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落垡镇中学2020年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8页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落垡镇中学2020年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A.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C.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D.议会掌握国家权力参考答案:D2. 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清朝雍正帝时开始设置,由亲信组成②提高清王朝的行政效率③军国大事完全由军机处裁决④军机处的建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雍正帝为办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有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这样,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所以排除③,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朝的军机处3.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学派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重农抑商,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联系本题材料的思想主张“军事力量清除旧的奴隶贵族”“强迫人民群众生产劳动”“商人和知识分子被歧视”等符合法家学派,这些主张应属于法家学派,C项正确,ABD三项均排除4. 某学习小组拟对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 )A.俄国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B.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实践C.巴黎公社革命的发展历程D.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实践参考答案:考点:《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的成立;俄国十月革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上述图片分别显示的是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的尝试、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总结后可知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所以本题选D,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5. 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的权利参考答案:考点:美国的邦联制和联邦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邦联制和联邦制.解答:题中的华盛顿指出的依造“强制力量”去执行好的制度,即是针对邦联制下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A、D两项排除;1787年费城会议召开时,联邦制还没有建立,谈不上巩固,C项排除.故选B.6. 下列法律文献颁布的先后顺序是①《德意志帝国宪法》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④②①D.④②①③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四部法律都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产物,按照历史进程的先后顺序是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和1875年法国宪法,故正确顺序是③④②①,选B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点评:英、法、美、德四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要熟悉掌握相关知识,也要熟悉掌握《权利法案》、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和1875年法国宪法的相关知识7. 新中国建立后,汉语从文风到词汇经历了一次大换血下列流行语体现上世纪90年代时代特征的是A.合作社、大锅饭、大跃进B.市场体制、因特网、绿色食品C.“个体户”“万元户”“一国两制”D.“入世”“和谐社会”“拆迁”参考答案: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合作社”是在三大改造时期,“大锅饭、大跃进”是在1958年出现的,故A项错误;市场体制提出、因特网流行、绿色食品的提出是在二十世纪90年代,故B项正确;“个体户”“万元户”“一国两制”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故C项错误;“入世”“和谐社会”“拆迁”是进入新世纪的流行词语,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阶段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各个阶段的基本史实解题的技巧是,首先判断每个选线中的任何一词的时代性,然后排除即可8. 纪录片《走向海洋》中说,朱元璋坚信“农桑”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这说明A.经济模式与政治决择密不可分B.中华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联C.海禁令主要是内忧外患的产物D.明初海禁令受西方入侵的影响参考答案:A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造就了统治者的固有的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故选A;中华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联严重偏离材料主旨,故选B;海禁令主要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必然的产物,当然外部的殖民威胁加剧了这一政策的出台,故C错误;西方入侵并没有明确表述,故D错误。
9. 下图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徽章,图案设计有着相同的核心要素——工农联盟最能广泛保障此核心要素的政治制度是 A.政协制度 B.人大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参考答案:B10.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和措施充分体现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在这方面的法令和措施是 A.奖励保护工商业,废除清朝苛捐杂税 B.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 C.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 D.焚毁刑具,停止刑讯参考答案:C11. 我们的许多节日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下列节日的由来,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关的是①端午节 ②青年节 ③建军节 ④国庆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B12. 下列言论中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A.事末利(商业)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B.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参考答案:B略13. 赫鲁晓夫经济改革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关于这一改革,说法不准确的是A.针对问题,苏联经济特别是农业形势严峻B.创新突破,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C.下放权力,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D.物质刺激,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参考答案:B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并未改变斯大林模式,即并未创新突破,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先改农业,是针对农业形势严峻现象,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下放了权力,扩大了自主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也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对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个整体认识,例如,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并未创新突破而是小修小补14.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 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15. 下列关于《资政新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太平天国后期所颁布的B.表达了农民阶级的理想与追求C.主张向西方学习D.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资本主义方案参考答案:B【详解】本题要选出错误的选项1859年洪仁玕为改革内政、建设新国家颁布《资政新篇》,时间属于太平天国(1851-1864年)后期,故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资政新篇》主张依法治国、发展工商业、开设新式学堂,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故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不符合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故B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B。
《资政新篇》主张依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产生,开展新式学堂,是向西方学习的体现,故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16. 2004年执政的德国社民党议会党团副主席盖尔诺特·埃尔勒认为:“目前世界格局介于冷战格局消失的后期和多极化形成的初期,在超级大国美国之外,正在出现一些‘次中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所谓“次中心”就是多极格局中的一极B.美国对“次中心”的出现持欢迎态度C.未来一段时间世界不会再有“中心”存在D.“次中心”的出现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参考答案:D17.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参考答案:D18. 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A.资本主义萌芽 B.劳资矛盾尖锐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商品经济发达参考答案:D19. 第一次在中国人面前提出“振兴中华”的是A.孙中山 B.周恩来 C.毛泽东 D.蒋介石参考答案:A20.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图所反映的地方统治格局可能出现在哪一朝代( )A.西汉 B.秦朝 C.西周 D.北宋参考答案:A21. 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这一政策的调整发生在( )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战争之后 D.之后参考答案:C22.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规定了一种所有权转让方式的具体程序,著名法学家盖尤斯曾做过形象的描述:“使用不少于五人的成年罗马公民作证人……买主手持铜牌说‘我根据罗马法说此人(奴隶)是我的.我用这块铜和这把秤将他买下’,然后他用铜敲秤,并将铜块交给买主,好似支付价金这项规定A.推动了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转变 B.体现出罗马公法追求公平公正C. 显现出很强的预防纠纷的功用 D.有利于调整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买主手持铜牌说‘我根据罗马法说此人(奴隶)是我的.我用这块铜和这把秤将他买下’,然后他用铜敲秤,并将铜块交给买主,好似支付价金”可以判断出罗马法在预防纠纷的功能,故本题选择C项;A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B中没有体现公平性;D是《十二铜表法》》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罗马法·特点【名师点睛】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