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诗词教法与课程设计下.ppt
206页第八章 对对子、填诗条 与打诗钟,,,对仗,又称对子,文章中的对仗,古人亦称之为骈句、偶句、俪(丽)辞传统中国的教育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对对子的能力这不仅是因为科举考试的敲门砖——八股文、试帖诗一定要用对仗,也不仅因为作诗总不免用到对仗,还因为骈偶是中国文字独有的特点,从两汉到唐,骈文一直是文章正宗,只有顺利通过对对子的训练,才算真正进入了中国文学之门名人与对对子,鲁迅少年时在三味书屋念书有一次,寿镜吾教学生对课,有个调皮的同学趁老师外出,到老师课桌上偷看对课的题目这个学生为了得到个好成绩,就悄悄问鲁迅:“‘独角兽’对什么比较好?”鲁迅随口答道:“四眼狗那时人们叫戴眼镜的人为“四眼狗”,而寿老先生也是戴眼镜的课堂上,寿老先生说“独角兽”,这个学生马上就说“四眼狗”这下可把寿老先生气坏了,他责问那个学生说:“‘独角兽’是麒麟,‘四眼狗’是什么东西?你把骂人的话也拿来对课,真是不长进!”鲁迅用书遮着脸,暗暗发笑接下来,有的同学有的对“两头蛇”,有的对“三脚蟾”,有的对“九头鸟”而鲁迅根据《尔雅》这本书,对了个“比目鱼”寿老先生听后,用手摸着胡子,连连点头说,“独”不是数字,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字,但有双的意思,把鲁迅大大夸奖一番。
抗日战争期间,时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的刘湘在前线与日军稍一短兵相接,便告败退不久在武汉病死刘湘死后,有“四川怪人”之称的刘师亮为他写了一副挽联: 刘主席千古,中华民国万年 喻指:刘主席对不起中华民国一九三二年,陈寅恪受清华国文系主任委托,代拟入学考试国文试题试卷中有“对对子”一题,陈先生的上联是孙行者,有答题者答作“祖冲之”,并非最佳答案 正确答案是胡适之苏轼诗: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 韩卢合起来是犬名 胡、孙合起来也是一个词的谐音:猢狲陈寅恪:一副好的对子,必具正反合之三阶段对一对子,其词类声调皆不适当,则为不对,是为下等,不及格即使词类声调皆合,而思想重复,如《燕山外史》中之‘斯为美矣,岂不妙哉’之句,旧日称为合掌对者,亦为下等,不及格因其有正,而无反也若词类声调皆适当,即有正,又有反,是为中等,可及格此类之对子至多,不须举例若正及反前后二阶段之词类声调,不但能相对,而且所表现之意义,复能互相贯通,因得综合组织,别产生一新意义此新意义,虽不似前之正及反二阶段之意义,显著于字句之上,但确可以想像而得之,所谓言外之意是也此类对子,既能备具第三阶段之合,即对子中最上者鲁迅以比目鱼对独角兽,与清华考生之以胡适之对孙行者,都是第三层次的对联。
而以祖冲之对孙行者,以两头蛇、三脚蟾对独角兽,则是第二层次的合格对子 以九头鸟、四眼狗对,则是声调平仄问题,不及格 还有一个勉强适合的对:三足乌陈永正先生招收古典诗歌文献学博士,所出的入学试题,必须要求对出三十个对子陈寅恪先生在出了大学国文入学试题后,又出了研究院入学试题,有一道题出的是下联:少小离家老大回,要求对出上联 对孙行者为胡适之的,是周祖谟先生,后来成了著名的语言学家; 对孙行者为祖冲之的,是钱伟长先生,后来成了著名的物理学家对《唐伯虎点秋香》桥段的分析,工对二则: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八目共賞賞花賞月賞秋香,,半工对二则:画图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童可笑可笑 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我上等威风显现一身虎胆 你下流贱格露出半个龟头,不成对三则: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犹且三心两意一等下流你家坟头来种树 汝家澡盆杂配鱼鱼肥果熟入我肚 你老娘来亲下厨,,对仗本为中国文字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现象,如《尚书》中:“满招损,谦受益”、《老子》里:“大音希声,大器免成”,后来用在诗里,比在文章中更加讲究,上下联如果对仗,是不能出现重复的字词的。
