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桩基钢筋施工方案.doc
17页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三淅高速XSTJ-3标项目经理部 桩基钢筋施工方案第一章 编制范围、依据第一节 编制范围本合同段为三淅高速公路西坪—寺湾段(豫鄂界)XSTJ-3标,路线起讫点桩号K15+000~K21+400,里程全长6.4公里为了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本项目施工任务,由集团公司统一协调,在公司内部精选了一批善于打硬仗、素质高的专业施工队来完成本项目钢筋工程施工任务本着“精心规划、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的原则,项目经理部专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写桩基钢筋施工方案 ,其目的不仅在于在施工前对工程进行周密地统筹规划,在施工过程中实施有效地控制管理,最终达到按期交工和取得最优的技术经济效果,而且在于力求达到尽快申报、尽快审批、尽快开工的良好局面第二节 编制依据1、三淅高速公路西坪至寺湾段XSTJ-3《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2、依据本标段投标人的施工能力、现有机械设备、技术实力和类似工程施工实践积累的施工经验 3、由招标文件明确的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963)《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924)《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95-955)《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6)《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13013第二章 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方法第一节 一般要求1)桥梁钢筋加工应在统一的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成型,禁止在每个桥位附近设置简易的钢筋加工场。
2)钢筋原材、钢筋半成品必须搭棚存放 3)钢筋加工区:根据钢筋加工程序合理安排钢筋加工设备的位置 第二节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 ①认真审核结构图纸和钢筋料表,绘制钢筋节点大样图 ② 编制钢筋安装方案,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材料要求 ①钢筋: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进入现场应进行复试,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有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a 钢筋进场检查(1)钢筋进场时,应按表1-3进行外观检查,并将外观检查不合格的钢筋及时剔除钢筋种类外观要求热轧钢筋表面无裂痕、结巴和折叠,如有凸块不得超过螺纹的高度,其他缺陷的高度和深度不得超过所在部位的允许偏差,表面不得沾有油污热处理钢筋表面无肉眼可见的裂纹、结巴和折叠,如有凸块不得超过螺纹的高度,表面不得沾有油污冷拉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表面不得沾有油污(2)核对每捆或每盘钢筋上的标志是否与出厂质量证明书的型号、批号(炉号)相同,规格及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b 钢筋储存(1)钢筋的外观检验合格后,应按钢筋品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类堆放,不得混放,且应设立识别标志。
2)钢筋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宜在库内或棚内存放,露天堆置时,应架空存放,离地面不宜小于300mm,应加以遮盖c 钢筋取样试验(1)按不同批号和直径,按照下表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钢筋种类验收批钢筋组成每批数量取样方法和数量热轧钢筋同一厂别、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60t同一验收批取一组(拉伸、弯曲各2个)热处理钢筋1、同一厂别、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2、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筑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每批不多于6个炉罐号≤60t任选2根钢筋切取,数量2个冷拉钢筋同级别、同直径≤20t从每批冷拉钢筋中抽取2根钢筋,每根取2个试样分别进行拉力和冷弯试验(2)检验合格的判定标准:如有一个试样一项指标试验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判为不合格②电焊条: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经烘干后使用③其他材料:绑扎丝、氧气、乙炔等3)机具设备①主要机具设备: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电焊机、卷扬机、砂轮切割机等。
②工具:气焊割枪、钢筋扳手、锤子、钢筋钩、撬棍、钢丝刷、粉笔、手推车、尺子等4)作业条件①所需材料机具及时进场,机械设备状况良好②钢筋加工厂场地平整、道路畅通,供电等满足施工需求③钢筋方案已审批,作业面已具备安装条件第三节 施工工序第四节 钢筋笼制作安装(1) 钢筋原材的质量要求①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②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③ 钢筋、焊条等原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并在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2) 钢筋加工与焊接①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②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集中下料,分节同槽制作根据桩长、运输、起重设备性能,确定单节钢筋笼长度上、下节钢筋笼主筋接头采用套筒连接,每一截面上接头数量不超过50%,加强箍筋每2m左右设置一道,与主筋连接全部焊接钢筋笼的材料、加工、接头和安装,符合要求,钢筋笼骨架制作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每个断面接头数量不大于50%,相邻接头断面间距不小于1m加工好的钢筋笼按安装要求分节、分类编号堆存③ 箍筋按照图纸施工,间距为20cm(钢筋笼底内喇叭口和桩顶钢筋笼深入墩柱内的外喇叭口箍筋间距为10cm),梅花型牢固绑扎于钢筋骨架主筋上。
