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在软弱地基处理中的应用.doc
9页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在软弱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摘要: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在软弱地基处理上的应用十分广 泛,处理效果显著,处理后可很快投入使用本文结合工程 实例,在介绍工程存在的软弱地基问题上,提出了采用水泥 土搅拌桩来处理软弱地基文章还对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工 艺、质量控制及质量检测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水泥土搅拌 桩技术施工中的注意问题关键词: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处理;施工工艺;质量控 制;质量检测1前言我省存在较多软弱地基,在工程施工中,导致地基承载 力往往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地基进行加 处理目前,水泥搅拌桩技术在处理软弱地基上是比较广 泛的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 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 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 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处理效果显著,处理后可很快投入 使用下面,就介绍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2工程地质状况某混凝土防洪堤近10.1km2000年以来,混凝土防洪 墙的地基处理全部采用了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和水泥土 搅拌长短桩复合地基,通过对已建成的混凝土防洪墙沉降定 期观测发现,沉降已经完全稳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完 全满足混凝土防洪堤工程对基础处理的要求,已取得了良好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混凝土防洪堤工程比较长,且大部分堤段是将原土堤 段改建成混凝土防洪堤,堤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 层、第四系冲湖积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沾土、淤泥及粉细 砂、砂卵石层、下第三系粉砂岩,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如 下:(1) 人工填土层•素填土:稍湿〜湿,稍密〜中密,软塑〜硬塑,以粉 土、粉质粘土为主,局部段含较多砂质粘土,夹树根等植物 叶径,局部间夹碎石、瓦片等杂物,属防洪大堤堤身土•吹填土:湿〜饱和,软塑〜流塑,以砂质粘土及粉质 砂土为主,属近年来的吹填层,层厚(3. 0〜5. 3) m2) 第四系冲湖积层•淤泥(Q41):灰黑色,灰色,湿〜饱和,软塑〜流塑, 富含有机质,有腥臭味,含粉土及粉质粘土,、粘土等,偶夹砂层厚(1.0〜9. 4)•淤泥质土(Q4al):黑色〜灰黑色,软塑〜流塑,湿〜 饱和,含植物叶茎,有臭味,夹有粉质沾土泥团层厚(0. 3〜1.6) mo(3)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褐色、灰黑色、灰色、软塑〜 流塑、稍湿〜饱和,中压缩性,局部段含粉土,砂质粉土,少量卵砾石,粉细砂等层厚(1.7〜13. 2)•粉土:灰色〜灰黑色,灰黄色,含水饱和,软塑〜流 塑,下部呈现淤泥质,并具腥味,偶夹粉质粘土泥团。
层厚 (2. 0〜7. 8) mo•粉细砂:灰黄色、灰色、灰黑色、饱和,松散〜稍密, 含粉土局部夹圆砾层厚(0.5〜3.0) m,一般(0.5〜1.0)•砂卵石:灰色、灰黑色,饱和,稍密〜中密,砾石粒 径一般为(l〜8)cm,最大迗18cm,胶结一般,分选性一般, 磨圆度较好全场地分布,层厚(11. 1〜17. 5) m4)下第三系(E)钙质泥质粉砂岩层•粉砂岩层:紫红色,强风化,为场地基座3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概况该混凝土防洪堤工程,原设计为取土灌注桩,由于地基 处理占投资比重大、施工速度缓慢,特别是软弱的的淤泥区, 施工设备无法进场施工等因素,在2000年以后实施的混凝 土防洪墙工程全部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在设计 时充分考虑了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性能和防渗 性能,将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用作承载和防渗处理设计 主要指标如下:①根据现场地基地质条件,在7mX12m的混 凝土防洪墙分缝块上设计了布桩60根、72根和84根3种方 案,桩径为0500mm,桩顶高出建基面50cm,桩身进入砂研、 石层50cm;②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后,要求复合地基 允许承载力不小于170kPa:单桩允许承载力不小于140kN;③ 桩身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为15%〜18%;④ 施工时搅拌桩的垂直偏差度不得超过1.5%,桩径偏差不得 大于5cm;⑤对于试桩达不到承载力要求的特殊地质地段, 采取加桩处理,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
长短桩均为水泥土搅 拌桩,长短桩成梅花状交错布置,短桩长度为建基面以下5m, 且全程复搅4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4. 1施工工艺本工程采用SP-5A单头大扭矩和SP-5F双动力多头深层 搅拌桩机,该设备可以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用于喷粉或喷 浆,施工工艺如下: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施工顺序为:测量放样一钻机就位一 下钻一钻进结束一提升一提升结束一重复搅拌1) 测量放样:根据地质情况由现场监理人员审核确 定布桩方案,再根据布桩方案放样2) 下钻及钻进:钻进过程中需喷射压缩空气,若喷浆,则在下钻的同时启动送浆栗,使加固土在原位搅拌且钻 至设计深度,此时,下钻速度控制在(0.6〜0.8) m/min3) 提升:提升时速控制在(0.6〜0.8) m/min,搅拌 速度控制在30转/min左右4) 提升结束:当钻头提升至高于设计构造物基底50cm 时,发送器(或水泥浆泵)停止喷射水泥粉(或水泥浆)5) 重复搅拌:为使软土与水泥搅拌均匀,再将搅拌 机边旋转边沉入土中,至设计深度后,再提至高于设计构造 物基底50cm,关闭粉体发送器或水泥浆泵,钻机原位旋转, 排空管道内剩余水泥后,钻头提出地面终孔4.2施工质量控制(1) 测量放线复核,重点对控制性轴线、桩位进行复 查,满足要求后方可就位开机。
