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5岁幼儿主题系列活动教案——鸭妈妈与鸭宝宝.doc
7页1.5~2.5 岁幼儿主题系列活动教案:鸭妈妈与鸭宝宝活动目标1. 体验和家长、教师合作游戏的快乐2. 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与视觉追踪能力3. 初步感知颜色分类及点数概念4. 能举手过肩扔球(19〜24个月);能滚球、有方 向性掷球(25〜30个月)活动一:鸭宝宝找朋友活动准备音乐《亲子恰恰舞》 ,节奏棒一对,小鸭贴纸若干张 指导要点1. 播放音乐 《亲子恰恰舞》 ,让宝宝体验和家长、教 师合作游戏的快乐 1 )教师运用节奏棒随音乐邀请宝宝上台,鼓励宝 宝大胆与大家问好师:大家好,我是林老师我们一起欢迎他:“欢迎你,欢迎你,欢迎XXX 2)教师在每位宝宝在胸前贴一张小鸭贴纸,以此 鼓励宝宝2. 指导家长、宝宝与教师一起手拉手转圈圈,让宝宝体验集体合作的快乐师:我们一起手拉手,拉个大圆圈,向左走,向右 走,变大,变小……3. 指导家长引导宝宝与同伴抱一抱、握握手、笑一 笑等师:我是鸭妈妈,你们都是我可爱的鸭宝宝,鸭宝 宝们和我抱一抱吧活动二:小鸭钓鱼活动准备利用运动器械布置若干个鱼池,钓鱼竿、小筐人手 一个,红色与蓝色贴纸,塑料小鱼指导要点1. 出示钓鱼竿,激发宝宝活动兴趣 1)师:瞧,这是什么?是鱼竿呀!鸭妈妈要带着 鸭宝宝去池塘边钓鱼啦!(2)教师介绍“钓鱼”游戏的益处:提高宝宝手眼 协调能力。
2. 出示图片,指导家长引导宝宝认识红、蓝两种颜 色 1)师:这是红色的小鱼(认识红色),这是蓝色 的小鱼(认识蓝色)2)引导宝宝认识颜色的注意点:①教宝宝学会认 识颜色,是宝宝认识事物、发展智力、培养美感不可缺 少的内容②对于 2岁左右的宝宝来说,主要教他们认 识红、黄、蓝、绿四种基本颜色③刚开始教宝宝认识 颜色时,适宜采用“是非强调法”,如,看见几个彩色 的气球,要告诉宝宝:“这个是红色的,这个不是红色 的通过“是”和“不是”一起来强调一个知识点 ——红色如果你告诉宝宝“这个是红色,这个是蓝色, 那个是绿色”,“填鸭式”地让宝宝一下接受这么多知 识点,不但容易使宝宝混淆概念,还会造成宝宝对概念 认识不清④宝宝认识颜色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律:红 ——黑——白——绿——黄——蓝——紫——灰——棕 ( 褐色 ) 3. 引导宝宝基于颜色将小鱼分类 师:鸭妈妈钓上一条红色的小鱼,我们把它送到贴有红色贴纸的盘子里4. 经验讲述:引导家长说说当宝宝钓鱼时,家长在 一旁可以怎么引导宝宝钓鱼1) 家长鼓励宝宝说出所钓的鱼的颜色,边钓边问 宝宝“钓到了什么颜色的鱼”,或者要求宝宝“钓一条 xx颜色的鱼”,并让宝宝把鱼放到相应小筐里。
2) 当小筐里装满鱼后,将所钓的鱼按颜色摆放在 一起,家长鼓励宝宝数一数各种颜色的鱼有多少3)家长引导宝宝看标志按颜色将小鱼分类5. 教师、家长与宝宝一起布置环境师:小池塘在哪里呢?我们一块把它找出来6. 家长引导宝宝参与活动,教师巡回指导1) 25〜30个月宝宝:①在钓鱼的过程中,引导宝 宝说一说“钓到xx颜色的鱼”②重点引导宝宝看标 志按颜色分类2) 19〜24个月宝宝:①引导宝宝手眼协调地钓鱼 ②重点教宝宝认识红色活动三:五只小鸭活动准备 音乐:《五只小鸭》,人手一份小鸭套指指导要点1. 教师操作小鸭玩具,引导宝宝与家长认真倾听歌 曲师:还有五只小鸭可调皮了,它们不听妈妈的话, 跑到很远的地方去钓鱼了,后来,小鸭有没有回家呢? 请宝宝们仔细听一听2. 教师将五只小鸭套在手指上,示范边听歌曲边操 作3. 将操作盘分发给家长,引导宝宝将套指套在手上, 并数一数套指数量师: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点数,给宝宝最初的点数概念数字对于 2 岁左右的宝宝来说很抽象,今天我们 就借助音乐帮助宝宝建立点数概念4. 教师、家长以自身的情绪感染宝宝,带动宝宝一 起表演活动四:小鸭玩球活动准备背景音乐: 《Kickin 'TheCan》 ,小皮球,海洋球, 小棍,玩具箱。
