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沟施工方案.docx
22页6.7 综合管沟工程 龙凤路综合管沟位于道路南侧的绿化带及辅道非机动车道下,设计范围为K0+100-K1+915.5,全长约1.82km综合管沟内收纳的市政管线有:110KV高压电缆、10KV中压电缆、通信电缆、给水管、中水管,其中中水管为预留管位 管沟采用矩形箱涵结构形式,为双仓,其中给水管、通信电缆、中水管设于一仓〔综合仓,净空尺寸B*H=3.4m*3.0m〕;110KV高压电缆、10KV中压电缆设于一仓〔电力仓,净空尺寸B*H=2.0m*3.0m〕6.7.1 综合管沟设计 〔1〕、入沟管线类型及数量 K0+100-K1+915.5段入沟的管线容量:110KV高压电缆2回、10KV中压电缆20回、通信电缆24根、一根DN800给水管、预留一根中水管安装空间,中水管径DN400 〔2〕、 横断面设计 综合管沟标准横断面采用双仓结构形式给水管、通信电缆、预留中水管位共仓〔综合仓〕,综合仓断面尺寸大小为B*H=2.4m*3.0m;110KV高压电缆、10KV中压电缆共仓〔电力仓〕,电力仓断面尺寸大小为B*H=2.0m*3.0m 〔3〕、综合仓设计 通道设计:综合仓设置管道安装、检修及维护通道,给水管道采用平板车运输,通道宽度1.0m; 通信支架设计:通信管线采用支墩敷设,桥架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层分期安装。
中水管预留设计:中水管只预留管位,不设计支墩及管线 给水管道设计:给水管采用支墩安装的形式 综合仓底板采用C15砼向一侧找坡,坡度1.0%,用1:2水泥砂浆抹面,排水沟侧最低点厚度50mm〔含抹面〕 〔4〕、电力仓设计 通道设计:电力仓设电缆安装、检修及维护通道,通道宽度1.0m 高压电缆支架设计:综合管沟全线设置高压电缆支架 中压电缆设计:综合管沟全线设置中压电缆支架 装修设计:电力仓底板采用C15砼向一侧找坡,坡度1.0%,用1:2水泥砂浆抹面,排水沟侧最低点厚度50mm〔含抹面〕 〔5〕、纵断面设计 综合管沟纵断面原则上与道路纵段保持一致,管沟正常段按照覆土不小于2.5m设计纵断面在满足相交管道要求的情况下,设计标高尽可能的高,以减少土方开挖及降低基坑支护成本,管沟最大纵坡为7.93%,最小纵坡为0.22%,最小坡长为36.15m, 〔6〕、防火区设计 综合仓防火分区间通过常闭甲级防火门连通,防火门大小0.7m*1.8m〔宽*高〕,双向开启,常闭防火门不设置自动控制系统 电力仓防火分区间通过常闭甲级防火门连通,防火门大小0.7m*1.8m〔宽*高〕,双向开启,常闭防火门不设置自动控制系统。
〔7〕、灭火器设置 在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两处灭火器布置点,每个点设置5KG装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四具,靠近防火分区两侧防火门设置,进料口夹层设置两具灭火器 〔8〕、附属结构设计 附属构筑物构成:每个综合仓防火分区设置一处进料口,进料口兼顾人员出入功能,综合仓进料口用于水管、通信电缆和中压电缆进料;每相邻两个综合防火分区一端设置进风亭 进料口设计:进料口与人员进出口合建;设计最大的硬性管道为DN800给水管,给水管管长6m,综合仓进料口大小设置为7.5m*1.1m,电力仓进料口大小设置为3.5m*1.0m,沿沟长方向布置,两个分区通过进料口夹层里面的0.7m*1.8m甲级常闭防火门连通 管线接出口设计:管线接出口提供各种管线与用户之间的管线连接;主要为给水支管、中水支管、电力入户管、通信入户管;管线功能不同,对出仓的要求也不同,对于电缆管线主要满足电缆转弯半径的要求,给水管管道出仓必须满足管件的安装要求,两种管线均需保证管线出仓后的覆土要求 〔9〕、预埋设计 吊钩预埋设计:综合仓中水管及给水管上方设置吊钩,吊钩沿纵向每隔5m设置一处 防水套管预埋设计:中水管及给水管出沟及穿越防火分区时均需设置防水套管,水管出沟设置柔性防水套管,穿越防火分区设置刚性防水套管。
