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正确认识语文积累.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31070352
  • 上传时间:2023-12-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正确认识语文积累──对《语文课程标准》中“积累”的解读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魏春峰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那么,该如何正确认识语文积累呢?一、语文积累是现代课程论在语文课程理念中的一种折射现代课程论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明确基础教育是公民教育教育要为大众提供必需的语言、知识、价值观的课程,给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机会,所以非常强调课程对未来公民的适用性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希尔斯(E.D.hirsch,Jr.)教授认为,学生们从学校获得的东西是人们具有的共同的“背景信息”这些“背景信息”帮助人们拥有普遍的经验,是赋予生活以意义的人类存在不可或缺的条件学生在语文教育中要获得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首先当然应该是语文积累,是对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积累这些积累是一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不具备就谈不上有发展机会这意味着学生通过语文课程,要达到一定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水平具体来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言积累的基本理念,正是对语文“核心知识”“核心知识课程”的确切描述它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如识字和写字,掌握最基本的字、词,积累大量的词汇等,这是语言发展的基础。

      二是语言运用规律的积累口语交际、阅读、习作,都有自己的规律了解这些语言规律是语言发展的内核三是规范语言的积累,如教材文本的学习、记诵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等学生通过规范语言的学习,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提高认识,更重要的是为语言发展获得了借鉴另外,从《语文课程标准》所反映的课程结构来看,语文积累还体现了语文内涵的拓展,起到整合原有相互隔离的课程内容的作用比如,语文学习除了语言积累,还必须注意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语言学习就是语言文化的学习语言学习并不是孤立的,它和民族的文化紧紧相连,和生活实际紧紧相连可见,丰富文化积累、生活积累既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又是促进语言发展的手段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实践性,可以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通过对生活的了解、参与、改造来实现二、语文积累不是一个结果的描述,而是一种状态的描述语文积累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而是一个有众多心理因素参与的复杂学习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提到语文积累时,用了“丰富”“有”等描述体验性目标学习水平的词,表明语文积累是一种持续的学习行为,同时也是具有个体色彩的价值尺度当然,积累过程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对此语焉不详,但是我们应当认真地研究探讨。

      以语文积累中的语言积累为例,语言积累不止是对语言博闻强识,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理解,就是明白语言含着的意思,把握住它内在的说法理解的任务主要是准确地“再现”,是积累的起始环节感悟,就是通过熟读成诵,从对象的内容信息中引发自己的感想,悟出自己的收获感悟是学习者语言积累的较高层次,它能够推己及人鉴赏,就是通过欣赏性的阅读、感受、品评、体味,揣摩表达的方法技巧,汲取艺术营养鉴赏实现了由内容到形式的过渡,是积累的更高层次记忆,就是将自己学习的收获加以归纳整理,存入自己的经验库,并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记忆是积累的末端环节,最终决定着积累是否有效语言积累的这些过程,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第一,理解、感悟、鉴赏是积累的基本条件这里的理解、感悟、鉴赏是就学习者知识背景而言,不一定要很深入,可以是浅层次的,但却不能完全缺失没有理解、感悟、鉴赏的记忆只能是机械记忆机械记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积累第二,理解、感悟、鉴赏、记忆四个环节不能绝对分割它们如调色板上的颜料,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理解中往往有感悟,有鉴赏,也有记忆;记忆中又会有新的理解、感悟、鉴赏第三,四个环节是一种认知心理过程,但这些环节又不是绝对不变的,有时还可以略过或省去其中某个或某些环节。

      第四,从理解到记忆,积累往往需要循环往复多次,不是一次完成的文化积累、生活积累与语言积累有共通之处,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语文课程标准》在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很好的提示:1.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教学环境要“信息化”“生活化”传统的语文学习只重视课本,忽视了母语学习的特殊性其实,语文学习无处不在《语文课程标准》单列一章,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列举的资源达21种之多,此外还特别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国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2.学习方法要“活动化”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规律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积累、生活积累都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理解、感悟、记忆、运用语言文字的具体训练自然而然地进行的,不能脱离语文学习另搞一套三、改革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充分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这是语文课程新观念的折射,切实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落实的目标目前有些教师对语文积累的理解过于片面,视野不宽,针对性不强如何真正有效地创设教学环境,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积累,还需要做许多工作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些视点:一是从课程结构上把握语文积累。

      人们都在强调积累重要,但究竟该进行哪些方面的积累呢?我们不能局限在语言层面,还应考虑文化积累、生活积累要跳出“小语文”的习惯思维,如果仅仅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视野当然就很难拓展开来,“语文”丰富的文化内涵就不会受到重视,“语文”本应有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就会被忽略这样的语文积累只能造就出唯书唯上、缺乏灵性的“书呆子”,却很难培养出富有个性、充满创造欲望的现代公民一旦视野被蒙蔽,在语言积累方面,则要么只强调语言材料的积累,似乎只要记住一些好词、好句,语文积累就大功告成;要么只强调语言典范的积累,似乎只要多记诵名家名篇,就水到渠成:至于语言规律的积累,因为怕别人说是在作繁琐分析,就不敢涉猎这些都是对语文积累的片面理解二是科学地把握语文积累的内涵首先,语文积累是个过程,它不是机械地抄抄写写,也不是死背词语解释、语段、篇章当前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积累,需注意纠正以下倾向:1.忽视语文积累的记忆与理解、感悟、鉴赏等环节的联系,把积累变成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知识的机械累加理解文本的具体意义,识别内容的具体特征,了解内容之间、内容与原经验结构之间的具体联系,是有效积累的前提。

      把学习者的理解、感悟、体验逐出积累的领域,一味强调记诵,只能是事倍功半许多人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重读”传统为理由,为不求甚解的读书辩护,殊不知古人重“多读”,更重“自悟”,没有“悟”的“多读多背”与死记硬背并无区别语文积累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某些内容的理解、感悟、鉴赏很难一次完成,往往要随着生活经验、阅历的增加多次反复利用最佳年龄时期多记诵一些优秀作品能够终身受益但最初的记诵吸收是以理解感悟为前提的,“悟”得越多,记诵的效果也会越好2.缺乏一种真正的教学对话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是,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拥有不同文化和沟通文化的两代人,在沟通中进行心灵碰撞,从而提供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相互发现的契机如果以教师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把积累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必然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欲望,积累才会有内驱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积累需要教师有一系列的智力操作、技术手段和方法策略3.语言积累指导偏重于知识的扩充,忽视自主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培养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比增加积累知识更重要。

      有了自觉积累的意识,学会了积累的方法,养成了注意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学生才能自能读书4.在文化积累方面,过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鼓励批判创新明显不足,更重要的是缺乏鲜活的、具有时代色彩的主流文化的引入;对待名家名篇过分依赖,缺乏批判心理指导这样的人文教育不利于科学的文化精神、多元文化观念的形成,只能培养出盲目崇古、崇书、崇尚权威、亦步亦趋的文化屈从者5.生活积累方面,太强调了解、感受、体验生活的必要性,把认识生活与参与生活、改造生活割裂开来只看到生活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看不到语文学习又是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的手段认识生活的目的模糊不清,语文学习仍然是脱离生活的纯工具训练语文积累似乎是语文教学的新课题,同时又确实是一个老问题乍一看似乎什么都清楚,仔细一想难度却很大语文教学要为学生语文积累而教,更要加强对语文积累的内涵规律的研究参考文献: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学校文化的重塑”》,《上海教育》2001年第14期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2001年8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宗守咏《论语文积累》,2001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小学语文教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