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秀房沟煤矿二采区设计说明书.doc

165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47066928
  • 上传时间:2022-09-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09KB
  • / 1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秀房沟煤矿二采区设计说明书19前 言 3第一章 采区设计编制的依据 4第二章 采区地质情况 4第一节 采区概况 4第二节 采区地质 6第五节 煤质 10第六节 采区水文地质 12第七节 采区储量计算 13第八节 存在问题与建议 15第三章 采区设计方案 16第一节 二采区设计方案简述、 16第二节 设计简要概述 20第四章 主要设计内容 21第一节 采区上山 21第三节 区段设计 22第四节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的选择 22第五节 首采工作面设计 23第六节 主要硐室 62第七节 采区生产系统 63第八节 巷道断面及支护设计 65第九节 碎部工程设计 65第十节 通防设计及机电设备选型 67第十一节 采区供电设计(二采区变电所) 75第十二节 排水系统设计 81第十三节 施工组织设计 83第十四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84第五章 二采区设计安全专篇 85第一节 矿井主要灾害因素及安全条件 85第二节 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 86第三节 顶板管理 87第四节 井下主要硐室 95第五节 安全出口 95第六节 瓦斯灾害防治 95第七节 采区通风 107第八节 粉尘灾害防治 109第九节 防灭火 114第十节 防治水 125第十一章 电气安全 131第十二节 采区提升、运输 145第十三节 采区避灾、个人劳动保护 159前 言秀房沟煤矿划分三个采区分别为242采区、二采区和三采区区。

      2013年原煤产量71万吨根据采区接替计划,生产重点向二采区转移,为做好正常的采区接替工作,特编制二采区设计二采区设计是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技术政策》、耀州区煤管局的有关技术管理规定和区煤管局批复的二采区设计方案、1993年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四队提交了《陕西省旬耀矿区秀房沟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结合秀房沟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编制的由于设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设计中一定存在缺点和错误,恳请提出批评指正第一章 采区设计编制的依据二采区设计是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区煤管局的有关技术管理规定和区煤管局批复的二采区设计方案、1993年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四队提交了《陕西省旬耀矿区秀房沟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结合秀房沟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编制的第二章 采区地质情况第一节 采区概况1、位置及范围二采区位于秀房沟煤矿井田东部北翼,+1010m轨道巷以北,南接+1010m轨道大巷,北至井田边界,东部以坐标点9号(X=3887517,Y=36560258)和1号(X=3886232,Y=36561313)连线为界,在构造上属向斜的北翼,倾角约2°左右4-1煤层最大埋深479.21m,4-2煤层最大埋深489.14m。

      采区首采工作面E24203工作面切眼与242采区24218工作面留设保护煤柱30.1m,E24203工作面运顺巷道与242采区24228工作面运回顺巷道相交,东邻已关闭玉峰煤矿和薛家寨煤矿走向东西,长度平均2.14公里,倾向南北,宽度平均0.94公里,面积2.01平方公里2、采区勘探程度(1)勘察类型依据《陕西省旬耀矿区秀房沟煤矿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本区构造简单, 4-1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直罗组与延安组含水层,该层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弱井田内岩层产状平缓,平均倾角小于9°,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宽缓的简单向斜构造未见较大断层及岩浆岩影响,其构造类型属简单类;4-1煤层层位稳定,结构简单,煤类单一,煤质变化小,为全区可采的较稳定型厚煤层按《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中有关规定,确定本区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类型,煤层稳定程度为较稳定类型4-1煤层未见伪顶,直接顶厚0.55~7.55m,以灰黑色,灰色粉砂岩为主,见水易膨胀,老顶以中、细粒砂岩为主,厚1.04~2.64m,易垮落底板以粉砂岩和泥岩为主,厚0.88~4.65m,遇水易膨胀4-2煤层基本无伪顶,直接顶为灰黑色,灰色粉砂岩或泥岩,厚0.72~6.04m,遇水易膨胀,易崩解,老顶,以中、细砂岩为主,厚1.09~4.65m,灰色中厚层状,水平层理,易沿节理面张裂,为不坚固岩石类。