指导要点1. 教师介绍玩球的好处:球类游戏是比较古老的儿 童游戏,球类游戏不但可以锻炼宝宝的手腕力量,还可 以提高宝宝的手眼协调性,增强宝宝的快速反应能力 此外,球具有反弹特性,能使宝宝在玩球时对事物运动 方向的改变产生思考,提高宝宝预测运动方向的能力2. 教师介绍球类游戏玩法 1)捡小球① 家长站在海洋球池内,引导宝宝捡地上的小球扔向家长19 -24 个月宝宝:练习举手过肩扔球25 -30 个月宝宝:练习抬起手臂有方向性地投掷②家长引导宝宝捡特定颜色的球③家长与宝宝交换位置,互相扔小球2) 赶球进洞① 教师出示小皮球与小棍,示范赶小球进洞② 家长与宝宝比赛抢小球,家长赶球,宝宝追赶球 不让家长赶球进洞③ 宝宝练习用小棍赶球进洞3) 滚球、扔球① 家长与宝宝在空地上自由滚球或扔球② 教师指导家长利用玩具箱里的道具吸引宝宝滚球 或扔球3. 彩虹伞游戏1)游戏:小球跳跳跳① 请宝宝把海洋球捡到彩虹伞上② 引导家长与宝宝一起“拉开”彩虹伞,抖动彩虹 伞,让小球“跳”起来 2)骑膝马:小皮球① 家长伸直双腿坐在彩虹伞上,宝宝坐在家长腿上, 家长双手扶住宝宝的腋下,边念儿歌边震颤两膝② 念到儿歌的最后一句时,家长的腿部要出现高度 落差,通过这个落差调整宝宝的语言中枢,避免口吃。
附儿歌:小皮球,拍一拍,拍得重,跳得高,拍得 轻,跳得低,左跳跳,右跳跳,跳到远处不见了!活动反思1. 充分调动婴幼儿及其家长活动情绪以往活动一开始总是让家长与婴幼儿围坐成半圆开 展点名游戏,枯燥乏味,而此次活动运用节奏感强的音 乐将婴幼儿带入活动,让其跟随音乐熟悉老师、同伴后 进行自我介绍,不仅吸引了婴幼儿的注意力,还调动了 家长的活动积极性2. 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活动中,教师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 在每个游戏中都向家长介绍游戏的目的和指导要点,让 家长了解和掌握游戏,同时还注意观察家长的言行,发 现家长有不适宜的言行或错失了好的教育机会,马上和 家长沟通其次,教师能针对不同的教养者运用不同的 指导策略,比如:针对保姆,主要采用“直观模仿性学 习”指导策略,即教师通过对婴幼儿活动的现场指导, 直接向保姆示范指导婴幼儿的内容和方法;针对一般的 父母,采用“尝试性学习”指导策略,在游戏中直接引 导父母根据婴幼儿自身的特点,尝试对婴幼儿进行引导; 对于知识水平较高的教养者,采用“交流性学习”指导 策略,让其体验“尝试实践——组织交流——归纳小结” 的过程这一点在此活动中较为突出,是活动的闪光点。
3. 活动中存在的问题:1)指导语运用上,面对家长与宝宝未做到语气区别教师在活动中能够将每个活动环节的名称、发展目 标、作用以及游戏的玩法、指导要点等,用简明的语言、 有序的动作示范讲解给教养者,但面对婴幼儿时语气略 显生硬,对待婴幼儿语言还要更生动些2)环节时间分配上,轻重不明显,重点环节不突 出由于教师想把每个环节都讲解、示范清楚,导致上 课时各个环节步调一致,在本可以简单带过的过渡环节 上浪费了不少时间,导致精细动作练习临时被删除,使 活动重点环节不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