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原材料的基本指标.doc
17页混凝土原材料的基本指标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米m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质量千克(公斤)kg物质的量摩【尔】mol时间秒s发光强度坎【德拉】cd电流安(培)A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时间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换算关系和说明时间分min1min=60s[小]时h1h=60min=3600s天(日)d1d=24h=86400s 水泥1、 通用硅酸盐水泥不同龄期的强度(单位:Mpa)品 种强度等级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3d 28d 3d 28d硅酸盐水泥42.5≥17.0≥42.5≥3.5≥6.542.5R≥22.0≥4.052.5≥23.0≥52.5≥4.0≥7.052.5R≥27.0≥5.062.5≥28.0≥62.5≥5.0≥8.062.5R≥32.0≥5.5普通硅酸盐水泥42.5≥17.0≥42.5≥3.5≥6.542.5R≥22.0≥4.052.5≥23.0≥52.5≥4.0≥7.052.5R≥27.0≥5.0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32.5≥10.0≥32.5≥2.5≥5.532.5R≥15.0≥3.542.5≥15.0≥42.5≥3.5≥6.542.5R≥19.0≥4.052.5≥21.0≥52.5≥4.0≥7.052.5R≥23.0≥4.5 常用水泥的品种、代号和水泥组分(质量百分比%)品种代号组分熟料+石膏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石灰石硅酸盐水泥P.Ⅰ100────P. Ⅱ≥95≤5───≥95───≤5普通硅酸盐水泥P.O≥80且<95>5且≤20a─矿渣硅酸盐水泥P.S.A≥90且<80>20且≤50b───P.S.B≥30且<50>50且≤70c───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60且<80─>50且≤70c──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60且<80──>20且≤40c─复合硅酸盐水泥P.C≥60且<50>20且≤50e胶砂材料用量表材料用量 材料用量水泥(g)450±2 拌合水(g)225±1标准砂(g)1350±2 ──强度试验各龄期的试体必须在下列时间内进行强度试验: 龄 期 时 间 1d 1d±15min 3d 3d±45min 28d 28d±8h 常用水泥技术要求(以质量分数计,%)品种代号不溶物烧失量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硅酸盐水泥P.I≤0.75≤3.0≤3.5≤5.0a≤0.06cP.Ⅱ≤1.50≤3.5P.O─≤5.0普通硅酸盐水泥 P.S.A──≤4.0≤6.0bP.S.B───矿渣硅酸盐水泥P.P──≤3.0≤6.0b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F──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C── 常用水泥的适用范围水泥品种适用范围适用于不适用于硅酸盐水泥1、 配制高强度混凝土:2、 先张预应力制品、石棉制品:3、 道路、低温下施工的工程1、 大体积混凝土2、 地下工程普通硅酸盐水泥适应性较强,无特殊要求的工程都可以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1、地面、地下、水中各种混凝土工程:2、高温车间建筑需要早强和受冻融循环干湿交替的工程火山灰硅酸盐水泥1、 地下水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2、 一般工业和民用工程需要早强和受冻融循环干湿交替的工程粉煤灰硅酸盐水泥1、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和地下工程:2、 一般工业和民用工程需要早强和受冻融循环干湿交替的工程复合硅酸盐水泥1、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和地下工程:2、 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需要早强和受冻融循环干湿交替的工程 放射性指标限量测定项目限量 测定项目限量内照射指数≤1.0 外照射指数≤1.0 与砂有关的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砂子3.1.1 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μf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其范围应符合系列规定: 粗砂:μf=3.7~3.1 中砂:μf=3.0~2.3 细砂:μf=2.2~1.6 特细沙:μf=1.5~0.73.1.2砂的公称粒径、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应符合下表规定:砂的公称粒径、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方孔筛筛孔边长 5.00mm5.00mm4.75mm2.50mm2.50mm2.36mm1.25mm1.25mm1.18mm630μm630μm600μm315μm315μm300μm160μm160μm150μm80μm80μm75μm 3.1.2-2 砂颗粒级配区 级配区累计筛余 (%) 公称粒径 I区 Ⅱ区 Ⅲ区5.00mm10~010~010~02.50mm35~525~015~01.25mm65~3550~1025~0630μm85~7170~4140~16315μm95~8092~7085~55160μm100~90100~90100~90 砂级配表 公称粒级5.00~ 2.50mm2.50~ 1.25mm1.25mm~ 630μm630~ 315μm315~ 160μm分级质量(%)1025252515 砂每项试验所需要砂的最少取样数量检验项目最少取样数量(g) 检验项目最少取样数量(g)筛分析4400有机物含量2000表观密度2600云母含量600吸水率4000轻物质含量3200紧密密度和堆积密度500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50含水率1000氯离子含量2000含泥量4400贝壳含量10000泥块含量20000碱活性20000石粉含量1600──人工砂压碎值指标分成公称粒级5.00~2.50mm;2.50~1.25mm;1.25mm~630μm;630~315μm;315~160μm;每个粒级各需1000g坚固性分成公称粒级5.00~2.50mm;2.50~1.25mm;1.25mm~630μm;630~315μm;315~160μm;每个粒级各需100g 天然砂中含泥量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3.1.3 天然砂中含泥量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C55~50 ≤C25含泥量(按质量分数计,%) ≤2.0 ≤3.0 ≤5.0注: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应不大于3。
0% 砂中泥块含量应符合表3.1.4 3.1.4砂中泥块含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55~C30≤C25泥块含量(按质量分数计%)≤ 0.5≤ 1.0≤ 2.0注: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0% 人工砂或混合砂中时分含量应符合标3.1.5的规定 3.1.5人工砂或混合砂中石粉含量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55~C30≤C25石粉含量(以质量分数计,%)MB<1.40(合格)≤5.0≤7.0≤10.0MB≥1.40(不合格)≤2.0≤3.0≤5.0 3.1.6 砂的坚固性应采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3.1.6的规定表3.1.6砂的坚固性指标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及其性能要求5次循环后的重量损失%在严寒及寒冷地区室外使用并经常处于潮湿或干湿胶体状态下的混凝土;对于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的地下结构混凝土≤8其他条件下使用的混凝土≤10 3.1.7人工砂总压碎指标值应小于30% 3.1.8当砂中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时,其含量应符合下表规定:表3.1.8砂中有害物质含量项目质量指标云母含量(按质量分数计,%)≤2.0轻物质含量(按质量分数计,%)≤1.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按质量分数计,%)≤1.0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时,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对于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云母含量不应大于1.0% 放射性指标限量测定项目限量 测定项目限量内照射指标≤1.0 外照射指标≤1.0 3.1.11海砂中贝壳含量应符合表3.1.11规定: 3.1.11 海砂中贝壳含量混凝土强度等级≥C40C35~C30C25~C15贝壳含量(按质量计%≤3≤5≤8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贝壳含量不应大于5%。
石子3.2.1石筛应采用方孔筛石的公称粒径、石筛筛孔的公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