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设计师教学设计范文.docx
17页小小设计师教学设计 篇一:《小小设计师》教学设计 小小设计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72、73页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能辨认出生活中的简单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旋转、平移等变换得到的能根据实际在图中找到基本图形,并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 2.能运用所学的图形变换的知识拼组、设计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尝试创造基本图形后能进一步想象变换拼组后的图形,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通过对比,比较出变化中的不变 3. 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用图形的变换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图形变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能运用图形的平移变换解决一些简单的图形问题 4.学生在欣赏和操作过程中能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学过的图形变换的方法设计图案 难点:在基本图形不可移动的情况下想象变换后的图形 三、教学准备: 教具:磁性图案贴纸、多媒体课件 学具:教材附页、剪刀、2020正方形磁力贴、预学单 四、教材分析: “小小设计师”是一节“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课。
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能运用学过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知识,欣赏并创造图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实践活动重在“设计”,为了减少设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让学生经历学习— — 模仿— — 创造— — 运用的过程,教师将课堂内外的活动内容进行了“翻转”,教学前一天先让孩子预习课本72—73页内容,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在课堂之外就有一个初步的操作过程,让后在课堂上共同探讨、交流、合作、设计、分享,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互动,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教学过程: (一)感受图形变换 寻找基本图形(渗透简化思想) 1.赏一赏:欣赏生活中的美丽图案 (1)课件播放各种生活中的图案 (2)教师:你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吗? 通过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的方法设计出来板书:平移、 轴对称、旋转) 2.找一找:观察解析图案,找出基本图形 (1)课件播放“乔丹”组图 (2)同桌商讨:仔细观察这幅图,它可以分成 的图形一样吗?这一个图形我们可以叫它基本图形。
(3)独立思考:再次呈现教材中的两个个图案,独立观察后思考,每个图案的基本图形是什么 教师把基本图形贴在黑板上 (5)教师:原来这么复杂的图案也 图形变换而来,看来“简约”也能造就“美丽” 3.说一说: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样变换得到的 (1)同桌每人选择两幅图案,拼出与屏幕上相同的图案,想一想,基本图形发生了怎样的变换 (2)代表交流每个图案的变换过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鼓励有不同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调整板书) 是由如此简单的几部分,每部分 (二)运用图形变换 设计拼组图案(渗透转化思想) 1.剪一剪,拼一拼:每人选择两种图形,除了拼成和老师一样的图案,你还能运用图形变换设计出你喜欢的图形吗 (样例) 2.比一比,说一说:展示变换好的图案,说一说它是怎么变换而成的 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贴到黑板上,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语言描述同 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想法教师重点引导:同样的基本图形经过不一样的变换,可以变成不一样的图案 3.教师小结:这是我们前面看到的“生活中的美丽图案”,它的设计过程其实和你们的设计过程是一样的。
4.分享孩子们预学单中的自己设计的图案 汇报交流:哪个是基本图形,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与你之前的设想是否一致 5.教师:通过图形的变化,一个个基本图形“转化”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这就是同学们用数学为我们生活创造的美 (三)拓展变换形式 解决数学问题(渗透迁移思想) 1、图形变换中变与不变的运用 (1)观察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形成的图案不同,但都是由四个基本图形组成的 (2)如果大正方形表示40,那么阴影部分表示多少? 如果大正方形表示40,那么阴影部分接近多少? A.20 B.10 C.30 2、同图叠加,感受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师问:如果要求这些图形的阴影部分表示多少?你有什么办法很快算出呢? 生答:先算出一个基本图形表示多少?有几个基本图形就乘几 师小结:同学们这个基本图形的知识运用得挺好的,我们要可以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知识把一些看起来比较复杂的知识转化成比较简单的方法 3、运用平移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1、观察图形,有什么相同点:共12个小正方形,涂色的有4个 2、如果大长方形的表示24,那么涂色部分表示多少?请用最简洁的方法表示出结果,并说明原因。
