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吕梁市市情.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41437508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2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吕梁市市情(2009村官备考)默认分类 2009-05-18 14:38:34 阅读11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吕梁市市情一、  吕梁概况(吕梁概况二、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三、  自然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土壤、矿产、林产、动植物)四、  行政区划(全市总计:1个市辖区 2个市  10个县)五、  人口、民族、宗教(我市宗教基本情况、我市民族分布情况)六、  城市建设(城市建设)七、  环境保护(吕梁市环境质量状况)八、  体育卫生(体育、卫生)九、  教育事业十、  道路交通十一、综合经济吕  梁  概  况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东与太原市、晋中市相接,南与临汾市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相望,北与忻州市交界,因吕梁山脉纵贯全境而得名现辖2市10县1区,160个乡镇(街道办),3109个行政村总人口357.6万,其中农业人口284万国土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其中丘陵沟壑地区占70%以上吕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春秋属晋,战国归赵,汉代设西河郡一代女皇武则天,一代诗人宋之问,一代廉吏于成龙,一代直臣孙家滏,一代名将狄青是吕梁历史人物杰出代表吕梁是革命老区战争时期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贺龙、叶剑英、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从事过革命活动战争年代,吕梁人民养兵十万,牺牲一万,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一部《吕梁英雄传》是吕梁人民前赴后继的真实写照吕梁是贫困地区尽管近年来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恶劣的生态条件和十年九旱等自然灾害侵袭,全面脱贫的任务仍很艰巨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中仍有10个扶贫工作县,其中6个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截止2007年底,仍有97万人处于温饱边缘,其中绝对贫困人口35.5万人,是全省最大的贫困市吕梁是资源富区吕梁蕴藏着煤、铁、铝等矿产资源40多种,主要产于我市的4号主焦煤被誉为“国宝”,铁、铝含量分别占到全省的29.6%和46%吕梁是全国著名的红枣、核桃、沙棘生产基地,被誉为“红枣之都”、“核桃之乡”“沙棘之府”吕梁山川钟秀,风景怡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庞泉沟,有集雄、奇、险、秀为一体的北武当山,有日本佛教净土宗发祥地玄中寺,有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碛口、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村西湾等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吕梁是发展新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十五”期间,特别是2003年以来,吕梁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年位居全省前列。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37.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01亿元,年均增长16.1%;财政总收入由2002年的16.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05.1亿元,年均增长45.2%吕梁是潜力大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中央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以及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区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去年以来,我们举全市之力,铺开了包括282个项目、总投资2043亿元的“双百双千”项目大会战初步估算,这些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十一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将达到200亿元,我们将实现“经济总量再造两个吕梁,稳定脱贫,进入全省经济强市行列”的宏伟目标目前,全市上下呈现出政通人和、干事创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广大干部群众正在为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新吕梁再奋发努力历  史  沿  革吕梁的建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当时吕梁有屈邑、平陵邑、中阳邑及瓜衍县等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以后,吕梁为赵国境域,境内设有中阳、兹氏、大陵等秦庄襄王四年(前246)设太原郡后,吕梁遂为太原郡境域,设有大陵、兹氏等县汉初,吕梁仍为太原郡境域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分设西河郡后,吕梁分属西河、太原、平阳三郡。

      大陵、平陶、兹氏为太原郡辖县;蔺、皋狼、中阳、离石、土军、隰成、临水为西河郡辖县;蒲子县为平阳郡辖县王莽代汉后,兹氏县改兹同,大陵县改大宁,平陶县改多穰,临水县改监水东汉始立后各县遂复旧名东汉初,吕梁属于西河、太原、河东三郡离石、蔺、皋狼、临水、中阳、平周为西河郡辖县;大陵、平陶、兹氏为太原郡辖县;蒲子县属河东郡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九月“因匈奴寇掠,西河郡治南徙五百九十里”迁至离石县,为吕梁境内最早的郡级建置同年,临水县并入离石中平年间美稷县“南徒于兹氏县界,寻废”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8年)“南匈奴内附”, 左部居于兹氏,中部居于大陵三国初分,吕梁为魏国境域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设置西河郡,治兹氏县,辖离石、中阳等县;大陵、平陶二县仍属太原郡,蒲子县仍为平阳郡辖县  西晋吕梁境内各县分属于西河国和太原国,属县未变,仅兹氏县改隰城东晋十六国时期,吕梁境内较为混乱后赵石勒元年(公元319年)“以离石县境荒废”设置永石郡,寻改西河,后燕置离石护军永兴后西河郡并入太原郡        北魏初立,吕梁为太原郡境域,设置有大陵、平陶、兹氏等县天兴初增设离石镇,延和三年(公元434年)设吐京镇,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吐京镇下设岭东、岭西二县,平陶县移出区境,大陵县改受阳。

      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复置西河郡,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吐京镇改吐京郡,同年,废蒲子县,设汾州,吐京、西河等五郡为其辖郡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设永安县,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岭东县改新城,岭西县改吐京        东魏,吕梁仍为汾州和太原郡境域,汾州辖西河、吐京等郡,隰城、永安二县属西河郡;吐京、新城二县属吐京郡;受阳县仍属太原郡,离石境域仍设离石镇      北齐、北周之际,吕梁当两政权纷争之地,北齐斛律金所筑长城的起点——金锁关即在区内黄芦岭上,今遗址尚存当时吕梁境内设有西汾州怀政郡、南朔州西河郡、吐京郡神武郡和并州太原都南朔州系由汾州改称,治所仍设隰城,西河郡隶属之离石镇改怀政郡,辖县有昌化、良泉等县,蔚汾县属神武郡,受阳县属太原郡,吐京、新城二县属吐京郡,后因裁郡改属怀政郡北周建德年间,西汾州改称石州;大象年间,南朔州改称介州;并增设定胡、窟胡、乌突三县及同名郡隋,吕梁分属于离石郡、西河郡、太原郡、楼烦郡、龙泉郡离石、修化(窟胡县改)、太和(乌突县改)、平夷、定胡、宁乡等县属离石郡,西河郡辖县有隰城、永安二县,受阳县仍属太原郡,岚城县属楼烦郡,石楼县属龙泉郡          唐代,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隰州、岚州、并州(后改太原府)。

