化乂能动的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
在新的经 济发展形势F,努力树立高尚的审计风气和审计精神,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职业道徳规范, 形成正确的市计价值观,不仅决定着市计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更是决定审计事业成败关键因 素参考文献[l]Kroeber, A. L&Kluckholn, C. (1952)・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and definitions. New york:Vintage.⑵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M].北京:金业管理出版社,2004.⑶陈正兴,周生春.中国审计文化研究[M].北京冲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4] 桂建平,倪国爱.审计文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5] 石爱中•寻绎审计文化[J]•审计研究,2005, (1).[6] 张德,潘文君.企业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7] 张庆龙.审计资源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岀版社,2006.⑻周生春,陈国营.审计文化的定义、结构及定位[J]•中国审计,2003,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