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指导:专家眼中的两种成功观与教育观.doc
3页家长指导:专家眼中的两种成功观与教育观许多人认为,在一个人取得“成功”之前的全部岁月,就 应该全力以赴地追寻那一份“成功”,除此以外的任何欲望和 追求,都属于非分之想以致于许多家长理直气壮地剥夺了 子女的童年欢乐,他们奉行着古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 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一位母亲居然这 样说她的孩子:“如果我给他一个幸福的童年,那我就可能会 欠他一个体面的成年总之,除了吃苦,还是吃苦这种成 功观和教育观,古今中外都有,更是中国科举时代占主导的 观念我们大概无法要求全社会都摒弃这种观念,但是当代 教育不应提倡这种观念我们提倡的成功观,应该是承认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 各自的价值每一个人生阶段都要努力实现它的价值整个 人生的成功,是每一个人生阶段的成功累加而成的青少年 当然要为成年后担当社会责任而努力学习和锻炼,但是在一 种正常的社会秩序中,他们也应该拥有属于各个年龄段的欢乐特别是参加那些鼓励青少年奋发向上的娱乐活动,应看作构建健康人生必不可少的要素儿童应该游戏、歌唱和画 画,接触大自然这些活动也许与将来考大学全然无关,但 是排除了这些活动,剩下的就是一个残缺的童年,并将为整个人生蒙上阴影。
当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警句几乎家喻户 晓似乎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比拼,在孩子呱呱坠地那一 刻就开始了尽管教育专家反复提醒人们,教育是长跑,不 是短跑,所以起跑时的速度并没有决定性,但是绝少有人听 从规劝,因为他们所害怕的,不仅是输了速度,更怕站不上 正确的跑道在我们这个社会上,难道只有一条跑道才通向 成功,而在其他方向上奔跑的人们都只能无功而终其一生? 不能怪家长们误解了教育,必须承认我们的教育导向乃至用 人单位对人才的认识都是有偏差的以致于在废除了科举制 度100余年之后的今天,虎妈狼爸的教育观念仍然会受到这 么多人的推崇教育实验证明,12年的中小学教育完全有可能缩短到 十年或更短时间,特别是有人指出现在的高三和初三明显是 教育的浪费办一批短学制的学校,包括在若干高校开办少 年班,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要大范围推广,则还有待详 细论证因为缩短学制的主张仅仅考虑了课程内的学习量, 而没有考虑我们还应该引导大多数青少年把知识视野拓展 到课程、书本和电脑网络之外,他们还要广泛地接触社会, 参加文艺、体育和科技活动如果把人生比作长跑,其成功 与否通常并不决定于早几年毕业一名早慧的儿童可能具备比成年人还丰富的知识,但 是要防范儿童思想成人化的倾向,就是说要在鼓励儿童增长 知识的同时,谨防损害了他们那个年龄段应该有的思想和行 为的活力。
如果窒息了童心和创造力,这种童年,绝不能算 是成功的童年有些国家明令禁止学前教育,在小学阶段即使有学生 智力超常,也不准学习额外课程一则在我国流传很广的故 事,是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位幼儿园老师,因为教3岁幼儿认 识了字母“0”,而被幼儿家长告上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 夺了孩子的想象力,最后官司以那位老师赔款而了结这则 故事因其与中国教育理念的巨大反差而受推崇,但是笔者不 以为美国法院的判决足以引为范例,规定学前儿童一定要认 识字母固然是错误的,但是当儿童对字母发生兴趣的时候, 规定他们一定不准认识字母,同样是扼杀儿童求知天性的极 端行为虽然教育不可能完全做到不逆学生的愿望而行事, 但是尽可能地做到因势利导,使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得到保 护、满足和鼓励,却是教育的最高原则之一我们大概还无法把全社会的成功观和教育观统一起 来,但是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儿童和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收 获一份属于他们年龄段的成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 者和家长能够懂得这种成功的意义,通过教育的改进,换一 种平和的心态,来帮助下一代争取人生的成功。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