汉代在楚辞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辞赋,赋是一种有韵的文体,前面已经介绍过又因为注重对仗,发展出了骈体文骈体文不必押韵,如果也押韵,就叫作骈赋骈体文因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故到宋代又称四六我们所熟悉的沁园春这个词牌,其对仗句如: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如弓……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辛弃疾) 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刘克庄) 皆从骈文句法来由骈文和诗中的对仗,发展出相对独立的对联艺术 一面是近似于文字游戏的民间艺术,如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一面则是求美求雅有诗意的雅联如: 光风霁月人千古,碧叶红莲水一方江西星子县爱莲池联,乾隆间举人曹龙树) 泛洞庭湖八百里秋波,挂席来游,三楚风涛携袖底 邀太白楼一千年明月,凭栏远眺,六朝烟景落樽前 (吴汝纶题金陵湖南会馆),,四杰五言,齐名不忝生斯世 一抔六尺,宰相安能失此人 (王翼奇题临海骆宾王祠) 注:武后听诵骆宾王讨武曌檄,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瞿然曰:“宰相安能失此人”文已在兹,千顷波涵一湖碧 树犹如此,十杉叶映九峰青 (王翼奇题平湖东湖风景区),,给孩子留作业: 让孩子们到名胜古迹去,抄写对联回来,自己查找工具书解释,大家一起评选最佳对联。
可采用的工具书有《佩文韵府》、《辞源》、《全唐诗典故词典》、《全宋词典故词典》等对于初学诗者,可以从练习对对子开始声律启蒙》是骈文式的对子,先熟读、背诵,但练习对对子,一开始不要练习骈文式的对子,要从一言到二言到三言再到五言、七言这样练因为这样较易掌握诗的对仗 奚囊,学生作业评点,1、露冷知蝉静 风暖归竹喧 2、海岛烟波杳 蓬莱云中现 3、春暖花偏落 茶凉人不觉 4、花落春仍在 席空息尚温 5、碉楼余落日 素帘透斜月,,1、露冷知蝉静 风凄觉雁哀 2、海岛烟波杳 江心薄雾清 3、春暖花偏落 夜深蟪更鸣 4、花落春仍在 月升夜渐来 5、碉楼余落日 大漠缀繁星,,1、露冷知蝉静 雨凉现蛙鸣 2、海岛烟波杳 山村云岭围 3、春暖花偏落 秋凉叶却黄 4、花落春仍在 雪融冬犹存 5、碉楼余落日 礁石伴朝霞,,1、露冷知蝉静 叶落见菊开 2、海岛烟波杳 山村云雾深 3、春暖花偏落 秋寒雁南飞 4、花落春仍在 叶黄秋刚来 5、碉楼余落日 白塔映浮云1、露冷知蝉静 酒酣惊客迟 2、海岛烟波杳 梅庭雪风香 3、春暖花偏落 杯停酒尚温 4、花落春仍在 星沉夜未央 5、碉楼余落日 神霄漏飞星,,1、露冷知蝉静 花香梦蝶飞 2、海岛烟波杳 西湖碧柳清 3、春暖花偏落 庙高客自寒 4、花落春仍在 夜来鸟不惊 5、碉楼余落日 碧海泛莲舟,,1、露冷知蝉静 雨急洗翠深 2、海岛烟波杳 山村雨雾急 3、春暖花偏落 月寒柳正眠 4、花落春仍在 夜垂月更明 5、碉楼余落日 暗殿绘残云,,1、露冷知蝉静 霜寒晓鹤哀 2、海岛烟波杳 山村谷水浓 3、春暖花偏落 夏祺雁却南 4、花落春仍在 日升月尚存 5、碉楼余落日 绮阁纳流霞,,1、露冷知蝉静 云暖见雁归 2、海岛烟波杳 山林泥泞多 3、春暖花偏落 秋凉叶更归 4、花落春仍在 月圆人未还 5、碉楼余落日 围屋始升烟,,1、露冷知蝉静 秋深叹月清 2、海岛烟波杳 山坡池水明 3、春暖花偏落 秋凉叶不归 4、花落春仍在 叶飘秋又来 5、碉楼余落日 溪水送斜阳,,1、露冷知蝉静 天高任鸟飞 2、海岛烟波杳 沙漠云雾现 