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嫗变.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6891055
  • 上传时间:2022-0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嫗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嫗变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华英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十年來,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人贡献,在高 等职业教育继续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12成为关键性的问题,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 特殊性,其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很人的不同,正经丿力着从传统的 质量标准向全新的质量标准嬢变的过程,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川不断探索,寻找符合现代高 等职业教育要求的质量目标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质暈标准的特殊性1、面向对象的特殊性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人众化的产物,当前,从高职院校学生本身来说,高考 入学分数较低,基础知识薄弱,自觉性差,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差异性较人,给学校教 学和管理带來很多现实问题许多学生找不到人生的日标,厌学情绪浓厚,从用人单位反 馈的信息可以看出,血对企业一线的工作,很多毕业生不会做、做不好出现这种情况, 除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外,还比较突出的反映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没育以人为本,缺乏相应 的培养模式和质量标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依据人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对不同的 学生确定多样化的培养规格和日标、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 展,在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用与学科教育不同的方 式组织教学,使教学史适合开发他们的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教育内容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是职业能力的 培养主要表现是教育口标的职业性、教育质輦评价的社会性、教育过程的生产性、教学 内容的实用性等高等职业教育的知识结构主要是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确定的,要求学生 在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基础上,主要掌握与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的质量观 要根据上述特点,在质量日标川引入企业对学生的质量要求,引进企业现场管理的要索, 创造对学生企业化的管理氛围,注重学生实践动于能力的评价,摒弃学科性的分数式质量 评价体系3、 评价标准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技术皿用和实践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主要部分,要求学生能灵活地将 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和具体职业岗位中,满足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教 育应该具有1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其质量评价应关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 色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要,满足学生终身职业学习的需要,满足人的潜能 发展的需要,质暈标准不应表现为静态和单一•化,不应由教育者来规定,而应由受教育者 及教育成果的使川考來判断,树立人众教育的质量观。

      如果川精英教育的学术性质量标准 來衡量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在许多人的心H小必然是失败的、低质量的教育①要把高职院校的补会认可度、毕业生为社会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 标要在山场标准取向的前提下,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的互动统二、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嬢变的关键性因索1 •传统学科体系的影响未能彻底消除日前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基木是由三个方血转变而来,即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 和小专升格,前两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是按照本科或压缩木科的模丈办学,老中专虽 然対职业能力有一定的涉及,但在精英教育的体制下,走的基木上也是学科体系办学的道 路,因此以这些学校为基础形成的新高职,学科性教育是轻车熟路,要适丿应现代高等职业 教育的要求,就要进行颠覆性的改革,这种改革由于受到社会环境、资金投入以及人员观 念等方面的制约,必然是痛苦的、难以推进的从2006年开始的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 设是带有鲜明引导作川和强制效应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向职业型转变的有力措施,但在深 度和广度上还存在不足学校希望改革却难以得到社会的冋丿应,校内改革又受到投入不足 的制约由于改革不到位,课程模式基木没有实现转换,去掉一些概念性、口号性的东 西,高职高专课程设计从整体上仍贴近学科性教育,它产生的效果必然是使高职高专毕业 生在知识结构上不如本科,而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又远未掌握。

      2. 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措施流于表血由于缺少有利的体制和机制保障,使企业没有实质性的参与办学,使得1=1前的校企合作 停留于个别试点,缺乏整体实施,校企合作在培养职业化人才中作用不明显在教学过程 中,受到教学条件的制约,开设职业日标不需要的基础课程过多,高职学生必须的职业能 力训练时间不足,使学生专门技术的掌握停留在体验层血,远未达到职业需要的程度教 学形式仍主要是课堂讲授,缺乏对具体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关键能力的分析,史缺少对国际 上已非常成熟和通川的关键能力培养方武的学习和借鉴,使毕业生在职业关键能力上与企 业界的要求差距较人这种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出现系统性偏差造成了就业市场的结 构性矛盾表血上看职业需求趋向饱和,而一-些紧缺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较人、而 适应者其少因此,必须要尽快调整高职人才培养和实际需求之间的偏差,必须把就业导 向的课程改革作为当务之急,必须建立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质暈的明确日标2②3、 办学条件不能适应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作为新兴的教育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体现在许多方血,但无论哪方血特色的形 成都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条件作支撑,办学条件的质址直接影响到办学特色的形成。

