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馆员职业高原现状调查.docx
7页高校档案馆员“职业高原”现状调查 周华青[摘 要]文章采用问卷方法从层级高原、内容高原和中心化高原三个维度对浙江省高校的档案馆员进行职业高原调查,并运用spssll.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发现:档案馆员普遍存在职业高原的现象,但程度并不严重;女档案馆员比男档案馆员更易达到层级高原;中老年档案馆员比青年档案馆员更易达到层级高原和中心化高原;教育程度越高,出现内容高原和中心化高原的现象越低,反之越高;是否是重点院校对档案馆员职业高原现象无显著影响[Keys]高校档案馆员; “职业高原”;现状调查一、“职业高原”的内涵1977年,美国职业心理学家Ference最早提出“职业高原”的概念,他认为“职业高原是指在个体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阶段,个体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Veiga在1981年对此概念进行了扩充,认为职业高原是指由于长期处于某一职位,从而使得个体未来的职业流动的可能性很小概括来说,职业高原主要包括三层意思: (1)个体在职业发展上接受更大挑战、承担更大任务的可能性很小 (2)个体在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上处于一个职位变动相对缺失的时期,并且与个体的职位晋升密切相关 (3)职业高原一般被视为个体在职业生涯中的峰点,是职业发展向上运动中工作内容、责任、挑战、压力的相对静止或者终止,是职业生涯发展上的一种“停滞期”。
关于职业高原的具体结构,Mlliman在1992年提出了职业生涯高原两维度的观点,即层级高原和工作内容高原层级高原是指个体在组织中未来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工作内容高原是指个体掌握了与工作相关的所有知识和技能,工作缺乏挑战性我国学者谢宝国认为中心化高原也是职业生涯高原的一个维度,中心化高原是指在当前层级水平上,向组织重心转移的可能性很小这种三维度结构得到了很好的实证支持,因而本研究采用职业高原的三维度结构二、研究设计(一)调查目的与方法此次调查面向浙江省拥有档案馆的所有高校,力图通过问卷调查,探求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以及不同区域、不同性质的浙江高校档案馆员在层级高原、内容高原和中心化高原上的特点,以期对浙江省高校档案馆员职业高原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08年4月向浙江省内25所高校的档案馆发放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72份,实际回收I72份,有效问卷168份二)研究工具本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学者谢宝国编制的问卷为模版,对问卷内容略作修改与调整问卷包括16个项目,层级高原4个项目,内容高原6个项目,中心化高原6个项目问卷项目的反应方式为Likert 6点(1表示完全不同意.2表示比较不同意,3表示有点不同意,4表示有点同意,5表示比较同意,6表示完全同意),其中有3题是反向题,采用与Likert记分顺序相反的计分方式加以处理,分数越低说明达到的职业高原程度越高。
为了保证问卷的可信度,在每个维度上都设有表达相同意思但表述不同的测试题三)数据获取与处理对回收到的168份有效问卷,我们首先用百分比的统计方式对其个体属性进行分析,结果进行如下:(1)女性档案馆员占83.3%,男性16.7% (2)档案馆员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61.9%,45岁以上的占38.1% (3)教育程度为专科以下的较少,占29.8%,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有70.2% (4)省会与非省会城市的档案馆员人数相当,比例分别为54.8%和45.2% (5)非重点院校的档案馆员多于重点院校,占63 .1%,重点院校所占比例为36.9%.当然这与所隶属的高校在浙江省的分布有关然后应用spss11.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独立样本T检验)的分析,得到了职业高原三个维度——层级高原、内容高原、中心化高原在五个个体属性——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所在区域和隶属高校性质的不同水平上的显著差异数据当sig值小于0.05,就可以认为差异显著三、调查结果与分析问卷按照里克特量表的要求设计,采用Likert6点计分方式,因此对相关项目进行加总分析。