3、春暖花偏落 情起人却走 4、花落春仍在 鸟鸣山却空 5、碉楼余落日 田园上孤烟,,1、露冷知蝉静 夜凉听鹤吟 2、海岛烟波杳 天朝雪径迢 3、春暖花偏落 冬寒梅愈娇 4、花落春仍在 梅凋伊未来 5、碉楼余落日 尘牖映斜晖,,1、露冷知蝉静 水清晓荷香 2、海岛烟波杏 青山云海松 3、春暖花偏落 秋爽叶还枯 4、花落春仍在 叶零秋还来 5、碉楼余落日 孤城渺云烟,,1、露冷知蝉静 林清闻鹿呦 2、海岛烟波杳 竹深斜阳照 3、春暖花偏落 月圆人不齐 4、花落春仍在 人走茶余凉 5、碉楼余落日 残湖空青风,,1、露冷知蝉静 人闲数花飞 2、海岛烟波杳 天山玉雪寒 3、春暖花偏落 雪白松自青 4、花落春仍在 雾浓月犹明 5、碉楼余落日 斜巷舞清风,,露冷知蝉静 听雪晓夜深 海岛烟波杳 汀州暮霭深 春暖花偏落 秋霜夜正凉 花落春仍在 蝶飞香犹飘 碉楼余落日 绮阁弄婵娟(落日、婵娟,意思对而字面不对。
1、露冷知蝉静 秋寒觅蚁难 2、海岛烟波杳 坪洲暮霭沉 3、春暖花偏落 夜清雨愈淅 4、花落春仍在 舸停水自流 5、碉楼余落日 汉壁响钟音,诗条,诗条亦称诗谜,是从古人诗中空出一字,用〇替代,把空出的字和其他四个意思相近的字书写在一起,让人选择的游戏五言如:水烟〇作雨错疑将频寒(五),,〇有好文章吾君可为真(四)山〇树欲迷浓深高多重(一),,问君〇如何意合欲事乐(二)英雄血〇枯已未泪汗早(三),,夜读一灯〇知亲寒明分(五),,七言如: 七言 〇家门外野棠红伊君旧谁我(三)一〇秋水镜湖居湾溪池泓帘(五),,月映〇窗夜色新纱幽孤寒茜(二)客里逢〇望月明君秋交人时(四),,梧影萧疏〇晚晴弄映趁喜宜(一)故行莲步倩〇扶侬谁人君郎(三),,日移花影上窗〇纱香来帏帘(二) (世界书局编《古今诗学大全》625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老师在带领学生做游戏时,可以预先从前人较冷辟的集子中找句子,挖去一字,另找四个字混在一起,给同学选择让学生谈选择的理由,自己再来分析 也可能出现学生选的字意境高过原作的情况这时候惟一的标准就该是诗的格律问题所以,对初学者只挖二、四、六的位置,这样,只要掌握了格律,那些不符合格律的干扰项就可以先剔除掉了。
诗钟,诗钟原出福建,其法用细线缠香,线尾挂一铜钱,其下承一铜盘,香尽线断,铜钱落盘,这时就要交卷,故名诗钟其法限以七言诗一联,大类分为分咏格和嵌字格分咏格上下句各咏一事物,所咏二物要求绝不相关,但上下句并成一联,又是浑成天然,十分之难如:,,驴 梅 生子可怜真不肖,得妻如此复何求杨贵妃 煤 秋霄牛女长生殿,故国君王万岁山潘金莲 蟋蟀 瓶梅春影孤臣泪,窗月秋声怨妇词谢良佐)庸医 八字 新鬼烦冤旧鬼哭,他生未卜此生休张伯驹,集唐诗),,嵌字格相对简单,即给出两个绝不相关的字,规定好在七言中居第几字,要求写出一副天然浑成、对仗精工的对子自第一字至第七字皆可,分别曰凤顶、燕颔、鸢肩、蜂腰、鹤膝、凫胫、雁足而一般则说一唱、二唱直至七唱如近代诗人陈宝琛所作:,,淡头一唱: 淡比诗人从品菊,头看穷子不羞蓬武平七唱: 精舍面山才数武,小池涨雨欲全平突蒙四唱: 秋来何突风鸣树,云过犹蒙雨满山街手六唱: 醉归扶掖劳街卒,少作流传愧手民谢良佐:《诗钟》,见张伯驹编著《春游琐谈》,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现场作业,一、五言 江云头唱 如:江笛秋宵永,云笙客鬓衰 二、七言 青红三唱 如:谁谓青春能做主,自来红日不留情。
第九章 五绝格律及诗例详解,,绝句的得名,误:绝句即截句《岘傭说诗》提到:“绝句,盖截律诗之半即把一首律诗,或截头,或截尾,或截中间 正:在魏晋南北朝五言古诗大行其道的时候,民间歌谣盛行,而民间歌谣多以四句为一组文人们受此启发,也以四句为一个创作单元,又由于前人早就把四句为一组的诗,称为“绝句”或“断句”,因此就沿用了“绝句”的概念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A、仄起不入韵式这种格式在五绝中最为常见B、仄起入韵式,,,,C、平起不入韵式,,,,D、平起入韵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