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提分卷.docx
5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石拱(gǒng) 匀称(chèn) 合拢(lǒng)B.推崇(cóng) 暴涨(zhǎng) 混凝土(hǔn)C.侵略(luè) 石砌(qì) 记载(zǎi)D.桥墩(dūn) 河堤(dī) 饮涧(jiān)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渡过 诸城 重重封锁 佳作迭现B.吹嘘 巅峰 名家倍出 眼花缭乱C.宇宙 揭示 惊心动魄 微不足到D.眼翳 舔去 惮精竭虑 入木三分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写文章最忌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
B.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容易生病,儿童医院门前车水马龙,看病的人真多C.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D.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遐迩,“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C.身在边缘之人往往能欣赏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独一无二的独特景观D.通过他一辈子的奋斗,使他的生活状况大为改观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①__________,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②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③__________,从此替爷征《木兰诗》)④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⑤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⑥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默写杜甫《春望》的前四句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苦其心志(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至于鄙( )(4)卒得反国(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喟然叹曰/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B.被服以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故宋昭公亡而能悟/温故而知新D.孙叔敖举于海/所恶有甚于死者3.请翻译下列句子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4.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下面的习题。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1.文中“坦荡如砥”形容的对象是高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空旷、辽阔、平坦)。
2.第二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文中第二段的第一个和第三段破折号的用法有什么不同?4.你怎样理解第四段“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在文中是怎样统一起来的?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1.下列关于两首诗歌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钱塘湖春行》“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场景;《城东早春》首句的“清”字指早春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环境清幽B.《钱塘湖春行》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是实写,白沙堤是想象之景,是虚写;《城东早春》写初春之景是眼前之景,是实写;“花似锦”为想象之景,是虚写C.《钱塘湖春行》颔联和颈联选取有代表性的动物和植物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尾联直接抒情,抒发对湖东景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D.《城东早春》 “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对比,强调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
2.简要分析《城东早春》第二句“才”和“半”两字的表达效果六、语言表达(共10分)解释下列词语1)古朴:(2)推崇:(3)惟妙惟肖:(4)巧妙绝伦:(5)交头接耳:_七、作文(共40分)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提示:①除了题目中提到的事情,还可以写组装玩具、洗涤衣服、打扫屋子等②要把事情的过程写出来,让人了解你是怎么做的③写清做事的顺序,保持前后叙述的连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