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概念汇总及经典易错题100列.doc
56页初中物理概念光、电、热、力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如果振动停止,那么发声停止.2.声音靠介质传播,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的三要素是: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4.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防止和减小噪音的方法:①声源处;②传播过程;③耳边.5.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的速度是3x108 m/s.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6.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法线〔ON〕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分居法线〔ON〕两侧,反射角〔∠γ〕等于入射角〔∠i〕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反射〔如镜面、水面〕;〔2〕漫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7.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根据光的反射成像.成像作图法:可以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反射定律作图.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8.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9.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如老花镜.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如近视镜.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凸透镜的光学性质: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b、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c、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典型光路图: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10.凸透镜成像规律11.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成虚像时物距越远,像距越远,像越小.一倍焦距分虚实:F 以内成虚像,F以外成实像.二倍焦距分大小:2F 以内成放大的像,2F以外成缩小的像.12. 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13.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14.温度的单位有两种:一种是摄氏温度,另一种是国际单位,采用热力学温度.摄氏温度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15.使用温度计之前应: <1>观察它的量程;<2>认清它的分度值.16.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17.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要放热>.18.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19.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0.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提高液体的温度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液体的蒸发.2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大沸点高,气压小沸点低.22.要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23.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液化的例子:云、雨、雾、露的形成;夏天自来水管"冒汗";冬天在室外说话时的"呵气";烧开水时的"白气".24.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吸热>,升华的例子:卫生球的消失;冻衣服晾干;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放热>.凝化的例子:雪、霜、雾淞的形成;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电学部分25.两种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 ①两种电荷规定: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电荷叫做负电荷.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③提示: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26.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电荷的符号是"Q",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27. 导体和绝缘体:①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②提示: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水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常见的导体有金属、大地、人体、碳<石墨>以与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28. 电流:①电流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②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③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有电源和闭合电路<通路>.④电源:能够提供持续供电的装置叫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干电池、铅蓄电池都是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⑤提示:电流的方向除了规定以外,还要知道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与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等化学电池与发电机.绝对不允许用导线直接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否则会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电源.29. 电路:①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②电路的基本连接方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③电路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不经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连在电源两端叫短路.用符号表示电路的连接的图叫电路图.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④提示:第一,要求会画各种电路元件规定的符号.画电路图的基本要求:导线是直线,弯折处一般成直角;各元件连接紧密,分布合理,无断离;导线交叉连接处要注意打上黑圆点.第二,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要求:把导线的两端接在相应的元件的接线柱上,避免导线交叉;认真检查,电路图和实物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情况要一致,连实物时,可采用"先干路后支路法"或"先通一路后补充法"均可.30. 电流:①定义: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②单位:安培.1A=1C/s.其它单位有毫安和微安.1安〔A〕=1000毫安