综合管沟电力、通信沟外管设计 为保证综合管沟服务道路沿线两侧地块的功能要求,设计综合管沟预留管线出口 管线设计:接线井与综合管沟管线出口间电力采用玻璃钢管连通,通信采用PVC-U 南侧辅道过路管位置标识:综合管沟管线出口通过表示桩标识管线出口位置 〔10〕、施工要求 进出管沟内的管线设置防水措施;施工前复核各管线接出口、各相交管线、规划水系的高程及控制坐标或桩号,并注意平面位置与竖向的顺接;高出地面的构筑物外墙采用面贴文化石装饰,外顶盖采用5mm不锈钢板喷油漆,颜色有业主确定6.7.2 支护、支撑系统的结构设计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范围的土层主要为填土和淤泥,地质条件差,同时管道基坑深度较大,且不同地段管道基坑底的地质条件不同,需根据不同的形式采用相应的支护方式本工程根据基坑开挖深度,管道地基处理方式,以及内支撑的不同采用了五种不同的支护方式〔具体结构图如下〕1、管道基坑支护方式一〔1-1断面图〕基坑深度介于3000~4000mm之间,采用9米长Ⅲ型拉森钢板桩加一道内支撑进行支护,钢板桩之间采用H型钢腰梁进行连接,φ406×10的钢管进行内支撑,支撑距地面1000㎜。
2、基坑支护方式二〔2-2断面图〕基坑深度介于4000~5000㎜之间,采用9米长Ⅲ型拉森钢板桩加两道内支撑进行基坑支护,钢板桩之间采用钢板桩之间采用H型钢腰梁进行连接,φ406×10的钢管进行内支撑,第一道支撑距地面500㎜,第二道支撑距地面2500mm3、基坑支护方式三〔3-3断面图〕基坑深度介于5000~7000㎜之间,采用12米长Ⅲ型拉森钢板桩加两道内支撑进行基坑支护,钢板桩之间采用H型钢腰梁进行连接,φ406×10的钢管进行内支撑,第一道支撑距地面1000㎜,第二道支撑距地面4000mm4、基坑支护方式四〔4-4断面图〕基坑深度介于4000~5000㎜之间,采用12米长Ⅲ型拉森钢板桩加两道内支撑进行基坑支护,钢板桩之间采用H型钢腰梁进行连接,φ406×10的钢管进行内支撑,第一道支撑距地面500mm,第二道支撑距地面2500mm5、基坑支护方式五〔5-5断面图〕基坑深度介于2990~4350mm之间,采用12米长Ⅲ型拉森钢板桩加两道内支撑进行基坑支护,钢板桩之间采用H型钢腰梁进行连接,φ406×10的钢管进行内支撑,第一道支撑距地面1000mm6、基坑开挖方式六〔自然放坡断面图〕基坑深度介于1500~3000㎜之间,采用自然放坡断面形式,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土质状况,确定放坡系数为1:1。
6.7.3 综合管沟横断面图形式 根据工程现场地质状况区分,管沟横断面图分有5种断面形式〔具体断面图如下〕:综合管沟断面类型统计表序号位置共同沟断面类型长度〔m〕1K0+100.00-K0+414.865I型314.8652K0+114.865-K0+479.500Ⅲ型64.6353K0+490.000-K0+619.683Ⅲ型129.6834K0+619.683-K0+970I型350.3175K0+970-K1+014.000Ⅱ型44.0006K1+026.000-K1+171.390Ⅱ型145.3907K1+171.390-K1+903.57I型732.1808K2+771.241-K2+773.40Ⅳ型2.1599K2+787.100-K2+800.000Ⅳ型12.90010K2+822.086-K2+857.636Ⅴ型35.55 6.7.4 综合管沟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 钢板桩施打 基坑开挖、钢管撑支护 排水构筑物设施挖砌 地基验槽处理 垫层施工 底板及底板至侧壁腋角上30cm处钢筋、模板及混凝土施工 侧壁、顶板钢筋、模板及混凝土施工 变形缝、防水层施工 管沟回填 管沟内管线安装。