      如培养 技能型人才与培养传统的学科型人才相比,高职院校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而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校内外人量的实训教学环节为保证实训教学效果,实训 教学应有充足的设备,使学生真正得到动于锻炼和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只得到教师演示或 学生“蜡蜓点水”般的体会另外,实训设备应与实际现场中的设备类似或一致,不能使 川技术寿命LL经终结的、过时的、淘汰的设备,否则就无法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到实用的应 用技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索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有专兼结合的教师组成由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是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中专学校 升级而來的,因此师资力量的更新跟不上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要求;从普通高校毕业的教 师缺乏职业院校教育要求的专业技能,兼职教师的使用与管理也不能适应高职教学的要 求由于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投入不足,许多学校缺少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最基木的设施和 设备,教师也缺少进修提高的机会,综合办学条件难以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三、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嫗变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异关键不在于层次的高低,而在于实践性、技术性或 应用性的要求显著不同,因此提高教育质量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线,遵循职业教育的 规律和特点,形成新的质量标准,要在分析高职人才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等职业教 育存在的问题,以人才培养模武的创新来带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姐变。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决定质量标准嬉变的成败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工程需要将补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转变成学生培养的质彊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受经济发展的“需求驱动”非常明显,产业的规模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规 模,产业的性质和内容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和专业设置;产业的结构决定高等职业教 育人才的需求结构和需求规格;产业的发展速度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产业的发展 水平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高等职业教育要体现经济产业的发展要求,首先就要 有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能够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 建设、办学条件、课程改革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决定着质量标准姻变的成败2、人才培养模式的观念性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能脱离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不能脱离学校发展实际情况,就口前我 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水平而言,“前厂后校”和“前校后厂”模式是能够迅速见效,迅速实 现质量标准嫗变的有效举措1)“前厂后校”模式“校企合作”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探索一种校企双方共赢,能充分调 动企业合作积极性的合作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前厂后校”模式就 是把学校办到企业去,依托企业主体,形成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适应企业发展的办学 模武。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学习、实训、生活均与企业一体,充分体会企业文化,学生带 薪顶岗实习等一些高等职业教育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轻松的实现这种模式办学以企业为 主体,使企业在办学效益、吸纳人才等方血得到较人的收益,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办学的 积极性,人才培养真正实现了贴近企业、贴近实际、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实现了学校、金 业、学生三方共赢,同时解决了学校办学条件不足、教改力度不够等深层次的问题2) “前校后厂”模式随着招生规模的扩人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实训对学校的压力越来越 人,而作为办学主体,血向广人学生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方血,探索科 学高效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步骤前校后厂”模式就是把企 业建在校内,创造条件,自办或引进与学校专业相关的企业,使学生在企业进行轮训,参 与实际生产过程,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质址要求学生在校内完成全过程工程实训, 毕业实现“零距离”上岗③3、以动态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质最工程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也不应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而应是 与时俱进、动态发展,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培养模式都应随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 化。

      ④日标是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丰富实践的体验和多种方式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进 取、崇尚实践的工作能力,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和脚踏实地的丁作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通过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尽量给学生以最人的发展空间, 鼓励学生学会生存,合理白我设计、自我学习与自我发展,只要抓住质量建设这个关键因 索,高等职业教育就--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的产业升级提供一支源源不断的高技 能人才队伍参考文献:《高等职业教育质暈保障体系的比较研究与启示》缪宁陵;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职教探索与研究,2007年04期3页《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质量评估方案的硏究与实践》鲍洁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社科 “十五”规划项目结题报告35页2007年3月《就业导向下职业教育体制与模武改革创新研究》王维新;昊说忠;向敏;湖南工 程职业技术学院;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1期51页《高职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观的探讨》张力军;河北冇油职业技 术学院;石油教育2007年04期9页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