问卷的分数范围从16分到96分,分数越低说明达到的职业高原程度越高调查结果显示:最低分是25分,最高分是76分,均值是50.7分,中位数是50分浙江省档案馆员的职业高原呈现正态分布,普遍存在职业高原的现象,但是职业高原的程度并不严重问卷设计了4道层级高原的题目,总分最低为4分,最高为24分,中值应该是14分内容高原和中心化高原各有6道题目,总分最低为6分,最高为36分,中值应为21分分数越低说明达到的职业高原程度越高一)性别与职业高原由表l可知,男档案馆员的层级高原均分是14.286分,超过中值;女档案馆员均分11.928分,不仅比男档案馆员低,并且低于中值2分左右可见,女性档案馆员不仅比男性档案馆员更易达到层级高原,并且层级高原的程度较高可以说,在高校档案馆中,晋升之路对女性来相对比较困难在内容高原和中心化高原上,男女档案馆员没有明显差异,女性在内容高原上的分数较高,男性在中心化高原上的分数较高但是,两者的分数都低于中值因此,在高校档案馆中,女性和男性从工作中得到成长感以及获得组织中心决策的机会都不高,但是两者没有太大的区别二)年龄与职业高原从表2中可以发现,中老年档案馆员在层级高原上的均值是10.594分,中青年的均值是13.385分。
中老年档案馆员的均值低中青年档案馆员3分左右,与层级高原的中值相差3.5分,可见对于中老年档案馆员来说,晋升的可能性已经非常渺茫在中心化高原方面,中老年的均值要比中青年低将近4分,表明他们在向组织中心移动的动力和机会是远远低于中青年但在内容高原方面的差异却不是很明显总体而言,中青年的工作还是体现出一定的活力和动力的,这和大部分的工作类型相似,高原现象具有随年龄增加而递增的属性三)教育程度与职业高原从表3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学历对高原现象的影响在层级高原方面,数值的差距不是很大,但都比较低,分别是11.760和12.559,说明他们在向上层级别的移动高层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差距比较大的是体现在内容高原和中心化高原方面内容高原,本科学历及其以上比专科学历及其以下高出2分左右;中心化高原,本科学历及其以上比专科学历及其以下高出3.4分内容高原两者的分值与中值比较靠近,说明在工作的技能和知识方面,不同教育程度的员工得到了不错的满足感但是,专科及其以下的中心化高原均分只有15.840,比中值低了5分左右,因此具有高学历的工作人员在向组织核心层移动的可能性更高,机会更多四)院校属性与职业高原从表4中可见,不管是何年龄段,还是何地区、性别,工作人员对于提升自己层级的动力都不是很强,在是否是重点院校方面也是一样,只有12分左右。
而在内容高原和中心化高原方面,重点院校档案馆的分值都要略高于一般性的院校档案馆因此,是否是重点院校对浙江高校档案馆员职业高原现象无显著影响四、结论1.浙江省高校档案馆员普遍存在职业高原的现象,但是职业高原的程度并不严重2.浙江省高校女档案馆员比男档案馆员更易达到层级高原,在内容高原与中心化高原上没有显著差异3.浙江省高校中老年档案馆员比中青年档案馆员更易达到层级高原和中心化高原,但在内容高原上差异不明显4.对浙江高校档案馆员的影响体现在内容高原和中心化高原上,教育程度越高,出现内容高原和中心化高原的现象越低,反之越高但教育程度对层级高原没有显著影响5.是否是重点院校对浙江高校档案馆员职业高原现象无显著影响注释:【l】Ference, Stoner, &Warren, Managing the career plateau[M].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7.【2】Veiga, Plateaued versus non-plateaued managers career pattems, attitudes and path potential(J] .Academy of Manage-ment, 1981, 24 (3): 566-578.【3】白光林.“职业高原”现象新析【J】.商场现代化,2007. (10).【4】 Millian&Causes, Consequence and moderators of ca-reer plateauing【D]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rua, 1992.【5】谢宝国,职业生涯高原的结构及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雷艳萍]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