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镀铬试片判断.doc
2页镀硬铬赫尔槽试验方法5 A电源取镀铬液125 ml,10 A电源取250 ml.阳极最好为含锡18%~20%的薄铅锡板开5A或10A镀1min接好电源,插好阳极,镀铬液先用烧杯加热到高于试验温度4~5℃赫尔槽中放人一支玻璃温度计,倒入镀液,观察温度计,当极板吸热、液温下降到欲试验温度时,放人试片,立即开电,迅速调电流至5A或10A镀取出试片后冲洗干净,检查并记录光亮铬层范围. 硫酸根含量调整若试片光亮范围窄(例如赫尔槽10A、l min.小于5cm),低区又无黄膜,可能SO42-过多(一般采用镀液回收措施时,SO42-含量有增加趋势)此时试加碳酸钡沉淀过多的SO42-至低区刚无黄膜若光亮范同明显加宽则证明SO42-过多,按试验量的2/3加入大槽注意不可按试验结果一次加BaCO3到位,因当时生成部分铬酸钡沉淀,过一夜,BaCrO4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BaSO4,SO42-(会偏少(最佳分散能力的硫铬比并非100:1而是155:11 铬酐含量判定简单方法可测镀液波美度,查表,大致判定铬酐含量赫尔槽试验时若高端烧灰而光亮范围又窄,槽电压高,则CrO3过少,可补加20g/L再在同样温度下试,至高端不烧灰,光亮范围足够宽。
在镀铬时,铬酐的绝对含量允许范围很宽,可从50~600g/L更重要的是硫铬比、杂质含量、液温与阴极电流密度的交互影响三价铬的判定 在含CrO3 220~250g/L又添加剂的普通镀铬液中,三价铬以3~4g/L为宜过多,光亮范围窄;过少,低Dk区易起彩膜当试片低区除无铬层几毫米外,有带彩的黄膜(硫酸少时产生的黄膜是紧靠铬层的)时,则可能_二价铬过少,此时可滴加双氧水再试,使刚无彩膜生产中最好加草酸还原六价铬,但草酸反应速度慢当采用含锡量达20%左右的铅锡阳极时,若阳极总表面积又足够大,三价铬有减少的趋势三价铬过少,镀液色泽为透明度好的棕红色;含量适当时,应略带黑色有经验时,根据镀液颜色,大致判定Cr3+的多寡低浓度镀铬、稀土镀铬时,应视三价铬为有害杂质,其含量越低越好生产中控制Cr3+,可采用含Sn 20%和7%~8%两种组分的铅锡阳极,调整其比例,以基本稳定CrO3Cr3+少了好办,而过多时要减少,则较麻烦 效果在含铬酐220~250g/L而不含氟化物、添加剂的普通镀铬中,若经过赫尔槽试验对镀液进行精心调整,在36℃左右镀装饰铬时,光亮范同可达70~85 mm在镀亮镍后再闪镀镍20余s,在极薄的纯镍层上套铬能对复杂件实现低温镀铬(现代亮镍添加剂中含硫中间体组分多,亮镍层易钝化,而在钝化的镍层上套铬,一是易起黄膜,二是光亮范围窄)。
低温套铬,节电近1/2/日,基本不产生铬雾,有利于清洁生产此法已在大生产中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