3、运用图形的运动,有些时候可以使有些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简单 (四)总结收获: 1.今天这节课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教师:带着数学的眼光观察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原来数学一直在我们身边,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就像同学们今天改变的图形一样,越来越美 篇二:《小小设计师》参考教案 小小设计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72、7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生活中的一些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等运动得到的能在正方形中设计图形,并能用所设计的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等运动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能将多个同样的图案利用图形的运动拼在一起,并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图形运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欣赏图形的运动所创造出的美丽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教科书第123页中的图形,剪刀、胶棒、正方形纸 教学重点: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根据给定的图案找基本图形。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1.联系生活,欣赏生活中的美丽图案 教师:同学们,这是老师从生活中收集的一些图案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些图案 教师用课件演示生活中利用图形运动得到的图案如:桌布、墙纸、手绢、围巾、窗花、花边等 教师:这些图案美不美? 教师:认真观察这些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从中找出轴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激趣引入,明确学习目的 教师:看来,这些美丽的图案里面还隐含着许多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呢!那么设计师们到底是怎样设计出这些图案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生活中图形运动的实例,使学生在欣赏关的同时,初步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图形的运动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从图案到图形,认识图形的变换 1.呈现素材 教师:其实,我们经常在桌布、墙纸等生活物品上见到的上面那些图案和下面这些图案(呈现教科书第73页的下图),它们都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等运动得到的 2.认识图形运动 (1)从给定的图案中找基本图形。
教师(指上图):你喜欢其中的哪幅图?找一找,它是由哪一个图形经过运动得到的呢? 学生反馈,教师随之板贴图形: 教师让学生将附页中的图剪下来,并与黑板上贴出的图形进行对比观察 (2)动手操作,体验图形的运动 教师:对比这些图形和它所形成的图案,想_想每个图形分别通过怎样的运动才能得到现在的这些图案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教师:如果你觉得光看比较困难,也可以将这幅图案剪开模拟一下图形的运动 学生进行操作并与同桌进行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并随之板书如下 教师:看来,设计师们也是利用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对图形进行了变换,从而设计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案那么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自己动手尝试一下!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已知的图案去倒推图形的变换,不但初步认识了图形变换的方法,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于轴对称、平移、旋转的认识由此,可以激发学生想要自己动手尝试的欲望 三、独立操作,感受一个图形的变换 1.独立操作,动手拼摆 教师(手指4个图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利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等运动,也来设计一个图案。
教师:先想一想,你打算怎样进行图形运动呢?然后再动手操作 学生动手操作并贴在正方形纸上 同桌之间简单描述新图案及运动步骤 教师巡视,选取典型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2.展示交流,对比分析 请选中作品的学生进行展示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你是怎样对图形进行运动的?借助语言和动作让大家看懂你的做法 (2)你刚才闭眼想象的图案和你真正动手运动后的图案一样吗?为什么? 教师:看来,在进行图形的运动时,每一步都要非常认真,要按照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特点来操作,才能变换成你想要的图案 3.调整操作,感受不同的图形运动 教师:对同一个图形进行运动,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图案呢?请你结合一个例子来说一说 教师:看来,同一个图形利用不同的运动方法进行变换,或者变换的次序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图案 教师:我们再来试一次!先闭眼想象一下你要的图案和你需要的步骤,再来进行一次图形的运动吧! 学生想象后操作,再次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两次独立操作,在进行图形运动的同时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调整,加深了学生对图形运动的方法的认识以及对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理解和运用。
将想象图案与实际操作的图案进行沟通与联系,可在不断调整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自主设计,尝试创新 1.动手实践,尝试设计 教师为每位学生提供右侧的正方形图 教师:请你在其中一个正方形里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教师:想象图形要经过怎样的运动,画到其他小正方形里应该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自己尝试画出图形 教师:观察你设计的图案,和自己想的一样吗? 教师:谁来说说你运用了哪种图形运动的方式? 2.自主设计,鼓励创造 教师:按照上面的步骤,自己再在正方形图中这样设计一个图案 五、小组合作,感受一组图案的运动 1.小组合作拼摆 教师(指黑板上学生的作品):哪些同学设计的图案是一样的呢?如果把这些相同的图案拼在一起又会怎样呢? 教师:请设计出同样图案的同学在一起想一想,再利用图形的运动摆一摆 2.认识一组图案的运动 教师选取学生的典型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根据学生的拼摆,进行交流分析 教师: 形运动的方式呢? 这种拼摆的方法是将谁看作一组?利用了哪种图 教师:看来我们不但可以把一个图形 进行变换,这样,进行变换, 也可以把这样的一幅图平移得到的。
就可以看成是由 教师:算一算,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