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历史教学中的幽默艺术艺术教学论文.doc
2页浅议历史教学中的幽默艺术_艺术教学论文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英国学者M·鲍门指出:“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在现代教学中,严肃、传统的教师越来越不适应教学的时潮,逐步走向落后或是淘汰的边缘,而具有幽默感、亲和力的教师越来越受学生喜爱因此在历史课上,如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达到“乐学、会学”的目的,成为了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教学幽默艺术以其较高的审美趣味和显著的教学实效,赢得了一线教师的追捧与青睐 教学中,幽默能给人以亲切、轻松平和的感觉,它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妙趣横生又鞭辟入里所以我认为教学中的幽默有着神奇的功能 一、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往我们的课堂教学忽视课堂气氛,教师缺乏幽默感,语气单调、沉闷,学生苦不堪言而教师的幽默就像是一剂良药,能缓和师生关系,它能使严肃紧张的教学变得轻松活泼教学中,教师机智、含蓄的教学语言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一旦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我们的教学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记得在上《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这一课的时候,讲到农具革新汉朝出现了二牛抬杠的耕作技术,这时学生有点懵了,通过看图片学生有所了解了,最后我又补充了一下:是二牛抬杠,不是二牛“抬杠”,学生恍然大悟,在笑声中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中首先创造两个基本条件“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而教师幽默的语言利于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研究时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样才能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尝试,用不寻常的方法理解事物,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讲到东德与西德的合并,柏林墙的拆除,告诉学生:两兄弟打得再臭也是一母同胞,谁也改变不了,谁也割舍不断血脉亲情这时学生都想到了我国的台湾问题,进一步确定统一是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的 四、利于消除疲劳 历史教学是一个大容量的教学,再加之课时的限制,所以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说是很紧张的,所以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这样肯定会枯燥无味,让学生“谈史色变”幽默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会然一笑,缓解一下疲劳 但值得注意的是幽默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其语言应简洁自然,稍纵即逝。
如果东拉西扯,离开教学的计划和重点,课堂充满了笑声,但不等同于课堂气氛确实活跃了,同时也会挤掉了学生思维训练的时间,这不算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课堂了所以为了合理利用幽默这一艺术,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几种方式 1.妙语开场法 妙语开场法就是指教师开始授课时,用妙言隽语把学生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中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在学生注意力被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所吸引,教师“投其所好”,以获得情感上共鸣,集中学生注意力预备铃响了,学生还没有静下来,其中最前排的一个学生在吃巧克力补充能量,我就趁机问了一下吃的巧克力是什么牌子的,这样我放大声音说:“德芙巧克力是现在人们最爱,那么,同学们知道如今在俄罗斯最畅销的巧克力的本土品牌是什么?”同学们都摇头,我告诉大家是“红色十月”巧克力,“它的厂址还在克林姆林宫附近,为什么?因为人们还没有忘记十月革命”,这样就轻松地引出《俄国十月革命》这课的内容 2.联系现实法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教学幽默不是一大堆笑料的堆积,它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和理解教材,熟悉教材内容,细心挖掘教学中有关的幽默因素,有机地结合教学内容与现实。
如《英国的制度创新》的议会制,联系到现在英国议会的召开中的场景,有时混乱,有时大打出手,布朗首相在乡村拉选票与一位老太太发生的糗事,揭示议会选举的实质,学生在笑声中学习了历史,也了解了现实 3.引用典故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典故这些典故事实上都是一种劝人方式,同样也都包含了诙谐的笑话和知识,要古为今用引用这些典故,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传授的知识,同时也能向学生暗示事理、传递情感、创造愉快的情感如《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的分封制,引用“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深刻了解了分封制之下诸侯对天子的义务 4.合理的自我解嘲 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出现错误的时候,特别是现在学生的知识面在拓宽,接触的新鲜事物较多,所以想有效地驾于课堂又不会限制到学生思维的跃动,在自己出现错误时要以宽容的气度拿自己幽上一默,这样做实际上也就把一个宽容大度、幽默风趣的教师形象耸立在了学生面前自我解嘲策略的运用不仅无损于教师自身形象,相反,还树立了教师威信,融洽了师生关系 幽默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一种以愉快的方式调整人际关系的艺术;幽默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减轻压力,缓和师生关系,摆脱逆境的力量幽默来源于我们对学生的热爱,对教材的认真钻研,对生活的体味,对文学的执着,我们只有做个有心人、心里有爱的人才能在课堂上谱出和谐明快的歌,勾勒出精美绝伦的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