      底板为灰黑色炭质泥岩,呈薄片状,易沿层理面张裂,遇水易膨胀厚0.1~3.6m,为不坚固岩石老底板为砂质泥岩,全井田分布厚度0.7~6.63m,吸水易膨胀,崩解,亦为不坚固岩石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7)有关规定,井田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可划分为Ⅲ类Ⅰ型,即层状岩类简单型矿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以裂隙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型,即Ⅱ类Ⅰ型本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2)勘查基本网度根据原勘探(精查)报告对本矿井煤层的工程控制程度,结合矿井开采实际,秀房沟煤矿开采范围内4-1、4-2煤层主体勘查已达到勘探(精查)程度,本次按地质可靠程度将矿井开采范围内资源/储量块段划分为“探明的”、“控制的”和“推断的”三种资源/储量块段勘探报告在既定勘查类型和以往钻探工程布置的基础上,确定钻探工程基本间距为以500m×500m工程基本间距探求探明的(331)资源量;以1000 m×1000m工程基本间距探求控制的(332)资源量;其余地段布置少量钻孔并结合以往钻孔探求推断的(333)资源量3、采区地表情况采区内河谷发育,森林茂盛,山峦重迭起伏,处处可见洛河组砂砾岩形成的陡壁,属中低山区地貌。

      最高点为矿区东南部,海拔+1555.7m4、相邻采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本井田地质构造简单,地层产状平缓,地表水体分布少,流量小,泉水流量甚微从井田内煤层上方三个主要含水层即第四系松散孔隙、裂隙含水层,白垩系下统洛河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和侏罗系中统直罗组下段及中、下统延安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分析,因多数导裂带的最大高度只发展到为隔水层的直罗组上段和宜君组地层中因此,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富水性弱的直罗组下段及延安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充水方式为自煤层顶板裂隙中滴水,淋水,补给源来自含水层,侧向迳流实际开采状况,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直罗组下段及延安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井下基本无涌水量,易与疏干本井田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为以裂隙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型第二节 采区地质井田位于旬耀矿区南部,据地表及钻孔揭露,地层由老至新有三叠系上统胡家村组;侏罗系下统富县组;中下统延安组,中统直罗组;白垩系下统宜君组、洛河组;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全新统冲击层、沉积物现由老到新简述如下1、三叠系上统胡家村组(T3h)为含煤地层之基底湖相沉积,厚度不详全井田分布岩性主要有灰绿色、浅灰色粉砂岩、泥岩组成夹薄层灰绿色细粒砂岩。

      泥岩具贝壳状断口,水平层理发育,性脆2、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为含煤地层下伏地层属残积相沉积厚2.81~38.05m,平均厚度13.81m全井田分布岩性为紫灰、灰绿、紫红、黄褐等杂色泥岩滑面发育,含菱铁矿钙粒团块状构造,易风化,易碎,遇水极易膨胀为K1标志层3、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为含煤地层属一套含煤的河沼相沉积厚1.10~76.50m,平均厚度35.65m按岩性、岩相含煤性自下而上划分为二段三个旋迥现自下而上分述如下(1)第一段即第一旋迥始于延安组底界,止于4-1煤层顶板为沼泽相沉积厚9.50~40.73m,平均厚度18.51m该旋迥底部为滞后沼泽相的灰色、灰褐色的块状砂质泥岩,含植物根化石,滑面发育,团块状,俗称根土岩下部常为充水泥炭沼泽相的中厚层状的灰黑色炭质泥岩,发育微波状水平层理,常见之物化石中上部为4-2和4-1煤层,其间夹有灰白色细砂岩,灰黑色粉砂岩或泥岩顶部常为中厚层状的灰黑色粉砂岩或砂质泥岩,发育水平层理、微波层理,可见小型交错层理,常见植物化石2)第二段及Ⅱ、Ⅲ旋迥厚5.07~57.67m,平均17.14mⅡ旋迥始于K2标志层,止于3号煤层顶板二元结构明显,具下粗上细的特点。

