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汉代墓室壁画的美学风格.pdf
54页洛阳汉代墓室壁画的美学风格美学专业研究生许宜兰 指导教师钟仕伦洛阳汉代墓室壁画是中国的艺术瑰宝.其古拙的艺术风格和娴熟的绘画技法曾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过重要影响,是迄今发现的能够代表汉代绘画发展水平的艺术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洛阳汉墓壁蘧,渊源于中国古代图腾崇拜,以及阴阳五行、天人台一的思想观念在那些生动形象、奇形怪状的绘画艺术背后,蕴藏了汉代先民对天地自然,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表达了他们对生命世界的永恒追求,展现了中国神秘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剐是洛阳汉墓中的}千秋壁画把现代人带到了一个神话般的境域,可以说,集中体现了汉民族文化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反映了古代汉民族的宇宙观念、思想意识和宗教信仰本篇论文从地域历史文化特征切入,运用综合研究方法,着重探讨洛阳汉墓壁画的图像内涵,探寻壁画艺术与儒、道思想的联系以及它所体现出的审美意蕴,并试图对洛阳汉墓壁画中的美学风格做出较为深入的阐释文章共分三部分导言部分,系统地阐述了洛阳汉墓壁画的历史地位,价值、意义和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为了更恰当地理解汉代先民的艺术创造活动,论文在第一章介绍了洛阳汉墓壁画的历史背景,并详细探讨汉代时儒、道思想对汉墓壁画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在这种天人合一、厚葬观念影响下所形成的社会风俗。
同时,根据洛阳汉壁画墓出土的实物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汉代先民的思想做出还原,力求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来理解洛阳汉墓壁厕所表现的历史社会风俗,并相应地做出审美评价论文第二章着重研究洛阳汉墓壁画艺术的圈腾渊源,从中所反映的汉代日常生活中的审美趣味,本文从几个角度探讨洛阳汉墓壁画拥有如此神秘、奇特的图形、图案的原因论文第三章探讨了洛阳汉墓壁画艺术所表现出的古汉代先民的精神世界、美学理想和可贵的人本观念结论:总结前面的论述,进一步阚释洛阳汉墓壁画在世界美术发展史上的坐标位置及美学价值关键词:汉墓壁画 审美内涵 儒家 道家2ne扯妯edcStyleofL∞№唱舭scoesiIlco伍nch锄bcrofH觚D)mas移C蛐didate:XuⅥ.1an SⅡp哪.i曩0E Pm.Zhong蛳·lmAb舳ct Luo№舶∞嘲ill硼n蛐of胁Dyna卿呲a刚枷妣咖iⅡCh咄蛆酏血g lhc gene枷佃of ch划s p咖曲g耐t11IⅫIgh恤ir siⅡIpleⅢI∞phi舐ca由ed aItis6c s白,lc衄d班丘cie呲pajnling s虹u.AIso血ey种mpI妫黜妇讯e ofllIe p习li日曲唱删ol脚肋t ofH蛆D”嘲【ty in Ce咖l PIai璐蛆dhold瓶im岫Dts觚s iⅡChinets獬也舐c hiSto彤The paindng仃al咖蛆ofL∞Y孤g舶∞o嚣谢季n纠嘧妇跚ci曲t tol鞠咀bdief,也叩ghts of也e矗vc d咖曲ls ofⅥ锄d Y鹕and c皿l砌c璐蛔ofb砸a1.Tk∞啊vid粕d粤ot鼯q眦弹IiIl矗n零ll驯ea删托骶mir ofH锄peoplets l口1叭Ⅳledge a乇’out wodd,n砒I聃and∞嘞锄d thejretemal p哪湎t fof life.1如∞tlloughtS and n嘶∞坝l Chinals cu撕lral卿械erio璐唧le砸th pa啦触,嚣peciallytho辩inPU Qi删iuChamb盯删chb血铲oⅢp坼∞m岫e b∽k to a伽时imagc'fepr岱朋惦柚d栅cc如spiI!i扛of瑚士Ilralism and加瞄删cism ofHan刚ets cllltIlm.‘:b缸∞协fized b,re舀伽laI伽dtlⅡ岛thc essay ap哪ics compfeheIIsive∞search幻髓蛐gthe 6弓sc∞s in∞伍n cbanlber and峋r ae酬[bedc g时le卸d 9eeIdngfela拄。
