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395618625
  • 上传时间:2023-03-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6.52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版本:人教版 时间:2010年4月27日 地点:山东聊城 资料来源:网络 重新整理者:程风明 邮箱:cfm12@ 纸张:A4 初二年级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材料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比如,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靠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 发声 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 液体 和 气体 4、声音的 振动 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比如,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固体 、 液体 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所以在固体中传的最远,比如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 快 ,气体中最 慢 2、 真空 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交谈。

      3、声音以 波(声波) 的形式传播4、声速: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 m/s ;声速的计算公式是 v=s/t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比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 0.1 秒以上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比如,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及听觉神经等组成2、声音传到外耳道中,引起 鼓膜 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比如,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 传导性 耳聋;听觉神经处出现障碍是 神经性 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通过头骨、颌骨传给 听觉神经 ,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比如,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 时刻 、强弱 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比如,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重点)声音的特性包括: 音调 、 响度 、 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的 频率 所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 高 频率是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 赫兹 ,简称 赫 ,符号 Hz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由发声体的 振幅 和距离发声体的 远近 所决定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 大 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 弱 3、音色:不同发声体的 材料 、 结构 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4、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的范围为 20Hz~20000Hz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 超声波 ;低于20Hz的声音叫 次声波 。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比如,大象靠 次声波 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伴有 次声波 产生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学角度上讲物体做 无规则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 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 有规则 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等等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 分贝 ,符号 dB 0dB 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b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dB 5、控制噪声:(1) 在声源处减弱 ,比如,安消声器等;(2)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比如,植树、隔音墙等;(3) 在人耳处减弱 ,比如,戴耳塞等。

      八、声的利用1、声可以传递 信息 比如,声纳;B超;医生查病时的“闻”;敲铁轨听声音等等2、声可以传递 能量 比如,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等等3、超声波的频率高、能量大利用这一点可以用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利用这一点可以进行回声定位,制作声呐初二年级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材料一、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 光源 分类: 自然光源 ,如太阳、萤火虫、水母等; 人造光源 ,如篝火、蜡烛、油灯等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二、光的传播1、光在 同一种均匀介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 无关 ,像是 倒立的实像 比如,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取直线:激光准直,如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例如,日食月食的形成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 箭头 的 直线 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和径迹。

      三、光速1、真空中 光速 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为 c=3×108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 3/4c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 2/3c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 长度 单位,1光年≈ 9.46×1015 m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而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四、光的反射1、当光射到物体 表面 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 物体反射的光 进入了我们的眼睛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 同一个平面 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 两侧;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注意作图时法线为 虚 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 法线 的夹角;反射角: 反射光线 与法线间的夹角若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 90°-θ ,反射角为 90°-θ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若镜面旋转θ,反射光线旋转 2θ 4)当光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都等于 0 度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比如,互看双眼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图):(1)确定入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反射光线和反射面、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点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且过入射点,用虚线作出法线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注意勿忘箭头例一、如下图所示,水平方向的光线与镜面成45°角射在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6、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 光滑 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 粗糙 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比如,下雨天向光走要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要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五、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像和物体大小 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④像为 正立 的虚像;⑤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比如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⑥当物体远离、靠近镜面时,像的大小 不变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比如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要注意,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反射的光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不是会聚的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

      要注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例二、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下图物体ABC的像六、凸面镜和凹面镜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 凸面镜 ;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 凹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 发散 作用,可增大视野,比如,汽车上的观后镜等;凹面镜对光有 会聚 作用,比如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手电筒等七、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八、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同一 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 两侧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即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即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4、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