2) 各施工参数应依据设计要求,进行室内与现场对 比试验,取得经验参数并经试桩试验检测合格后,再进行大积施工(3)搅拌桩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5%,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4) 水泥浆液须按设计(或试桩确定)配比拌制,搅 拌均匀、输送连续,不得离析5) 打桩过程因故中断而续打时,为防止断桩或缺浆 (粉),应使搅拌轴下沉至停浆面以下100cm,待恢复供浆 (粉)后再继续喷浆(粉)提升6) 严格控制桩深、复搅下沉和提升速度以及栗送压力,桩顶50cm范围内,因其土压力较小,搅拌质量差,在 平整场地时,其地面标高要比设计构造物基底高出50cm,搅 拌桩仍施工到地面待基坑开挖时,将上面50cm挖去,确 保水泥土搅拌桩的质量7) 制桩完成后,须迗到要求的龄期后方可进行开挖8) 施工记录应详细记录钻机每米下沉或提升时间, 供粉(浆)或停粉(浆)时间,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cm,时 间误差不得大于5s9) 确保水泥土搅拌桩长度,每根桩成桩结束后应及 时检查水泥喷入总量5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检测 本工程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联合检测:(1) 目测法:在成桩7d后,开挖(0. 5〜1.0) m深基 坑,测量桩位、桩间距,检查桩数,符合要求后,通过目测 群桩桩顶看是否平齐,桩体是否圆匀,有无缩颈和凹陷现象, 桩身有无水泥结块或夹泥层,颜色深浅是否一致,并用手感 知桩身松散或硬结程度,来判断桩身水泥土的搅拌均匀程 度。
2) 低应变动态检测法:在桩顶中心用尼龙棒等垂直 施加一冲击力,使桩质点受迫振动并产生弹性波,沿桩身下 传播该振动信号被置于桩顶的加速度传感器接收,传至桩 身完整性检测仪,经检测仪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 处理和初步分析,数据采集结束后再用专门软件在计算机上 作详细分析,综合时域曲线和频谱图形,评价桩身质量(即 桩身的完整性、搅拌的均匀性、连续性等和桩身水泥土抗压 强度)城北防洪墙在2005年度工程共抽检918根,其中桩 身连续性好、桩身规则、喷粉均匀、无缺陷存在的有823根, 占抽测总桩数的89. 65%;桩身连续性尚好、但存在有桩头破 损、桩头强度偏低、局部喷粉不均等的有95根,占抽测总 桩数的10. 35%o(3) 静载试验法:静载试验法是在桩体迗到一定龄期 后,对单桩或复合地基通过具有一定刚度的压板加载来测试 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包括单桩静载试验和复合地基静载试 验防洪堤2005年度工程分三段进行了检测,其中盐关至 马家吉堤段共进行了 4组静载试验,丹洲隔堤进行了 7组静 载试验,盐关段进行了 1组检测,均能满足设计要求6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 由于原地勘资料不够详细,工程沿线长,对于布 桩的形式确定,完全依靠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和监理工程师的直觉判断, 随意性较强,对工程质量和投资控制较为不利。
2) 由于原状取样检测少,又无法每处去做实验配比, 水泥的掺入量无法准确得出,从整个实施过程来看,水泥浪费较为严重3) 在软基上的防渗墙施工,最初采用SP-5A单头大 扭矩深层搅拌桩机实施,在开挖后,发现有搭接不连续的情 况,后采用SP-5F双动力多头深层搅拌桩机连续施工,效果 较好4) 喷浆和喷粉的问题,喷浆和喷粉的选择与地基土 的含水量及其性质有关粉体喷射搅拌桩适用于软土地基天 然含水量在35%〜70%之间在喷粉量相同时,其强度随天然 含水量的降低而增大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在小于35%时不 宜采用喷粉的方式,可选择喷浆方式5) 空中障碍物对施工设备影响的问题,防洪堤丹洲 隔堤段有2条500kV和1条220kV的高压输电线路,由于搅 拌桩机的高度近20m,安全距离不够,设计将水泥土搅拌桩 复合地基变更为旋喷桩,工程造价增加较多在保证桩施工 深度不变或增加的情况下,而占用上部空间不变或减少,应 该是设备改进的一个方向6) 复合地基检测:由于防洪工程受季节限制,而桩 身检测强度是以90d龄期为其强度的标准值,本工程静载试 验一般仅取28d左右龄期强度做为推算90d龄期强度的依 据,且试验点太少,导致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偶然性。
7)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水泥土搅拌桩单 桩承载力的关系: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的平均允许承载力公式为:[P 复合]=mX[P 桩]+ (1-m) [P 土]式中P复合一复合地基的平均允许承载力; m—置换率;P桩一搅拌桩的允许承载力;P土一天然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不容置疑,桩的强度将直接影响复合地基的强度,假设 桩的强度不断增加而土的强度依然不变,按照公式的计算, 复合地基的强度也会不断增加,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只 有当天然土的强度也增强时,整个复合地基的强度才会增 加所以桩的强度应适度,要和天然土的强度相互匹配反 过来桩的强度很低,这当然也是不行的7结语水泥搅拌桩是复合地基的一种,,实践证明,该技术在 软基处理中具有效果明显、施工速度快等优势,处理后可很 快投入使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只要我们严把设计关及 施工关,采取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那么水泥土搅拌桩 的质量就能得到保证,就发挥出水泥土搅拌桩应有技术特 点参考文献:[1]王良发.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J].科技视界,2012年10期[2]刘韶华;聂维岭;赵忠宽;李彬.浅谈水泥土搅拌 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验方法[J].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2年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