璐h时w∞丑丘爱瞎船aft衄d the l jonfiIci锄Iis幻and喇湖and也eif耻=sth甜cimplj咖唱for恤purpo辩0f d唧expIanali∞tD枷c co眦删∞of池npeOple.m essay has 3 pans:1k袖10d删阻趼s呦ali删ly inl吲即b L∞Y缸g丘鹳c∞sl蛐m玟毗andms蹦ch sin划妇粕d唧.h曲to珊Id盯删mo碍∞IIl剃y ani砸c cr嘶W刹viti豁ofI薹aⅡ俐e,the酬s危丐t cha咿ter in哪L砌嗒tIleif扯s蜘cal∞砌6蚰孤d ill detail p∞bes iⅡ吣也e innl卿∞me amf-uci知isba醛露蕊澉h8聘髓龇彘§∞瞧B鑫s醴珏潍e珠№d鞠睦el诚萄ec毽a瓣棚穗vehi鼬盯ic破ar融les,the al】峨溅tri嚣to show t嘶r hi鼬血=al嘶g谳piG缸l£鹳andtbmlgh谯w触hi蛐叫ical m鼬cfia呈ism and dialecticaI ma柳a1.The鹃c小ld chaptcrfocuses on协e ofigin of an t0枢蕞n柚d i虹拟落出etical∞跏∞切五on’a珏d n蛾nlird one咖d主嚣s掰删s主妇a主主∞,越髓k麟酬p嘲翘d∞c妞lsce潞遍髓洋哦 豫黔瞰滹c粼l豳龇a溉删娥g溺融酝酗碰虹硇i吼嘲重Ient ofL∞Y鱼ng矗黜co燃.甄略骶烈:Fl岱c∞s纽co萤臣n穗跏bef of}§啦D=删A吲蜥e∞瑚嫩糖潍C稍翩瑟i臻雅d铡瓣2导 言洛阳汉代纂葬壁画有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它不仅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成为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思想、社会风俗和绘厕等内容的极其宝贵的资料己故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认为“除了古入的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o但是由于历代战乱,记载秦汉绘画的地面遗物己荡然无存,正因为如此,洛阳汉墓壁画在今天愈显其珍贵,才具有其它文献形式所无法取代的价值和作用在我国北方,洛阳是较早发现壁画墓葬的地区北邙山头少闲土”,洛阳地下是历代众多王公贵族的长眠之地而在洛阳发掘的众多墓葬中,墓中有壁画是一大特色洛阳汉代墓室壁画是附属于墓室的一种绘画形式,它服务于我国古代丧葬礼俗,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时代风貌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洛阳著名的八里台汉墓壁画即被盗往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一大批墓葬壁画相继被发掘出土,洛阳城成为与陕西西安、内蒙赤峰并称的我国三大墓葬壁画分布区三者相比而言,西安壁画墓以唐代为主,赤峰壁画墓以辽代为主,而洛阳壁画墓则包括西汉、新莽、东汉、曹魏、两晋、北魏以及唐宋等朝代,它时代跨度较长,墓葬壁画的主题内容丰富、艺术发展变化的脉络非常清晰,在中国古代壁画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次,洛阳壁画墓时代久远,最早的壁画墓比西安壁画墓早七八百年,比赤峰壁画墓则早上千年。
从洛阳现今发现的壁画墓来看,已发掘出从西汉中期到东汉曹魏时期的汉代壁画墓共计13座,代表性的有洛阳西汉h千载壁画墓洛阳浅井头西汉壁画墓·、西汉打鬼图壁画墓(烧沟61号墓P、洛阳新莽天象神话壁画墓·、洛阳偃师辛村新莽墓洛阳北郊石油站东汉壁画墓洛阳偃师杏园村东汉壁画墓o奠伯赞:‘秦汉史.序》,北京大学出版牡t9昭年,第5页o洛阳博蝣馆‘洛躬h千敖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6期·o洛阳市第二文街工作队:‘洛阳浅并头西汉壁面墓发据简报)'‘文钧',l∞3年,第5期·o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洛阳西汉壁菌墓发曩简报't‘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o洛阳博暂馆:‘洛阳金谷同新莽时期壁西墓'‘文物参考赍辩丛刊)九t 19踮年·o洛隔市文物工作二队:‘洛阳幢师县龋艴面墓漓理报告't‘文物'·19蛇年,第i2明-o洛阳文物工作队:‘河南洛甩北郊末汉壁蕊墓),‘考古’,l鹳1年,第8明-洛阳朱村东汉曹魏壁画墓等共十三座壁画墓以这13个汉代壁画墓为代表的洛阻古代墓葬壁画是中国绘画成熟化的标志,它们以布局宏大、构思巧妙、体裁广泛、想象丰富而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艺术视野这些慕葬壁画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为全国其它地区所罕见,堪称汉代绘画艺术的地下博物馆。