      西河(隰城县改)、孝义(永安县改)二县属汾州,离石、平夷、定胡、临泉、方山属石州,宜芳、合河二县属岚州;石楼、温泉二县属隰州,交城、文水二县属并州(太原府)      五代时期,吕梁境域内所属未变            宋代,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岚卅、隰州,晋宁军、太原府离石、平夷、方山为石州辖县西河、孝义为汾州辖县;宜芳、合河为岚州辖县;石楼、温泉为隰州辖县;定胡、临泉为晋宁军辖县;交城、文水二县为太原府辖县          金代,仅因晋宁军被撤销,辖县改属石州,其它州县的隶属未变元代,吕梁大部属于太原路(后改冀宁路)管辖,境内设置有交城县、文水县、兴州、岚州、临州、石州(辖离石县、宁乡县)、汾州(辖县有西河县、孝义县)石楼为晋宁路辖县明初,吕梁除石楼县属隰州外,境内州县均属太原府县有兴县、岚县、临县、交城、文水,州有石州(辖宁乡县〕、汾州(辖孝义县)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五月,汾州升为府,并倚郭设汾阳县,原太原府所辖州县、临县、永宁州及辖县宁乡县和原汾州辖县改属汾州府,府治设汾阳县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石楼县改属汾州府,清代沿用朝制,建置未变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取消汾州府建置,永宁州废州改县,三年(1914年)1月,永宁县改离石,宁乡县改中阳。

      民国七年(1918年),增设方山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吕梁各县均属晋绥边区(先称晋西北)行政公署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以后,吕梁境内设兴县专区和汾阳专区,兴县专区辖有兴县、临县、离石、方山、岚县等11县,汾阳专区辖县有汾阳、孝义、交城、文水、中阳、石楼等9县1951年3月27日汾阳专区撤销,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等县划归榆次专区,中阳县划归兴县专区;石楼县划归晋南专区1952年7月1日,兴县专区撤销,兴县、岚县划归雁北专区;临县、方山、离石、中阳划归榆次专区1954年7月1日,离石、方山二县合并为离山县1958年11月10日,文水、交城二县并入汾阳县,中阳县与离山县合并为离石县,孝义县并入介休县,岚县分别划入静乐和兴县,石楼县并人吕梁县1959年9月19日除孝义县以外其它各县恢复建置,1961年5月恢复孝义县建置1971年5月,吕梁地区组建,同时恢复方山县,新增设娄烦、交口二县;1972年4月,娄烦县划归太原市;1971年10月5日,新增设柳林县1992年孝义撤县设市;1996年离石撤县建市;1996年汾阳撤县建市2004年7月,吕梁撤地设市  自  然  地  理位置吕梁市组建于2004年,辖1区2市10县,总面积21095平方公里,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介于北纬36°43'—38°43'和东经110°22'—112°19'之间,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东与太原市和晋中市相邻,南与临汾市接壤,北与忻州市为邻。

      离石市是吕梁地区所在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气候吕梁市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差异悬殊春季干燥,雨少风多;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气候宜人;冬季寒冷,降雪偏少多年平均降水量502.5mm,吕梁关帝山主峰一带为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在700mm以上,而临县、柳林沿河一带较为干旱,降水量通常在450mm以下降水量的季节分布很不均匀,夏季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冬季最少,只有3%左右,且年际变化很大,降水量多年份和最少年份相差2--3倍降水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平均而言,山区降水多于平川,南部山区多于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8、9℃左右,全年>10℃的有效积温2534、7——3870、0℃一月份气温最低,全区平均气温为—7、2℃,极端最低气温为—30、5℃,出现在北部的岚县七月份气温最高,全区平均气温为22、8℃,极端最高气温为39、9℃,出现在平川的汾阳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351、7——2871、7小时,无霜期一般为133——178天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暴雨、冰雹、霜冻和风灾  2、气候分区  吕梁市地形复杂,气候各异,根据农业气候资源和气候条件,全市可分为四个不同的气候区域。

        ①晋西丘陵包括,春轻旱,夏微旱农业气候区  本区主要包括吕梁山西坡临县以南的离石、柳林、石楼等地区7本区光热资源在全区趋于中等状况,降水多集中在7--9月,降水强度大,多大雨、暴雨,由于坡陡沟多,垦殖过度,易发生洪涝灾害春季温高雨少,土地裸露,多大风扬沙天气,春旱时有发生,直接影响春播工作  ②兴县丘陵温和,春干旱,夏轻旱农业气候区  本区包括兴县和紫金山以北的黄河沿岸地区主要气候灾害一是干旱严重,春季干旱明显;二是降水集中,强度大,多暴雨天气,水土肥流失严重,三是秋霜冻来的早,常因霜冻造成大秋作物减产  ③吕梁山区高寒,春微旱,夏不旱农业气候区  本区包括吕梁山主体山脉,汾河上游河谷间山小盆地及部分高原、垣地等,北至岚县、南至交口本区地势较高,气候寒冷,生长期短,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水热资源分布不协调,中高山区降水少,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产量很低  ④盆地温暖,春干旱,夏轻旱农业气候区  全市包括交城、文水、汾卫星、孝义四县的平川的半山区本区光热资源丰富,平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