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领域教育促进幼儿品德发展的价值.doc
3页浅谈社会领域教育促进幼儿品德发展的价值大一班 黄娟 社会领域教育可以用银行的术语来形容是一种“通存通兑”的状态,但是单列看社会领域活动就是一种品德教育社会领域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和游戏中,通过不同方法和途径潜移默化发展成品德教育与此同时,儿童品德发展是一生最重要的时期,品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所以说培养幼儿品德是实施社会领域教育的重要意义那么,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要从尊敬、关心长辈做起看见过这样场景,在卖玩具摊前一名孩子喜欢上了一辆小汽车,想要爷爷给买,爷爷说:“没带钱,明天再买吧!这时孩子连哭带蹦躺在地上闹起来,还不停的打爷爷脸而爷爷不但没有批评孩子反而对孩子笑呵呵的说:“别哭了,走咱们去买一个一种无奈的感觉突如其来,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但是从现实中发现已经提不起孝顺,就连最起码的尊重都已经没有了最为父母对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不应该顺从孩子,应该给孩子一些相应的惩罚,让孩子知道他的做法是不对,从而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课堂,如果一味的纵容只会让孩子走向弯路,也不利于良好人格和品德形成作为教师培养幼儿品德源于生活,孩子们的一日生活和活动都会渗透品德教育,游戏是最直观的一种手段,而角色游戏成为品德教育的主流,这种主流要为幼儿创设一种环境,在镜中它更能帮助幼儿懂得尊重工作人员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与此同时也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创造了一种氛围。
在“娃娃家”游戏中,“妈妈”要细心照顾“孩子”,“孩子”要尊重长辈,“奶奶”累了,帮“奶奶”捶捶背,“奶奶”病了送她去医院,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游戏让幼儿懂得了尊老爱幼在“医院”游戏中,医生要耐心、细心地为病人看病超市”里的“营业员”要为“顾客”提供方便,开展“送货上门”服务顾客”也要尊重“营业员”的劳动,提倡文明购物在超市购物时,结账时要有秩序排队等候不能加个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着各种角色,逐步认识并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不断学习着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使同情心、责任感得到发展,并逐步养成互相帮助品德幼儿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光靠老师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的实际行动中互相帮助,互相监督,除老师监督外,还需要小朋友之间互相监督以“节约”一事而言,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都是身处“饭来开口,衣来伸手”的家庭环境之中,物质生活要什么有什么,应有尽有,根本不知道“节约”是怎么回事,靠他们自觉是绝对难以实现,除了老师的日常活动教育,还需要监督,老师对小朋友的监督,小朋友之间的监督,让值日生主要发挥监督作用再以浪费粮食为利,现象尤为突出:吃饭时剩饭剩菜倒的现象,眼大肚子饱,就会在造成浪费。
这些现象要靠老师的提醒和教育活动,也需要鼓励幼儿,可以给幼儿小粘贴来鼓励表扬幼儿期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是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也是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渡过程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存在着“重说轻行”的倾向,致使不少幼儿讲起来头头是道,而行动起来却是另一套因此要改变传统说教模式,让幼儿去体验、感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强化使幼儿真正理解行为标准内容和意义,并用这种真正意义认识和指导自己行为,最终达到形成良好行为的目的例如:在大班幼儿遵守规则教育活动中,规则无处不在,大到社会,小到幼儿园那么我们在社会中不遵守规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在幼儿里不遵守规则会带来什么呢?抓住遵守规则教育活动中一个点,在升旗活动中,应该遵守什么规则,从而让幼儿树立良好的品德要尊重国旗,为什么要尊重国旗,要爱祖国,启发幼儿爱祖国意识诚实守信是幼儿品德的一个典型行为,也是社会领域里内容在幼儿里经常发生一种事情就是“将小乌龟放在自己口袋里”在成人眼里这是偷,可是孩子不知道只是好奇心比较强,而且喜欢它就把玩具放在自己口袋了追溯根源是孩子不知道这个东西的归属物应该属于谁,不知道环境不同了,把握一个度,没有这方面意识。
也就是说一种随便意识进而产生,老师发现这种情况时候,应该从尊重孩子自尊心角度考虑,不要在集体面前说这件事情,要和幼儿私聊,尽量让其他小朋友也不知道这件事,因为孩子模仿能力也很强教师进行反思可以拿这个典型设计一次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来告诉幼儿别人的东西和自己东西要分清楚,别人的东西可以用借的方式去请求他人同意,不能形成一种随便就放到自己口袋里行为,自己的东西要保护好,不要丢三落四,也是让幼儿由“他律”转化为“自律”一种习惯形成,一种良好的品德形成幼儿品德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幼儿时期品德教育要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这种价值就需要幼儿园、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这样,让幼儿形成积极的社会情感,从而教师更应该学习和应用有关社会领域发展理论,促使幼儿品德全面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