6.7.4.1 基坑支护、开挖 〔1〕、测量放样按照设计图纸提供的综合管沟开挖边线进行放样,并撒以白灰以作标记;各分段不同基坑支护或不同结构断面形式需采用标志旗插住以作标示 〔2〕、钢板桩、内支撑支护、开挖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及综合管沟设计,本次基坑支护采用“钢板桩+钢管内支撑”支护,钢板桩既起围护作用,同时可以起止水作用;钢板桩采用拉森Ⅲ型,长度9.0m~12.0m,钢管支撑采用φ406*10坡顶设置排水明沟,坑底采用明排降水在拟建沟体两侧800mm宽及顶部500mm厚范围内回填石粉渣位于河道处的管沟基坑开挖时,设计图纸要求在河道两侧围堰处理,截流断水,然后在将围堰内积水用潜污泵抽至坑外后在进行基坑开挖位于鱼塘内的管沟基坑开挖时,将鱼塘内水抽干后进行挖除淤泥回填土方处理后在进行基坑开挖 〔3〕、施工流程本项目基坑支护方法采用钢板桩支护+钢管内支撑支护方式本工程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地基处理方式,以及内支撑的不同采用了五种不同的支护方式钢板桩的打设虽然在基坑开挖前已完成,但整个板桩支护结构需要等地下结构施工和回填完成后,在许可的条件下将板桩拔除才算完全结束因此,对于钢板桩的施工应考虑打设、挖土、支撑、地下结构施工、回填、支撑拆除及板桩的拔除。
断面1-1、5-5一道内支撑基坑支护施工工艺:测量放线→→打钢板桩→→土方开挖至第1层内支撑标高→→第1层内支撑安装→→综合管沟第一次砼浇筑→→模板拆除、外壁防水层施工、回填中粗砂→→综合管沟第二次砼浇筑→→模板拆除、外壁防水层施工、回填中粗砂→→拆除第1层内支撑→→回填中粗砂至管沟顶50cm→→拉森钢板桩拔除 断面2-2、3-3、4-4二道内支撑基坑支护施工工艺:测量放线→→打钢板桩→→土方开挖至第1层内支撑标高→→第1层内支撑安装→→土方开挖至第2层内支撑标高→→第2层内支撑安装→→土方开挖至基坑底设计标高→→综合管沟第一次砼浇筑→→模板拆除、外壁防水层施工、回填中粗砂→→拆除第2层内支撑→→综合管沟第二次砼浇筑→→模板拆除、外壁防水层施工、回填中粗砂→→拆除第1层内支撑→→砼养护至设计要求强度→→回填中粗砂至管沟顶50cm→→拉森钢板桩拔除 〔4〕、板桩的检验、吊装、堆放 ①、板桩的检验对板桩,一般有材质检验和外观检验,以便对不合要求的板桩进行矫正,以减少打桩过程中的困难外观检验:包括外表缺陷、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端头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项内容 ②、板桩吊运装卸板桩宜采用两点吊。
吊运时,每次起吊的板桩根数不宜过多,注意保护锁口免受损伤吊运方式有成捆起吊和单根起吊成捆起吊通常采用钢索捆扎,而单根吊运常用专用的吊具 ③、板桩堆放 板桩堆放的地点,要选择在不会因压重而发生较大沉陷变形的平坦而坚固的场地上,并便于运往打桩施工现场堆放时应注意: 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板桩要按型号、规格、长。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