      其下部为灰白色粗、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岩矿鉴定标明砂岩矿物成份石英含量大于70%,长石含量小于15%,分选性中等,孔隙式~接触式泥质胶结发育交错层理,含炭屑和植物杆支化石定为标志层K2中上部以灰黑色、灰白色粉砂岩为主,夹有3号薄煤层 ,发育块状层理,水平、微波状层理,见植物碎屑化石Ⅲ旋迥仅见XF3号钻孔中,其下部为一套灰白色岩屑长石石英粗粒砂岩,向上渐变为灰色粉砂岩砂岩中可见交错层理,粉砂岩中发育块状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4、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为含煤地层上覆地层属半干旱气候下的河流相沉积厚度27.04~57.60m,平均厚度43.82m井田南部有出露该组地层分为上下两段下段厚0.85~40.79m,平均厚度22.08m,底常为一层紫灰,灰白色含砾粗粒砂岩,砾径一般2~5mm,砾石成份以石英为主,由下向上渐细,定为标志层K3,其上以灰绿色、灰白色、灰色长石、石英粗粒砂岩,细砂岩为主矿物成份石英含量65%左右,风化长石约15%;分选性差,孔隙—接触式泥钙质胶结,发育块状层理、大型交错层理5、白垩系下统(1)宜君组(K1Z1)为一套冲积扇沉积,厚度23.44~34.88m,平均31.04m,井田内分布较稳定。

      出露于井田南部岩性为紫灰色、棕红色砾岩砾石成份以灰岩为主,少量石英岩和变质岩砾径5~10cm,大者可达0.5~1.00m次园状,分选性差,泥钙质胶结,砂质充填,坚硬,具迭瓦状构造2)洛河组(K2Z2)为风成沙丘夹冲积扇沉积物厚度20.22~415.15m,平均184.63m下部岩性以棕红色、紫红色中粒砂岩为主,局部夹有紫灰色砾岩薄层,砂岩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分选性中等,泥质胶结疏松发育大型交错层理上部地层以紫灰色、棕红色砾岩为主,夹有棕红色中粒砂岩砾石成分以灰岩为主,次为石英岩砾径2~7cm,最大砾径60cm,多呈扁圆状、椭圆状、滚圆度好,分选性差,泥钙质胶结,砂质充填,地形上呈陡峭山崖6、第四系(Q)厚度0~26.63m,平均厚度8.00m1)更新统马兰组(Q3m)浅黄色亚粘土,夹有钙质结核层,柱状节理发育,分布于山顶或山坡2)全新统(Q4)坡砂物(Q4dl)由砾石、砂土堆积而成砾石成分以灰岩,石英岩为主风化的中粒砂岩和黄土充填其中分布于山脚地带冲积层(Q4dl)顶部为粉砂质粘土层,其余为由砾石、砂组成的砂砾层砾石成分以灰岩为主,沙粒、黄土充填其中,分布于河谷及其阶地之中7、煤(矿)层赋存情况本井田含煤地层为中下侏罗统延安组,含煤3层。

      自上而下编号为3、4-1、4-2号煤层其中3号煤层位于延安组第二段下部,分布于井田北部和南部本井田内不可采4-1、4-2号煤层均位于延安组第一段中上部4-1煤层大部分可采煤层,4-2煤层全区可采井田内含煤地层平均厚度35.65m,煤层总厚平均6.66m含煤系数18.7%4-1煤层位于延安组第一段上部,分布于井田中南部二采区见煤点3个,可采点2个,煤层厚度0.68~2.9m,平均1.80m4-1煤层无夹矸或一层夹矸岩性为黑色炭质泥岩或粉砂岩厚0.20~0.62m,结构简单属部分可采的较稳定型煤层4-2煤层位于延安组第一段中部,4-1煤层之下煤层厚0.68~5.21m,平均厚度3.50m自皮带上山P6导线点以北与4-1煤层层间距开始变为0.8米以下因此只有在皮带上山P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