箍筋间距控制措施:钢筋笼主筋骨架制作完毕后,在主筋上按20cm间距标示出箍筋位置,按标示出的点位绑扎箍筋④ 钢筋骨架主筋的净保护层厚度为6.6cm,采用焊接定位钢筋,定位筋见下图设置密度沿钢筋笼每隔2m设置一道,同一截面沿圆周布置4处为防止钢筋笼吊安运输过程中变形,每节端头、钢筋笼内环加强箍筋处用Ф16钢筋加焊三角防变形支撑,待钢筋笼起吊至孔口时,将支撑割除4.410710710定位钢筋尺寸图⑤ 钢筋笼内侧四周均匀设置3或4根通长热轧无缝钢管作为超声波检测管(桩径≤1.5m设置3根,桩径大于1.5m设置4根),热轧无缝钢管为φ54*1.4mm,管底采用φ68*6mm规格的套管焊接76*10mm的A3钢板封闭,并与N10钢筋固定连接,绑扎在钢筋笼内侧并等距离分布,中间接头采用φ68*6mm套管周边焊接连接或钳压式接口连接,采用钳压式接口连接时,承插口段U型槽内设置O型橡胶圈,底管加焊铁盖为确保混凝土灌注后管道畅通,检测管安装后,在检测管内注水,其上端口用木塞封闭,严禁泥浆或杂物进入管内堵塞管道声检测管下料长度:嵌岩桩声测管底端距桩底20cm,顶端高于桩顶50cm;摩擦桩声测管底端距桩底50cm,顶端高于桩顶50cm。
3)钢筋笼吊装①采用适合的吊装方式防止钢筋笼变形,采用四点起吊、三点起吊钢筋笼制作好后,用平车运至各桩位,骨架安装采用汽车吊,为保证骨架不变形,须用两点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三分点之间起吊时先提第一吊点,使骨架稍稍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止起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随着第二吊点不断提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检查骨架是否顺直骨架入孔时应慢慢下放,严禁摆动碰撞孔壁第一节钢筋笼放入孔内,在护筒顶用工字钢穿过加劲箍挂住钢筋笼,吊放第二节钢筋笼与第一节对准后进行机械套管连接,然后再下放钢筋笼,如此循环下放钢筋笼时,要缓慢均匀,根据下笼深度,随时调整钢筋笼入孔的垂直度,尽量避免其倾斜及摆动并在孔口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浮笼现象钢筋骨架吊装的允许偏差为: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② 钢筋笼下料时注意保证安装后钢筋笼顶面不低于护筒内泥浆面,钢筋笼定位要准确、牢固多节钢筋笼焊接时监理现场旁站,并留存影像资料。
③ 钢筋笼吊装时、入孔后要准确、牢固定位,为保证骨架的就位,在钢筋笼顶部增设加一道加强内筋及支撑架,骨架下落至设计标高后,根据护桩桩恢复桩位的中心点,校正钢筋骨架的中心后用定位筋和吊筋焊吊固定在钢护筒上,防止骨架的偏位和上浮④ 为防止钢筋骨架在浇筑混凝土时上浮,除设置吊环或固定杆,支撑系统应对准中线,同时当灌注混凝土顶面距钢筋笼底部1米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合物上升到距钢筋笼底口4米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底口高于骨架底口2米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4)钢筋接头ⅰ.一般要求(1)受力主筋的连接仅允许按图纸或按批准的加工图规定设置2)不在图纸或加工图所示位置连接钢筋,应在安设钢筋以前,提交表明每个接点位置的专用图纸3)钢筋连接点不应设于最大应力处,接头应交错排列ⅱ.焊接接头a.为了保证对焊质量,钢筋的焊接端应在垂直于钢筋的轴线方向切平,两焊接端面应彼此平行焊渣必须清除b.本标段桥梁桩基主筋及加强箍筋焊接均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d注意事项:1)钢筋集中加工成型,拖板车运输现场成型必须在模架上进行 2)选择合适的钻头直径,在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发现磨损严重及时补足钻头直径,以保证成孔直径不小于设计。
3)Ⅱ级钢筋直径超过25mm以上的连接采用墩粗直螺纹钢筋接头机械连接,接头必须按照有关试验规范进行试验和验收采用墩粗直螺纹钢筋接头时,应根据不同品牌的钢筋原材料直径负偏差来控制墩粗机内模内径、滚丝机滚丝轮直径和细微调整螺纹套筒的内径使用机械套管的墩粗直螺纹钢筋接头,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螺纹套筒的长度应比《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JG/T 3057-1999)规定的最短长度长1cm,其两端应有塑料保护塞保护,出厂合格证应规范,内螺纹不得有缺牙、错牙、污染、生锈、机械损伤等严重现象 ②钢筋下料裁切时,应在砂轮切割机上切头0.5~10mm,以确保端部平整,不得有马蹄形、挠曲、缺角和与钢筋轴线不垂直的现象,确保钢筋端部顺直 ③机械套管连接时,必须使竖向主筋对号,再同步拧紧套管,使套管两端正处于上下主筋已标明的画线上,否则应重新调整,以确保钢筋连接质量 ④丝头应有塑料保护套,不得有污染、生锈、机械损伤现象 ⑤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JG 171-2005)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确保接头性能检验、套筒检验和丝头检验的抽查验收频率、取样送检的接头数量和批次 第五节 施工要点1)严格控制钢筋制作,建立钢筋下料确认制度,由现场技术人员按照图纸计算各细部尺寸,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及现场监理确认,钢筋工严格按照下料表(图)进行加工成型。
2)钢筋加工前应调直、切头,无局部弯曲,表面无伤痕、污渍、锈蚀等;焊接部位同心,焊缝长度、厚度、宽度满足规范要求;接头位置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加工采用全自动钢筋数控加工设备 3)对于桥位在陡峭山坡上的钢筋笼,可在加工场加工成半成品后现场绑扎,但现场应平整,搭设钢筋绑扎平台,绑扎完成后钢筋笼垫高覆盖存放 4)保护层使用混凝土垫块,垫块强度不小于所在部位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禁止使用塑料垫块和砂浆垫块和钢筋头垫块垫块数量底板不少于6个/m2,侧面不少于4个/m2垫块安装在钢筋交叉点处,使用绑丝绑扎牢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