对洛阳汉墓壁画的研究起始于1916年洛阳旧城八里窑(旧误八里台)的一座被盗的西汉晚期壁画墓地,该墓壁画后被运往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中央美院汤池先生根据美国吉·福廷著的‘中国的出土文物》译出一篇‘今藏美国波士顿的洛阳汉墓壁画》,揭开了对洛阳汉墓壁画研究的序幕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贺昌群在其《三种汉画之发现》一文中,首先向国内介绍了这组壁画稍后,朱杰勒在其‘秦汉美术史》一书中也谈到了这批作品20世纪50年代后期,先是1957年洛阳烧沟6l号汉慕的出土,引起学界关注郭沫若、孙作云、夏鼐等著名学者曾先后从壁画的图像内容、绘画风格、历史价值等不同的侧面对其进行考证研究,如郭沫若的《洛阳汉墓壁画试探》、夏鼐的,中华书局,1%2年版,第1136页·了明显的变化,如铁制的兵器、农具、手工工具与牛耕等得到较普遍的推广和使用,全国各地的文化交流和统一的文化面貌也进一步得到加强自西汉中期以后,大土地所有制的地主经济得到发展,为汉代画像墓葬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基础特别是到了东汉时期,土地兼并逐步加剧,豪强地主兼营商业富商大贾兼并土地,形成了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豪强地主经济东汉仲长统称:“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船车贾贩,周与四方,废居积贮,满与都城琦赂宝华,巨室不能容,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伎乐,列乎深堂‘D这种膨胀发展起来的大土地所有制的封建地主经济,推动了汉代厚葬之风和壁画墓葬的盛行东汉朝廷还实行察举孝廉的制度,将奉行孝道变成人们升官发财的必要条件,甚至发展到把墓主人生平最为得意的经历也要用画像的方式搬到墓室的墙壁上来世人常常倾家荡产地为父母修造坟墓,墓室壁画蔚然成风《苟子·礼论》日:“事死如生,事亡如事存践其位,行其札,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圆元帝时,众庶葬埋,旨虚地上以实地下@东汉,光武建武七年春下诏日:“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由明帝永平下诏日:“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于坟土”就充分说明这种现象的盛行人们不仅对当世充满希望,同时对自己死后也产生了无限的追求和幻想他们在享受物质财富丰富所带来的富足人生之时,也奢望死后能继续享用生前的所有,汉代人对于死亡的认识正如恩斯特·卡西尔所说:“生与死之间的界限是易变的因而对神话而言,死亡不再是存在的冥灭,而是通向存在的另一种形式@”因此厚葬之风在当时神仙方术盛行的人文环境中,为人崇尚并风靡社会是其必然人死之后灵魂不朽是汉代上自帝王下至百姓所有人们的共同追求。
两汉时期,由于这种厚葬之风的盛行,建造豪华永固的墓室,并用壁画等形式对墓室进行装饰,以显示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及拥有的财富,成为当时争相效仿的习俗墓室壁画一方面以其画面、线条和色彩;另一方面,又以不同范睥:‘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中华书局.1%5年舨,第16惦页·o米熹:‘四书章句集注'.第—辑,中华书局,第27页o班商:‘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羹鲍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t第307l页·o范呻:‘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中华书局l蛎5年版,第51页o范晔:‘后汉书'卷二‘显拳宗明帝纪,,中华书局i9晒年版-第115页-o[德】恩斯特·卡西尔:‘神化思维,.黄龙保等译,中罾社会科学出版社,19鸵年版,第29页-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