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医学专题—手足口病防治汇总24582.ppt

29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86709075
  • 上传时间:2024-09-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19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手足手足(shǒuzú)口病防口病防治治高桥卫生院袁国彪   肖培胜第一页,共二十九页 手足手足(shǒuzú)口病概述口病概述 •手足口病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kǒuqiāng)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第二页,共二十九页 病理(bìnglǐ)病因 •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简称为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为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主要感染对象是5岁以下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可以通过玩具、食具(shí jù)、鼻咽分泌物、飞沫等途径传染,以出疹、发热 为特征,潜伏期为3—8日第三页,共二十九页 潜伏期潜伏期 •该病的潜伏期为3~8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流行期间(qījiān),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第四页,共二十九页 手足口病(kǒu bìnɡ)图片•口腔(kǒuqiāng)第五页,共二十九页 手足(shǒuzú)口病图片•成人(chéng rén)也可发病第六页,共二十九页 传染源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liúxíng)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liúxíng)间歇和流行(liúxíng)期的主要传染源 第七页,共二十九页 病毒体•手足(shǒuzú)口病病毒示意图第八页,共二十九页 传播方式传播方式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tōngguò)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tōngguò)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tōngguò)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第九页,共二十九页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rénqún) •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huòdé)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huòdé)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第十页,共二十九页 手足口病(kǒu bìnɡ)图片•口腔(kǒuqiāng)•手部                         足部第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流行流行(liúxíng)方式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fā bìng),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fā bìng)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fā bìng)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天津市两次较大流行,托幼单位儿童发病(fā bìng)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fā bìng)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流行流行(liúxíng)特点特点    本病常易在托幼机构中发生(fāshēng)集体感染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手足口病”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欧美及亚洲等地没有严格的地区性,“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第十三页,共二十九页  临床临床(lín chuánɡ)特征特征: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yètǐ)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第十四页,共二十九页 贴图•手部的图片(túpiàn)第十五页,共二十九页 诊断诊断(zhěnduàn) • 手足口病只是可引起口腔溃疡的许多种传染病中的一种,另一种常见的口腔溃疡的原因是口腔疱疹病毒感染,它使口腔和牙龈产生炎症(有时称口炎)•  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

      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biāoběn)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第十六页,共二十九页 主要主要(zhǔyào)诊断依据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kǒuqiāng)、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第十七页,共二十九页 鉴别(jiànbié)诊断•  (1)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目前有7个血清型、65个亚型主要侵犯猪、牛、马等家畜对人虽然可致病,但不敏感一般发生于畜牧区,成人牧民多见,四季均有口腔粘膜疹易融合成较大溃疡,手背及指、趾间有疹子,有痒痛感•  (2)疱疹性口炎四季均可发病,以散在为主一般无皮疹,偶尔在下腹部可出现疱疹•  (3)疱疹性咽颊炎,可由CoxA组病毒引起,病变在口腔后部;如扁桃体、软腭、悬雍垂,很少累及颊粘膜、舌、龈不典型、散在性HFMD很难与出疹发热性疾病鉴别(jiànbié),须做病原学及血清检查。

      第十八页,共二十九页 手足(shǒuzú)口病的治疗•  1、一要到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卧床休息 •  2、必要时可服用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口服药物 •  3、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每天2-3次•  4、注意口腔皮肤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同时注意看护病人,防止(fángzhǐ)其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 第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护理护理(hùlǐ)对策对策•      1、避免让孩子与患儿或有可疑症状者接触,吃东西前一定(yīdìng)要洗干净手,不要随意使用别人的餐具或其他生活用品,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  2、如果孩子被感染,一定要很好地卧床休息,发热时多给喝温开水,宜吃清淡稀软的饮食,患儿嘴痛时注意给吃低温食物,疼痛厉害不能进食时要及时去医院输液,补充身体所需的热能  •  3、注意让患儿注意卫生,对于粪便应马上进行处理,便盆、衣裤要及时注意消毒,保护手、脚部的皮肤及衣着、被单的清洁,避免污染破溃的疹子,勤给患儿洗手,并且将指甲剪短,以防抓疹子而造成皮肤感染第二十页,共二十九页 手足(shǒuzú)口病的并发症•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bìngdú)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躁、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尔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预防预防(yùfáng)原则原则 I•  (一)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liúxíng)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二)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三)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四)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预防预防(yùfáng)原则原则II•  (五)流行时,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六)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七)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九)医院(yīyuàn)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九页 提示提示(tíshì)•       1、对于患病宝贝,一定要从发病开始隔离7-10天,以免传染其他孩子(hái zi)•  2、饮食宜清淡无刺激性,忌食辛辣、鱼、虾、肉类等易使病情加重的食物 •  3、饮食温度不宜过高,食用过热的食物可以刺激破溃处引起疼痛,不利于病变愈合•  4、虽然手足口症类似水痘,一般能很快痊愈,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细心呵护,注意预防隔离,以防扩散流行当妈咪不能识别这种病时,要去看医生,对可疑孩子都要早诊早治早隔离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九页  预防 预防(yùfáng)控制措施控制措施 •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tújìng)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九页  个人 个人(gèrén)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  4.本病流行期间(qījiān)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九页 (二二)托幼机构及小学托幼机构及小学(xiǎoxué)等集体单位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的预防控制措施  •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xíguàn); •  6.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第二十七页,共二十九页 谢谢(xiè xie)大家!2009年3月第二十八页,共二十九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手足口病防治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dàliàng)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

      2、如果孩子被感染,一定要很好地卧床休息,发热时多给喝温开水,宜吃清淡稀软的饮食,患儿嘴痛时注意给吃低温食物,疼痛厉害不能进食时要及时去医院输液,补充身体所需的热能4、虽然手足口症类似水痘,一般能很快痊愈,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细心呵护,注意预防隔离,以防扩散流行第二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