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达国家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特点与启示.doc
6页1发达国家企业债券市场发 展的特点与启示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金融制度和企业制度具有较大差异的发达国家企业债券发展特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得到若干启示一国金融制度对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路径有重要影响;健康发展的股票市场是企业债券市场顺利发展的时序基础;明晰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技术前提;科学的信用评级制度是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关键词企业债券市场;特点;启示企业债券是企业为筹措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并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企业债券的主体通常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债券融资具有融资成本低、不影响公司控制权等特点因此无论从融资优序理论还是从公司治理与控制权角度企业外源融资一般都以企业债券融资为主一、发达国家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1.美国企业(公司)债券市场的迅猛发展是 20 世纪后期世界债券市场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当时美国等发达国家一般都已建立了成熟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融资呈现出融资优序理论所描述的特征 1956-1982 年美国企业内部积累资金占全部资金来源的 61%企业债券融资占23%股票融资仅占 2.7%1970 年代美国高收益债券的出现推2动了美国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 2001 年美国公司债券发行余额超过了商业银行贷款余额接近上市公司股票市价总值是股票发行额的 16 倍占全部债券余额的 30%占当年美国 GDP的 36%美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法律法规明确美国企业债券发行和交易必须遵循的法规有 1933 年的《证券法》、1934 年的《证券交易法》、1939 年的《信托证券法案》但这些法律要求的企业债券的发行注册都只为了信息的充分披露而不是为了限制债券的发行(2)必须进行信用评级几乎所有在公开市场上发行的企业债券都要经过标准普尔公司或穆迪公司评定信用等级一般只有被公众认可的公司才能发行企业债券即要求希望发行公司债券的公司股票已在股票交易市场公开交易一段时间通常一家公司只有已在股市有记录并获得一个资信等级后才可发行公司债券(3)公司债券市场参与各方职责明确按照规定债券发行人要履行信息披露职责;债券承销人必须具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全国证券商协会有关资质要求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债券评级机构必须对公司债券债务还款的可能性作出独立的意见 2.德国 19 世纪 50 年代以铁路为首的运输业革命启动了德国的工业化浪潮工业革命还把德国的银行与债券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全能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工业化阶段完成后德国国内产品和资本很快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态势成为商品和资本的输出大国同时德国金融业也出现金融机构的集中化趋势经营3银行、交易所与保险公司的股份公司数从 1932 年的 915 家减少到 1938 年的 513 家但平均资金却增加了 28%金融机构的集中化导致了金融寡头的出现也为政府参与银行业务提供了便利有助于政府债券发行任务的完成二次大战后德国的经济体系崩溃市场处于严重的混乱状态银行体制也被迫实行美国式的银行制度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商业银行被分解为若干金融机构 1957 年后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商业银行三家大银行的后继机构进行重组恢复到战前状态形成了欧洲大陆机构密集、效率最高的银行体系在 1950-1967 年德国实行新自由主义的社会市场经济主张平衡赤字债券市场总量较小 1990 年代以来德国债券市场发展较快主要品种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等其中金融债券规模增长较快占据了债券市场的主体地位而由于企业债券的发行手续复杂、成本较高加之金融体系较健全间接融资发达公司获得贷款较容易因此发行数量不大在债券市场占据份额一直很小 1991 年其净增发行债券 5.58 亿马克 1998 年为 31.18 马克;1998 年底流通中的企业债券名义流通市值只有 80 亿马克因此德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企业债券市场一直不发达企业债券融资占整个企业融资总量不大 3.日本 1890 年日本有了第一次的企业债券发行(发行人是 OsakaRailway)而后日本债券市场发展迅猛一方面由于战争频繁爆发迫使政府债券发行急剧扩张;另一方面4日本重工业化发展特别需要大量的长期资金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筹措资金的数量越来越大企业债券余额在大正末期(1925年)已经超过了股票发行余额 1992 年是日本企业债券发展的顶峰企业债券占整个企业融资量比重的 26.2%战后日本债券种类逐渐增加但是规模扩张不快长期资金供给制和主银行制的建立推动日本形成了以金融债券占主体的债券市场政府债券比重不到 30%企业债券规模更小 20 世纪 90 年代后受日本国内经济萧条和金融危机双重打击日本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负担沉重授信能力下降金融债券发行量减少而企业债发行规模急剧膨胀到 1998 年后企业债券总额超过金融债券;2002 年企业债券在债券市场总规模的占比为 9.79%金融债券仅为 5.81%日本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主银行制对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影响较大总的来说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二、发达国家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一国金融制度对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路径有重要影响作为企业融资的一种方式企业债券融资市场的发展对原有的金融制度具有较为明显的路径依赖性德国的全能银行制与日本的主银行制使得企业获得银行信贷相对较为便利甚至使得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债券市场的发展规模及结构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进程、发育程度 2.健康发展的股票市场是企业债券市场顺利发展的时序基础虽然就企业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而言企业债券市场是优先发展的但是就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的5发展时序而言股票市场的发展是优先于企业债券市场的只有建立了成熟的股份公司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后企业融资行为才符合融资优序理论才有可能使企业债券融资规模超过股票才有可能建立起较为发达的企业债券市场就我国目前的企业制度状况和金融制度安排来说距离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要求尚有一段距离因此在推动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发展股票市场 3.明晰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技术前提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企业债券市场合适地披露证券发行人及所发行证券的有关信息都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尽管美国在企业债券市场发行方面的要求相对宽松但却没有出现人们担心的乱发债券、乱融资、大量违约的情况因此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必须建立和完善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即要加强发行人制度性的信息披露又要推动发行人的自愿信息披露 4.科学的信用评级制度是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信用评级制度可激励债券发行人改善财务状况增加发行人的信息有利于提高投资人判断债券风险的准确性从而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因此科学的信用评级制度是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在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时要促进债信评级机构的发展要改变当前评级机构规模小、公信力低的状况重点支持、培育具有较高公信力规模较大的资信评估公司介入企业债券市场评级要加强与国际评级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债信评级的科学性、6客观性、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